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再续封神 >

第25章

再续封神-第25章

小说: 再续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伯侯殷甲略有犹豫不知当接不当接,申公豹细看其眉宇似乎略微暗淡,乃是有灾厄之像。便又取出一明黄色符箓递给殷甲,又笑道:“君侯此行虽无大碍,然却有一小恙。若然过不去之时,可将此【消灾解厄符箓】焚化为灰,和三两无根水服之,则万病自去也。”

    申公豹言讫自将符箓置放于车内案桌,又是躬身乃出了车驾,扬长而去。

    殷甲急忙出来相送,却赫然看到申公豹抱一赤纹虎,驾云雾而升天,这才始知遇到仙人了。不禁惶恐高呼“肉眼凡胎不识真仙,望企恕罪。”

    申公豹大笑留下一言:“那暗黄符箓自可进献与天子,若天子另有抉择,则此符箓自然消散耳。君侯不必为此而忧,然切记守好那明黄色【消灾解厄符箓】,庶几可以保命,贫道去也!”云光闪过,已是不见了踪影。

    殷甲乃叹息:“仙人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此真有道者也。”便回了车辇,复又上路去也!! 

第三章 商都寻旧仆() 
话说申公豹路遇东伯侯殷甲,乃忽而心血来潮结下一善缘。虽然匆匆急了些,然也还是自得不已。

    他所赐予殷甲那道暗黄符箓乃是【天王送子符箓】,贴于寝室,当可令子嗣蕃息,那天子唐夲无后之忧自然可解。然申公豹到底机诡聪慧,知道那唐周天下乃暗中阐教辅佐之,便是他结好于唐周天子,也不见得可以有所作为。

    是故所赐之天王送子符箓不过一引子,其真实目的乃是为与殷甲结交耳。——————毕竟,申公豹金乌山火莲洞洞府所在之地,乃是东伯候之封邑疆域之内,可以算是殷商之臣也。

    申公豹推演一番算定,那殷甲此行唐周郢都,乃会有一磨难。如其避不过便会有伤身之厄,是故送其一道【消灾解厄符箓】,未来庶几可以护持己身,日后也好相见。暂且不提!

    驾云腾雾不一时乃跨越万里,落下云头已是回到那山野中之李家镇。早有镇民看到,匆匆传于那乡老李老丈。

    闻听无咎道长归来,正与李老丈对弈棋局的本初信蕊二童子大喜,乃转身跑出了房间,直奔镇外而去。李老丈也是忙忙随之而去。

    于半途果然遇到申公豹,本初信蕊忙俯伏涕泣呼道:“老爷何其心狠乎?这一去竟至数载不还,急煞童儿也!”

    申公豹叹息一声,乃命二人起身,却将赤纹虎崽递与二人,笑道:“这却是吾之不是,让你二人担忧了。呵呵,此后且自宽心可也。这赤纹虎乃是吾之白额虎投胎转世之体,汝等好生待之。”

    本初信蕊大喜,忙抱过小虎崽,却是喜煞爱煞,欢喜不禁,那一腔冤屈也自消散了。

    申公豹方回身与走来之李老丈见礼:“老丈一向可好?吾童子在此多有叨扰,贫道谢过老丈也。”

    李老丈虽然过了数载,然依旧矍铄的很,闻言摇头笑道:“道长不必多礼,若论起来,还是我等李家镇之人受这二位小道长之恩情更大些。这数载以来,镇中凡有灾痛病疫之人,皆是两位小道长所医,吾等受其恩惠大也。”

    申公豹乃笑道:“所谓修身养命度世成仙,救死扶伤本就是我辈炼气士应当为之,老丈过谦了。”

    二人寒颤一番,乃双双入了镇内。是夜李老丈摆宴款待申公豹,宾主尽欢。

    第二日清晨,申公豹偕本初信蕊二童子乃辞别李老丈,驾云雾离了李家镇,却一路行来并不是去往金乌山方向。

    本初惑然问道:“老爷,我等这是要去何处?”

    申公豹叹息一声,乃指着信蕊怀抱之赤纹虎,答道:“吾寻回了白额虎转世之体,然药伯尚未寻得。此次便是要去带回他,庶几吾等主仆便可以团聚也。”

    本初与信蕊大喜,乃问:“老爷知晓药爷爷所投胎之人否?太好了!”

