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再续封神 >

第30章

再续封神-第30章

小说: 再续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公豹简短说了一番言语,便开始祭坛之祀礼。无非走禹步,仗法剑,口宣鸿蒙灵虚混沌咒,虚演一遍开天辟地之道礼。及后将供桌上符箓点火焚燃,望四方沾撒一圈无根水,将圣诰焚化,这便仪式完成了。

    待祭祀完毕,众仙纷纷道贺。申公豹便来至洞府门前一巨木旁,便欲开启护山大阵。这时无当圣母方乃高声呼道:“老师有谕,无咎师弟且跪接。”

    申公豹有些愕然,忙俯伏于地呼道:“弟子无咎恭请老师圣谕。”

    无当圣母便口述通天教主之言道:“无咎吾徒,今日汝之开府,仿若人之自立也,自此乃为成人立业乎!然当须谨记学解五德,不可无恒。勤习五事,行藏顺时。明识五纪,与气同存。修行三意,期会三清…………仅以身记,莫可荒疏。”

    圣人洋洋洒洒千言乃道的是截教之戒律,可见申公豹于那通天教主心中着实爱护看顾,而不吝其言也。及至最后,无当圣母转述道:“无咎吾徒开府,为师乃赐金花九朵,云裳数领,拂尘一柄,钟磬法鼓,炉鼎令牌一应之属;及总镇上清神符三枚,以为护山大阵之基。汝且不得荒疏,当日日精励修行,方为炼气修真之道也,尔其谨记之。”

    申公豹方乃诚惶诚恐叩拜道:“弟子谨记,必不负老师也。”

    无当圣母这才从流云袖中取出诸般物事,申公豹一一接之,然最喜的莫过于那三枚总镇上清神符。有了此符箓,那护山大阵便可固若金汤。除非圣人亲至,否则堪称不破也!

    见申公豹如此得通天教主青睐,一众友人又是贺喜一番。申公豹谦逊不已,乃邀众人入洞府,却就在此时,天上风云突起,只见浩浩荡荡飘来无数朵云,就听一声闷雷般大笑呼道:“无咎师弟开府,吾等来迟也,恕罪恕罪!”

    说话者乃是火德星君罗宣,其后影影重重无数神人!————这一众天庭截教神,终于姗姗迟来。 

第十章 坐论阐教始动() 
话说申公豹开金乌山火莲洞仙府,待得祭祀完毕,这一众天庭截教同门才姗姗来迟。

    金灵圣母乃是周天星宿之首,北极紫气之尊,坐斗宫执金阙,统御群星。且又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是故截教众神乃以金灵圣母为尊。其身后便是圣母之弟子,雷音普化天尊闻仲,偕一众雷部截教神君。

    左侧乃是玄坛元帅赵公明,与其三位妹子,云霄碧霄琼霄,即感应随世仙姑是也。右侧的便是火德星君罗宣,瘟部天君吕岳,九龙岛四圣王魔,高体乾,杨森,李兴霸。与及那十天君等,余者不提。然都是申公豹昔日之好友。

    申公豹慌忙与众仙上前迎接,因着金灵圣母为长,是故无当圣母还要称一声师姐。不免又是一番寒颤!

    金灵圣母英风飒爽,乃女中巾帼,双目不怒自威,朗笑对申公豹言道:“无咎师弟是否怪我等来迟也?”申公豹连呼不敢。雷音普化天尊闻仲乃道:“汝莫怪我等,这都是那玉帝气度狭隘,因着见你开洞府而不拜他,是故着恼。没得寻了许多由头,就是严令我等不得离开天宫。还是吾金灵师尊动无名之火,当庭发怒,这才令那玉帝畏缩,允了我等此行也。”

    申公豹与众仙这才恍然,不禁连连愧疚道:“因着吾的事,牵连诸位师兄受那玉帝闲气,无咎之罪过也!”

