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218章

执教天下-第218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心了,竟然还带着礼物,拿过来我看看”季伶主动索要了礼物。

    季福接过礼物盒,打开盖子将裱好的帖子递了过去,季伶打开帖子看了一眼

    “哦?丧乱三贴的第一帖?花了不少钱吧”

    “没花钱,没花钱”韩通文心里笑开花,何止没花钱还赚了一笔,天下间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买卖去。

    “咱们有多久没见了”

    “季先生,三年”

    “三年时间,你的成长不出我所料啊”季伶叹息一声,似乎有些在遗憾当初没能把他留在昭文书院,之后的北庭济州以及在四院会试上的经验表现,三年时间便已已经名躁大唐。(。)

第一百七十九章 季伶的劝告() 
“这就是你那两个小徒弟啊,过来让先生看看”季伶笑的时候干瘦的脸上都褶了起来。

    乔松非常乖巧,拉着小狼儿过来还行了一个礼“见过季爷爷”

    他在书院就是一直这么称呼李安吴清河他们,叫起来倒也非常适应,小狼儿的表现让韩通文有种想要撞墙的感觉,虽然季先生瘦,笑起来一脸褶子,但是你也不能蠢到那手指头在上面拨啊!

    “季爷爷这是什么啊”

    “景行,不得无礼!”韩通文喝道

    季伶从来没听过这么有意思的问题,饶是文宗也不免哈哈大笑“树有树轮记年岁,我脸上的皱纹啊就和这树轮一样,你叫景行吗?”

    “嗯。。。。。”小狼儿想了想,所有人都小狼儿小狼儿的叫他他还真忘了他大名叫什么“师傅,我是叫景行吗?”

    韩通文真想一头磕死在南墙上,眼睛凶狠的瞪了他一眼“你说呢”

    “哦,季爷爷,我叫景行”

    “哈哈哈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名字啊。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对于季伶这种文宗,同经博史,自然明白这名字的意思。

    “两人一个以王乔赤松子为名,取名乔松,一个取名景行,从两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你的秉性”

    “季大先生,您过奖了”

    “俩小子不如以后去我昭文书院就读如何?”季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先生,俩人现在年纪尚小,将来的事由他们自己做主吧,我这个当师傅的不会干预太多”韩通文没有拒绝也没有赞同,把决定权交给了乔松和小狼儿,毕竟当面拒绝一个文宗是非常不礼貌的。

    “你这滑头滑脑的小子”季伶笑骂道“这次呆在长安想必是李安给你的一种磨炼吧”

    “李先生对学生给予厚望,通文万死不敢让先生们失望”

    “我问你一句,你要如实回答”

    “季大先生请讲,通文知无不言”

    “安王令可在你身上”季伶的眼神似乎有看破人心的力量。

    “这。。。。。。”李安曾经跟他说过,安王令能不使用就不要使用,如今季伶问起,韩通文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好了,你不必说了,我明白了”

    虽然很好奇一位文宗为什么会来到长安,而且看样子季伶的身体也非常差劲,从进来手就一直在抖动,汉人讲究落叶归根,如果不小心昭文书院到长安的长途跋涉就足以致命。实在想不通为何季伶会冒这么大风险,但是韩通文自然不会蠢到去问,满朝文武百官都不敢问,怎么会轮到他多嘴问。

    “听说季恒兄和季海棠也在昭文书院,两年不见,不知二人近况如何”韩通文只是想把季伶从安王令的话题上转过来。

    “不太好啊,不太好”季伶的声音拉的很长“季家衰败就在眼前,不,或许在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老夫现在无力帮助季家,就算强撑着又能撑多久呢?季家的崛起到底还是需要你们年轻人啊,尤其是你这样的俊彦”

    “季无风前辈位列十大宗师,季恒兄天赋异禀,相信不会落到季大先生说的那种地步的”

    “无风的实力或许不错,但是大唐武道界这潭混水中不知道有多少鲨鱼盯上了季家的地位,这些人已经让无风焦头烂额了,季恒这孩子被宠溺坏了,十几年过的太过安逸,性子又软,想要撑起季家,除非下大决心,否则难,难。难”季伶一连说了三个难字。

    “最有可能帮助季家渡过难关的其实是海棠!”

    韩通文不明白为何季伶要跟他说这么多季家的事。

    “通文,你可愿意帮助我季家?”

    韩通文有些为难“通文势小力微。。。。”

    “我只问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韩通文自然愿意略尽绵力”

    “如果我告诉你,如果让你和海棠结为夫妻可救季家,你认为如何”

    “季大先生说笑了,通文哪里有这样的本事”韩通文有些无语,这些人都是咋回事,先是上官仪要把安忆瑶许配给他,现在一代文宗也在给自己说媒,是自己太有魅力了吗?

    “你没有这样的力量,但是你背后的李安有!”