    申公豹笑了笑:“早已知之,乃是降生在东伯侯封邑都城【商都】,城西一魏姓人家中。”说完便不再言语。

    主仆三人驾云行了数刻来至商都城外,乃择一偏僻处落下云头。唯恐小虎吓到人,便将其变作小,彷如一乖巧猫儿,抱在信蕊怀中,不疑会被人察觉。三人方乃徐徐入城。

    此城真个繁华,民乐安埠熙熙攘攘,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叫卖喧嚣好不热闹。所行走之城民皆乃面色红润,笑谈言语。由此可见其生活确然殷实,那东伯侯殷甲不愧大贤之君侯,治世之能人。

    这东伯候一门崇信道家,是故申公豹与二童子做道人打扮乃极受礼遇。一路行来多有街道两侧店家斋道乐施,待得来到城西之时,本初信蕊二童子手中已是捧着大堆饭食与零散铜钱,倒是让申公豹哭笑不得。

    且说这商都城西有一大户,魏姓。城西几近半条街都是他家产业,最是家资巨万。家主魏老爷乃是左近闻名之大善人,最好斋道斋僧,遇到荒灾年景辄乃施粥放粮,此义举曾为东伯侯殷甲所赞赏,乃称之为【魏老】,是故城中人皆称其为魏老而不名。

    然这魏老爷虽然积德行善,却年过六十尚且无子嗣,不免焦急叹息感叹命之不惕。然却并未怨天尤人,依旧乐善好施如故。

    许是其善感动上苍,在魏老爷六十五岁之时,其原配贾氏终于乃在五十岁时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下了一男婴。魏老爷几乎欢喜的痴了,便是城西百姓也尽都恭贺不断,乃言:为善终有报也。

    匆匆三载而过,魏老爷之子已然三岁。请一长者宿老取名为【魏且居】,意为:【上天之赐,且居凡尘】之意。自幼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凡事举一反三而犹胜大人。人言此子未来不可限量,当有封侯拜相之贵。魏老爷自然也日日欢喜不禁,只觉就是此时闭眼也不悔了。

    这一日乃魏老爷六十八岁寿辰,阖城西之民来贺喜。便是东伯侯府也遣来一‘下大夫’恭贺,赠老侯爷亲笔所书匾额一块,上书【积善人家】四字。魏老爷忙谢过侯爷恩典,且请那下大夫入席上座。便将那匾额高高的挂在了正厅上,人皆称赞不已。

    正自热闹间,忽而门外有仆役回禀道:“老爷,门外来一道人偕俩童子求见。”

    魏老爷忙道:“速速迎进来,请其入偏席安坐,切切不可慢待了。”

    那仆人面露难色,道:“老爷,那道人说,要见一见您和少爷。他说自己善观人相,可以为老爷少爷测一测未来福禄几何。”

    魏老爷正在陪侍下大夫饮酒,脱身不得,不禁有些犹豫。那大夫倒是明理,乃笑道:“想来那道人也是善意,魏老不若就去见一见,待吾陪魏老一同去,可否?”

    魏老爷忙喜道:“如此怠慢上使大人了。”便命去后房通知夫人,抱出少爷。自己则与那下大夫出了正厅。

    来到外室,见那道人果然丰神俊朗,气度悠然,三缕长须垂逸,微风拂动青色道袍,几欲随风而去。便是其身后二道童也都粉雕玉琢如金童玉女,真个有道之士也。

    魏老爷便唱一个喏,道:“道长请了,老倌谢过道长此来。然不知道长真个会看人之休戚祸福否?”

