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318章

执教天下-第318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通文如今在后宫担任助教,教授皇子王孙课业,这难道不是天大的恩赐吗?不足二十岁便能得到如此重用,即便我整个大唐也没有几人像这样走运”

    “四院会试位列甲等,音律棋道武道都得到了文宗们的认可,担任助教都有些屈才,我没看出来哪里有什么走运”杨兴业是青崖书院诸多官员之中最善辩之人。

    “杨大人,下官敢问一句,我大唐可有过十八岁就有资格教授皇子的助教吗?”

    “倘若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启用,即便老天给了我大唐一个天纵之才却因年龄和诸位的嫉妒而闲置岂不是暴殄天物?若是以序齿论高低,朝堂之上放一群王八岂不天下太平?”杨兴业怒道

    “杨兴业放肆”武后喝道“韩通文之事再议,今日退朝吧”

    韩通文的心态也有所改变,也希望能够获得足够的功绩,一来可以早日回到青崖书院,二来也可以让尉迟林满意将静香许配给他。这一次他在见到吴青河之后发现几位先生都已经老的厉害了,几位老先生为他付出了太多心血,他也需要快速成长起来好接替李安。

    最了解的韩通文的莫过于李安了,如果不乘他们几个老先生还活着把韩通文强行按在山长的位置上,他们百年以后韩通文更加不会主动担起山长一职。几位先生收留教导之恩恩重如山,韩通文为了报恩所以才在长安挣扎,同意担任山长,他愿意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报答几位老先生的恩情,之后就会去追求他想要的生活。

    “别人都有写诗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习惯,不如自己也写一首?”

    抬笔的时候韩通文莫名其妙的想到了哪位正在瘦的人齐临童,不如就让他上台试试水?绞尽脑汁想要想一出既合景又能让齐临童走红的戏码,想了半天韩通文一拍桌子。

    “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齐临童知道自己可以登台的消息后兴致勃勃的就来到了寒叶庄,秦子桑看到齐临童那算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韩通文也佩服齐临童的毅力,从一个肉堆得都看不见表情的大胖子三个多月的时间减的居然有了一些人样,而且更厉害的是在灞河边上吊嗓子吊了三个多月,他居然没发现旁边有个钓鱼的人想杀了他想了三个多月,能把冷酷的秦子桑恨的牙痒痒这兄弟也算是独一份!

    “这可是我们盛唐剧院的名角儿”韩通文急忙护住齐临童。

    “哼”秦子桑冷哼一声拿着鱼竿离开了寒叶庄。

    齐临童原本对自己的嗓音感觉到担忧,但是没想到一开口都把韩通文给吓着了,这一定是真正的麒麟童转生。

    “韩兄,我真的可以上台吗?”

    “那是当然了,我连戏码都给你写好了,我来教你怎么唱”

    虽然韩通文的嗓音不如齐临童,但是只是从旁指导,至于身段什么的就需要他自己研究了,毕竟韩通文本身就是一个半桶水。

    在寒叶庄练了好几天,终于到了登台演出的时候,这一天下午盛唐剧院门外挂着牌,最明显的地方赫然写着,萧何月下追韩信,韩通文作,齐临童主演。

    对于韩通文的文采倒是没有人提出异议,只不过没有人知道齐临童是谁。韩通文带着叶柳拉着秦子桑前去捧场,还专门准备了几百贯准备打赏。盛唐剧院每一次演出票都售罄,这些大唐人逐渐也习惯了这剧院的存在,只是可惜的就是戏码太少,文宗晋太炎的一本黄牙战已经连演了三回,观众都有了意见,这一次除了新戏码都纷纷涌入了剧场中。

    前面的歌舞无甚新意,绿萝带着韩通文从青楼里挖来的艺妓又唱又跳,让下面的这些达官贵人们期待的是哪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新戏。齐临童第一次着戏装登台难免有些紧张,手心里都是汗,虽然心理有些突突,可是大幕一拉开无论怎么样都要上台。虽然齐临童已经减肥,可是身材还是略微显胖,好在在戏服宽大倒也看不出来。

    天才和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关键时刻天才能将自己卓越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还要超出,而常人则束手束脚十成本事只能露出三分,韩通文感叹真的是发现了奇才了。齐临童一开口瞬间震撼了全场,沙哑撕裂的独特嗓音之中带着苍劲雄厚的力量,一板一眼的学戏成不了大家,靠的是本身的天赋领悟力。

    “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拔剑斩蛇天下扬。

    怀王也曾把旨降,

    两路分兵定咸阳。

    先进咸阳为皇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也是我主的洪福广,

    一路上得遇陆贾郦生与张良。

    一路上秋毫不犯军威壮,

    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

    项羽不遵怀王约,

    反将我主贬汉王。

    今日里萧何荐良将,

    但愿得言听细从重整汉家邦,

    一同回故乡。

    撩袍端带我把金殿来上,

    扬尘舞蹈见大王。

    将军那将军!千不念万不念,不念你我一见如故

    是三生有幸,

    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

    全凭着韬和略将我点醒,

    我也曾连三本保荐于汉君。

    他说你;出身低贱不肯重用,

    那时节;怒闹了将军,跨下了战马身背宝剑就出了东门。

    我萧何闻此言雷轰头顶,

    顾不得;这山又高、水又深,

    山高水深路途遥远,

    忍饥挨饿来寻将军。

    望将军,你还念我萧何的情分,

    望将军,你且息怒、你暂吞声、你莫发雷霆。

    随我萧何转回程,

    大丈夫要三思而行。”

    一曲完,下面的叫好声让齐临童脑袋一空,晕头转向,他唱完了,成功了,这是在为他叫好,齐临童的胸中升起无限的激动,拱手又是一鞠躬才下台。

    “好,赏!”

