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吾法无仙 >

第6章

吾法无仙-第6章

小说: 吾法无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傍晚,心头大定的李易再次有了闲心,随便和正在花园里逗弄着宫外新送来的一条狮子狗的刘彻打了个招呼,便回到房中盘膝而坐,摊开,闭眼开始寻找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起来。

    刚刚闭上双眼,李易心头思绪不宁,不时的思索如何才能不着痕迹的展现自己才华,让未婚娇妻好好了解下自己是如何的文采卓绝……一直到夜半三更险些睡着的时候,才进入了书中所提的那种混沌无我,神融于外的境界。

    要知道,稍微有点根骨的孩童,都能够在一个时辰之内进入到这种境界,而李易的速度之慢,也算是天下罕有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他,因为平常孩童修炼的最好时期便是五到八岁,这厮已经过了年纪,自然会慢上一些;更重要的是平常的孩童心地纯洁,天性善良,更容易进入心无杂念、混沌无我的境界,而李易却是恰恰相反,别说七八岁的孩童,就是七八十岁的老汉,恐怕在阅历见识上,络的世界中重生而来的他丰富——心思驳杂,自然难以入定了。

    这厮虽然进入到混沌无我的境界比旁人慢的多,却是毫不自知。立刻便迫不及待的按照书中所提及的方法,正襟危坐、虚垂双目、舌顶上腭、守元归一,默默感应天地之中的灵气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漆黑一片的视野中骤然出现了一抹绿色气流,李易心头一喜,这莫非就是灵气?

    早就觉得有些不耐烦的他,急忙按照书中所提,分出一缕心神锁定这缕绿色气流,跟随这灵气流转。这一时机稍纵即逝,错过则悔之晚矣。

    锁定这缕灵气之后,李易急忙全神贯注,拉车一般,将这缕灵气缓缓的往体内经脉拉来。

    正在这灵气即将入体之时,突然“嘭嘭”的敲门之声大作,顿时将李易从这好不容易进入的境界之中拉回了现实,而那一缕灵气也是顿时消散而去。

    “李易,三皇子召见……”门外小太监的声音尖锐,仿佛用刀子划过玻璃一般的惹人厌恶。

    李易皱着眉头,上前一把拉开门,心头恼火:这小子大半夜的找我做什么!至于前来叫自己的小太监,名叫小蚊子,生的尖嘴猴腮,却偏偏靠着嘴甜,颇讨宫里一些老太监的喜欢,平日里李易便瞧他不顺眼,此刻看起来更是心头恼火。

    突然,大门拉开,却是阳光直射入屋内——居然,天色已经大亮了!

    “额!这……”李易一愣,自己纳个灵气入体,还没成功,居然就过了一夜了?

    强行压住想抽眼前这小蚊子两巴掌,将其拍成死蚊子的念头,甩了甩头,跟着小蚊子往羲和宫大殿行去。

    刚一进门,便见刘彻一脸兴奋得意的跑上来,激动道:“五哥,五哥,我纳灵气入体了!”

    “什么!”李易一瞪眼睛,这才多久,自己天赋这么好都没成功,而眼前这小子居然就纳气入体了?想到这里,心头愤愤,脸上却是露出一副满意神色,点头微笑指导道:“嗯,这样啊,还算不错——不过你可要谦虚,这纳气入体可算是最浅显入门的门道了!”

    “恩,知道了,五哥!”三皇子乖巧的一点头,继而小心翼翼的开口道:“五哥,那个,这个,不是下个月城外龙髯山华严寺的牡丹就要开花了么……”

    “噢?”李易惊讶的扭头瞥了一眼刘彻,心道:“这春天花开了,小猫小狗开始叽叽喳喳了,莫非连三皇子这小屁孩也发春了?”

    “什么事儿啊?”李易饶有兴致的盯着对方,开口问道。

    刘彻脸一红,小声道:“五哥,能不能再教我两首诗?下个月,华严寺的牡丹诗会可就要开始了……我想到时候在父皇面前露一手!”

