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雄-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他来的时候这里便是这样,也就是说,里面的东西被搬走,至少也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而老爹是十多年前来的,若是里面的东西已经被搬走,他又何须留下这条讯息?”
众人听罢,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四下分开,细细的查找。
“快看!”苏语侬忽然叫起来,“这里有蹊跷!”
三人顿时围了过来,只将一块石壁上有一道细细的裂缝,只有几层纸张那般厚,长约五寸,不细看真看不出来。
“不过是道裂缝,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李风云道。
“你呀!够粗心的!”苏语侬指着旁边的岩壁道,“就这里,仔细看!”
李风云三人定睛望去,很快就看出端倪来。
那崖壁上原来刻着两个字,刻得非常细,也非常浅,若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道。
“宵练?”李风云脱口而出。
“的确是‘宵练’二字!”路惊鸿点头道,“莫非指的是宵练宝刀?小师弟,快拿出宵练宝刀。”
李风云“噌”的一声,从背后拔出宵练宝刀,道:“有什么用?”
苏语侬白了他一眼,笑道:“简直是不动脑子,你看看那细缝的宽窄,还有长度,不正和你的宵练宝的厚薄,还有最宽处相似吗?你将宵练宝刀插进去试试。”
李风云答应了一声,将宵练宝刀对准那道细缝,手轻轻一推,“噌”的一声,宵练宝刀直没入那岩壁中,只剩下一个刀柄露在外面,严丝合缝,就好像是将宵练宝刀扎进去了一般。
随着李风云将宵练宝刀推入那细缝中,只岩壁中“咔咔”几声轻响,声音逐渐变大,化作“轰轰”的响声。现然,这便是机关所在。
四人担心有什么危险,各自小心戒备,李风云更是将苏语侬拉到身边,小心戒备,毕竟苏语侬武功太弱,真要有什么危险,最先倒霉的恐怕就是她了。
“快看那张石床!”苏语侬有叫了起来。
李风云三人转头望去,发现那石床竟然在缓缓往下沉去,不由得的惊。
这石床他们检查过,应该是天然的,没想到那石床才是机关所在。
四人等了大概一炷香的工夫,那“轰轰”的声响平静下来,石床完全沉入地底,地面上又露出一个洞口,黑漆漆不知有多深。
四人彼此望了望,路惊鸿道:“我先下去探路,小师弟,你负责保护苏姑娘,跟在中间,永固宫主,你跟在最后,小心了,这洞中可能会有机关。”
三人点头答应,李风云忽然道:“那宵练宝刀要不要拔出来?”
路惊鸿想了想,道:“还是不要拔出来,拔出来只怕会生变故。”
李风云见他这般说,便不再问。
路惊鸿取过一支火把扔了下去,发现原来一条斜向下的通道,那石床降了下去,成为了一阶台阶。
路惊鸿一纵身跳下洞去,稍等了片刻,感觉没有什么危险,便向下行去。
李风云、苏语侬、永固宫主三人依次跳下通道,也跟在路惊鸿身后向下走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 传承()
一路无事,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忽然路惊鸿惊喜地大叫道:“果然是传承,本门的传承!”
三人闻声走了过去,只见此处的空陡然增大,现出一个大厅来,那大厅不下二十多丈方圆。路惊鸿正站在一块石壁旁举着火把发呆。
众人围了过去,只见路惊鸿身前的石壁上刻着许多文字,仔细看去,只见最上面刻着“赵尚创风雷九式”,下面刻的正是一门武学的法诀,中间更刻有许多小人,小人的身上简简单单刻着几条线条,显然是真气在经脉中行走的路线。
三人在周围看了看,发现此处洞穴中处处都刻着各种武术的功法,粗粗算起来,竟然不下二十多部。
李风云倒吸了口冷气,天罡宗的底蕴还真是不一般,二十多部功法,每一部功法都不简单,至少也是一流功法,二流功法根本没有资格刻在石壁之上。从古至今,天罡宗究竟出了多少高手?
在石厅的中间,立着一块丈余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传功碑”。
背面又刻着一些小字,不下千余字,上面写的是这传承的来历,更有后来者在其后提名,简述其来历。
原来,当初袁天罡身为大唐国师,为防帝王猜忌,虽然收了几个徒弟,却不敢建立门派,又恐一身绝技,日后失传,所以专门改造了这昆宁洞,作为日后弟子传承之用。
并说如果日后弟子中能以本门武功未基础,创出一流功法,皆可将绝学刻在石壁之上,并将自己的名字和功法刻于传功碑之上。
石碑上记录着传承洞的开启关闭的方法,开启的方法正如李风云他们误打误撞的那样,只要将本门信物宵练宝刀插入那细缝中即可。而关闭的方法,则只需将宵练宝刀拔出即可。
石碑上更明确说明传承动五年方能打开一次。
第一套功法,自然是袁天罡的绝学《宵练刀法》和本门内功正法《明镜心灯》。
洞内的各门武功都是以《明镜心灯》为基础创建的。
因为《明镜心灯》修炼的是纯阳罡气,并不适合女子修习,所以天罡宗的武功传男不传女。
不止如此,传功碑后还摆放一些石架,石架上摆放着百余只石盒,石盒中藏的却是天罡宗自袁天罡以来,搜罗的各门各派的武功,这些武功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一流武功。但更多的是二三流武功。
“好家伙!”李风云暗叹,“少林寺也只有七十二绝技,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只怕并不下于少林寺。”
“咦,这是什么文字?”李风云正仔细阅读石碑上的文字,忽听苏语侬叫道,
转过头去,却见苏语侬从石匣中取出一本书,正在翻看。
因为石壁上刻的武功并不适合苏语侬,所以她干脆到去翻看那书架上的书籍。
李风云随意看了两眼,答道:“那是蝌蚪文!天下没几个人能认得。”
苏语侬笑道:“你居然也知道蝌蚪文,奇怪,这是什么书,竟然用蝌蚪文写成。这天下间,还有谁识得蝌蚪文?”