    “如果老夫猜的不错,老李是想把你放在长安锻炼几年,与朝堂之上青崖书院一系以及皇族的关系理顺,之后执掌青崖。说实话,如果你不是拥有安王令,老夫是万万不敢相信李安竟然会将百年青崖交给一个年方二十的小子”

    “小子,你将来遇到的困难可不只是一星半点,你最好有点心理准备”

    韩通文灵光一闪“还请季大先生指教一二”

    “二十岁的文宗山长,属于古来稀有,成为山长或许只需要书院内的山长以及其他先生认可即可,这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李安吴清河,史中远刘可定几个老头子会为你扫平道路,但是你若成为文宗一定会遭遇到士林的抵制,甚至是来自你青崖书院士子的抵制”

    “先生,山长和文宗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山长绝大多数是文宗,但是文宗未必是山长,就像晋太炎和杜源,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成为文宗需要博学多才这没有什么争议,但是整个大唐鸿儒硕士不少,你最熟悉的青崖书院的吴清河史中远,但是成为文宗更重要的前提便是德服天下,对你来说也是最难的一点,如果你做到了,其他文宗会联名昭告天下为你正名,再有皇帝祭天为你加封,缺一环都不可,之后你才是真正的文宗,士林领袖。

    想当年老令狐曾任国子监祭酒,大唐初年几经战乱,各种经史遗失,令狐德芬散尽家财千金购散落古籍,编撰十几年,群书略备,这才成就一代文宗。再说你的老师李安,身居高位,不止为大唐第一王,高宗登基之时大唐内斗死伤无数,帝国基业风雨飘摇,于危难之际,李安出使诸国,舌战群儒,挽大厦之将倾倒,扶立新皇,说句严重的话,如果以李安当年的权势,如果他有野心,或许这天下已经易主。李安本可坐享天下繁华,执掌朝堂,但是却主动奏请辞官,皇帝三度挽留驳回奏章,但李安还是固执的选择了执教青崖书院,受万民敬仰,这才成就文宗。”

    “没想到李先生竟然有这样的过去”韩通文顿时对李安的敬仰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每一个文宗都有不平凡的过去,在青崖书院中最有机会成为文宗的是董伯华,几十年踏遍荒山大泽,四处查询打探编撰前史,功德无量啊。而且你手中的安王令是李安的象征,拥有你想象不到的力量。告诫你一句话,山长文宗看似位极人臣荣耀一生,但是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年龄尚小,本身就会让所有人带有偏见,说实话,老夫不并不看好你,但是如果要老夫给你一个意见的话,一句话,欲成非常之业,必行非常之事!”

    “行非常之事?”韩通文默念两句“多谢季大先生”

    季伶一番话让韩通文确实茅舍顿开。

    “我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头子有什么好谢的,如果你真想感谢我,将来如果可以帮助一把季家,看在我的面子上扶一把”韩通文不止本身天赋奇高,而且拥有安王令,季伶施恩于他也是想要换取韩通文未来的帮助,他虽是文宗,但季家毕竟是他的家。

    “如果通文可以帮的上,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之后就是季伶和韩通文唠唠家常,很少见生人的小狼儿闹出不少笑话,韩通文是又气又笑。正在聊天之时,季福传信,上官仪来访,韩通文告辞准备离去。

    “通文,且留步”上官仪的声音传来

    “见过上官大人”韩通文施礼道

    “难得在这里又遇上了你,干嘛着急离开,正好我除了拜访先生,也有事需要请教你”

    “上官大人言重了,晚生怎敢承大人一句请教”

    “哈哈客气了,说来,这件事还真的需要你来出出主意啊”上官仪笑道

    韩通文看样子自己一时半会儿是离不开了,让乔松带着小狼儿先回去,也没有多远的路,依照两人翻墙的频率和对朱雀大街的熟悉程度,在这里更不怕出什么问题,送走了两人,韩通文才坐回了原处,听上官仪说话。

    “通文,你曾经在北庭,与幽州张铁铮张老刺史就赈灾北庭上过一道奏折,你是否有印象”上官仪问道

    “上官大人说的可是寓赈于工?”韩通文道

    “不错,战争已经平息,北庭西州和济州急需重建,赈灾来稳定四方民心,否则很容易出大问题的。我跟裴大人商量过,以工代赈的方法是不错,但是只能照顾到一部分百姓,这一次难民实在太多了,而且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国库空虚,即便是以工代赈也有些吃力了,你是否有更好的办法”上官仪也正在为这件事头疼。

    “遍数朝代更迭,无非是百姓吃不饱肚子而已,赈灾之事确实需要慎而又慎啊”季伶也说道(。)

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新经济政策(1)() 
大汉民族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没有很多的要求,只要碗里有饭就不会想着去造谁的反,韩通文也不想在看到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这样令人心酸的场面。

    “上官大人,只要是赈灾,我韩通文绝对不会藏私”

    “实不相瞒,我大唐现在上到陛下,下至百官都心忧北庭西州,但是国库空虚,赋税最快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到位,而且赋税连军队都无法供足,想要赈灾更加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是已经无法在调动钱粮赈灾了,裴大人说你可以想出以工代赈这样的法子,想必也会有其他的办法也说不定”

    韩通文站起身来思考,以工代赈的前提是有钱有粮发放到难民手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以工代赈无疑是苛政,更加会逼得这些难民造反。但是无钱无粮怎么赈灾,这不是异想天开吗?韩通文并没有放弃,自己拥有超越他们千年的眼界和见识,自己一定还有什么纰漏,一定可以找出一条路来。

    国库无钱无粮,那么谁会有呢!韩通文眼睛一亮,大唐最有钱的不是国库,而是那些富的流油的大贵族。

    “上官大人,请恕在下直言,我大唐国库虽然空虚,但是那些豪门显贵却并未受到影响,何不从这些豪门显贵中征调钱粮用以赈灾”

    “通文,此话你就在这里说一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外传,否则你会成为整个朝堂的公敌,就连裴炎也不会同意的。”季伶说道

    “季大先生,这是为何”

    “大唐的贵族虽然互有敌对,但是在维护自身利益上永远都是一个整体,皇帝也知道这些贵族个个家财万贯,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