明清宫廷档案-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洲豹。
明太祖朱元璋对后宫佳丽管束极严,发现“劣迹”,就翻脸不认人。郭宁妃、李贤妃、葛丽妃,因“罪”得死,尸体装在一个荆条筐里,埋在南京城外的野地里。胡妃深受朱元璋宠爱。有一天,宫中“排水沟”里出现一个死婴,太监们传说,是胡妃干的好事儿。朱元璋不由分说,立即处死胡妃,让她去和郭宁妃等作伴儿。过了一段时间,胡妃被证明是冤枉的。朱元璋命令取回她的尸骨,以礼安葬。遗憾的是,四具妃子尸骨混杂一处,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
宣宗朱瞻基更狠,根本用不着别人染指,亲自出马,对自己的爱妃,痛下杀手。
朱瞻基当太子时,特别钟情于母亲张氏宫中的侍女孙氏。这孩子的命,可苦了。幼年被“拍花的”拐走,辗转被卖到张皇后娘家。朱瞻基的姥姥,带着她入宫会亲,被张皇后看中,留在身边当服务员。深山出俊鸟,这孩子越长越水灵,出落得一朵花似的。朱瞻基一看见她,就两眼发直。张皇后多油啊,早就看出了儿子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却不动声色。她另有打算。得回仁宗朱高炽命短,当了十个月皇帝就去世了,要不,得把朱瞻基急出个好歹的。直到明媒正娶,把锦衣卫官员胡荣的闺女“派”给朱瞻基当媳妇,老娘才顺水推舟,把孙氏侍女当作礼物,送给朱瞻基作“选侍”。朱瞻基奉张太后懿旨,册立胡氏当皇后。朱瞻基也没亏待心爱的孙氏,封她为“贵妃”。按照规定,“贵妃”这个级别,只授金册,而无金宝。朱瞻基既给孙贵妃金“证书”,又给她一个金“印”。他就是成心让大家看个明白:孙氏的地位等同皇后。
胡氏性格懦弱,不懂风月,久病无子。朱瞻基对她毫无性趣,肆无忌惮地与孙氏泡在一起,两个人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孙氏得寸进尺,要求丈夫废掉那个不中用的皇后:“太祖说的,皇后要来自民间,我比她更合适。”丈夫满口答应:小菜一碟!“你要是生出个儿子来,就让你住进坤宁宫。”
第三部分第七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2)
孙氏不久就怀孕了。生产那天,一个太监屁颠颠地跑到乾清宫报喜:孙娘娘生了个大胖小子!朱瞻基高兴万分。满朝文武、宗室王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朱瞻基有的是钱,又一向很大方,哪能白收百官的贺礼;一声令下,光禄寺官员忙得晕头转向:开筵庆贺,“流水席”延续十五天。
胡氏皇后不能生育,大局已定。这个名叫“朱祁镇”的皇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板儿上钉钉,绝对没问题。废胡立孙的事,遇到了大麻烦。具有崇高威望的张太后,早就防着这一手,让孙氏这个近水楼台后得月;想废旧立新,她坚决说“不”。文武百官立刻鹦鹉学舌,纷纷上疏:胡氏有病,但不“缺德”,不可轻言废立!
孙氏不依不饶,有空就缠着丈夫:“你说废掉姓胡的是小菜一碟!皇上是听他们的,还是他们听皇上的?”朱瞻基温言相劝,让她再忍一忍:“朕不怵那帮大臣。但太后的话不能不听,可她能活过咱们吗?你当皇后,那是早晚的事儿!”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丑闻被抖落出来。孙氏责打了一名宫女。宫女私下发牢骚:“娘娘本来生了一个丫头片子,几个太监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个胖小子,给掉了包。这么大的事儿,我们当下人的,都帮她瞒着,她对我们却这么狠!”消息传到朱瞻基耳朵里,不啻晴天霹雳、当头一棒。被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出卖,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老子把你个不知被转卖多少回的贱货,当作心肝儿宝贝儿,你却拿老子当猴耍!我又不是没本事,干嘛弄个野种当接班人?”
