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208章

执教天下-第208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家产,驱散所有仆人,三子两女全部回到乡下,远离长安。几页信纸布置了一下身后事,来到院子里,看了看几双儿女的卧房,不禁怅然,月上中天,杜源这才回到了卧房,嘱咐老妻取出他的朝服。

    “老爷,您可使好久没有穿过朝服了,明日又不是大朝会。”老妻的声音虽然有些絮叨,但是依旧打开箱子,从箱子最下边取出很久没有用的存放朝服的盒子。

    杜源一言不发,现在他的思绪极乱。

    “给哦穿上吧。”杜源的声音中带着疲惫。

    “这还不到上朝的时候,老爷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老妻心中一阵担心。

    “你别问了,我走之后你就把孩子们叫起来,能带走的细软就都带走,带不走的就仍在这儿,回乡下去吧。”

    “老爷,伴君君如伴虎,别人都看你帝师的身份尊崇无比,但是却不知道,距离皇帝越近,知道的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就越多,夫妻多年,妾身早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了。”杜源的夫人声音没有一点急躁,反而比杜源还要镇定,抚平了官服上一些细小的褶皱“你走之后我就带他们回乡下,老爷你也要保重啊。”

    “放心吧,不是陛下想要我的命,是我妨碍到了其他人,而且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

    “您是文宗,又是帝师,陛下也对您恭敬有加,会有谁会威胁到您呢”

    “老太婆,你别问了,省的把咱们全家都卷进来”杜源声音凄凉,穿上朝服之后,也不管现在还是深更半夜就出离了家门,身旁的老仆也不多问,打着灯笼站在杜源身边。

    十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走在空无一人的朱雀大街上,长安的宵禁是惯例,但是当巡夜的士卒看到是杜源时也不敢多说什么。

    “杜成啊,你也回去吧,老爷心里有些事,让我自己一个人走走。”

    “老爷,这,这怎么行呢”

    “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你回去帮助夫人整理一下家里,现在家里还需要你搭把手,回去吧。”

    杜成见老爷说的坚决也只能将手中的灯笼交给杜源,然后折身回到了府中。清凉的夜风吹起杜源鬓角花白的头发,身为帝师,更是为皇帝出谋划策,呕心沥血,高宗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比他的父亲祖父差很多,但是大唐的国力却超越之前两代,杜源武后这二人自然是功不可没。

    杜源缓步走在朱雀大街上,思绪万千,大唐外部的危机只要四大帝国还在,危机就永远在,这些狼子野心的帝国随时都在盯着大唐虚弱的时候,扑上来狠狠的咬下一口肉来,大唐皇位的交接直接影响到整个帝国,太宗继位,高宗继位,每一代新皇登基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其他帝国的犯边。一场恶战总归是避免不了的,如今太子李贤德才兼备继承大统算得上是合格的继承人,但是他身体的情况甚至还不如高宗,如果不能以风雷之势铲除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后果不堪设想。

    一阵冷风吹过,杜源裹了裹衣袖,一黑衣人悄无声息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杜源身前

    杜源也有些没有预料到“没想到你会来的这么快”

    “幸好我们一直都在提防你,没想到百年无人知晓的秘密竟然被你发现了,不知道您是走运还是不幸呢,您老应该知道,我们不会让知晓此事的人活着的。”

    “没有永远的秘密,就算今日没有被老夫发现,也迟早会有其他人知道的,只是可惜了,可惜了没能揭穿这天大的阴谋。”

    “身为陛下的第一智囊,我想知道依帝师您的智慧,究竟知道了多少呢。”

    “老夫知道的不多,但是恰恰知道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杜源叹息一声“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然和武神龟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黑衣人眼神凌厉,他的心里也在做着极大的斗争,杀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杜源轻而易举,但是就连三大帝国攻唐时期都没人敢这么做,他如果做了绝对会引起一场狂风暴雨。在朝堂上杜源虽然不如其他文宗那般,门生故旧众多,杜源只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当今皇帝,一个便是现任太子,二人震怒之下绝对会是人头滚滚,什么武林高手都难敌天子之怒,但是如果不杀杜源,多年的布置迟早会毁于一旦。

    天色刚蒙蒙亮,因为要上早朝,所以李治起的非常早,魏国夫人似乎又让他焕发了第二春。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寝宫之外一太监急报。

    “何事如此慌张”李治呵斥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

    “有什么事去朕的御书房禀报”

    当李治来到御书房时,早有颤抖的太监跪在地上等待。

    “有何事说完朕还要上早朝”

    “陛下。。。。杜先生。。。。杜先生。。。”

    “到底怎么了”高宗喝道

    “杜先生死了,尸体在今日上早朝时在朱雀门外被发现”

    “什么?”李治一下子站了起来,脸上一脸的震惊,之后面色潮红,高喊一声“杜师”,李治在悲怒交加之下甚至吐出了一口鲜血。

    “太医,太医!”(。)

第一百六十七章 滥竽充数和烂鱼充数() 
当韩通文得知杜源身死的消息时,莫名其妙的联想到了林逋,那个方正一心想把他带入文华大道的倔强的老头子,对于隐杀楼带上了一种厌恶感。他虽然没有和杜源有过很多的接触,但是他见过其他的文宗,无论是林逋还是李安和季伶,博学睿智,古板的可爱又知道变通,深受他的尊敬,能与他们并称于世,杜源自然也是世间少有的智者,每少一个都是大唐的损失。

