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案例大全-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鹊酵跫胰怂招压矗阒换锶思侔缇偃烁峡肌⒆夥俊⑼抖尽⒔俨频墓适隆T偃プ肥保撕CC#睦锘鼓苎暗秸饣锲舻淖儆埃≌蛭跗嫣兀宰髡呒染媲腋刑荆骸翱凭僮馕荩平匀唬写蠊餍写耸酰科淞疃雷猓涣钭馑耍淌浅G椋晃┏踔潦彼秃袢耸拢鞅厣柘啻砉倘灰玻恍椿叵智疑醴幔患益酒徒杂芯疲从幸馔抖疽印I撇煺撸谒腿耸率庇淌悄巡欤晃┮患掖笮〗杂芯葡啻舜π瓮钢1艘钥突刂飨伪夭⒓澳谕夤蠹嗽眨咳绘赘九髦玻踊瓶谕薅袅焦芗艺撸四芤允嵌し乐蚬骱蔚枚薪俸酰俊薄 �
以异想得手。为了实现骗的目的,骗子设计骗局的思维,总是不同于常人。“异想天开”,骗子总能如愿。
前面提到,算命先生骗人的把戏,在很多方面借助了模糊性思维。但是仅仅这点本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其他一些思维形式与方法,如动态性思维中的立异思维。
据载,解放前北京天桥一带的算卦先生金善元很有名。一次,他到辽宁营口去跑江湖,被国民党某军军长请去给他的八个老婆看命相。由于金善元的名声大,这位军长事先同他开了一个玩笑。军长将八个老婆请来,让他认其中的正太太,也就是大老婆。金善元心中无底,自然发怵,但他毕竟是江湖老手,强作镇静,准备随机应变。他坐在椅子上想对策,左顾右盼了一番后。觉得有了主意,于是慢条斯理地发问道:“吉人自有天象,正太太当然和姨太太长相不同,就拿正太太的头发来说吧……”这一说不打紧,几位姨太太齐唰唰地将目光转向正太太的头上。金善元故意抛出的一个问题就这么简单地得到了回应,不禁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虽然此时他已经心中有数,但还是故弄玄虚地海吹了一通,然后才指出谁是正太太。那位愚蠢的军长却对金善元佩服得五体投地,便重赏了一番。聪明的金善元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差异予以关注的心理。
这种立异思维在骗局中,广泛地得到运用,并不受到行业的局限。清人徐珂记载过一则“两肆以互讼为广告”的故事:“有某市父子者,苏人,各设市于天津,相距三里而近,有特制之品,颇为人所欢迎。父之肆先设,不数月而子亦效之,其市招、其物品之名称悉同。又不数月而父子两肆之讼事起,彼此互以冒牌相诋。一时社会传达,报章登载,人皆骇诧之,谓两肆同一,且父子也,今何不合并而乃构讼乎?旋有知之者曰:‘其讼之作用,将以扬名也,广告之新法也。’自是两肆之生涯皆聚盛,讼亦不休”。两位骗商十分高明,虽然是父子一家,但也要摆出一副两家敌对的架势,互相攻击,相互诋毁,无异于炒作,以引起消费者经常的好奇和关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消费者还会参与进来,购买商品,以辨真伪。其实,他们的商品本无真伪优劣之别,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互讼”,骗来了大量好奇的顾客,其目的也就达到了。求奇也好,立异也罢,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思维的创新性。离开了创新思维,所谓的动态性思维方式就没有意义;而求奇思维,立异思维,如果没有“创新”这个目标,也就难以成立。
动态性思维为行骗者所看重,并成为从业者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变动性,能动性,创新性。这种思维方式便于思维主体根据思维目标的要求,发出指令、信号等等信息,再将信息反馈到思维主体;思维主体又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并同原先设定的思维目标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新的思维目标的要求再发出新的信息,并把信息反馈到思维主体,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维过程,思维主体不断缩小时间差,最后达到优化思维目标的目的。
3.系统性思维方式
系统性思维,是关于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作为思维方式的系统,就是系统性思维,它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把认识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方式、模式和程序,也就是系统的思维活动的形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主体思维着眼于整体和个别(元素)之间,整体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思考问题。凭借系统思维,思维的主体不但可以思考认识对象中的少数变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将认识对象中的大量而复杂的要素联系起来,甚至能够把瞬息即逝的要素综合成具有整体效应的总体,从而使主体思维能够把握更多、更复杂、更高级的系统整体最终达到不断提高主体的整体性思维水平。从人类的认识史看,系统性思维是人们认识和思考一切复杂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方式和方法。
