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28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28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串颤音中,知非道人剑光散乱,连忙收招后退。天山童姥也是飘然后退,右手上被开了个三寸长的口子,献血一滴一滴的掉在雪地里。

    “不差!”天山童姥爆喝一声,真个是如春雷炸响,整个人便已合身扑上。翻动双掌,月色下真如天上仙童,袭向知非道人。知非道人识得厉害,脚下飞点,在极快的一霎间,一连变幻了三个步位,这一式身法,却是施展得恰到好处,妙在一气呵成,恰巧避开了天山童姥的封喉、破胸、挂肩的三式杀招。

    然而天山童姥武艺世上殊绝,又岂止这点手段?但见她竖掌做刀,在拧身回旋的当儿,斜斜劈出。一股刀风,无形无迹地杀向知非道人。

    知非道人自然也非弱者,立刻回以颜色。随着他翻转长剑,冷森森的剑气,已大蓬地向天山童姥逼去。刀波剑炁立时纠葛一团,两股绝不并容的气机,在两人中间猛烈撞击,一时之间还难分胜负。

    知非道人却是不愿见招拆招,他嘴里一声怒啸,整个身子向前面雪地里一个疾扑,仅仅只凭着一双脚尖点在雪面上借力,疾如流星般,一式“七星伴月”,剑尖爆出的剑花排成北斗七星,刺向天山童姥。

    天山童姥也是一声清也是一声清叱,叫了声:“好剑法!”整个人忽的后仰,几乎贴到地上。

    这一式“蜉蝣戏水”,端的是高明之极,将将和知非道人剑光擦身而过。随后她整个身子腾身而起,一式鲤鱼打挺,更是极见泼辣!弓身!疾窜!并指作剑,直往知非道人腰后扎去。

    知非道人撤剑回身,长剑拄地,整个人却是凌空翻了一百八十度,落到了天山童姥身后。紧接着,他长剑当胸合抱,吐出一点飞虹。这一剑既出,直似秋水长虹,却自剑尖爆出一点飞星,直向天山童姥后心点到。剑到半路,陡然间却又分化出无数点流星,像是洒下了一天剑雨,向着天山童姥浑身罩去。

    剑光中天山童姥不慌不乱,施展天山折梅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明明动作不快,可这漫天剑雨却被她硬生生的挡了下来。紧接着,天山童姥一记阳歌天钧,携着无匹刚猛的力道,向着知非道人当胸打来。知非道人举掌相迎,用的却是三花聚顶掌中的履霜冰至。

    只听得“嗡”的一声,两人各自飘开丈外。

第48章 酣战纵酒() 
雷霆万钧,冰雪一片。方才战成一团的两个人分立在数丈之外,相互凝视着。半晌,天上童姥忽然说道:“小道士本事果然厉害,可真教姥姥佩服得紧。”

    知非道人说道:“姥姥谬赞了,多亏姥姥照顾,手下多有留情之举,贫道才得以侥幸,不曾出丑。”

    天山童姥道:“你这小道士,看似谦逊,实则自负到了极点,姥姥再问你一句,姥姥便当真不够资格见识你那套剑法?”

    知非道人说道:“贫道岂敢。实在是剑法未熟,不敢见笑大方之家。”

    天山童姥怒道:“小道士既然这么不识趣,姥姥便教教你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话音方落,天山童姥含怒出手,左掌施展天山六阳掌,右掌施展天山折梅手。认真起来的天山童姥,给知非道人的压力何止大了数倍?

