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85章

骁雄-第85章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十九拱手道,“请恕十九斗胆直言,十九以为以如今天下形势,主上若再作隐忍,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哦?”杜重威抬眼仔细打量十九,破敌的想法,他也只是刚刚生起,还未对任何人提及过,也未露出半点风声,难道十九已经从他字里行间猜出了他的想法?若真是这般,那这个十九未免聪明得太过头了些。

    有聪明的部下当然是件好事,但未必一定是件好事。聪明的人往往善于抉择,能轻易看透隐藏在事情背后的本质,选择对他最有利的结果,历数古今,那些聪明绝顶之人,又有几个是忠心耿耿之辈?因为,他们早就看穿忠诚的秘密,忠诚对他们来说,只是交换利益的筹码。只要付得起代价,这种忠诚随时都有可能改变。

    仗义每多*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绝对有其道理所在。

    所以控制一个聪明人往往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

    因此,杜重威希望自己的部下有头脑,但又不愿意看到他们太聪明,比如像十七这般的死士,而十九,显得太过聪明,野心也太大了点。

    “说说!”杜重威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十九也是看了今日一战,才想明白。”十九清了清嗓子,“契丹人势尽了,已经难有作为。”

    “为何这般说?契丹铁骑一路势如破竹,魏州也眼看将被他拿下,赵延寿已经渡过黄河,进兵开封指日可待,如何说契丹人势尽了?”杜重威扬了扬眉毛,问道。

    十九答道:“魏州会不会被耶律德光拿下,并不重要。但赵延寿想要攻进开封城,绝无可能,据探子发来的消息,如今各地的勤王军已经陆续到位,开封、檀州一带汇集的各路诸侯的兵马不下三十万。而赵延寿所带的兵马又有多少?才不过五万精兵而已,若是赵延寿当初能一鼓作气,一路冲到开封,或许还有取胜的希望,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契丹趁着中原饥荒,打了中原一个措手不及,短短两个来月,整个河北,大半都被其控制,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他们的兵力会分散开来,要占领偌大一块地盘,需要多少兵马才够用?而耶律德光才带了多少兵马?

    而且,因为饥荒的原因,契丹兵马就地筹措粮草也将极为困难,他自己也没准备多久,所带的粮草不可能很多。

    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打到如今这地步,契丹军中的粮草、器械也该耗损得差不多了。如若我是耶律德光,该考虑怎么从石重贵小皇帝那里捞更多的好处,该到了撤军的时候了。

    很可惜,耶律德光野心太大,他不想再要大晋的财物,他想要入主中原,居然拒绝了大晋的和谈。

    如果耶律德光此时集中所有兵马,与赵延寿汇合,孤注一掷,速战速决,与石重贵那小皇帝决战于檀州,或许还有三分胜算,一举击溃中原大军,杀入开封。

    可是,如今耶律德光坐镇元城,十万契丹铁骑几乎撒得到处都是,想要短时间内集中起来,谈何容易?占领的这么多州郡,非但没能给他以帮助,反而成了他的拖累。

    而时间拖得越久,对耶律德光就会越不利,一招不慎,一场败仗,就可能将耶律德光十万铁骑葬送在中原。

    到了那时,损失了精锐的皮室军,他即便逃回到契丹,那契丹皇帝的宝座也未必会由他来做。而大晋若能把握好时机,里应外合,收服燕云十六州并非就不可能。

    耶律德光现在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但凭他的见识,迟早会想到这些。所以,这场中原大战,最后的结局,要么是耶律德光主动撤军,要么就是十万契丹铁骑倾覆于此。”

    听了十九这番分析,杜重威目光炯炯,道:“所以,你认为本帅下注的时机已经到了!”

    十九插手施礼道:“的确如此,要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此时战况还不明朗,许多人还在犹豫,此时不捞取战功,打响主上的威名,更待何时?若是晚了,大家都看明白了局势,那些功勋未必能落到主上的手中。那些家伙,抢起功勋来,可凶得狠。

    主上,您如今在最缺的,可不是兵马,而是名声!有了威名,四方的猛士,自然会来投你。有了猛士,何愁万古基业没有根基?”

    杜重威迟疑了片刻,道:“这样得罪契丹人,会不会不太好?”

    十九微微一笑,答道:“主上过虑了!如若耶律德光的十万铁骑失蹄中原,契丹人怎么想,主上又有什么好顾忌的?若是耶律德光全师而归,契丹人的品性,主上岂会不知?他们崇尚强者,越是卑躬屈膝,他们越是看不起,相反,若是他们知道主公是块硬骨头,说不准还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哈哈哈哈!”杜重威放声大笑道,“说得好!十七,你怎么看?”

    十七木讷地摇摇头,答道:“十七不懂,似可行!”

    杜重威点了点头,不再讨论这问题,又问道:“十七、十九,你们对李风云此人怎么看?”

    “狡猾、奸诈、重感情!”十七答道。

    十九想了想,道:“外表粗鲁,心细如尘,自负而又有急智。难得的人才!”

    杜重威眼光闪了闪,追问道:“怎么说?”

    十九答道:“自负者自命不凡,不甘久居人下,心中必定骄傲。骄傲的人容易上当,容易做错事,但李风云又有急智,只要一息尚存,即便是在绝境中,他也能想出出人意表的办法逃脱出来!”

    杜重威盯着十九看了许久,方才沉声问道:“你跟他有过节?”

