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樱花与剑-日本商业智慧-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礼是一种“带刀的礼”,在它背后隐藏着他们真正的谈判风格———典型
的、无情的“我赢你输”。他们能够不择手段地追求赢,以打败对方。
尽管日本商人绵里藏针、花招迭出、令人防不胜防,但研究日本问题的
专家经过大量调查分析,终于获得了一些规律:
(1)日本人喜欢“投石问路”。在正式会谈之前,他们常举行一些带有
社交性质的聚会,以试探以对方意图、个性和可靠程度。在这种场合,日本
人“毫不经意”地问这问那,显得异常热情与真诚。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
的聚会,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策略。
(2)“拖延战术”是日本商人惯用的“伎俩”。日本人经常导演的局面
是减交或不成交,往往拖延谈判结束前才敲定。
为此,他们往往千方百计地探听对方的行期和日程安排。之所以采取这
种战术,是因为他们懂得“任何成交总比不成交好”,这一商人的普通心理。
他们利用这种心理,尽量拖延,尽可能使最终的谈判结果对自己有利。
(3)日本式的“巨大牺牲”是虚假的。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麦克尔·布
莱克在研究了日本人的国际谈判风格后指出,日本人作出让步是具有形式主
义色彩的。他们会将自己不断变换的新的立场称作为“气量极大”的“最大
限度”的让步。实际上,这种类似于“最后通牒”的声明可以在同一次谈判
中不止一次的听到,因而也就没有当真的必要,尽管他们最终的意愿是真诚
的。
(4)“以少胜多”,是日本人一种谈判习惯,日本人都希望在谈判中自
己一方的人数超过对方,这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日本人强调集体主
义,并且只有在集体中,他们才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一个日本人像
条虫,十个日本人像条龙”说的就是这点;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决策需要
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雇员参加,参加谈判的人越多,越容易在最后的决策
中达成一致的意见。
(5)日本人不喜欢硬性、快速的“推销式”的谈判,他们讨厌进攻性的
滔滔不绝的讲话。相反,他们注重镇静、自信、优雅和耐心,喜欢在介绍情
况时作“低调”处理。事实上,在谈判中人们会发现日本人目光显得呆滞,
面无表情,长时间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这并不说明他们对对方的话不感兴
趣或不同意,也不说明他们有内部分歧。这种沉默和含糊的态度,正是日本
人在谈判中很典型的态度。
(6)正如办事一丝不苟的日本作风一样,虽然日本人在表面上显得含含
糊糊,模棱两可,但实际上他们在谈判中非常细致,他们不仅会对各种情况
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在会谈中对具体的问题作反复权衡,即使在达成协议之
后,他们也会索取大量情况介绍、研究调查报告、图表等。
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千万不要上日本人的当;对于日本人来说,谈判是
一场从输到赢的斗争,他们的目的是在谈判中取胜,同时保持礼节,因为没
有这种礼节,谈判将会失败。90 年代初期,东南亚的M 国兴起投资热潮,一
时房地产行情看好。某市的一家建筑公司花巨资买下了一大片土地,准备盖
高级住宅区和高级别墅。由于M 国地处热带,台风频繁,所以必须有一种坚
固抗风的钢材———精密锰钢,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公司决定派以副董事
长为首的代表团去日本洽谈买钢材事宜。
代表团在机场受到日方公司的代表的热烈欢迎。豪华的大型小轿车在等
着他们,日方代表还衷心希望他们在东京能过得很愉快,一切好像都是好兆
头。日方代表甚至还“好心”地告诉他们说,多在日本呆几天,什么时候回
去,他可以帮助预订机票。团长告诉他回去的时间在月底,只能有10 天左右
谈判了。他心里还美滋滋地称赞日本人周到的考虑和热情的迎接呢!他没有
想到,他这样做实际上就把公司允许他谈生意的期限告诉给对方了。他的最
后期限给暴露了!
日本人真是太热情了!一连几天,闭口不谈生意,团长急得去找日方经
理时,经理彬彬有礼地劝说他稍等,因为他第一次来日本,要尽情地领略一
下异国风光嘛!并详细地介绍了东京各地的名胜、风景、人情、商场及购物
注意事项,而且和团长拉起了家常。团长出于礼貌不好拒绝,但又无可奈何。
于是,在日方人员的盛情款待下,他们用了2 天时间游览了东京,1 天
时间去了富士山,1 天时间参观日方工厂,时间已过去了几天了,团长越来
越心焦,而日方经理仍漫不经心,仍热情得很,拉着他们又是喝酒,又是赴
宴,又是打网球,甚至打高尔夫球,似乎生意已成交了。
已经剩下不到4 天的时间了,而日日夜夜的礼仪很周到,看样子还有不
少的“盛情款待”,再拖下去肯定对代表团没有任何利益了,要知道房地产
风险很大啊!越久越无利。于是团长在一大晚上趁机问了一下对方的代表。
“请问贵公司对我团购买意向如何看待呢?”
“很好!很好!欢迎合作!”日方代表微笑地说。
“可是过去了几天,不见贵公司前来接洽呀。我们实在等不了啊!如果
贵公司没有诚意,那么我们就回国了,再考虑去美国或德国了。”
“在东京玩得怎样呢?我们一向对待朋友很友好,很热情的!先在这里
玩嘛,生意的事很容易解决。不知阁下对东京南郊住宅区有何高见?那是用
我们钢材建起来的。如果您愿意,明天我们可以请设计人员跟你们去,提供
些参考。阁下以为如何?”