    知非道人平心静气,掌中剑飞虹倒卷,带出一天虚虚实实的剑影,这一招先前使过一次,知非道人自不会重蹈覆辙。在长剑与天山童姥双手交接的当儿,忽如银瓶迸射,炸起一片流光四颤,一口长剑忽悠悠为之疾荡直起。像是一片浪花,分明一招“惊涛拍岸”,剑上交织出一片光华灿烂,连人带剑,犹如天河倒卷般再度向着天山童姥身上卷来。只可惜如此精妙绝伦的招式,竟也被天山童姥轻易拆解。

    眼见得天山童姥攻势越来越凌厉,知她不见到自己的那套剑法是决然不肯罢休的。于是喝道:“既然姥姥执意如此,那贫道便献丑了。请接我第一剑‘立春’”。手中长剑舞动,像是第一声春雷震响,洗去了冬日肃杀。给人带来的是春日来临的欢欣。

    果然,这一剑给童姥带来了不少麻烦,她一时瞧不破知非道人这剑中虚实,只得连连后退。知非道人收了剑:“姥姥,这二十四节气剑法中的立春剑如何?”

    天山童姥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忽然道:“小道士这一剑甚是厉害,不过你又在忽悠姥姥了。这一剑分明春雷初响,应该是惊蛰剑才对。”

    知非道人笑道:“非也,这一剑取意于谷梁传:‘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姥姥可是想岔了。

    天山童姥冷哼一声:“却不知你那惊蛰剑又是如何?”知非道人笑道:“正要请姥姥指点。”一面说,他身子向左面回出一步,压剑抬肘,摆出了一个随时皆可亮剑的姿态。

    天山童姥道:“你只管出剑便是。”

    知非道人道:“如此,贫道便却之不恭了。”知非道人自握剑的一霎,早已全神贯注,剑身上早已真力内藏,却又不使光华外溢,这番动静吞吐,端在腕掌方寸之间,彰显剑客非同寻常的剑术水平。

    紧接着,随着知非道人他挥出的剑身,好似春风拂面,终年积雪的天山绝巅,竟然生出了些微暖意。天山童姥自然知道天山这里严寒依旧,这种温暖乃是知非道人这一剑带出了的剑意,一种“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的感觉。剑术如此,已然入道。天山童姥品评良久,最后说道:“你这套剑法我无从指点,只是我观你运使之时还是颇为生涩,当好好练练才是。”

    知非道人点点头,道:“小道悟出这套剑法不久,尚欠打磨,姥姥说的可真是一针见血。”

    “少拍马屁,姥姥不吃这套。难住了姥姥,心里很得意吧?”

    “不敢不敢,方才交手,贫道心里有数,姥姥只是为了一观贫道剑术,并没有全力以赴。”知非道人谦虚地说道。“知道就好。不过你这套剑法练法更重在体悟,所以方才练剑时才是取的‘静’字诀吧。”

    “姥姥明鉴。”知非道人说道,却听身后有人道:“贤弟你剑法如此高妙,却是瞒的大哥好苦”。回头看去,却是萧峰。只听萧峰道:“我在室内休息时听到有打斗的声音,过来看看情况。前辈的武功果然高深莫测,在下佩服不已。”

    天山童姥道:“早知道是你这小伙子,怎么样,看的心动了?要不要也来试试身手?”

    萧峰苦笑不已。想他毕竟三十岁的年纪,算是而立之年了,却被这样一个小女孩模样的人称作小伙子,可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过他也知道童姥的年岁,认了下来。此时他确实有些见猎心喜,热血沸腾,便道:“前辈相邀,敢不从命?”

    当下几人又是一番龙争虎斗,三人混战又是不同,时而知非道人和萧峰联手对付天山童姥,时而又是知非道人和童姥围攻萧峰,天山童姥虽是较知非道人和萧峰厉害,强的却也不多。一番争斗下来,几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种种关于武学的体悟不时闪现。事实上,到了他们这种高度,对手难求,是以在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时,种种灵感爆发,堪称是一场不小的机缘。酣战过后,月已中天。各自都大有收获。天山童姥又命人取来天山雪莲炮制的陈酿,萧峰见了美酒,那便如饿狼扑食,至于知非道人,还在纠结着对伊人的承诺,被童姥挤兑两句,索性也取过杯盏,大喝起来。

    童姥炮制的药酒果然不凡,方一下肚,便有一股热流涌出,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萧峰大叫:“好酒!”一时间杯盏不停,一缸佳酿,倒有半数进了他腹中。

