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五行书 >

第3章

五行书-第3章

小说: 五行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着这面巨大的墙上浮没多久,公孙乘坐的忽然就是一阵晃动,似乎有一股水流忽然出现,干扰了的正常航行。操纵的人员,紧张而忙碌的随着水流着航行的姿态。这时不难发现,海底是几乎没有通讯的。第一艘被暗涌的水流冲的东摇西晃,艰难维持平衡的时候。后面的也学着第一艘的样子开始了摇摆。那场面就好像一群喝多了的醉汉互相搀扶着回家。实在是说不出的滑稽。

    事情的真实情况往往与我们想象的有些出入,并非公孙乘坐的第一艘在艰难的掌握平衡时创造了什么稀有的舞步,也并非后面的死板学习前面的而不知变通。就在九艘摇摆起来的时候,最后一艘的背后忽然出现了两团亮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团光亮一团都要比一艘略大。两团光亮仿佛两轮满月对称的出现在了最后一艘的后面。而且,这两轮满月一般的光亮,还在以比此时的快许多的速度接近最后一艘。看这速度,比起全速航行时的速度也是不遑多让了。

    然而,相比这两团光亮来说,还是略显渺小,高速冲来的光亮也带起了高速摩擦的水流。九艘组成的枣核阵一瞬间便被冲散。而此时,作为探路船的第一艘在公孙的指挥下,迅速的向水面浮去。其它八艘在见到领航船上浮之后,也在好状态之后第一时间向上浮去。不得不说公孙的做法是聪明的,在此时此景中,敌暗我明,并且极有可能体型相差悬殊,必须要寻找到利于我方发挥的环境。毫无疑问,深海中相遇的敌人,其在浅海就不一定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破坏力。退一步说,就算浅海对其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可是在水面上行进的速度要更快于深海中,在灵活机动方面也多了一点应变的余地。最后,在浅海区,甚至海面之上的光照良好,可见度优异,也好方便观察究竟是什么东西带动起来如此具有冲击性的水流,若能在观察中发现此物的弱点自然更好。当然,公孙仍旧是存有一丝侥幸心理,如果这疑似庞然大物的生物在接近浅海时就如同它的突然出现一般突然退走了。那么,似乎不需要浪费时间,就可以航行。因为,现在公孙他们实在是耽误不起时间了。

    公孙他们需要尽快赶到南海去,在西南面的海域中,还有着一群人在着他们的到来。尽管就连公孙他们自己都无法确信,不知道那群人还能不能等到公孙他们的到来。但是这并不妨碍公孙他们如飞蛾扑火一般义无反顾的扑向那里。

    ;】的!有;;您随时随地看!

鲲鹏变() 
大海,既神秘得令人向往,又诡秘的令人畏惧。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表面上平静的水面之下,是否藏着汹涌激烈的暗流。况且,我们更加无法预测的是,这股暗流何时会突然涌上水面。然而我好奇的是,暗流涌动之中,是否会带上来一些早已深埋海底许久的隐秘。

    在东海与南海相交汇的地方,随着一股海浪的涌动,忽然就从海中涌上来几个庞大的物体,这些物体一共九个,形状像极了放大了也不知多少倍的海螺。不错,这九个随着海中浪涌冲出水面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前文所说的沦波舟。而如果我们从远处看去,以沦波舟之大,相比较这片茫茫海域,还是能让人忽然涌现一种沦波舟很是渺小的错愕感觉的。

    沦波舟的大它拥有了远洋外海,劈波斩浪的能力。而它相对于茫茫大海的渺小,又赋予了它在海水中往来迅速灵活机动的特点。我们如今已经无法确知是大海的广阔造就了沦波舟这种庞然大物的舞台。还是人们只有通过沦波舟的巨大,才能窥探几分大海的辽阔。不过,至少在我看来,应当是大海的仁慈造就了人类的勇敢,而只有勇敢的人类才能创造并驾驭沦波舟这样的航具,向大海发起挑战。如果大海稍有残暴之心,想来一个粗暴的浪涌出现,都不会是人类单纯用勇敢就能完全抵抗的。

