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武侠世界大明星 >

第164章

武侠世界大明星-第164章

小说: 武侠世界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一样有文人特有的孤傲清高,所以他发誓不入官场,所以他屡屡顶撞权贵,所以他每一次几乎都是对抗他极其强大的势力。但是高衙内没有一次屈服,他用他的文采,为自己发声。时至今日,高衙内的声音,已经响彻九州。”

    “我哥哥的文采,大概是要比高衙内还要更好一些的。但是高大全能低的下来,为普通百姓吟诗唱词,和江湖侠客称兄道弟,这是我哥哥做不到的。”

    “我每每思及古人,孔圣周游天下,以稚子为师,不以为耻。可是后世的文人,却都拼命的让自己曲高和寡,脱离普通百姓,此行为在我看来大缪矣。从高衙内的身上,我才看到了古人之风,这才是真正要传承的儒家文化。”

    要承认,这些话要不是从苏小妹的嘴里说出来,绝对能够让苏粉和高粉撕逼一个月。

    但是没办法,谁让苏小妹是苏仙的妹妹呢。

    喷谁也不能喷自己偶像的妹妹啊。

    所以苏仙的粉丝,那叫一个憋屈。

    他们只能在心里为苏仙默哀,你养的好妹妹,为了偶像就把你给卖了,他们心疼的厉害,却又什么都不能做。

    而看到苏仙的粉丝都“默认”了苏小妹的话,其他人更会觉得苏小妹说的有道理。

    所以高大全的声望借此又上了一个台阶。

    看到苏小妹这么露骨的表示自己对高大全的崇拜,李清照感觉到了危机感。

    本来李师师和张贞娘的存在就够让她郁闷的了,现在又蹦出来一个苏小妹。

    而且苏小妹的人设,还和她有几分相似。

    张贞娘在高大全身边的人设就是大管家贤内助,而李师师很显然就负责替高大全和魔门之间牵线搭桥。

    本来李清照自认是高大全身边唯一一个才女,能够和高大全在思想上产生一些共鸣,在同层次可以进行一些愉悦的交流。

    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苏小妹。

    除了名气没自己大之外,好像其他方面都和自己差不多。

    这就很让李清照不淡定了,得灭灭这个小妞的威风啊。

    真当姐这些年是白过的?

    所以李清照也很快就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为高大全加油助威。

    以李清照的水平,要夸一个人,绝对能够夸的让人心服口服,还让别人看不出她是故意为了表现自己。

    “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儒林外史》,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

    “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高衙内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

    “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目前为止,九州所有的小说都做不到这一点,只有在《儒林外史》这本书上,我看到了这种写法。所以,这是一种创举。不过想到这本书是高衙内写出来的,我又不那么奇怪了。”

    “毕竟,衙内一直都在创造奇迹,不是吗?”

    相比苏小妹的直接了当,李清照就显得相当婉约。

    先从作品入手,最后才不漏痕迹的捧了一下高大全。

    单单从行~事风格上,也能够看出来,不愧一个是豪放派代表的亲妹妹,一个是婉约派的代言人。

    按理来说,苏仙、苏小妹、李清照,共同称赞一个人,肯定会在江南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翻起多少浪花。

    因为这一次,吹捧高大全最多的地方,并不是江南,而是其他大州,尤其是中州,稷下学宫的大本营。

    “初听《儒林外史》,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第一次听一本小说会入迷,第一次这么佩服一个比我年轻几十岁的年轻人。当世圣人,当世圣谕啊。”

    如果不是得到了本人证实,天下人绝不相信这话是从范增口中说出来的。

    范增,霸王“亚父”,也是霸王的军师。

    霸王从一个逃亡的灭国贵族,成为名动九州的一方豪雄,多赖范增筹谋。

    范增也是天下皆知的兵法大家,在兵家内部地位显赫。

    这样一个人,也成了高吹。

    这让高大全的名气加速向其他大州传播。

    “《儒林外史》,绝对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我想不到整个小说史上,还有什么小说能够与这本小说媲美的?不愧是点燃了百家讲坛五色的当世圣人,吕某拜服,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赴太学见一下高衙内,一了平生夙愿。”

    如果是不认识的人说这话,只会被认为是高大全的脑残粉。

    但是说这话的人,叫吕不韦。

    他的身份,是大秦帝国左丞相,中州权势第二人。

    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杂家这一代的掌门人。

    相比范增,吕不韦的地位毫无疑问更加显赫。

    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人或者迫于压力,或者出于利益考量,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喜欢《儒林外史》。

    总之,天下吹高,高大全好像一夜之间,粉丝就遍布九州各地。

    这一次吹捧力度之广,震撼到了很多人。

248 记录粉碎机() 
“范增、吕不韦、墨家巨子、佛印、苏仙、范蠡、李清照、苏小妹……你从哪找的这么多托?”张贞娘看着高大全,十分纳闷。

    高大全轻笑道:“我要是说这些人都不是我找的,你信吗?”

