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350章

骁雄-第350章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杜重威,你真以为你得计了么?”李守贞也大笑起来,高声喝道,“三,动手!”

    忽然之间,制住李守贞的那名黑衣人忽然身形一闪,不但挪开了压住李守贞的钢刀,而且,刀光闪动,“刷刷刷”数刀,将对李守贞最有威胁的黑衣人一连砍倒了三个。

    杜重威大惊,急声呼救。

    只见那黑衣人一把扯下脸上的黑布,嘿嘿笑道:“杜帅弄错了,我可不是你的黑衣卫,我的名字叫‘三’,专门负责李将军的安全。”原来,为了防止万一,李守贞早已经通过二三三,让鬼修罗混入黑衣卫中。鬼修罗是一流高手,黑衣卫的那些高手,哪里是他的对手?

    “来人!快来人!”杜重威抽出钢刀,从营帐后又涌进来一批刀斧手,直朝李守贞杀去。

    与此同时,杜重威帅帐外也同样大乱,李守贞的亲卫与杜重威的亲卫也动起手来,“嗖”的一声,一支焰火冲天而起,在天雄军营寨上空炸开。

    刹那间,从天平军营寨中杀出数路人马,直扑向毫无戒备的天雄军大营。181

第五百三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 
陈桥一场大战,毫无征兆,杜重威所率的天雄军,与李守贞所率的天平军,突然之间翻脸,两军厮杀了一天一夜,死伤近两万人,终于谁也没能奈何谁,两败俱伤,各自鸣金收兵。

    战后各自清点兵马,杜重威和李守贞不由得心痛如绞。

    杜重威的天雄军剩下不足三万人,而李守贞的天平军也只剩下两万人。虽然李守贞占有先手,攻了杜重威一个出其不意,但天雄军毕竟人多势众,一场厮杀下来,李守贞的损失并不比杜重威少多少。

    两军大量的士卒逃跑,也是两人不得不提前收兵的原因所在。

    再打下去,即便将对手给灭了,自己也剩下不了多少人。

    此战之后,杜重威与李守贞反目为仇。

    李守贞连夜带着残军撤到了黄河南岸,夺回了郓州,而杜重威也撤到了魏州。两部残兵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舔舐伤口。

    听到这个消息,耶律德光眼神一黯,长长吐了口气,掩饰不住心中的失望,叹道:“知道了,去,将萧翰叫来吧!”

    萧翰匆匆赶到御书房,只见耶律德光正背着手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神情阴霾。萧翰正要跪下请安,耶律德光一抬手,道:“那些虚礼,就不必讲了。杜重威没能除掉李守贞,你献的驱虎吞狼之计并没有奏效。”

    萧翰愣了愣,略微思量了一下,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耶律德光走到地图边,抬头看着中原的地图,“这汉人的天下,我契丹人当真就坐不了么?”

    耶律德光从开始就没打算再册封什么中原皇帝,他急召杜重威来汴梁,不过是想借杜重威之手灭掉李守贞。毕竟李守贞的四万精兵毕竟是永固宫的中坚,比之蜂拥而起的数十万叛匪,对大辽的威胁更大。

    之所以没有让辽军亲自下手,一者是调集辽军出手解决李守贞,必定会引起李守贞的警惕。一旦李守贞也叛辽,很可能杜重威也会叛辽,连锁反应一起,那在河南的三十万大辽铁骑想撤都撤不回去了。

    再者,永固宫主也显示了她手中握有的实力,各方面的情报显示,不止是那些叛匪很多都是受永固宫的支持,就连河东刘知远部也与永固宫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为永固宫联盟的天策府已经明目张胆地支持刘知远。那些叛匪中,天策府支持的力量也不小。

    还有,永固宫主似乎还与南唐、后蜀达成某些协议。

    永固宫的力量绝对不可小窥。

    更不要说,永固宫主有路惊鸿支持,很有可能联络燕无双,甚至是醉道人、野狐禅偷潜入到皇宫中杀王刺驾。

    借杜重威除掉李守贞,可以转移永固宫主的视线,将永固宫主的仇恨转移到杜重威身上。

    三者,杜重威手握六万精兵,同样也是大辽的心腹之患。利用杜重威除掉李守贞,既可以拆散杜重威与永固宫、李守贞部的联盟,还能利用永固宫的力量削弱杜重威的实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等杜重威与中原的各路兵马杀得人困马乏,两败俱伤之时,大辽在趁势再次掩杀过来,可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这一切,随着杜重威没能收拾掉李守贞,都成了梦幻泡影。

    萧翰呆立了半晌,道:“纵使杜重威没能收拾掉李守贞,我大辽也未必无利可图。”

    “讲!”耶律德光猛地转过身来,双目咄咄逼人。

    萧翰理了理思路,道:“如今之势,杜重威虽与李守贞闹翻,但是我大辽还未与李守贞撕开脸面。也就是说,永固宫也没有与我大辽正式翻脸。既然如此,陛下何不遂了永固宫主的心愿,立一个李家的人为中原皇帝。让永固宫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不是一样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你是说立李守贞为帝?”耶律德光摇摇头,“不成,永固宫实力太大,如今中原的叛匪大多都掌握在永固宫与天策府手中,这两者,本都是后唐余孽,相互之间本就是联手的。李守贞又与原中原的诸路诸侯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一旦坐大,恐怕南唐与后蜀也都会倒向他。

    刘知远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去攻打李守贞。多半会与李守贞修好,划地而治。

    而杜重威这只老狐狸,这次受伤不轻,也绝计不会再触李守贞这霉头。

    通过李守贞去消耗中原的实力,这条路行不通。”

    萧翰笑道:“陛下分析得极对,既然不可立李守贞为帝,何不考虑他人?李嗣源的后人可不止只有李守贞他一人。况且,李守贞也只是永固宫主说他是李嗣源的后人,又没有什么证据。立一个纯正的后唐血脉,岂不比立李守贞这个不知其来历的人更好?”