“老实说,那住宅区设计得很漂亮,但规模很小呀。我们的地皮大着哪!
谢谢您了!”团长漫不经心地说着。
“现在几月呢?请您告诉我一下,好吗?”日方代表幽幽地笑着问。
“您想必太专心公务了吧!现在是3 月份了,樱花现在该开了吧!”
“哦,想必已开了。樱花很漂亮,贵团是否去看一下呢?”日方代表文
质彬彬地邀请他。“今晚音乐很好听,祝您和贵团玩得愉快!”日方代表团
员掩饰不住笑意,轻轻地走开,在总经理耳边低语几句。
团长毫无兴趣地随日方陪同人参观了一下住宅区,又去富士公园看了似
海洋一样浪漫的樱花。直到下午,谈判正式开始了。双方礼节性地寒喧了几
句,接着便唇枪舌剑地争论起来。眼看下午毫无结果(这也是日方所追求的),
团长怏怏地说:“如果不行,我们后天就回去了。”
日本人真守信用,第二天早上谈判开始前,经理早已把他们返程机票送
到团长手里,令团长感激不己,自然谈判气氛缓和得多了。
无论怎样讨价还价,团长最终还是在日方的合同上签下了名字。原来,
日方打听到M 国公司早已买下了几百亩地皮,如果在雨季前不开工奠基,那
么前功尽弃,损失惨重,而现在已是3 月底了,离5 月不远了;团长他们决
定后天回去,现在又有机票了,所以在这两天内必须成交,雨季将来临了,
他们也没时间去美、欧寻找,故必须在日本成交,日方考虑代表团的很大地
皮必须用很多钢材,早已串通国际上的钢厂,把该种钢材价格抬高了一倍多,
而且,日方“作出了最大让步”,将价格主动降低20…30 美元。面临这种情
势,团长不得不签下了公司的大名,让日本人大大赚了一笔。而日方所得的
条件和信息,全是在舞会上从团长漫不经心的回答中得出的。然而,起关键
作用的还是日方周到的礼节和盛情的款待,使M 国公司没有充足时间考虑和
改变方针。
这个教训是很明显的,在谈判中,要想使对方放弃自己的条件,最好的
办法就是把他(对方)逼到墙角去,使他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这时,为了
不便谈判失败,他很可能会同意任何条件,谁也不愿两手空空地回去。谁知
道了对手的最后期限,谁的谈判地位就会更有利。
要想击溃日本人“带刀的礼”,还须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婉拒不
成时,用一句日本格言直截了当地拒绝:为什么不敢说“NO!”?
感染同化诚挚坦率是要着
感染,就是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感情,通过感染使谈判双方
的心连在一起,很明显,这样使谈判容易成功。只有让双方意识到二者都同
在一条船上,为达到海岸必须真诚合作,必须用言语、行动打动对方,使双
方动作协调一致,朝共同方向走去。在商场、在谈判桌上,达到目标使双方
受益是可以做得到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染是人类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情感交往方式之一。确认个人组织、感情上的归属,给予或接受友谊、关
怀与爱护,亲密往来,交流情怀等感染方式,使双方利益协调一致,最终双
方皆大欢喜,为下一次谈判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经济学家评论松下幸
之助那样勤于思索、迭出奇计,以动人的计划,不懈的干劲,无比的真诚,
去感染别人和自己同行,才是经营的高手!
确切的事例突出了松下幸之助的这种感染风格。
日本干电池制造业的先驱———岗田悌藏,在没有任何参考规范的情况
下,他和太太经过无比艰辛的努力,制造出了干电池。他和经营自行车灯、
汽车照明灯的松下有生意上的往来。
1927 年,松下向岗田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白送1 万只干电池,
而且是新型的。当时,松下的“炮弹型照明灯”换代,设计了“角型国际照
明灯”。对松下的干电池换代要求,岗田爽快地答应了。可他无论如何也没
有料到,松下竟问:“是不是可以请您免费供给我1 万只干电池呢?”老板
娘更是惊讶万分,瞪着松下,仿佛看到了怪物。
松下对自己的要求作出了解释:新型的角型照明灯前途很好,与其一个
个慢慢地卖,不如备齐1 万只样品,广泛散发,所以提出了那样的要求。
听了松下的解释,岗田还以为松下仍在胡闹。松下进一步解释说:我自
己对我的作法非常自信,对于您的1 万只免费电池,我将以年终20 万只来回
报。
岗田有些动心了,但对能否卖出2O 万只有些怀疑。松下说,若卖不到这
个数字,免费的1 万只货款照收不误。岗田被松下的热忱与执著打动了,最
终答应了松下的要求。
松下的1 万只样品,并未全寄发出去,当发出去刚1000 个样本时,这种
新型照明灯的品质已经被认可、认购单雪片般地飞来,剩下的样本也全都卖
出去。到年底的8 个月时间里,松下销出去的干电池不是2O 万只,而是47
万只。
年节刚过,岗田衣冠整齐地从东京来大坂拜访松下,少有地打破了自己
那一套守夜规律。他带来了用礼绳扎好的1500 元1 万只干电池的订金。送还
松下,并对松下的业绩深表谢意。几乎没有拜访过任何客户的岗田专程来访
后松下感到无比快乐。他觉得,这并非一般成功的快乐所可比的,他与岗田
共享成功的喜悦。
松下凭着自己信念、热忱、干劲,感染了岗田,使他和自己一起投资了
一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