    这人刚喊完赏,便有一个小仆役端着小盒笑嘻嘻的来到这老爷身旁,有的赏一块玉,有的直接是银钱,这些看戏的人不是大富就是大贵,出手阔绰。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啊,没想到唱的这么好。韩通文,你看看我的这个嗓音可以唱个什么角儿”叶柳一脸的期待。

    “你的嗓音只适合上青楼勾搭女人”

    “你说话和放屁没什么两样”叶柳瞪了她一眼“刚才看的我都眼红了,光是这些人赏的就有几千贯了吧”

    “不止,刚才有人扔了一块玉佩,那块玉价值不菲”秦子桑说道。

    “你还怕冷场,准备了几百贯的赏钱,留着吧扔出去磕碜”

第四百一十章 太子重病() 
唱完戏已经是晚上,齐临童卸了妆早早就来到了剧院门口等韩通文,因为唱戏的时候画着装,所以卸妆之后旁人还真认不出他来,随他一同等待还有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

    “韩兄,我可以我真的可以”齐临童拉着韩通文袖子激动的说道

    “你要是不可以我就不会让你上台了,省的败了我剧院的名”韩通文哈哈笑道

    “不过你也不要骄傲,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你再仔细琢磨琢磨,还有提升的空间”

    “恩”

    “加油,只要你坚持下去,将来你就是剧院的台柱名角儿”

    “放心,我一定会的”看到今天的效果如此火爆,齐临童现在是信心大增。

    “童儿,你先离开吧,我有话跟这位韩公子说”

    “是,爹”

    齐临童离开后,老者面带笑容朝着韩通文深深的行了一礼“老夫齐民安多谢韩公子对犬子的造就之恩”

    “齐民安?”叶柳和秦子桑都吃了一惊。

    “老先生客气了”韩通文说道。

    “我老年得子太过宠爱,导致我这童儿越长越痴肥,学文不成学武不就,我这一行又太过危险,老夫对着一个独子是费尽了心思。索性韩公子拉他一把让他能做他喜欢的事业,老夫实在是感激不尽,将来有什么事如果需要老夫帮忙的,万死不辞”齐民安说的情真意切。

    “您儿子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料子,我倒是庆幸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台柱,还没有向您表示感谢怎么敢跟您老提条件”韩通文说道。

    “哈哈哈哈,韩公子果然豁达,不过我话既然都说了就不会在收回了,告辞”

    齐民安带着齐临童两人一起离开。

    “你可知道这齐民安是什么人?”叶柳问道。

    “这我哪知道,不就是齐胖子他爹吗”

    “你小子真是好运,齐民安是长安各种城狐社鼠的老大,不止如此,在长安附近十八州的绿林好汉没有不买他面子的,可惜这人深居浅出,不管武道界任何事情”

    “阳山盗和素王府都曾想招揽他,可惜齐老不理任何人,你要是想在长安打听什么事情,没有他办不到的”

    韩通文一听,合着这是一位长安附近最大的地头蛇。

    齐临童的名字在长安城一炮走红,当时看戏的人不乏有朝中大员,这些人从这戏中听出了另外的意思,韩通文对朝堂的不满,也欲效仿韩信离开朝堂。

    御书房中也有人在商量这出戏,不过他们看中的是这出戏背后的事情。

    “父皇,昨日的盛唐剧院有一些热闹啊”

    “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听说是一个叫齐临童的人以韩通文写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戏剧惊艳了剧院,受到了百姓和那些豪门的追捧”

    “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什么典故吗”

    “淮阴侯列传以及汉书韩信传中都有记载,且父皇听我一一道来”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后,项羽违背原来“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而贬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很不甘心,便在暗中积蓄实力,又让张良往各处寻访堪任元帅的人才,伺机灭楚兴汉。

    韩信原本归在了项羽手下,可惜几次进言均未被重用,张良知道韩信是个人才,而在项羽部下未得重用,劝其弃楚归汉,并写了一封角书他。

    韩信至汉,自思若以角书自荐,恐为人所轻,乃密而不呈,先往招贤馆应试。主持招贤的夏侯婴见韩信确有韬略,乃知报丞相萧何。萧何面试韩信,大为赏识,竭力推荐于刘邦之前。刘邦以为韩信出身低微,又辞以张良的角书未至,不加重用。萧何言之再三,刘邦终不允诺。

    韩信听闻后心中大为失望,所以单骑便离开了汉营,萧何闻讯,立即前往追赶,在一个月夜,方才追及,夏侯婴亦得报,随后追至。二人同劝韩信返回。韩信见二人意诚,乃出示角书,三人一起归来。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这才争夺了天下。”

    “父皇知道这韩通文什么意思吗?”李宏轻笑道“他这是在表现不满,韩信不受重用出走汉营,他也想效仿韩信?”

    “放心吧,有皇叔在他跑不了,韩信寸功未立之时就登坛拜将,韩通文多次立下大功朕却视而不见确实有些委屈他了”李治说道。

    “这回终于他肯开口要了吗?”李治笑了笑“他要朕就给,只不过国子祭酒的位置不可以”

    “这是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