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骗术案例大全 >

第266章

骗术案例大全-第266章

小说: 骗术案例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五,“用十余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程”:这是历届证监会的骄人政绩,偏偏有个不知趣的吴老先生说我们搞了个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的东西。事实上我们用两年的时间蒸发了投资者一半以上的财富,动摇了党和人民之间八十年建立的信任。  
  六,“赌场论”:那位吴老先生的赌场宏论在股指下跌时成为股民愤怒宣泄的对象,但是看看中国股市不公平机制,弄虚作假和坑蒙拐骗,还有巧取豪夺,的确是连赌场都不如的。偏偏又是这位吴老先生又迫不及待地吵着要开第二家赌场,其心当诛!  
  七,“一股独大”:某些市场人士热心于抨击一股独大,目的在于完成对流通股东掠夺的最后一道手续,他们甚至没有想到过大股东是永远存在的,更没有想到过大股东可能是一种联盟。因为造成一股独大的是高溢价发行制度,非流通股东用最小的投资控制了最大的股份;一股独大所以会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因为他们利益的根本对立,股指的下跌不会影响非流通股东通过圈钱获取暴利。  
  八,“做庄跟庄说”:做庄跟庄是管理层刻意摈弃的,被斥为非理性的投机而不是理性的投资。但是中国股市的现实告诉我们:做庄跟庄未必获利,不做庄跟庄则肯定不能获利。在中国股市里,惟有投机才是理性的,任何投资的企图都是非理性的。  
  九,“投资者风险教育”:股市跌到今天,终于明白管理层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的良苦用心,原来是怕精神病院爆满。如果投资者把管理层制造的风险当作市场自身的风险,也就不会想着他们来救市了。实际上中国股市最不规范的正是管理层,他们甚至不佩接受教育,只能接受审判。  
  十,“降低银行风险”:证监会领导人在谈到证券市场功能时有此一说。实际上银行风险如何降低呢?只是高价转嫁给了投资者而已。如果他还有一点诚实剩下,下次应该说无节制的扩容可以“增加投资者风险”。 周小川无法使银行不接受啤酒花的巨额担保,但他可剥离这类烂帐,还可以面无愧色谋求上市圈钱。  
  十一,“长期投资说”:在控股股东无意继续经营,在控股股东急于转让减持以求淡出时,在控股股东急于掏空上市公司时,诚恳而又执看地号召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就是为了保证控股股东完成其神圣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因轻信而坚持长期投资至今的投资者,等来的是被无情推倒了的股市。  
  十二,“政府不救市说”:纯种的市场经济官员和学者坚称政府不应救市,普京布什的救市是因为他们缺少对投资者巨额亏损的平常心。在对推倒重来和千点论的批评声中,中国股市已被悄然推倒,在指数失真的掩护下,甚至超额完成了千点论的目标。而投资者要求的从来不是“救市”,他们要求的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机制缺陷和政策失误的一次推倒重来。  
  十三,“与国际接轨”:一些具有海归背景的官员学者,动辄称中国股市要与国际接轨,偏偏看不到A股发行价格远远超过H股,看不到公司上市有不同的标准和条件(改制和脱贫解困)。可见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只是“骡子们”的花拳绣腿。  
  十四,“价值成长型投资理念”:直到今年,一些机构和股评家又有了新的发现,开始兜售价值发现和价值成长的投资理念。言论自由当然是他们的权利,但他们首先应该告诉投资者,哪些上市公司能够给他们稳定可靠的回报?五朵金花做到了吗?  
  十五,“挤泡沫论”:一些天降大任的官员学者,科学地从中国股市中发现了泡沫,于是乎抛出了挤泡沫的理论。他们视而不见中国股市泡沫的根源,正是中国股市的发行机制。某些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资产一夜之间暴增十倍以上,只要造个神六、神七的可行性计划,证监会就慷慨地满足它们的资金要求,这些营养丰富被做大做肥了的猫们,不再需要拿耗子以求在市场竟争中生存,它们唯一的工作就剩下了消化。那些在二级市场里被疯狂而又凶狠地挤着的泡沫,实则是投资者的血汗!  
  十六、“跌出投资价值”:有股评家经常说,下跌使股票的投资价值凸现。我不否认,下跌能够引起投机的机会,但是股票决不会因为下跌而跌出投资价值。公司如此,整个股市也是如此。由于中国证券市场机制缺陷造成的这轮熊市,只要我们无意改变这些具有根本性质的机制缺陷,中国股市将永远跌不出投资价值。  
  十七、“基本面不股市下跌”:这是近年来最具杀伤力的股市命题之一。股评家因为预测走势失误的一句不经意的遁辞,误导投资者形成了最致命的投资信念。事实上,正是中国股市的基本面中国股市跌向深渊。众多重量级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学者,众多似是而非足以乱视听的理论和“洋杂碎”拼盘,众多欺上瞒下不思进取却以“无为”自许的证监会官员,众多胃口巨大毫无节制只会向股市要钱的部门,众多无需进取就非常滋润的上市公司,众多叫天不灵始终得到口头保护的中小投资者,就是中国股市的基本面。如果中国宏观经济真是好的,这个命题也许道破了这样的天机:中国证券市场的机制出了极为严重的问题。  
  十八、“无为论”:如果中国股市是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无为而治却也无可厚非;但是面对尚未形成公正而具有活力的市场机制的中国股市,面对众多急需解决更要妥善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正在遗留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而且日益尖锐的利益冲突矛盾,无为而治实质是无为不治,是无能和不负责任的遮羞布!根据这样的逻辑,119也可以尚无为而拒绝出警灭火了。“无为论”并非绝对无为,发起股票来往往是不遗余力的,符合条件的要发,不符合条件的就创造条件修改条件来发。  
