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主神逍遥 >

第525章

主神逍遥-第525章

小说: 主神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此地没酒,不然自己当喝上一坛。

    “侯爷,庄王来访!”门外传来通禀的声音,李铁牛直接大手一挥讲道:“不见!”

    “这是来问罪来了,傻子才会见他!”

    李铁牛冷哼一声讲道,看着面前的李文则继续开口讲道:“周显深得陛下喜爱,这一次参与东海之战,我就算是阻拦,陛下也会同意的。”

    能不同意吗?自己的儿子,全部都是二五仔,一个个不是龙君分身,就是大日真君分身,再不济也是鬼帝分身,也就是大儿子还能拯救一二,只是天蓬分神加持。

    可这么多年来,天蓬岂能没有小动作,早就被影响忽悠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眼见周家出现了一位好苗子,阻拦?

    那怎么可能?

    这一个道理,就不要多说了,大不敬的话,还是少说为妙,谁知道会不会被某种神通什么的听去。

    自己这么多年历次大战,出力不多,可功劳不少,还不就是自己老实本分,陛下指哪打哪,要是说出此话,这不是破坏自己的形象吗。

    人活着,就要靠着一层皮。

    没了这层皮,形象崩了,那就全毁了。

    记得当初这是谁对自己说来的,是一位不自量力的小族子弟,好像是真实身份是一位异域人。

    如今倒是有一些后悔杀了此人,这一番话很有道理,可惜自己当初听不明白,白白错过了这样的人才。

    收到麾下,就算是白养着,就凭借这一番话,多少还是有一些用处的。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幕拉开()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杨启峰落座于龙椅之上,一旁夹着嗓子的喊叫声响起。

    “臣青州牧包博文有事启奏!”早就站在文臣一列中的青州牧,此刻缓步走出来到中央,手中持着笏微微举起。

    杨启峰的目光哪怕是有着冕梳遮掩,可依然如同钢刀一般,落在了包博文的身上,此刻不光是杨启峰,朝堂上下的目光,全部都汇聚在了包博文的身上,尤其是已经有资格上朝参政的几位皇子。

    神态更是肃穆起来,此番早朝多了一位青州牧,谁都知道缘由为何,眼前一幕不过再走一个过场而已。

    “臣自被陛下提拔主政青州,牧守一方,不敢有分毫怠慢,任职三年来收缴盐税,建立学堂,修整道路,算得上是兢兢业业,本以为青州大治,士绅富足百姓安康,但不曾想东海渔民接连失踪。”

    “臣本以为有水怪作乱,派遣兵丁除之,这才洞悉原来是东海龙王三千岁大寿,有龙子为了讨得东海龙王欢心,派遣手下掠夺渔民充当食物。”

    “臣下了文书,讨要此龙子缉拿归案,不曾想东海龙王胆敢杀戮使者。”。。

    “此恶龙不除,青州永无安宁,还请陛下发兵!”

    说着包博文直接跪拜在地,砰砰砰的开始重重的磕头,动作极为的卖力,很快额头上面就已经见血。

    “真是猖狂,龙族居于四海,不得插手岸上事物,此龙子不光掠夺我人族,还敢杀戮仙商使者,”

    “天下未曾听闻此等胆大妄为者,”杨启峰暴怒起来,一只手重重的一拍身旁的龙椅,声音像是惊雷一般,让朝臣们一颤。

    “陛下,臣赞同青州牧提议,发兵!”韶温明立即走出附和讲道,作为头一号狗腿子,韶温明从来都是第一时间赞同杨启峰的话语,不论是杨启峰说的对与错,这根本不是韶温明该考虑的事情。

    自从韶温明更改路线,开始走上宠臣一道,凭借着自己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混的是风生水起,昔年他是科举身份最高的宠臣,如今就算是有二甲进士想要走此道,也已经的晚了。

    茅坑早就被韶温明给占据了,凭借着自己考取科举的才智,苦练献媚一道,外加韶温明乃是老人有着旧情,这位置一直很稳固。

    伴随着韶温明的话语开始,一句句附和的话语不断响起,这明摆着的演戏,哪里有不识趣的人拒绝,此刻这不过是一场开幕式而已,一点也不精彩,毕竟开幕式都是固定的。

    真正的大戏没有上演,自然没有出现任何的纷争。

    “太尉怎么看?”

    “臣附议!”

    “丞相呢?”

    “臣附议!”

    “好,既然诸位卿家都赞同,那么何人能够挂帅,前往东海缉拿此恶龙回来问罪?”

    闻听到此话,各路朝臣不由的精神一振,大戏等待了良久,终于来了。

    “陛下,东海之战,涉及龙族和我人族,此战发生在东海,必须寻找一位精通水战者不可,臣建议方侯!”

    “不可,方侯虽精通水战,但几十年来不理战事,一心归于府邸颐养天年,岂能再执掌大军,”反驳的声音,就在刚刚提出建议之后响起,本来还算是平静的朝堂,立即开始乱起来,一句接着一句的声音响起。

    “陛下,此战至关重要,涉及龙和人两族,非仙道不可为帅,臣提议安王和晋侯还有赵侯中选择一位为帅!”王建缓步走出,立即站在中央吵闹的朝臣安静下来,各自的开始回归本位。

    王建贵为丞相三十年,还不算上昔年主政后方的时间,自然是威望非一般人可及。

    “丞相老持稳重,话语说的在理,”杨启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王建的话语,目光开始在三人中流转。

    安王钱正理,帝京钱氏的老祖,昔年中兴大沥,其后挂冠而去,是权力为粪土,可谓是一代名臣,出相入将都不在话下,主持东海之战不是难事,但明显这一位就是凑数的。

    如今是仙商,可不是大沥,钱正理那资历都可以忽略掉,真正的人选还是李铁牛和韩普。

    杨启峰在迟疑了一下,心中的倾向还是李铁牛,哪怕是获取到了未来的记忆,晓得李铁牛背叛自己,但这都不是什么理由?

