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征帆天涯 >

第116章

征帆天涯-第116章

小说: 征帆天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厚诧异,柳教主接着道:“过洋牵星术是根据十二块牵星板来测定天的高度,以此来判断船舶位置、确定航线……但这些都不需要我们来做,我们只要跟着前面‘天元’号就行了。因为每艘船艉,晚上都要挂上一排风灯,指引后面的船舶,如果雨雾较大看不清的话,会用铜锣、喇叭或者螺号联络。”

    王厚哦了一声,暗忖:看来郑总兵所在的“天元”号任务最重,上面可能汇集了各路高手,有机会倒要去看看。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柳叔叔,如果船舶在海上遇到大风浪怎么办?”柳教主脸色一变,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厚儿,以后在船上不能问这样的问题,犯了忌讳……真遇到那样情况,只能听天由命,宝船这么大,不会有风险的,再说,还有海神娘娘庇佑呢。”

    一连几天,五个女子都围坐在小方桌前,玩着麻将牌,四圈下来,谁赢了就让位,换上另一个人。王厚除了在边上观战之外,就去船上船下到处转转,原先还觉得宝船像个庄园,转下来才知道,船有四层,每一层都像一座庄园。

    第四天下午,王厚如前几天一样,仍然坐在一旁,看着四人打麻将。柳晗烟因为一圈下来,赢了五百多文,笑嘻嘻地换上周清竹。王厚伸出右手:“烟儿,赢了这么多钱,不打赏几个?”

    柳晗烟一巴掌拍开王厚的手掌:“我昨天输了,也没见你要打赏我呀。”“你怎么不讲规矩,哪有赢钱不打赏的?这牌还是我带过来的呢。”周清竹道:“王哥哥,你们能不能到外面去吵,害得我都出错了一张好牌……”

    正说着,门外有人轻声唤道:“王将军。”王厚回头一看,见是唐敬,咦了一声,起身问道:“都指挥,你怎么来了?”唐敬躬身道:“王将军,在下是坐战船过来的。郑总兵让我来请你过去一趟。”

    王厚应了声“好”,与唐敬向外走去,柳晗烟跟了出来,三人上到主甲板,宝船旁并驾齐驱着一艘标志为“天纪”的战船。战船是船队当中最小的船,长十八丈,宽六丈,机动灵活,除用于作战外,还兼作船与船之间的人员调配。

    唐敬领着二人顺着软梯下到战船甲板上,战船加速前行,追上前面的“天元”号,缓缓靠近后,从上面扔下软梯,三人登上宝船,打开艏楼舱门,沿楼梯向下。

    郑和的议事厅在三层,靠近船头的位置,比普通房间大出两倍,中间有隔断,里间是郑和休息之所。一进门,地上铺着深蓝色的地毯,踩在上面既柔软,又古朴庄重;木质墙壁上雕着风信子、菖蒲等植物浮雕图案,显得舒展、悠闲;穹顶彩绘,布满圆形、格子状的图案。

    里侧正对门的位置安放一张木案,案上供奉着天妃塑像,还摆着供品。房间两侧有不少座椅,座椅之间都有一个茶几,屋里正中有一张宽大、低矮的桌子,上面铺满纸张、笔墨和直尺,王厚见纸张上绘着水流、岛屿等图形。

    王厚正在四下打量,忽听身后有人哈哈笑道:“王将军,你来啦……来,我给你介绍一下。”王厚赶紧回身,见郑和从门口大步进来,身后跟着十几个人,有的上次祭拜显应宫时见过,有的则是第一次见到。郑和一一作了介绍,是户部郎中、阴阳官、教谕、监丞、翻译官和西安清真寺掌教等人。

    “这些人都是我的得力助手,少了他们,我是寸步难行啊。”郑和一边说,一边示意众人坐下,王厚也被安排离郑和最近的位置。早有人将茶杯端了上来,放在座椅之间的茶几上。郑和端起杯了抿了一口,说道:“王将军,这是我云南老家的普洱生茶,属于黑茶系列,色泽褐红,浓稠明亮,你尝尝,柳长老也尝尝。”