    “啊!”李易听到这话,眼珠子一转,迫切的问道:“这牡丹诗会,都有谁会去?”

    刘彻挠了挠脑袋,掰着手指道:“父皇、二哥、我、林辰大儒、还有荣亲王、玉郡主……”算了半天,他终于得出结论:“嗯,很多人都去,而且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才子们都会来。”

    “我老婆也去!”李易一咧嘴,满脸笑容,拍了拍刘彻的肩膀,一本正经的道:“咳咳,如此大的事儿,单是教你两首诗怎么可以?到时候五哥我亲自去龙髯山陪你!”

    “五哥你也去?太好了!”刘彻顿时一脸兴奋,五哥一去,自己的诗文想必能完全力压与自己岁数相仿的几个堂兄弟了。

    李易一本正经的拍了拍胸脯,保证道:“那是,这么大的事儿,我不出马,怎么能放心你一个孩子在那里?”

    这厮说话的神态语气,已经完全将三皇子当成了自己子侄一般对待,偏偏这三皇子还没有丝毫的脾气,不以为恼,反以为荣…… 

第九章 龙髯山() 
转瞬间,已是一月过去,李易经过上次纳气入体失败的经验教训,修炼之前都将房门锁的死死的,终于在上次修炼的三日后,成功的将真气纳入体内,凝聚于丹田中。而在纳入第一缕真气之后,天生资质无双,百脉俱通的这厮修炼速度居然是突飞猛进,常人打坐三天才能吸收的真气,这家伙居然只用一夜即可。

    这真气的增加速度,若是让国师张泫看到,必然会被吓坏,因为这厮吸纳真气的速度,在刚开始修炼的时候便已经达到了筑基初期的吸纳速度,而体内真气达到凝气中期时候,便已经达到了筑基中期的真气增加速度——这吸纳真气的速度,俨然要比普通人快上整整一个境界了!

    要知道,这种吸纳灵气的速度,已经不能说是风一般的速度,而是……疯子一般的速度了。

    所以即便李易再如何懒散,却凭借着越来越快吸纳真气的速度,居然体内真气也逐渐漫溢。说起来,现在他也算是踏入凝气后期的半个修炼之人了。

    此间李易也从丫鬟莲儿那里打听到关于玉郡主的追求者的一些消息,其中居然还真有个大才子,姓王名举贤,其父为当朝御史大夫王屾,据说为官清廉,更写得一手好文,在朝野之间颇有盛名。

    皇城之外,李易随三皇子坐着镶金镀玉、精雕细琢的高大马车,带着数十侍卫,浩浩荡荡的朝龙髯山而去,车队行在官道上,不时有路人伸手指点,口中惊叹:“啧啧,这牡丹诗会,果然来的全是皇亲国戚,这已经是第十七趟车队了,我们若是攀上哪根高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谁知粒粒苦,皆是盘中……”三皇子稚嫩的声音不断从马车内传出。

    车厢内李易一瞪眼,毫无身为臣子的自觉,颇为不耐烦的训斥道:“那是谁知盘中餐!你这小子怎么这么笨呢,这首诗,我五岁时候就能倒背如——咳咳,我五岁时候,就写了出来!”

    “啊,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都不苦……”

    二人一教一学,时间过的极快,转眼间车队便已经到了离京城二十余里的龙髯山下,远远看去山色青青,虽不算高大,少了些峥嵘挺拔的气势,但绵延起伏,既像一个任重道远的旅人迈着坚实的脚步,向远处的天际走去,又像一条巨龙栖伏于大地,随时准备冲天而起。

    山腰之上一座寺庙,隐约藏在树影之间,庙前的香火并不象别处热火朝天,只是幽幽地随着山风鼓荡而轻轻摇曳着,缭绕着,和着那青瓦白壁,发散着一种质朴的超然。

    此刻龙髯山下,却是因为整个大汉王朝的核心人物都在此地的缘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然,另有四名身着绛红色铠甲的高大侍卫守在山路两侧,将往来的上山之人一一检查盘问。