    今天大海的脾气就似乎不是太好,你看,随着沦波舟的浮出水面,海面之下还有一股更大的暗流正在极速接近水面。如果大海有意志,我们将毫不怀疑它打算用自己的身体碾碎这九艘敢于在自己的身体中钻来钻去的沦波舟。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大海是仁慈的,因为就算大海一面汹涌起愤怒的巨浪,另一面也会平缓地推动你身边的洋面向离开巨浪的方向移动。

    这不,九艘沦波舟就被紧随他们之后涌出的水浪推得向四面八方逃去。只有一艘沦波舟的运气不算太好,被突然冲出海面的水浪推上了半空。其实,也不能责怪驾驶沦波舟的人技术不过关。实在是海水中冲出的水浪太过巨大,仿佛一根由巨量的海水所组成的柱子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垂直于海面的方向涌起。

    这世间的许多事就是这么凑巧,这被抛上半空的沦波舟恰恰就是公孙乘坐的那一艘。公孙见机不可谓不准确,而处断也不可谓不正确,只是九艘沦波舟是按照栆核阵排列行进的。经过水平阵型向垂直阵型的转变之后,又经过了加速上浮的过程。当他们重新变回水平阵型浮出水面的时候,公孙所在的沦波舟已经从第一排的探路尖兵,变成了坐镇阵型正中的链接枢纽了。兼且紧随其后的水柱来得太过迅速,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思考与的时间,就造成了如今既似偶然,又像必然画面。

    随着时间的流动,流动的海水终究会再重新投入大海的怀抱,被惯性推起的沦波舟却要在失去海水的拥护之后再向空中跃行一段距离。好在,半空中的沦波舟注定不会是孤独的。因为,随着喷射出水面的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投入海面之下,带动起这股水柱的始作俑者也浮出了水面。那是一条巨大的鱼尾,鱼尾的大几乎就让人有些无法形容,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去过海洋馆,那里有海豚或者海豹的表演。如果把此时出现的这条巨大的鱼尾看成一般海豚的尾巴,那么在它的尾巴上面正冲向高天的长宽都在三百丈开外的沦波舟,最多只能算作是一粒玻璃珠。

    就是如此悬殊的差距,以至于沦波舟中的公孙等人几乎无法发现这是一条鱼尾,在他们眼中这或许就是一堵黑色的大墙。当然,公孙等人自然也是明白,通常情况下,一堵墙是不会在大海中掀起风浪的。好在鱼尾虽大,长度毕竟不是无限的,一击将公孙所在沦波舟推上半空之后便仿佛力竭一般随着重力与惯性向水面拍去。我们无法确知这样一条巨大的鱼尾自身的体重是多么大,只是这鱼尾刚刚同海面接触,便发出了一声巨响。那响声之大让密封的沦波舟内部的人都听仿佛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而巨型鱼尾一击所造成的冲击力也当即击起一阵弥天巨浪。这股巨浪将自己自己所过之处的一切都吞没之后再推向远方。同时也将刚才还勉强能保持一个环形阵型的八艘沦波舟再次无情的击散,若不是沦波舟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潜到水下的航海器,此时恐怕就再也无法升上水面了。绕是如此,巨大的海浪与声波还是将沦波舟上的人全都折腾的七荤八素,有些身体娇弱的女性船员更是胃里一阵翻腾,险些呕吐出来。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人类的血脉里是隐藏着许多优秀的基因的,这些当中自然就包括勇敢无畏与不抛弃,不放弃。虽然面前的庞然大物随意的一个动作就能让沦波舟远遁不只多少距离,但是此刻还停留在海面上的八艘沦波舟没有一艘独自逃走,的沦波舟船头都朝向公孙他们被抛起的位置,或许对同伴安危的担忧已经使他们无所畏惧了。