    金灵圣母摇首道:“莫理会他,师弟不请我等入府一坐乎?”申公豹忙延请众人入洞府,本初信蕊捧出仙醪灵芝待客。也亏得洞府足够轩敞,否则还真容纳不了这数百仙家。

    众仙闲坐少顷,金灵圣母乃对无当圣母示意眼色。无当圣母会意,低声附申公豹耳边言语几句。申公豹便请羽翼仙,罗宣,吕岳等好友代为作陪,自己带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闻仲,赵公明,三霄等诸位截教大弟子入了旁侧一间硐室。

    诸人坐定,金灵圣母乃开口言道:“今日此来,一为无咎师弟开府道贺,这二乃是与诸位师弟师妹商讨一事。”

    无当圣母便问:“师姐要商讨何事?”金灵圣母目视三霄之云霄。云霄便浅声道:“前些时天庭王灵官去我神宫处报备了一名下界投生之神宿;其言道乃是依循往例派星宿降凡治世。然这下界如今民乐和饶,君明臣躬,并不需星宿下凡。是故吾甚为疑惑,便暗中查看了一番,却于中看到了阐教影子。似乎阐教要有动作,乃为将来二次封神筹谋了。”——————按:三霄忝为随世感应仙姑,执掌混元金斗!凡一应仙神圣佛若要降世,都需经由金斗削去法力,闭了神宫泥丸,化为凡胎,方可投生。是故那天庭王灵官要向云霄报备降世之星宿!

    无当圣母问道:“云霄妹子看出什么了?且说来。”

    云霄方待要言语,一侧申公豹忽而问道:“那即将降世之星宿是天上哪一位?”

    云霄便先答了申公豹:“乃是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伯邑考是也!”

    申公豹闻言顿时了然,乃呵呵大笑道:“若此,吾已了然于胸也。”截教众人纷纷看向他,申公豹便敛容,解释道:“诸位师兄当知,那紫薇大帝轻易不降世,若他降世则必然乃是人间乱起,须紫薇帝君拨乱反正,重新廓清环宇。然此时世间太平,并无丝毫乱象。是故紫薇大帝若降世,则无非是为了那二次封神之事耳。如此一来,当封神台崩封神榜裂,天地大乱之际,那紫薇大帝之降世命君,便可为中流砥柱,背后得阐教辅弼。无论未来吾等截教择选之人如何封神,他阐教傍在正统明君之侧,先就立于不败之地。真是打得好算盘也!”

    众人恍然,赵公明便皱眉道:“若此,吾等势必要有所因对。否则任由阐教那群伪善之徒施为,日后二次封神,吾截教怕又要立于劣势也。”众人皆乃称是。

    闻仲便提议道:“莫若我截教也遴选一位星君下界投生,乃为日后制约那紫微星君降世之人,可乎?”

    金灵圣母乃驳道:“此不可行也!那玉帝乃阐教之傀儡,是故阐教行事自然无所避忌。然吾等截教若要派遣星君下界,势必受诸般阻挠,便是首先玉帝那里就过不去。此路不通,当另为设谋。”

    闻及金灵圣母之言,众人不免紧锁眉头,苦思对策。申公豹忽而问天宫众神道:“列位师兄,不知那西方教有何动作?是否也派了星君下界?”

    云霄乃答道:“未曾有西方教下星君降世,似乎那群贼秃突然之间偃旗息鼓了。”申公豹便摇头道:“那群佛门和尚,最喜趁虚而入。吾等在防备阐教之时,切切不可疏于对其等的防范。若我所料不差,那群贼秃必然暗中紧紧窥测,以待良机。是故吾等须谨小慎微不得大意。”

    众人称是,金灵圣母乃说道:“佛门之徒且稍待再说,然阐教已然始动,无咎师弟以为吾等当如何应对之?”——————申公豹之智闻名三界,是故金灵圣母乃向其问计。

    申公豹便笑而宽慰金灵圣母道:“师姐切勿担忧,那阐教安排紫微帝君降世,然吾已知其将降生何处。无他……不过那唐周天子唐夲之子嗣也。吾截教虽然不能派遣星君降世制约之,然吾早已有所预谋,且乃勾画一宏大之牢,只等日后让那紫微星君入彀也。”

    听得申公豹居然早有谋划,且言语如此笃定,众人不禁大是好奇,乃纷纷问道:“是何预谋?无咎师弟且试言之?”