    当今的龙髯山戒备森严是必须的,倘若真有几个刺客,在华严寺随手刺杀一两个高官权重,天下大乱不提,这禁军统领的脑袋可就先保不住了。

    李易有着皇子伴读的身份,自然轻松的过了“安检”,随着刘彻沿着绵延起伏的青石板铺就的山道,缓步向华严寺行去。

    行了约莫一个时辰的功夫,三皇子早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直呼好热,抱怨道:“父皇之前吩咐,凡是此次前来参加牡丹诗会之人,无论男女老幼,皆要徒步登山,这可累死我了……”

    “锻炼锻炼身体是好的!”李易因为多日的“苦修”体内真气已经达到了凝气后期,身体自然要比三皇子好的多了,此刻却是神清气爽,毫不疲惫。

    刚刚说完这话,便随着山路一转,眼前豁然一亮。

    呈现在眼前的是颇为神奇的一幕,眼前原本是绵延细长的山路,仿若突然被人以大神通扩宽,原本一段段短小青石铺就的道路也换成了大块的花岗石,这些大块的花岗石打磨的颇为平整,组成了一个约有百米的巨大方形平台,平台四面有些许野花随风飘摇。

    戒备森严的平台尽头,一座古朴的庙宇安静的耸立在那里,门前两名知客小僧一席青色僧袍,在庙宇饱经岁月痕迹的大门下静静而立,这一幕让因为登山而心浮气躁的人们心头顿时一宁。

    “噢!到了!”刘彻用力捶了两下发酸的腿,努力挪了最后两步踏上平台,咧嘴兴奋道。

    “小僧戒痴,还请三皇子随小僧这边来。”说话的小和尚生的白胖,十岁左右的年纪,显得颇为可爱,说罢了话,这小和尚不多言语,径直领着二人入了华严寺。

    进了寺门,便是一宽大庭院,院落对面一间宏伟大殿傍山而立,大殿之上有一大匾,上书:“大雄宝殿”,两侧各有一道楹联,组成一幅佛谚,读起来应是:“众生成佛时,普见众生是佛;万法悟空后,始知万法不空”。

    院子正中一方燃着高香的三足大鼎雕龙琢凤,香炉两侧各自摆放着数十条几,左侧坐的尽是些王孙贵族,右侧坐的则多是达官显贵和文坛大家。

    至于来这里作诗论楹的才子墨客们,却没有条几高坐的待遇了,一个个都站进门右手边的一棵浓密的榕树下,数十人围成一个圈儿,口中小声议论着什么。

    二人在小和尚戒痴的指引下行了过去,三皇子被领到了皆是皇室贵胄的一侧坐下,而李易则是站在一群文人墨客旁边,听着身侧之人时不时的小声相互吹捧。

    “赵兄可是腹有诗书万卷,此次必然会被皇上御笔钦点,说不定便像当年一样玉郡主赐婚的事儿一样,随手点一个郡主给赵兄……”

    被称作赵兄之人穿了一席白衣,身材削瘦,脸色惨白,他听到恭维,顿时面有得色,压低了声音回应道:“诶,李兄过誉,过誉了!您才是真正的才高八斗呐,啧啧,不过玉郡主这等绝代佳人,嫁给李家这纨绔子真是可惜了……”。

    “切,就这身板子,也就是个成天泡在的货色,居然敢说老子?”李易站在一旁听到这里,斜眼一瞥,却是没有插嘴——要知道,两世为人的“少年郎”自然和身边诸多才子墨客之间有了“代沟”。

    “看,那不是王公子么!”方才还暗自得意的赵姓才子,突然抬手指着门前,张口惊呼道。 

第十章 牡丹诗会() 
“王公子?”李易目光向大门望去,却见一白衣如雪的二十余岁男子手摇折扇,缓步迈入,这男子肤色白皙,鼻梁笔挺,唯独眉眼之间有一丝轻浮之色。情敌之间相互的感应,让李易迅速确定了此人必然会是自己的敌人。

    “卖相倒是不赖,虽说和我还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