然而,添人进口这档子事,折腾得过头了,人人皆知皇上有个儿子,叫“朱祁镇”。如果大张旗鼓地收拾孙氏,必定使皇上丢脸。朱瞻基到底儿是皇上,站得高,看得远,懂得顾全大局。他强压下满腔怒火,封锁消息,稳住孙氏。
过了两天,朱瞻基盛情邀请孙贵妃,临湖把酒赏月。喝着聊着,没事儿似的。凉风习习,朱瞻基命令给娘娘加衣服;又发出口谕:把太子抱来。又让添酒加菜……把闲杂人等支开,他对贵妃说:瞧,那月亮多圆!其实,那天晚上“月黑头”,他特意选择了一个“黑夜”。正当孙氏傻乎乎地寻找月亮时,朱瞻基在她背后不经意地一“扶”,下面又一个扫荡脚,“扑通”一声,孙氏一头栽进湖中。呆了一会儿,朱瞻基才故作惊慌地大喊“来人!”人来了,他一会说东,一会儿指西,拖延时间。孙氏还是命不该绝,被捞上来时,还有口气儿。但是,皇上想让她死,活着也得像死了一样。因为惊驾、失仪,孙贵妃被关了禁闭。
现在,当务之急是处理那个野孩子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吴妃恰在此时生了一个“真儿子”。两个孩子前后脚出世,大小差不了多少。朱瞻基来了个张冠李戴、暗渡陈仓。只是委屈了吴妃,亲生儿子被抱走了,作“朱祁镇”,自己得当那个野孩子“朱祁钰”的娘。
《万历野获编》说,隆庆年间,官窑制造的酒杯、茶碗上,都绘着各种姿态的男女交合图案,皇上和后妃,喜欢用之饮酒品茶。不过,颁旨烧制这些“黄色”产品的穆宗朱载垕,比拉丁美洲的墨奇人缺乏想像力。从古代墨奇人墓葬出土的陶制器物,被某些博物馆当作“色情艺术品”展出。那些球形陶壶上,布满了淫秽图案,而男女性器,都恰到好处地与壶嘴合二为一。想对着壶嘴喝水,就等于在口淫。
朱载垕这个人,挺有意思。看他“日常办事”时不吭不哈的样子,不知道底细的人,会把他当成哑巴。其实满不是那么回子事儿。他特别爱说话,爱玩儿,爱热闹,就看跟谁了。没登基前,他娶昌平李氏为妻。嘉靖三十七年四月,李氏病故,他续弦通州陈氏。登基后,他追认李氏为“孝懿皇后”,册封陈氏为皇后。朱载垕见了女人就迈不开步,话也多。可是,对皇后却不怎么样。陈氏总是一本正经的,还是个“药罐子”,把自己个儿弄得要条没条,要色没色,让丈夫感到乏味,当然也就无所出。皇上爱女人,更爱男女之事,除了和太监在一起打打闹闹,就是泡妞儿。他最爱李氏宫女(神宗朱翊钧的母亲),封她为“贵妃”。
朱载垕还有个特点,显得比较宽厚。不管是谁,只要不把他往死胡同里逼,爱说啥说啥,一律“听不见”,轻意不使棍动刀子。如果陈氏皇后踏踏实实地在坤宁宫过“清静”日子,两口子倒也能相安无事。而陈氏却不知深浅,碎嘴子唠叨,动不动就劝丈夫“节欲修身”,把朱载垕的火给拱起来了。不过,他没有朱厚熜手黑,给陈氏一个“离职休养”的处分,让她搬出坤宁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治病去。“中宫久虚”,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儿。可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的脾气,埋头于“国家政务”,谁也没心思对皇上后院里的是是非非说三道四。刚从南海县令任上调到中央当御史的詹仰庇,仗着自己是“言官”,又“仰”皇后的贤名,欲“庇”护她,上疏奏请皇后还居坤宁。朱载垕没搭理他。