    十九摇了摇头,道:“虽然曾想利用他,但那事已经说开,想来他不会怪十九!十九不过是凭心而论,就事论事。”

    杜重威思索了半晌,道:“也就是说此人可用而不可信,也不可重用了!”

    “主上圣明!”十九再次拜倒。

    杜重威挥了挥手,道:“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

    十七、十九施礼正要离去,忽听杜重威又道:“十九,以后少去弘琏那里。”

    十九额头上顿时渗出细微的冷汗,转身跪倒在地,急声解释道:“主上,十九与大公子只是平常往来,十九效忠的人只有主上,请主上明察!”

    杜重威哈哈笑道:“十九,你怕什么?在老夫心中,一直都是把十七和你当作本帅的亲生儿子看待,若不是碍于众人,早就收你们为义子了。若是怀疑你,老夫又怎么会跟你说这话?你的忠心,本帅自然晓得,你多心了!

    只不过儿子大了,难免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你若是与他过从太密,也会招来他人的一些闲言闲语,甚至暗箭中伤,你好自为之!”

    十九插手谢道:“十九心中明白,十九多谢主上的提醒!”

第百十三章 马英的馊主意(1)() 
守城之战中,李风云再次无意中使出了那威力巨大的掌法,与前两次不同,这一次他长时间的沉浸在那种奇妙状态下,对那掌法有了一些更深入的领悟。

    那掌法似乎只有在那种奇妙的状态下才能使出,那种状态非常难以描述,非我非物,亦我亦物,心存万念而万念皆无,神游身外又若及若离,意动则出掌,完全没有刻意地运转真元,真元自然流转,不带半点勉强。

    李风云尝试了许多次,却没能一次再现那掌法的威力,更没有办法再次进入那中奇妙的状态。

    难道只有遇到魔障才能再次进入到那种状态?李风云苦恼不已。

    “也许莫大哥知道这其中的关键!”杜如月对他说。

    不错,莫轻言,莫轻言见多识广,也许真能解出其中的秘密,如果能随时施展出这威力巨大无比的掌法,那在这乱世中,保命的把握,无疑就多出了许多。

    虽然不可能敌得过那些一流高手,但是如果面对那些顶尖的二流高手,至少还有逃命的机会。

    莫轻言正在养伤,这一次他伤得不轻,虽然没伤着要害,但也伤筋动骨了,没有一个多月的修养,是不可以下床的,这是军中大夫的原话。他可没有李风云那般强悍的身体和近乎妖孽的恢复力。

    李风云屁股上中了一箭,没两天就活蹦乱跳,将杜弘琏打了个半死。

    听了李风云的描述,莫轻言皱眉思索了半天,最后还是摇摇头,道:“你说的这种情形,我没听说过,我爷爷终其一生,也只是练到二流水准,算是二流中的高手,顶尖都算不上,实力大概能跟郭似狼匹敌。

    其实,二弟,即使你不能悟出这掌法,只要你多用些心在青龙斩上,我想,凭你现在的功力,施展出来的威力未必弱于那掌法!醉道人都说它是绝世的武功,其中藏着的道理必定不浅!”

    李风云摇了摇头,说实话,他原本也是这么认为,可是他渐渐发现青龙斩虽然威猛无比,但也并非如醉道人所言,能达到威猛无敌的程度。

    或许是他还没曾悟出青龙斩的精妙之处,但悟透一门功夫不是那般简单,也许只差一层窗户纸,但若是发现不了那层窗户纸在哪里,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可能戳穿那层窗户纸。

    而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一门可以依靠的绝学,去建立杜重威所说的那种功业,让杜重威不得不将杜如月许配给他。显然,那神秘的掌法,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至少他已经领略到了这掌法的威力。

    真要施展开来,就算打不败长白老怪,跟郭似狼那样的高手打个平手应该没多大问题。相对于李风云不知从处着手的青龙斩,至少这掌法,他已经多次施展出来,心中有些体悟,只欠找到门径。

    莫轻言忽然笑道:“有一个一流高手就在杜府中,风云,你何不去找他?请他指点一番?”

    李风云一拍脑袋,暗叫道:“怎么将此人忘了?”

    两人所指的,自然是马英。

    马英跟冯媛儿一起住在杜府中,作为冯媛儿的老仆,贴身保护着她的安全,不露山也不显水,因为他早嘱咐过李风云、十七等人,不许透漏他的情况,所以,除了这几人,镇州城内即便是杜重威也不知道杜府中竟然藏有这样一位实力偏上的一流高手。

    马英正躺在花园中的一个亭子子里,半躺在藤椅上打盹,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只空酒壶,和半碟兰花豆。

    “找我何事!”马英眯着眼睛问道。

    李风云将手中拎着的一坛酒晃了晃,笑道:“好不容易弄到一坛好酒,据说是二十年的陈酿杏花村,一个人喝没意思……”

    话音未落,眼前人影一闪,手中的一坛酒已经踪迹全无。

    再看马英,手托着那坛酒,拍开泥封,一股浓郁的酒香弥漫出来,马英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赞道:“好酒,的确是好酒,不过没有二十年,只有十八年。臭小子,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拿酒孝敬我老人家,还以为你只顾得自个儿喝酒揍人,把我老人家给忘了。”

    “哪里,哪里!”李风云讪讪地道,这几日,他还真是没想起马英来,“小子四处讨酒喝,不就是为找这么一坛子好酒么?来来来,我与前辈先干上几杯。”李风云信口胡言,面不改色,这坛酒根本是杜如月从杜府酒窖中偷出来的,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马英这老鬼,小气得很,没有好处,估计他绝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