    那道长自然便是申公豹了,闻言稽首笑道:“贫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且吾已然推演出老居士之福禄也,只是不知当说不当说。”

    魏老爷哦了一声,问道:“道长且道来,俺老倌为人向来不做恶事,无有不可对人言的。”左右宾客也都纷纷附和,欲要看这道人是否真是个有道行的。

    申公豹便缓声说道:“魏老爷一生行善积德,是故本命中无子,却感动上苍,乃赐下一子,以褒魏老爷之善。魏老爷其命虽无大贵之相,然富乐和饶,却可以寿过百岁,寿终正寝也。此大好之相命也。”

    左右人尽皆称善,言道魏老爷就该如此。然申公豹所言并无出彩之处,看不出其之是否道行高深也。

    不一时后院夫人贾氏抱着一三岁童儿走了出来,魏老爷便对申公豹笑道:“道长且看吾这孩子未来之命如何?”

    许是福至心灵,那三岁孩儿见到申公豹,居然伸开双臂欢喜不禁,欲要投其怀抱,人皆乃奇之。申公豹便上前数步,征得魏老爷同意,轻轻抱起来那童儿,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便是药伯转世之体了!

    见那童儿欢谑嬉戏之状,申公豹忽而不忍带其离去。或许让他在凡世博一场富贵,功垂青史也未尝不可。大不了待其垂垂老矣之时再行度化便可。

    思及此处,申公豹便笑了,乃对魏老爷道:“老爷之命大好,然此子之命比之老爷尤为贵不可言,乃有封侯拜相之姿也。”

    魏老爷自然大喜,那下大夫却觉得此人似乎有欺骗之嫌,忍不住开口问道:“道长从何看出魏老之子有大富贵,可封侯拜相?且说出令我等信服可否?”

    申公豹笑了笑,开口问那妇人贾氏:“敢问魏夫人,此子左手中是否有三颗痣,而左脚下亦有七颗痣乎?”————按:这药奴本为仙人,投入凡胎自然有异象。凡是仙人投胎,其三魂七魄必然留有痕迹,是故手中留三颗痣是为三魂,脚掌七颗痣,是为七魄也!此乃通例,申公豹只是欺凡人不知也。

    果然那夫人贾氏与魏老爷大惊,呼道:“道长真仙人也,何以知之?”

    申公豹便悠然道:“【手握枢纽,脚踏北斗,在文为相,在武封侯】。此四句歇语汝等当切记之。”又自怀中取出一葫芦,倒出一枚金丹纳入童儿口中,方又道:“吾为之洗筋伐髓,自然身强体健百病不生。”

    回身对那下大夫言道:“待此子长成,当可为东伯侯效力,汝等可预为告知伯候,吾且去也。”

    便偕本初信蕊二童子驾云起在了半空。众人这才晓得竟然是真仙人也,不禁纷纷俯伏在地,敬畏不已。那魏老爷与夫人贾氏更是跪地高呼:“求仙长留下名号,待老儿安庙立嗣以供之。”

    申公豹大笑做歇语道:吾本山野散仙人,无求俗世一缕香,了无关碍真可羡,不去红尘碌中忙。

    言讫飘然而去!——————后来这魏且居长成,便为殷商东伯侯之臣,日后二次封神,乃殷商文臣之首,果然出将入相也,此是后话且不必提。 

第四章 东伯侯郢都斩妖僧() 
话说这东伯侯殷甲因三年朝觐期至,乃携贡品入唐周郢都朝贺。因着与其余三位伯候向天子唐夲进献符箓有功,使得天子中宫田皇后有孕,是故天子大喜之下,便留他们在郢都盘桓,时时赐宴,真个恩宠无比。

    这一日,东伯侯殷甲于馆驿中闲闷,便只带两个护卫,便装易服来至城中耍子。

    到底万万里江山之总枢,亿亿子民之首府,这郢都之繁华几乎令殷甲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经纬横斜之街道,摩肩擦踵之城民,纷纷乐乐往来。沿街叫卖各色果蔬蜜饯,新奇吃食者,比比皆是且不绝于耳。东伯侯虽为人臣至极,然却也被这等新奇之吃食所吸引,不免如那嬉戏顽童般遍尝一番。

    只是他身上从不带钱钞,又是个从不讲价的,倒是苦了那两个护卫军士,没地袖中散碎银子尽数入了那等小贩手中。

    如此优哉游哉而行,忽而来到一庙宇前,只见簇拥不少人围而观之,内里嘈杂不已,似乎有些纠葛。伯候便问身侧一人道:“敢问这是何处?却为何聚拢这许多人?”

    那人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