    “按说我是该相信的,毕竟你的脸皮在我认知中也没有这么厚,不过这次的阵势实在是太大了啊。”张贞娘有些迟疑。

    不光是他,成千上万的路人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平时他们可没发现高大全的人缘好到这个程度。

    而《儒林外史》虽然确实是不错,可是也不至于被这么多人一齐吹捧吧?

    世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阵势。

    高大全笑着解释道:“我其实真没有找托,他们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不过你也别以为这些人都是什么好人,除了苏小妹和清照对我没有什么恶意之外,其他人可都说不上是为了我好。他们只不过是推一个靶子出来吸引儒家的注意力罢了,现阶段没有人比我更加合适。”

    张贞娘也是一个聪明人,高大全这样一解释,她就立刻想明白了。

    想要对付儒家,哪有这么容易的,肯定要有人冲锋在最前面。

    高大全,就是冲锋的那个人。

    而像吕不韦、范蠡、范增这种,就是等着摘桃子的人。

    不过他们也是聪明人,知道一点好处都不给,高大全肯定是不会配合他们的,所以一个个都跳出来主动示好。

    只能说,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这样的话,你很有可能被人卸磨杀驴啊。”张贞娘皱眉道。

    一旦高大全没有了利用价值,这些共同将他捧起来的势力,也必然不会接受高大全凌驾在他们头上。

    这是很正常的发展逻辑,不过高大全却似乎并不担心。

    “大家都是相互利用,想要让自己不被卸磨杀驴,那就要始终保持自己的价值。又或者,养寇自重。当然,还有最好的一种办法,那就是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所有人都动不了我。”高大全自信一笑,让张贞娘放下了心思。

    还好,高大全没有被现在的吹捧而心态漂浮。

    事实上,高大全也的确没有飘飘然。

    因为高大全见过了功高盖主被卸磨杀驴的例子,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么多血淋淋的事实,高大全要是还会再犯这种错误,未免也太蠢了一点。

    “不管日后怎么样发展,至少目前,我们是赚大了。”张贞娘笑道:“我甚至在想,要不要在其他大州开设《新青年》杂志的分社呢。”

    高大全摇头道:“先别做这个打算了,时局不稳,跨州做生意,一点保障都没有。日后我将《儒林外史》写成书印刷之后再卖去别的州就是了。”

    其实高大全是最希望九州和平统一的,不统一也尽量保持世界和平,就好像地球总体的局势一样。

    只有这种安稳的环境,才能够创造出跨国企业,才能够支撑起那些世界五百强千亿的市值。

    缺少这种大环境,即便你商业才华再逆天,就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蹦跶,也成不了什么国际巨头。

    因为市场是有限的。

    可是没办法,现在总体而言,九州就是在互相征伐,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在保持克制,可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

    这绝对不是大力发展市场的时机,这也是现在文化产业不发达的原因。

    战争的大局面下,文娱产业势必会落后,真正大兴的,是军火产业。

    可惜,高大全的规划,都是在文娱方面的,这就很伤。

    大环境,现在的高大全还改变不了。

    不过江南这个富饶繁华之地,也足以让高大全赚的盆体满钵了。

    借助地利的优势,《新青年》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并且迈进了报业巨头的行列。

    新一期的《新青年》杂志,又卖出了创纪录的销量。

    第一期,《新青年》杂志的销量是五百万份,已经创造了江南报业的记录。

    第二期,《新青年》杂志在二程的《程氏日报》围剿下,销量不降反升,逆势上扬八十万份,达到了五百八十万份,震惊了整个江南。

    报业集体称之为“狼来了”。

    他们以为那就是《新青年》杂志的高峰了,第三期怎么也应该有一个滑落了。

    但是从第二期《新青年》杂志刊发之后,又发生了高大全和二程开坛讲学的事情。

    在讲学过程中,高大全凭借《资本论》点燃了百家讲坛第五色,震动九州,成为新晋圣人,开宗立派。

    作为高大全一手创办的《新青年》,势必会承载高大全的很多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世人对于《新青年》的期待其实已经非常高了。

    而在三天之后,高大全又就任太学校长,并且在随后讲课的过程中,成就了一篇传世佳作——《儒林外史》,引得九州之人交口称赞。

    在讲课结束的时候,高大全曾经说过,会在《新青年》杂志上连载《儒林外史》,将他所讲述的那些东西换算成文字,也把自己没讲的那些东西写出来。

    这个时候,《新青年》的预售量其实就已经很高了。

    江南各地的经销商,都大批量的向杂志社订货,可以说这一期杂志在还没有出炉之前,就已经未发先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