李风云嘿嘿一笑,道:“谁说没有?我便认识!”说着,将那本书取了过来。
那书一入手,李风云就觉得手感很奇怪,那书并非由纸张制成,摸上去更像是丝绸,微微有些刺手,颜色金黄,略带一抹紫色,在火光下闪闪发光。
书中所用的墨水也不是普通的墨水,这么多年过去了,上面的墨迹便如刚写上去的一般,还有一丝光泽。
李风云指着封面上的三个字,笑着对苏语侬道:“这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归’字,你看这些小蝌蚪,像不像从四处回来的样子?这第三个字,是‘经’字!记清楚了!”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苏语侬嘟哝了一句,问道,“那这第二个字呢?”
“第二个字呀!你猜猜看!”这可难倒他了,他认识的蝌蚪文总共也不超过三十个,其中一半还有可能认错,他哪认得第二个字是什么?
苏语侬白了李风云一眼:“总不会是个‘藏’字吧!归藏经,怎么不是归藏易么?”
话音刚落,路惊鸿、永固宫主的眼光一齐向他们这边瞟了过来。
路惊鸿放弃了研究石壁上的武学,走了过来,取过经书,看了一下,也奇道:“奇怪,这纸张是由什么制成,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
“如果本宫猜得不错,这纸张是由紫金火蚕丝织成的。”永固宫主毕竟见识不凡,稍看了几眼便认出了那纸张的来历。
“紫金火蚕丝?那是什么东西?”苏语侬仔细想了想,想不出这紫金火蚕的来历。
永固宫主答道:“紫金火蚕丝,是紫金火蚕吐的丝,先秦鬼谷子的《奇闻录》中有记载,相传紫金火蚕只能生活在常年不熄的火中,三十年才会结一次茧,结成的茧水火不侵。用紫金火蚕丝织成的布帛可万年不坏,又称火帛布。”
“是吗?哪里可以捉到这紫金火蚕?若是养几筐这种蚕岂不是发了?”李风云心意大动。
“哪有那般简单?”永固宫主道,“据说这种紫金火蚕,离开火就会消散,所以早就绝种了。
相传春秋之时,有一个姓白的匠师会养紫金火蚕,所有过程都秘不示人,但此神物,本就不该在人间出现,不久,这姓白的匠师一家得了一种怪病,都死了。从那以后,养紫金火蚕法子也就失传了。至于紫金火蚕,谁也没有见过,到如今,也该绝种了吧!”(注1)
“用这般珍贵的东西做成书本,这书上记载的东西一定不一般!”李风云赞道。
“不止如此,这书写用的笔墨也不一般,一般的笔墨根本附着不到火帛布上去,要想在火帛布上书写,只有用大海之中一种极其稀少墨鱼的墨汁,然后加上鲸鱼的油脂,用特殊的方法制成的墨汁才行。”永固宫主又道。
李风云在山里长大,哪知道这些事,听得啧啧称奇。
“李师弟,你真能确定这部书便是传说中的《归藏易》吗?”永固宫主问道。
注1:此处应该是石棉的精美编织物,古人不识此物,故编出种种故事,鬼谷子的《奇闻录》纯属虚构。
第二百二十六章 监守自盗()
李风云羞得满脸通红,刚才对苏语侬他可以胡吹,对伤永固宫主他可不敢,讪讪道:“宫主,其实我也不太确定,这上面三个字,我有把握的,只有最上面的那个‘归’字,第二个字我也不认得,第三个字么,我看着像是个‘经’字!”
“果然是在吹牛,的啊!”苏语侬趁机取笑了一下李风云,刮着脸道,“羞羞羞!”
好在李风云的脸皮够厚,咧着大嘴干笑了几声。
“你怎么会认得蝌蚪文?”永固宫主有些奇怪。
李风云嘿嘿一笑,便将当初寻找麒麟骨,遇到枯竹翁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其实主要是我太忙,没时间去学。枯竹翁已经将蝌蚪文的要点告诉我了,只要花点时间钻研,要学会它,倒不是很难!”
永固宫主点了点头,似若有所思,正色对路惊鸿和李风云道:“不管这本是不是《归藏易》,这本书暂且借于本宫。如若证明不是《归藏易》,本宫再把它归还给天罡宗,如何?”
路惊鸿望了李风云一眼,点头答应。
这《归藏易》对李风云可有可无,他也无所谓。
这传承洞中的功法虽然不少,只可惜袁天罡早有规矩,但凡武功秘籍,只需抄录,不许将原本带出洞外,那本疑似的《归藏易》因为不是武功秘籍,当然不在其列。而且,这传承洞只能开放十二个时辰,十二时辰若不出去,入口将自动关闭,纵然有天大的本是也出不去了。
四人来得匆忙,哪里准备了笔墨纸砚,只能各凭本事,将合自己武功路子的功法强行记忆下来。
十二个时辰不过一天的时间,要记下一们功法很不容易,李风云无奈,只得把苏语侬叫了过来,要她帮忙记下石壁上两套刀法,其中一套,自然是袁天罡的绝技《宵练刀法》,还有一套,是一名名叫袁承宗的先辈创下的《霹雳十八刀》,非常合李风云的路子。
至于本门心法《明镜心灯》,路惊鸿、燕无双先后都已经传给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