  十九、“壳资源说”:这是证明我们民族极具创造性的一个新名词,空无一物的壳成了能够产生效益带来财富的资源,有变无、无生有的辩证思想被真正落到了实处。壳之所以是壳,是因为里面的财富已被洗劫挥霍一空;所以要借壳上市或者买壳上市,是因为可以节省谋求上市的公开和不公开的成本;而壳所以成为资源,是因为投资者可以向里面充实财富,它可以再度被掏空,而且可以重复利用。某些土著的和海归的纯种市场经济的学者官员,在兜售其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纲时,往往又能够兼容“壳资源”这类东西。  
  二十、“推倒重来说”:由于中国股市致命的机制缺陷,使得上市公司失去了投资价值。爱国爱民且有忧患意识的专家学者于是抛出了所谓推倒重来论。但他们企图推倒的不是缺乏公正丧失活力的证券市场机制,所以他们从未过现行市场机制下的无节制的扩容,他们也从未对控股股东恶意圈钱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流露出丝毫的愤怒,他们脑满肠肥却从不思考中国股市畸形的根源。他们企图推倒的只是投资者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们从未真正希望过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发展之路,他们如果从重来中获利,他们将再次要求推倒,从便他们再度重来。  
  二十一、“风险控制说”:每当股市上涨时,甚至是管理层默许和鼓励的上涨,都有一些断腿的专家学者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过度的上涨是存在着风险的,但他们的目的显然不在于此,当股市下跌甚至酿成股灾时,他们却从未提出过要防范风险,在他们看来,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就是绵绵不绝的下跌。如果这类专家学者并不缺少智慧,他们的目的就只能是引起市场的波动,配合其买主进行投机炒作。  
  二十二、“增加财富说”:尚主席认为证券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财富的机会”。股票发行伊始,股民的财富就巧妙地为控股股东的净资产完成成倍的增值;熊市绵绵至今,6000万投资者损失惨重,面有菜色,精神几近崩溃。可是尚主席依旧油光满面,意气风发,可谓“托“之大者。如果不是暗喻未来,尚主席算是在睁着眼睛说话了。尚主席应该说的是,“割肉斩仓近年来有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投资者增加财富奔小康的新途径”!  
  二十三、“机构投资者比例偏低”:许多专家学者包括尚主席,都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比例偏低“,因此要“需要大力培育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似乎多了几家基金,多了几个机构,上市公司质量就提高了,中国证券市场就自然有了投资价值,真是“智者说梦”。如果一个市场失去了公平的基础,就不会吸引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来的只能是机构投机者?五朵金花给了基金什么回投?在尚主席监管的市场里,除了投机还能有什么赢利模式?  
  二十三:“股权分裂说”:很多官员学者对股权分裂现状表达了极大的愤慨,似乎是在为深受其害的普通投资者鸣不平。但是他们恰恰就是股权分裂的制造者,并且在无节制的股票发行中,继续制造着扩大着股权分裂的局面,他们也从没有明确提出过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狡猾而根本没有诚意的解决股权分裂的动议,根本就是为国有股不公正的转让减持制造舆论!  
  二十四、“机构投资者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许多官员学者都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制约,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的最重要力量“,尚主席甚至还说,这是境内外已经表明了的“经验”。但是尚主席偏偏忘记了国情,忘记了他执掌的证券市场机制存在着致命缺陷。那么多基金持有了招商银行的股票,可是招商银行照样急于二次圈钱,而且当其计划完成并进行一次减持后,大股东将收回其全部出资并继续稳坐大股东位子;基金也无法保证其持有股票的其他公司不会成为第二个招商银行。对于国字号控股股东的圈钱行为和尚主席的不遗余力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人一样的无奈!  
  二十五、“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高”:因为语出尚主席之口,这句话成了“真实的谎言”。它给人的感觉是尚主席想提高并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当然也有暗示股市下跌是上市公司不争气而非自己无能的意思。而投资者从未幻想过尚主席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他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责任。尚主席的责任是建立一种机制,使上市公司不得不提高其质量,不得不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当尚主席在对控股股东圈钱欲望有求必应时,上市公司的质量就永远不会提高,因为根本没有提高的必要。  
  二十六、“国有股减持是重大利好”:财政部的那次减持办法出台后,不救市并政策市的财政部和证监会官员,纷纷露脸称其为重大利好。这可能是中国股市众多骗术中最坦率的一次谎言,当社保基金不分良莠的全面减持时,社保基金还是一个理性的投资主体吗?被社保基金全面抛弃的股票又该叫谁去投资呢?这种罕见的指鹿为马似的官员托市言论,今天仍能令人心惊肉跳,因为它旨在尽可能高价地完成减持,是一种凶狠而又老到的庄家手法!  
  二十七、“优化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