    柳晗烟喝下一大口,忽然想起什么,讪讪地用碗盖抹了一下茶盏。王厚见了,心里暗暗发笑,端起盖碗,直见色泽不同于一般武夷大红袍,抿了一口,滋味醇厚,陈香独特,赞道:“果然是好茶,在下久闻普洱茶是天下名花,今天还是第一次品尝……恨不得来个牛饮。”

    众人都笑了起来,郑和放下茶盏,言道:“王将军,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事要和你商量。”王厚忙道:“哪里哪里,在下先前不知道航海的艰难,这几天深知总兵领航的艰辛。有什么事,总兵尽管吩咐,能为总兵分担一点,是在下的荣幸。”

    郑和笑了笑,将事情经过说了。原来这三天,船队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在长乐新招募的二千多名水手每一百人为一组,分在二十艘宝船上,这些人上船后,觉得自己的伙食没有船队旧属好,干的事情却比人家多,因而发生矛盾,有的甚至动起了手。

    而船队旧属仗着人多,根本就没将这些新招募的水手放在眼里,双方这两天闹得很僵,虽然有船上的官员压制,但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郑和得到禀报后,知道这绝非小事,一旦引发内哄,镇压不镇压都是两难:不镇压,矛盾加剧势必成为祸害;镇压,传出去则会成为笑话。

    化解的办法就是:将新员集中起来,避免与旧属接触,但这样一来,一方面,这些人对宝船毕竟不能驾轻就熟;另一方面,矛盾既然已经产生,必须要化解,否则这海上近两年时间,难免会产生摩擦。

    于是郑和想到调解双方的矛盾,可问题是:如果官方出面调解,会给新招募的水手造成偏袒旧属的印象,毕竟旧属多数来自水师;如果非官方出面调解,旧属又难以心服口服。情急之中,郑和想到王厚的特殊身份:参加去年的京城武林大会,属于江湖中人;在大会上夺冠被封为昭毅将军,有了官方的身份,因此是调解的最佳人选。

    王厚听郑和说完,沉思片刻,拱手道:“此事在下当尽力而为,只是……将他们集中起来也不可能,不知总兵可有什么具体安排?”

    “我们了解过,矛盾是从‘天钱’号宝船上首先引发的,新招募水手的头领便在那艘船上,溯流求源,当从‘天钱’号着手,我想明天让唐敬陪王将军去一趟,找到那几个头领,言明利害……我担心这里面是否有人操纵,如果有,一定要找出幕后的人。”

    王厚看时间还早,便道:“既然此事不容耽搁,我现在就去一趟。”郑和见他如此,心里大为感动,拱手道:“那就辛苦将军了。”众人将王厚、柳晗烟送出房间,王厚道:“总兵、各位大人,你们还有要事相商,不必相送,请留步。”与唐敬登上主甲板,重新顺软梯下到‘天纪’号战船,放慢速度,等后面的船舶驶近。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天钱’号的宝船,唐敬命战船靠近,与宝船保持相同的航速,这时“天钱”号扔下软梯,三人攀了上去。打开艉楼舱门,沿楼梯向下,刚到三层,便听到下面传来乱哄哄的声音,唐敬心里一惊,噔噔噔快步下到二层,只见船中间的空地上,围了不下百人,哄闹声正是这些人发出。 

第192章 想打架找我() 
三人快步走了上去,唐敬喝道:“你们在干什么?还不快散开!”双手拨开人群,围聚在一起的人群,似乎不少人认识唐敬,纷纷让出一条道路。其中有人七嘴八舌叫嚷:“打死这六个**养的,他们打伤了我们的百户。”有人对骂:“滚你娘的,想作死的就上来试试!”