    如今李铁牛才是最为适合的,饕餮血脉让对方此战胜算就添加了三成,者不是韩普不行,实在是术业有专攻。

    特别是源力杨启峰怀疑有问题?那么这演化的未来就没有问题了?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未来演化的讯息九真一假,自己上哪里去分辨去。

    不选择李铁牛,这一战容易出现差错,可选择了李铁牛,未来演化讯息中的背叛,就像是一根刺,扎在杨启峰的喉咙上面,不拔出来一直都是又痛又痒,偏偏的还不致命。

    此处显现出了天帝的手段,真的是无比厉害,不愧是精通于权谋的行家,这安排的棋子,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全部都在天帝的掌控之中。

    “太尉认为此三者何人能够为帅?”杨启峰开口询问讲道,这一句说出,就表现出了杨启峰的倾向,李铁牛适合胜过韩普,这是谁都晓得的事情,要是不想让李铁牛挂帅,杨启峰当直接提议韩普。

    以杨启峰的威望,自然无人敢直接反驳,这一件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韩普和李铁牛,杨启峰到最后依然选择李铁牛,准备自己都做了这么多,不可能最后出差错,外加杨启峰已经对李铁牛展现过天仙的实力,有上进的可能,恩情上自己对李铁牛也是不薄。

    算得上是恩威并施了,还不缺乏上进希望,要是李铁牛还选择背叛,那么真是杨启峰遇人不淑。

    当然一些后手也是要准备的,此点也是为了督促李铁牛,为了李铁牛好。

    像是谋反不可能成功的,只要不是疯子,自然是不可能去做,杨启峰可不想去给李铁牛百分之百的信任去试探,那纯粹是有病,本来对方看不到希望不想叛,可因为你给了对方希望,反倒是让对方给叛了。

    忠诚这东西,有时候一文钱不值,有时候又很值钱。

    信任加监督,这才是不背叛最好的方式,而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第九百二十八章 冀州王?() 
大皇子府邸!

    此刻王氏老祖端坐于大皇子下首,余下一位位大皇子心腹,尽皆全部都聚集于此地。

    其中以赵州王氏子弟居多,其中具有分量者不是没有。

    正是端坐于王氏老祖对面,一脸刚正不怒自威的巩朗,自仙商一统,定鼎天下,巩朗如今已经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一职。

    王氏老祖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看过,在巩朗的身上停留多时,心中顿感满意。

    大皇子乃是今上长子又是嫡子,按照以往惯例,早就要被立为太子,但哪怕是没有册立太子,但以嫡长子的身份,自然而然就有一群老臣盘踞左右。

    其中尤以九卿之一的廷尉巩朗公然站台,其他暗中支持者不在少数。

    巩朗支持的不是大皇子,而是嫡长子制度。

    不论是谁坐在嫡长子的位置上,巩朗都会支持,要是大皇子失去了嫡长子的位置,率先离开的肯定是巩朗。

    对此王氏老祖也不以为意,人人皆有私心,不能强制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条心,只要对方做的事情符合自己利益,这就已经足够了。

    再言,如今巩朗也成了气候,可不是当初随意拿捏的书生了。

    封开国公,官居九卿廷尉,自身三甲同进士出身,让如今的巩朗已经证得元神。

    太子之位,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统统都绕不过大皇子,这就是潜在的声势,规章制度带来的力量。

    王氏老祖目光最后停留在大皇子身上,徐徐的开口讲述道:“赵侯挂帅出征,此已经定下。”

    “但三位副帅人选,朝堂争论已有三日,其中候选者首推陈国公杨云,滕国公方欠之。”

    “陈国公杨云井陉一战,以阳神之身阵斩元神,自此威震天下,唯一能够和陈国公抗衡者,唯有晋侯一人,可自晋侯成仙杨云已经贵为军中第一人了。”

    “哪怕是太尉,也只是因为今上未曾龙兴前就已经跟随,占了此便宜才压制住杨云。”

    “滕国公方欠之,本为燕国公赵广仁麾下大将,赵广仁兵败身死,方欠之投入今上麾下,自此屡立战功,开国后分封十大国公之一。”

    开国公有十位,但其中自然有成色不怎么地者,就因为家世好,和周家关系好,在和今上亲近,却也是能够获得分封,而方欠之和杨云等人,都是凭借战功而封。

    “陈国公和滕国公和方国公共事多年,方国公对此二人最为熟悉、”

    听见话题引向自己,巩朗微微点头,心中叹息一口气,国公看上去要比侯爵高,但实则上什么陈国公和方国公,哪里比的上晋侯和赵侯。

    他们这等开国公,也不过是空有国公之名,根本没有土地分封,并且未来子孙后代继承爵位,爵位还要依次递减。

    不像是赵侯和晋侯,这都是裂土实封不说,还能世袭罔替。

    “以陈国公和滕国公的本事,此次辅佐赵侯出征已成定局,殿下唯一能够争的,也就是最后一个名额。”

    听见巩朗的话,大皇子眉头微微一皱,语气不是很好的讲述道:“这一个名额不好争,老二和老三都虎视眈眈,要是名额多还好,老二和老三还会内斗,但这少了老二和老三肯定联合在一起。”

    余下话语大皇子没有说出来,可众人都挺的明白,联合起来对付大皇子。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东海之战至关重要,留下一个名额给众位皇子,能者上,无能者出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