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20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20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非道人又说道:“不过,若有一日乔兄做了什么对不起大宋的事,贫道也自然会想乔兄讨个说法。”

    乔峰哈哈大笑,冷声道:“道长也未免小瞧了我乔峰。”

    知非道人道:“这是贫道的不是了。”停了一下,知非道人又道:“各负家国,倘若有一天两国交战,那时候咱们当以各自种族家国为大,可好。”

    乔峰道:“自当如此。道长,我还有一事不明,请道长指点。”

    知非道人道:“你我既然做了朋友,还有什么事情藏着掖着,直说便是。”

    乔峰道:“我与道长并未有太深的交情,何以道长对乔峰青眼有加?那日客栈里有心宽慰,聚贤庄出手相助,这回雁门关也是早早等候与此,请道长明示。”

    知非道人苦笑道:“无他,乔兄英雄气概令人向往。贫道很是欣赏乔兄,如是而已。”

    乔峰追问道:“那么,道长的到来和这绝壁上的刻字被抹去,又作何解释?”

    知非道人拦住愤愤不平的徐潼臻,说道:“原来乔兄是在怀疑贫道了。”知非道人冷笑到:“这里那么大一片石刻突然没了,这附近一定有人能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抹去的,贫道从许家集到这里,也不过比阿朱姑娘早了几天罢了。一路上也有入店投宿,有迹可查。乔兄若是信不过,大可以自己去查证。”

    乔峰听了,知道知非道人没必要骗他,当下歉意道:“抱歉了,我心里面全是想着父母大仇,一时脑子不清醒,道长勿怪。”

    知非道人摇摇头:“乔兄无须自责,为人子女,为双亲报血仇天经地义,只盼乔兄遇事多思量一二,莫要冤杀了他人。”

    乔峰道:“谢道长教诲,乔峰记下了。”

    知非道人站了起来,徐潼臻连忙用手来扶,却被知非道人甩开:“为师都说了,只是点皮外伤,不碍事的。再说了,为师还年轻,等老了再来扶我。”

    阿朱掩口轻笑,乔峰则说道:“道长这个弟子真的很不错啊。聪敏,果敢,孝顺。”

    知非道人一脸自豪:“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弟子。”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知非道人对乔峰说到:“乔兄有没有想过,当年令尊跳崖,其实未曾离世呢?那日聚贤庄带走你的那个黑衣人,我瞧着体型就很是像你。”

    乔峰闻言,脑海里一道霹雳划过,若真是这样,许多事情也就有了答案。“我要去崖下看看!”乔峰如是说道。

    知非道人劝道:“你还是省省吧。三十年的时间,若有你双亲的尸骸,那也早埋进泥土里面了,你能找到什么,再说了,这危崖绝壁,哪年不得掉下去几个人,崖下那么多白骨,你怎么找?”

    乔峰大恨,一拳砸在旁边的大树上,“咔嚓”一声,整株三五人合抱的大叔便从中断了。知非道人见他痛苦,心有不忍,叫道:“乔兄,你要发泄,我来陪你打。”便跳了起来,一记拳头向着乔峰砸去。

    乔峰脑袋一偏:“来得好!”也是一拳,锤向知非道人胸口。知非道人伸手架过,跟着便是一脚踹出去两人拳来脚往,像是忘了武功招式,都是仗着气力,你砸我一拳我回你一拳,拳拳到肉,打的酣畅淋漓。当然,看上去可就不那么好看了,浑似街头混混厮打一般。

    过了许久,两人鼻青脸肿,筋疲力尽地躺在地上,乔峰脸颊肿起,还淌着鼻血,一只眼睛被打得乌青。知非道人也不好过,北乔峰一拳头打在了鼻子上,眼泪直流。阿朱和徐潼臻上来围着两人,将他们扶起来。知非道人问道:“怎么样,乔兄,打了一架舒服多了吧。”

    乔峰笑道:“舒服多了,道长,谢谢你了。”

    知非道人嘴角抽抽,笑道:“你这厮,下手贼黑,疼死道爷我了。”