陈皇后揭“龙麟”,受了处分。拍马屁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万历年间,为册立皇太子的事儿,朝廷中的两大派斗了十多年,皇长子朱常洛才当上皇太子。册立大典结束,朱常洛回到寝宫,刘淑女笑脸相迎,表示热烈祝贺,兴高采烈地说:“我早就知道,太子之位,非你莫属。让我猜着了吧,出头的日子到啦!”朱常洛担心位置不稳。刘淑女越高兴,他越心烦,板起脸训斥道:“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给我一边呆着去!”刘淑女随即“迁居别宫”,不准与人往来。刘淑女郁闷成疾,不久去世。朱常洛怕死人的事给自己添麻烦,严令封锁消息。
刘淑女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儿上,未得善终。大概这就是,所谓的“雷霆雨露,皆为皇恩”!要想“皇恩浩荡”,不被雷劈,就得掌握“御帝术”。
思宗朱由检的田妃会整,能号准皇上的脉。她的棋艺远远高于朱由检,却真人不露相。她深知这位皇上,自大几乎到了“狂”的地步,还多疑,凡事好琢磨“为什么”。因此,小心谨慎,尽量不让老公抓住小辫子。每次与丈夫下棋,必输二三子,而且输得“合情合理”。她懂音律,善操琴。有一次,朱由检听她奏完一曲,顺便问了一句:“这么好的技艺,师从何人呐?”田妃立刻回答:“家母教的。”过了几天,她借故申请,让母亲入宫会亲,又巧妙地安排丈母娘与女婿“撞上了”,“顺便”建议丈母娘为女婿鼓琴。朱由检领略了丈母娘的琴艺,确信田妃不是跟不三不四的人学的。
熹宗朱由校委托皇后张氏,给弟弟朱由检选一个“贤惠”的媳妇。进入“终审”的三名姑娘,周氏并不被看好,排在末位。同另外两位姑娘比,她身体单薄,不苟言笑,端庄有余,活泛不足。担任主审官的张氏和助手昭妃,反复斟酌,最后选周氏作信王朱由检的王妃。
在可靠、可信这个关键问题上,女人和男人的想法是一致的;而女人对女人,可能比男人对女人,更挑剔,看得更准。
尽管进入后宫的女人,都经过“政审”,皇上还是对她们处处设防。思宗朱由检的寝室,分隔成三大间,前中后串联着。最里面那间,设置龙床。应召侍寝的后妃,在最外面那间里脱得(禁止),接受例行检查;进入中间的房间,选择满意的睡衣,披在身上;走到里间内的龙床尾部,脱掉睡衣,从床尾俯伏钻入皇上的被窝,慢慢爬到床头,与丈夫共枕。
皇后周氏和朱由检是“老夫老妻”了。在信王府时,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讲究,两口子好得不得了。朱由检当上皇帝,添了毛病,两口子倒显得生分了。周皇后要求丈夫破除这些烦人的规矩。朱由检没有怪罪她,微笑着说:“别人的事儿,甭管!你要是不愿意到我这儿来,我就到你那儿去。”
以后,朱由检想与周皇后共寝,便礼贤下士,亲自前往坤宁宫。周皇后只需在门口接驾就行了。有一次,朱由检“偷袭”坤宁宫,周皇后正在由宫女梳头。朱由检悄悄走到她背后,撩拨她的长发。皇后一个“狮子甩头”,发梢从他脸上拂过。朱由检闹个大红脸,宫女扭过头去,掩口而笑。
第三部分第七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3)
周皇后教十一岁的太监小秦识字,教十个,他忘八个。周皇后罚他跪在台阶上“反省”。朱由检驾到,笑呵呵地对小秦说:“朕去给你讲个情,请先生免跪。”周皇后嗔怪丈夫:“坏了规矩,以后他更不好好学了。”小秦才不管以后不以后呢,趁这工夫谢恩,开溜。
夫妻俩也有争吵的时候。当了皇上的朱由检,脾气见长,火气上来,张嘴就骂人。一到这种时候,周皇后就一个劲儿地冲着朱由检叫“信王、信王……”这个称呼总能勾起朱由检对往日甜蜜生活的回忆,他很快就会成为一只泄了气儿的皮球。
后来,朱由检对妃嫔侍寝的规矩,也作了改革。一到傍晚,各妃嫔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