    唐敬再次大吼一声:“散开!聚众闹事者,全部法办!”此言一出,收效明显,一时无人敢再开口说话。唐敬、王厚、柳晗烟三人走到人群中央,六个膀大腰圆的人叉手站立,他们的脚下躺着一人,想来就是那个百户。

    王厚见到六人一愕:“梅风险”六兄弟!十天前,自己一行赶到长乐,在客栈遇到这六兄弟,因为客房紧张,双方还闹了起来,周清竹踢了其中老二一脚,当时是官差进来将六人带走,自己交待其中一个官差不要为难他们,后来六兄弟还专门到客栈来感谢“蒙脸的大好人”,没想到他们会在“天钱”号上,莫非他们就是新招募水手的头领?

    王厚现在没有蒙面,六兄弟并不认得他。不等唐敬再发话,便听梅老大叫道:“唐大人,你来得正好,这活我们是不能干了,天天看人家脸色行事,对我们指手画脚,当我们长乐人好欺负的?前几次出海,哪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人群中有人骂道:“放屁!明明是你们对我们百户先动的手,还在这里颠倒黑白。”“是啊,不能干,你就跳海游回去,没人拦着你们。”梅老二火腾地窜了上来:“哪个狗日的想作死?有种站出……”话没说完,眼见一物飞过来,躲闪不及正中脸上,原来是一只破鞋。

    六兄弟这边也有几十号人,此时见对方动手,也叫嚷起来,局面再次出现混乱。“阿……弥……陀……佛!”围观众人忽听一声吟诵,声音在头上轰轰作响,赶紧捂住耳朵,有的甚至蹲下身去。原来王厚见众人再次骚动,唯恐事情闹大,情急之下又不好出手,胡乱叫了一声,却是以内力送出。

    “你们既然喜欢打架,我便来会会你们,都指挥、烟儿,你们退到一旁……”话没说完,又一只鞋子飞过来,王厚心头微怒,伸指一弹,“啪”的一声,布鞋在空中炸开,接着又道,“各位都是英雄豪杰,我们此番随郑总兵出海,代表的是天朝形象,像这样的缩头乌龟,不去也罢!”

    王厚边说,边右掌一挥,连使“有术可分风”、“舟去行不穷”,从人群后面抓出一人,那人在空中手舞足蹈,却似是被绳子牵着一般,向舷窗外缓缓飞去。

    除柳晗烟外,众人何曾见过这种情形,若不是大白天还真以为见了鬼。王厚见那人半个身子已经出了窗外,手一招,方将他拽了回来,砰的一声丢在地上。那人躺在地上全无声息,估计被吓昏了过去。

    一片寂静,唐敬趁机大声道:“你们看清楚了,这位大侠在北京武林大会上,力压群雄,最终折桂,不仅是武林盟主,还被圣上封为昭毅将军。他听说你们在这里吵闹,这才过来劝架,刚才你们也看到了,再有不听话的,后果自负。”

    王厚知道他们大多是粗人,以简单易懂的话说道:“各位,不是我以势欺人,我只想问大家一句话,我们出海到底为了什么?”四周一片安静,王厚续道:“我只不过是个武夫,但前些天陪同郑总兵,也和福建汪布政使、陈按察使、高都指挥使,一起讨论过这个话题,我们出海到底为了什么?”他故意先说出自己是一介武夫,又说出福建三个封疆大吏,就是想拉近并镇住“梅风险”兄弟。

    王厚扫视四周,说道:“现在虽然天下太平,但是忧患不断。首先是北方,蒙古鞑子经常侵犯我大明边境,烧杀掠夺,给百姓带来多么大的灾难,皇帝两次亲征,就是想让咱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然后是南方,安南小国不停地骚扰边境,这十几年就一直没消停过。再加上东海一带,倭寇伺机作乱,我想你们很多人都在海边长大,祖祖辈辈就没少吃过倭寇的亏。

    “眼下,郑总兵不辞辛苦,第六次带着大家出海,好处是明显的:结交番邦,可以震慑安南、威慑倭寇,让他们不敢戳戳捣捣,这样就能集中兵力来平定北方之乱,然后等待机会平定天下,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