    乔峰也笑道:“大哥莫说二哥,咱俩是谁也不比谁好到哪。”

第34章 相惜结义,日后打算() 
看着鼻青脸肿地乔峰,阿朱心里一阵气苦,对这始作俑者的知非道人也有了几分不满。她一边拿出手绢给乔峰擦拭,一边心疼乔峰,对知非道人责备道:“道长,乔大哥拿你当朋友,你怎么下手没个轻重,都流血了。”

    这边知非道人也在享受着徒弟的服侍,却是方才打得兴起,用力过猛,先前包扎好的伤口又开裂了。徐潼臻一边给他清理一边抱怨:“师傅啊,咱们道家贵在养生,你怎么自己不注意呢?”

    知非道人也不理他,打趣阿朱道:“哈哈,这便护犊子了,乔兄,恭喜恭喜,不过嫂夫人,兄弟我可也被大哥打得不轻啊。”

    阿朱俏脸一红,呸了一声:“你们两个,都是活该。”好一通折腾,半晌乔峰和知非道人才缓和过来,两个大老爷们儿对视一眼,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徐潼臻和阿朱在旁边看他们两个笑得跟神经病似的,也互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苦笑。

    大笑过后,乔峰忽然到:“自我在杏子林大会以后,便为中原中豪杰所不齿,后来又蒙受冤屈,背负弑师杀亲的恶名,更是见弃于众人。在我失意潦倒之际,蒙得阿朱姑娘不离不弃,肯相信我,与我说笑慰解,乔峰甚是感激。”

    阿朱听到此处,笑逐颜开:“乔大哥,我不要你的感激,只要能天天陪着你就好啦。”

    乔峰温柔的看着阿朱,拉起她的手:“好,我答应你,咱们便每天都呆在一起。”阿朱略带羞涩的地用力点点头,轻轻道:“嗯。”

    知非道人打趣道:“大哥,这个,有些事情咱们还是注意下场合。潼臻还是小孩子呢,可不要教坏他了,哈哈。”

    徐潼臻瞪了知非道人一眼,不说话。阿朱却道:“我觉得潼臻跟着你才是真的学不了好,你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呢。”

    乔峰微微一笑,说道:“还有道长,你我虽不过数面之缘,但乔峰一直承蒙照顾,此恩亦不敢忘。”

    知非道人笑道:“何必如此?不过投缘罢了。”

    乔峰大笑,说道:“倒是乔峰不够爽快了。道长,你我意气相投,不若咱们结为异性兄弟,你看如何?”

    知非道人自无异议,不过却说道:“乔兄厚爱,自不敢辞。只是得先说好,我可只认你这一个结义兄弟。”却是想到以乔峰那豪爽的性子,不这么说的话,万一回头乔峰还是跟那个契丹皇帝结拜了,他是认呢还是不认?

    乔峰自无异议。当下两人撮土为香,就在这刻被乔峰砸断的大树下结拜。知非道人虽然几世轮回加起来上百岁了,这一世毕竟才二十七八,各叙年岁,却是乔峰做了大哥。

    两人结拜后,知非道人先走到阿朱面前:“阿朱姑娘,往后贫道可就改口了。”说着,后退一步,做出很郑重的样子施礼道:“小弟见过嫂夫人。”

    阿朱大羞,躲到乔峰身后。乔峰却是放声大笑。知非道人又拉过徐潼臻,让他叫乔峰师伯,叫阿朱师姑,徐潼臻自然谨遵师命,一一叫了。知非道人便把手伸到乔峰面前,乔峰愕然,不明白什么意思。

    “见面礼啊。”知非道人提醒道:“师伯都喊了,当然得有个见面礼啊。”

    乔峰“哦哦”两声,下意识的伸手入怀,掏摸了半天,也只有些散碎银子,不由大是尴尬。难得见到一世英雄的乔峰的囧样,知非道人自然不肯放过他:“我说大哥,你该不会拿这么点玩意儿打发了我徒弟吧?”