    曾经有人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或者你对一件事情投入什么感情,这件事情就会回报给你什么收获。此时此刻,或许是受到了沦波舟上众人勇敢无谓的气势所感染,击飞公孙的大鱼忽然就安静的浮在水面不再移动。然而被鱼尾击飞的沦波舟此刻也安静的落在这条大鱼的头上。只不过,与大鱼的头相比,沦波舟的体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又或许正是沦波舟的渺小才让大鱼陷入了迷茫之中,你看大鱼虽然身体不动,头颅两侧的眼睛却在观察着周围的水面。大鱼也确实是大,单说大鱼这一对眼睛,仅仅是瞳孔部分就完全能拿出来与沦波舟的体型做比较,且完全不落下风。或许,之前在深海中被公孙他们判断为海沟涯壁的大墙就是这大鱼的身体也说不定。当时公孙他们观察到两个对称的光团向自己的接近,现在想来那两团光团就是这大鱼的两粒瞳孔了。只是,在海底时这大鱼仅仅是两粒发光的瞳孔就已经比沦波舟还要大一些。那么这大鱼的眼镜究竟是有多么大啊。

    却说这大鱼在安静的观察周围的同时,周围的八艘沦波舟上的众人由于关心公孙的安危,已经冒险将沦波舟的舟蓬打开,并且谨慎且迅捷的向大鱼所在的位置靠近。而那大鱼在观察了一会周围之后,或许是并未发现沦波舟这么“秀小”的目标,又或者是压根就意沦波舟这种量级物体。便任由八艘沦波舟逐渐向自己靠近,没做出反应。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替这种庞然大物思考,想来越是巨大的生物视力越是不好也说不定吧。

    随着沦波舟距离大鱼越来越近,此刻站在沦波舟甲板上的众人已经开始大声的呼唤公孙的名字,更有一艘沦波舟的船头之上有一名身高丈二全身绿色的“巨人”,正在周围数人的帮助下往自己身上披挂铠甲,在铠甲刚刚穿戴整齐之后,巨人大吼一声“戟来”便凭空招来一杆战戟你看那战戟长两丈有余,破空有声人一看就知道其自身一定势大力沉。想必也只有这身高丈二的巨人才能舞起。却说那巨人在穿戴好整套铠甲之后从帽盔上的尖刺到战靴的鞋底的距离已经几乎达到一丈五、六,如此说来,也只有两丈开外的战戟才勉强能算是他趁手的兵。

    当下“绿巨人”抄起战戟二话不说便向前跃起,竟然是想要带着这一身沉重的甲胄与兵器直接跳到大鱼身上。要知道,海面上无风尚有三尺浪,沦波舟虽然巨大,却不同于坚实的大地,可供借力的面积虽大,承受力量的能力却不强,很容易就会将力量泄入大海之中。这就要求这名起跳的大汉要有极端强大的力量,并且沦波舟还要能经受的住他的踩踏。索性刚才大鱼搅动得海面上巨浪翻涌,海浪的重量与拍击力量都是极大的,沦波舟经受住了如此巨浪的考验,想来是足够坚固的,如今只看这大汉的肌肉力量如何了。

    说时迟,那是快,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到,大汉已经从沦波舟上跃起,看着起跳的角度与上升的速度,想来还是可以一跃而就的。只不过,这世间的事情有的凑巧,有的就不算凑巧,或许不凑巧也属于一种凑巧也说不定呢。就在大汉跃起快上上升至最高点的时候,忽然耳畔就传来一声“大伯,不要过来啊”的喊声,大汉低头仔细分辨了一下,声音正是大鱼身上的那艘沦波舟上传来的。

    原来,这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公孙的大伯,公孙的大伯因为出生时就比别的孩子显得身高臂长,故取名为尤。而后尤逐渐长大,一心向武进而成痴,便得了一个痴尤的诨。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尤自己觉得痴这个字不太好听,又或许是人们恐惧尤的武力故意避讳这个痴字,便逐渐将痴尤传成了蚩尤。好在,蚩与痴本就是一个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