    心情不太好,上午修炼之后,下午带着沁儿入宫,因为杜源的死,整个皇宫都戒备森严,就算是多次进过皇宫甚至还带着沁儿这个皇帝的亲闺女,一路上也被搜查了好几次。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这一日尚仪的女官碧淑没有来打扰他们,就连哪些皇亲国戚的子嗣也都在学堂中静静的等待,昨天韩通文讲的课非常有意思,希望今日还可以听到。

    在那些方正的鸿儒的课上,这些小子不会因为皇子王孙的身份而少挨半分批评,反而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而被这些先生们立下更高的标准,严厉的教育,就连沁儿小小年纪也懂得不少各种在韩通文看来杂七杂八而且没有多大用出的学问。

    “韩先生好!”最起码这些贵族的后代家教还是很不错的

    “嗯”天地君亲师,等级分明,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先生跟学生问好的先例。

    “韩先生,今天您讲什么啊”

    韩通文心情不爽,想着是不是要滥竽充数一天,哎,就讲滥竽充数吧。

    “今天先给你们讲个滥竽充数的故事吧,话说,齐宣王爱吃鱼,可以说是无鱼不欢,每天都要妃子们陪他吃鱼,至少要吃掉几十斤鲜鱼!有一天,厨子发现准备当天做菜的鲜鱼死了好几条,扔了就不够数了,可又不敢与齐宣王知悉,没有办法,把几条烂鱼也一起炖了!齐宣王尝了炖鱼后勃然大怒:这特么谁干的,敢用烂鱼充数!待者回道:是执掌南锅的厨子……”

    “先生你在胡说八道”韩通文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旦这个坏小子打断。

    “哦?我在胡说八道?那你讲讲滥竽充数是怎么回事呢?”韩通文笑道

    “嗯。。。。。”李旦想了想“这则故事好像是出自。。。。。”

    李旦的眼神四处求救,韩通文也没有阻止。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人小声提醒道

    “对,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那原文故事是怎么说的呢?”

    “齐宣王。。。齐宣王使人。。。。。。。”李旦背的非常不顺畅,显然对这篇文章很不熟悉,韩通文也不拆穿。

    “我先出外面看看,等等回来告诉我。”韩通文说这非常潇洒的背着手离开学堂。

    韩通文一走,学堂里哄哄的响起了一阵声音。

    “齐宣王使人干什么了到底,快点,不然他来了我回答不上来”李旦说道

    “齐宣王使人煮鱼?”

    “胡说八道,我记得齐宣王使人吹竽,必。。。必。。。”

    “必三百人!”

    学堂里的人七嘴八舌的开始拼,韩通文出了个恭,感觉拼的差不多了才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学堂。

    “怎么样,记起来了吗?”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背完之后李旦非常得意的看着韩通文。

    “先生你之前讲的滥竽充数是在胡说八道的吧”

    “没有啊,你们讲的是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我讲的是炒南面锅的厨子的烂鱼充数,不止音同字不同,而且人物还不一样”韩通文哈哈笑道

    “先生你在狡辩”

    “好好,就算我在狡辩,那我问你们,我是要教你们什么呢?”

    “教我们滥竽充数的典故”

    “那你们背一背,看学会了吗?”

    下面的人小声的背诵起来,眼神一亮“会了,但是这是我们自己背下来的,不是先生教的”

    “哈哈,不管谁教,我看重的是结果,你们现在都记下来了,证明我教的很成功啊”韩通文得意道

    “李旦,你来说说,你从这典故中看到了什么”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后还是会被识破”

    “还有呢?谁还看出了另外的涵义?”

    “还有。。。。。。齐宣王识人不明”一群六七岁的孩子能够表现的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

    “齐宣王识人不明,为什么会识人不明?你们还小,我要教给你们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齐宣王爱慕虚荣喜欢排场,吹奏的人数多了,注意力自然难以看不清每一个人。齐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避免了滥竽充数,却会造成滥竽治国!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威宣二王将齐国推上巅峰,齐湣王原本可以利用这份号令天下称雄列国的基业,书写更大的辉煌,但是他贪图享乐,自以为是,让他成为了亡国之君。”

    整个长安城因为杜源的死而陷入了一阵恐慌,堂堂四品的大理寺正,因为破案不利被革职,杜源出事当晚,巡夜的右羽林军从巡夜到队正全部流放三千里,就连晋太炎都没能阻止暴怒的皇帝。

    素王府的人四处在长安城中寻找着蛛丝马迹,而身为蝴蝶谷医仙在几番验查了杜源的尸体,一路上一言不发,李素知道肯定是看出了一些什么,随同苏我是一起回到了王府之中。

    “苏兄,可否看出了一些什么”

    “王爷,确实有些蹊跷。杜先生的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伤口,也没有中毒的迹象。。。。但是。。。。”苏我是停了一下

    “苏兄如何!”

    “接下来的只是我的猜测而已,杜先生瞳孔涣散,浑身静脉紧绷,我猜,杜先生的真正死因是在临死前看到了大恐怖的东西,惊惧之下猝死”

    “怎么可能”李素皱眉道“堂堂文宗不信神佛,不信鬼神,秉承天地浩然正气,心中自然无所畏惧,怎么会惊惧而死,本王实在想不到有什么是能让一代文宗感到惊惧的。

    苏我是在检验完杜源的尸体后便离开了素王府,如果不是素王十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