    翌日清晨,一行人便下了天山。到了天山脚下,知非道人忽然对天山童姥和萧峰道:“姥姥,还有大哥,咱们就此别过吧,我需得去星宿海办件事情。”

    萧峰道:“可是去诛杀丁春秋?算我一个。”

    知非道人笑道:“大哥你可去不得,阿朱还在等着你呢。”

    萧峰闻言,不再坚持:“那贤弟你一切小心。”

    “放心吧,我省得的。”知非道人说道。

    天山童姥忽然道:“小道士,答应姥姥件事,若是可以的话,替姥姥将那恶徒活着带回擂鼓山。那丁春秋擅使毒药,你一切当心。”

    知非道人点头答应,谢过童姥提醒,又道:“姥姥,大哥,我还有个弟子在无崖子老先生那里求学,有空的话还请帮我多多指点。”

    萧峰笑道:“错不了,你就放心吧。别忘了,潼臻也是叫我一声师伯呢。”天山童姥也道:“知道了。你这小道士,婆婆妈妈的,真是惹人心烦。赶紧滚吧。”

    知非道人一笑:“那就此别过了。”一会马鞭,向着星宿海所在疾驰而去。

第49章 擒拿丁春秋() 
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位于黄河源头地区,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风景秀丽,可称仙境。

    西宁府新志记载:“星宿海形如葫芦,腹东口西,南北汇水汪洋,西北乱泉星列,合为一体,状如石榴迸子。每月既望之夕,天开云净,月上东山,光浮水面,就岸观之,大海汪洋涌出一轮冰镜,亿万千百明泉掩映,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少焉,风起波回,银丝散涣,眩目惊心,真塞外奇观也。”

    驻马在星宿海外,知非道人满是感慨:“可惜了这么一处钟灵毓秀的好地方,竟被一些不三不四的魔头恶人玷污。丁春秋真个是作孽不浅。”

    既然到了地界儿,知非道人也不急着去寻丁春秋的晦气。大好景致在前,怎么能不好好赏玩一番?只是,知非道人到底是流年不利,刚刚提上来的兴致,半刻钟不到便被打断了。

    却是忽然听得有人吹吹打打,锣鼓喧天,箫笛彻地,声音嘈杂乱耳,没有丝毫动听的韵律可言,听的人心生烦躁。这些噪音由远及近,慢慢向他靠了过来。却听又有人大声鼓噪:“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知非道人回头看去,却是一大群奇装异服之人,有汉家人打扮的,有做藏民打扮的,不一而足。这些人抬着一面坐轿,瞧着倒有些类似于四川的“滑竿”,轿子上舒舒服服地躺了个白须飘飘的老人。这老人羽衣星冠,手摇鹅毛扇,端的是一幅仙风道骨的气派。不是丁春秋并其一众徒子徒孙,又是哪个?

    知非道人也没料到自己这般好运气,刚到这里便碰上了目标:“该说丁春秋气数已尽吗?”口中轻声自语了一句,知非道人身形微晃,转瞬间便已拦在了丁春秋的面前。

    丁春秋手一摆,抬轿子的门徒轻轻放下轿子,便有丁春秋的弟子们喝到:“你是何人,竟敢冒犯老仙法驾,不怕死无葬身之地么?”“你若乖乖跪地求饶,师傅大发慈悲,或能留你个全尸。”“老仙驾临,还不速速滚开,惹老仙不开心了,你一家老小可都性命难保了。”如是种种,不一而足。知非道人也不理他们,微笑着对丁春秋说道:“丁春秋,你气数尽了。”

    丁春秋在知非道人出现之时便已吃了一惊,别的不说,只凭这一身轻身功夫,便是他望尘莫及的。事实上,除了逍遥派的凌波微步,他实在难以想象世上竟然还有这般精妙的轻功。见微知著,以此而观,这小道士武功也是不弱。

    因着心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