    “你是说……”耶律德光眼睛一亮,“郇国公李从益?”

    萧翰点点头道:“臣正是此意!这样,对永固宫主也有一个交代,我大辽也算是说话不算话。”

    李从益,现在不到十七岁,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的幼子,其母早亡,由明宗皇帝的妃子王淑妃抚养成人。李嗣源驾崩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相互残杀,李从益因为年幼,没有参与皇位之争,因而得以保命。

    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后,为了安抚人心,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以郇国三千户封给李从益,封李从益为郇国公,和明宗的妃子王淑妃居住在洛阳,以奉后唐之祀。

    这十多年来,身为后唐皇族后裔,李从益活得小心翼翼,平日连府门都不敢迈出,如同隐形人一般,生怕招惹了后晋的忌讳,渐渐消失在众人的眼中,众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若不是萧翰提醒,耶律德光也想不起此人。

    思量了许久,耶律德光方才道:“这倒也是一个选择,不过,中原对此人的反响如何?却很难说得准,毕竟,有永固宫支持他。如若真让他做稳了皇位,后唐历来与我大辽为敌,岂不是平白立起一个大敌?”

    萧翰哈哈笑道:“这个不难,何不先封他做一个知南朝军国事,散布谣言说陛下准备立他为帝,看看各方势力的反应如何。若过各方势力没有反应,那说明后唐余威犹存,那不妨让他这个知南朝军国事一直做下去。

    直到我大辽完全掌握了中原,再立他为帝,慢慢收拾掉永固宫及各方反对势力。

    如若天下各方势力纷纷表示不服,那便立刻立他为帝,将他扔在卞梁,任中原人打死打活。反正,我大辽都兑现了诺言,将江山归还给了后唐,至于永固宫主守不守得住,那就是她的事,与我大辽何干?

    而且,这其中,我大辽还可暗中支持那些较弱的势力,不耗干南朝人的血,绝不罢休!

    此乃二桃杀三士之计。”

    耶律德光点点头:“不错,萧卿果然足智多谋,不愧是朕的诸葛孔明!这么说来,我大辽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撤出中原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萧翰道,“臣建议,既然要撤,干脆便撤远一些,连河北也不要,给南朝人一种安全的假象,任他们杀个血浪滔天!等到他们杀得精疲力竭,要取中原,不过是马鞭一挥的事!”

    耶律德光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好,就依卿所奏!各路兵马撤退的条程安排得怎样?”

    萧翰答道:“井井有条,只等陛下一声令下,我大辽三十万兵马就能顺利撤往河北。继而便能回草原!”181

第五百三十四章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辽大同四月,大辽皇帝耶律德光率军北撤,带走了中原文武大臣不下千余人。

    辽国国舅萧翰留守汴梁,鲁国公冯道佐之。萧翰奏请耶律德光任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之子,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耶律德光恩准。

    市井谣言四起,说耶律德光有意恢复后唐,只等李从益熟知政事之后,便会将中原帝位交还到李从益的手中。

    消息很快传到了藏军谷,已经回到藏军谷的李风云长叹一声,道:“好毒的计谋,中原只怕战乱不止了,辽人这是要中原流尽最后一滴血呀!”

    苏语侬奇道:“风云哥哥,辽人撤出中原,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何说是好毒的计谋?”

    李风云解释道:“辽人北撤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耶律德光让毫无实力的李从益为知南朝军国事,又传出话来,准备立他为帝,分明是想挑起中原各路诸侯的分争。

    试问天下群雄,怎会将无缚鸡之力的李从益当回事?这就好比三岁小孩抱着一大块金块行走在街上,让人人都生觊觎之心。结果会怎样,肯定会有人去抢那小孩抱着的金块。

    如若抢到金块的人身强力壮,可以震慑其他人那倒也就罢了。

    可是如今天下,谁又敢说一定能震慑得住其他人?众人的实力都相差不大,只要辽人在背后使坏,暗中扶助弱者,让他有一拼之力,谁又愿意看见那金块白白落入他人之手?也就是说,谁抢到金块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辽人只须不断扶助弱者,便能教中原群雄彼此征伐不休,让中原的国力在战乱中消耗殆尽。这样,不需三年五载,辽人再次南下之时,天下谁还有力量抵抗他?”

    苏语侬睁大眼睛道:“既然如此,大家不抢不就得了?反正也是个没用的皇帝,抢来又有什么用?契丹人的阴谋不就不能得逞了?”

    “不抢不成啊!”公孙无忧摇了摇扇子,“你不抢,别人难说不抢,别人抢着了,他就是君,你就是臣。有了这君臣名义,就能号召天下的诸侯共同打劫你,双拳难敌四手,不抢,等若是束手待毙。”

    公孙无忧说得简单,李风云见苏语侬有些不解,解释道:“争夺帝位是个不能回头的游戏,不是说退出便能退出的。就算某一位不想争做这皇帝了,可是其他人,哪个又肯信?只有铲除了他,灭掉他,才算绝了后患。否则,谁知道谁又是下一个石敬瑭?

    当初隋末天下大乱,世上涌现出多少枭雄?可是天下一统后,能活下来的又有几人?王世充、窦建德、薛举、李轨、刘武周、杨侗、李密、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梁师都、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辅公祏、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