    申公豹便摇首笑道:“时机未到,不可说,不可说!”众人大嘘,然也未曾再行追究,只是这担忧却也放了下来。

    申公豹乃又道:“封神台不过十数年内便会崩毁,那时诸位师兄当可得获自由,然这十数年乃是吾等之关键,诸位务必要谨守神职,严密防备阐教暗中龌龊。只要过了这十多年,则吾截教之大势将起乃成定局也。”众人深以为然。

    既知申公豹已有谋划,是故这天宫诸神便安心许多,这才恭贺其开仙府之喜。且纷纷自百宝囊或乾坤袖内,取出早已备好之贺礼,申公豹不免连连道谢。因着自家兄弟也,是故都却之不恭,尽数收下了!

    截教众门人欢聚良久,方乃因天宫职责在身不可久留,齐齐告辞而别。申公豹帅一众散仙不免出得洞府恭送,却忽而拉着闻仲走到一侧,乃低声问道:“太师可知天喜星君最近如何?”

    普化天尊闻仲愕然不已,不解问道:“汝缘何问天喜星君?陛下这万年来不曾稍有改变,每日间不过醉生梦死或嗟叹悲泣而已,任是谁也劝解不动。唉……。”言毕不免连连摇头。

    申公豹却满意而笑,乃言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那吾便放心了。”

    闻太师不免有些不悦,然申公豹也不解释,只是催促道:“道兄快走,金灵师姐等已然驾云去也。”

    闻仲转首,见金灵圣母等果然已是腾起了云,便无奈只得也驾云追了上去。一众截教神半空稽首,便调转云头归了天宫。

    申公豹淡然一笑,暗忖:纣王万年以来醉生梦死,嗟叹愧恨,可见其痛悔昔日之耻,不曾稍有或忘!若此……则吾之明君有主!只待将来寻一主持封神之人,则万事大吉也!只是还需耐心等待几年,急不得……急不得……。

    一番自语,羽翼仙,飞元九龙等兄弟好友乃纷纷呼叫申公豹喝酒耍子,其便暂时放下心事,欣然归了洞府! 

第十一章 东伯侯迷途 偶入李家镇() 
话说申公豹开了洞府,遍会三山五岳群友。是日乃以总镇上清神符为基,开启了护山大阵,由是乎那金乌山方圆百里内,便凭空隐去行迹,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再也寻不得半点痕迹也!

    且喜那截教众道友随礼之宝物中,多有金精玉髓,青泥雪琼等物,是故申公豹得了空闲,乃炼制了七七四十九高等黄巾力士,九九八十一上等黄巾力士。大部派往金乌山方圆内做守山之神,辅以上清护山大阵,真个是固若金汤也。

    然因着与那李家镇之关系颇为融洽,是故申公豹在山北面向李家镇之山脚留出一门,乃方便李家镇中人往来也!

    仙府已开,申公豹便安心居于火莲洞内修养元神,炼化体内服用之岩中火莲仙灵之气,以增长道行法力。本初信蕊自然也要用功,是故就此时光荏苒,不知其年,且暂不去提它。………………

    且说那东伯侯殷甲于殷商封邑驱逐了佛门,将那出家之僧人尽数命其还俗或赶出境。寺院庙宇尽数充作了敬善堂,以赡扶鳏寡失怙之老弱。不过月许时日,殷商之境为之一清。因着殷商境内百姓多为信崇道门,且东伯侯乃是大贤明仁厚之君,是故这驱佛之事并未引起多大波澜。甚至多数百姓都因此厌恶起佛教释门,这也算是无心之失了!

    然东伯侯凭功绩威严,乃使民间平稳无波折。却不曾想此举惹恼了灵山一位大能,见殷商境内佛门势力连根拔起,不免恼怒切齿,乃暗思对策,誓要让东伯侯殷甲见识佛门之神威不可轻侮。

    且不提那佛门大能如何动作,单说东伯侯,从郢都回到封邑商都城后,便每日间专心于处理凡务。不觉间已过一载有余,这殷商境内处置的太平和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真个盛世之像,百姓多呼殷甲为万古未有之明君。

    殷甲自苍龙岭被那苍龙之气入体,初时不免日日揣揣不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