系统性思维的形式,就其思维程序来说,是一种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模式,即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又复归到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思维主体必须从动态的纷繁复杂的认识对象中谋求对于问题的整体性的清晰的思考。系统性思维的方法,就是系统分析法,或称整体分析法。它是思维主体首先将认识对象放置于它所直接隶属的全局或整体中,然后对各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或部分作出系统描述,并求得认识成果的方法。这依然是一种谋求最优化思维的方法。其显总和,整体大于加和性。它要求主体思维应该着力思考认识对象整体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及其关系,这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要求思维主体对于多种综合结果作出合理的最优化的判断和选择。在系统性思维中,由于把整体中的诸要素按照不同的方式综合起来,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如:整体功能小于诸要素功能的总和;整体功能大于诸要素功能的总和;整体功能不是原来诸要素功能所具有的功能;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忽略不计时,整体功能等于诸要素功能的总和;等等,因此,思维主体必须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化的结果。
正由于系统性思维是一种最优化思维方法,因此,它为骗子的骗行和骗术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骗子在设计骗局和施展骗术的过程中,总是着眼于行骗的整个过程,总是立足于最优化思维,一行骗能够得手。他们立足于全局,善于处理骗与被骗,行骗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关系。
在江湖相术中,骗子有一套师门真传的“大法”,一整套骗术,贯穿了系统性思维方式。
在算命、相面、问卦、派八字等骗行中,“敲”、“打”、“审”、“千”、“隆”、“卖”这六种相互联系的骗术,就是一个缜密的思维过程。敲,就是旁敲侧击;打,就是突然发问,令对方在仓促之际吐露真情;审,就是察言观色,判别真伪,由已知推出未知;千,就是运用各种带有刺激性的手段,向要害打击;隆,就是赞美,恭维和鼓励;卖,就是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作出判断,令人信服。这六种骗术,针对性强,各有侧重点,而且在思维方法和思想逻辑上具有连贯性,因此必须配合使用才能有效。如秘本骗经所云:“敲其天(父)而审其比(兄弟),审其一而知其三”;“急打慢千,轻敲响卖”;“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应,何妨拔草以寻蛇”。
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行骗呢?江湖骗子常举这样的事例来教育自己的徒弟。比如,有一个25岁左右的男青年跑来看相算命,他外穿一件七八成新的文华绉长衫,内面是一套质地很好却已陈旧的熟纱衫裤。入门后迟疑了一下,望望四周有没有熟人,这才放心地进来。他手尖脚细,皮肤细嫩,面色憔悴,两眼无神。问他是算命还是看相,他问清价钱后,答道:“先给我看看气色吧。”这个青年的行藏动作,就等于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告诉了算命先生。他衣着合身但破旧,手尖脚细却愁苦,表明他是个“二世祖”之流的人物,三两年前还很阔绰,但近年破落了。一般来说,青年人喜欢三五成群前来看相算命,而此人反常,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他心中怀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或者他破产之后,穷极无聊,独自闲荡。他若不是前者,就只有后者的可能了。一般人破产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生意失败;一是祸从天降;一是自己挥霍无度,好嫖滥赌。“二世祖”们破产的原因,十之八九是由于第三种。只有那些不久前还在花厅妓馆充豪称阔的纨绔子弟,穷死也要留回一两件光棍皮来遮门面;也只有这种人,穷了就失掉平日那般狐朋狗友,才会独个儿游荡,怕见从前的恶少。从他破产的原因,又可以“推出”,他可能幼年丧父,即使有兄弟,也不会多。
因为,如果他父亲还活着,或有兄弟当头,就决不会容许他把那份家产花光。只有那些自幼丧父的“二世祖”们,在慈母的溺爱和纵容下,才会养成这种挥金如土的寄生虫习性。虽然如此,有经验的算命先生还是不敢冒然“落千”,仍然要“敲”个清楚,“审”个明白。他首先用“我看你满面晦暗之色,怕你在这一两年内会有大丧,你还有母亲没有?”一类的话来“敲”其父母。如果对方回答:“母亲去年死了。”那就“响卖”一下:“我看得对吧,你这一两年内真是丧了母亲。”跟着就“打蛇随根上”,“打”他一下,突然问道:“你父亲死了多久?你几岁没了父亲的?”如果对方回答:“他在我5岁时死了。”那就又可以“响卖”一下:“额角岩巉(高的意思)先丧父,你额角这样岩巉,当然幼年丧父呢!”跟着又“打”:“你是长子吧?”对方如果答“是”,那他有几个兄弟就又可以“审”出来了。试想,他居长,5岁丧父,难道会有五六个兄弟吗?“于是,又可以“卖”一下:“我怕你没有兄弟,有也不超过一两个,而且不和,是不是?”将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了,就可以落“千”:先“千”他的潦倒,再“千”他的那般狐朋狗友以及亲戚如何冷落他,抛弃他。这些话,不仅对眼前这个败家子适用,而且对于一切家产衰败的人都适合,因此当然句句都能“千”中这个落魄青年的心灵。
可是,“千”只能将从前的事情说准,如若说准未来,就非“隆”不可了。因为“隆”可以产生两种作用:一是给对方以精神上的安慰;二是对未来命运的语言与暗示,常常会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对方的前途。所谓“隆”,并不是盲目赞美,而是结合对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其前途作出适当的暗示并加以鼓励。就拿这个“二世祖”来说吧。他读书不成,仕途无望;他也没有胆量去从军就武;对于从商,他恐伯也是无本可出。因此你如果预言他将来可以成为大官巨贾,结果只能完全失败;但如果你叫他痛改前非,低头去做个店员,勤俭地生活,他也许能做到。这就是说,你要根据他的可能去对他的前途和命运作出暗示,这样,你的预言才可能灵验。所以,江湖骗子特别重视这个“隆”字,他们有一整套经验:如果是太平盛世,他就多鼓励资质好、有条件的人去应试科举,或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