    乔峰更尴尬了,对徐潼臻商量道:“额,这个,我身无长物,要不潼臻,这见面礼先欠着,下回再给,好不好?”

    知非道人挤兑道:“大哥,你这就不地道了。这种事情哪里能欠着的?”

    一番笑闹,自不必多提。知非道人忽然问道:“对了,大哥,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乔峰瞧着左首的深谷,神驰当年,说道:“自然是去查明仇人,不管怎样,我母亲是死在那些人手里的。”顿了一会儿,乔峰又道:“那智光和尚、赵钱孙两人那是一定要杀的,至于那带头大哥,哼哼,待我找到了他,定要杀他满门!兄弟,你该不会阻拦我吧。”

    知非道人道:“大哥,我自然不会阻拦你报仇,但那灭人满门之事还是算了吧。冤有头,债有主,何必牵连无辜?”

    乔峰愤怒地质问道:“那他们杀害我娘亲之前,也是有什么冤仇?”阿朱担心的拉着乔峰,这个样子的乔峰让她害怕。

    知非道人知道乔峰性格,现在只是气急,冷静下来后定然不会做出那等事来。他知道事情真相,去苦于没法说出来,说了也解释不了,没有证据。

    心里有愧,知非道人便转移了话题说道:“大哥,关于那带头大哥,你可有线索?”

    乔峰道:“徐长老也看过密信,他那里也是知道的。还有那铁面判官单正,谭工谭婆。至于这带头大哥,哼,他既然能率领武林豪杰,武功必然极高,而且威望极大。这人又和汪帮主交情不浅,为兄心里已经有了几个怀疑对象,只是要找徐长老确认。”停了一会儿,乔峰问道:“兄弟你呢?”

    知非道人道:“大哥要报仇雪恨,小弟本应追随,只是我这小弟子暂时放不下。我打算去找一位才学渊博的长者教授他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是暂时将他安置在那,待得此事办好,我便来找兄长,就算是帮不了大哥报仇,能呐喊助威也是好的。”

    徐潼臻听了,说道:“师父,我们可以和师伯一起去啊。弟子不想和师父分开。”

    知非道人拍拍他的头:“调皮。我可是答应了你苏老师的,你总不愿让我在你苏老师那里失信吧。到了那位长者那里你可要好好学习,为师可不会给你太多时间的。”

    乔峰道:“兄弟有心了。我便和阿朱先告辞了。”又同阿朱一起向徐潼臻作别,勉励几句,便携着阿朱离去。

    天高云淡,苍山寂寂。知非道人瞧着离去的一双鸳鸯,只觉得又扎心了。

第35章 幽谷高人,聪辩先生() 
时维九月,天高云淡。

    知非道人打算将徐潼臻带到擂鼓山无崖子那里,在他看来,逍遥派的人或许在做人上很是失败,智商欠费。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艺术、学识上面的造诣也是登峰造极。造访擂鼓山,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当然了,知非道人并不知道那座擂鼓山到底在哪,只知道大概是在河南境内。他带着徐潼臻紧赶慢赶,再度来到河南境内,随后花了不少银子,才从风媒那里得到擂鼓山的位置,竟然有三个之多,有一个甚至不在河南境内。无奈之下,也只得一座座山地去拜访。

    他运气实在算不得好,这已经是最后一处处地界儿了。方走到半山腰,峰回路转,便见得竹荫森森,景色清幽,一条山涧潺潺流过。知非道人掬了两捧饮下,只觉得甘甜清冽,爽透至极。山涧旁用巨竹搭着一个凉亭,构筑精雅,极尽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还是亭子。

    知非道人心道:“错不了,就是这里了。”和徐潼臻借着涧水洗了把脸,坐在亭中小憩了会儿,师徒两个沿着涧边山道往上走去。

    路是越来越陡了,然而知非道人拉着徐潼臻,闲庭信步般往上走去。大约半个时辰,便进了一个山谷。谷中都是松树,山风过去,松声若涛。又在在林间行了里许,来到三间木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