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砦蟮挠梅�
2。林妹妹和楚霸王的悲剧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我国千古传诵的英雄美人的一曲末路悲歌。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类似的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当然,人物都有其民族特点:虞美人是典型的东方古典女性,忠贞不二,宁死不负夫君;克里奥帕特拉则是西方的一个〃以色谋权〃的淫妇,卖身投靠任何一个权势最高的男人。安东尼又是一个〃天生情种〃,两军酣斗的决战关头,竟然舍弃三军生死于不顾,扭头追赶情人 。而楚霸王的爱情,则除了《霸王别姬》悲歌一曲之外,历史没有留下更多记载,只有任凭想象。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霸王与虞姬的爱情曾经干扰了他的霸业。
司马迁在记载了霸王别姬的悲剧后,紧接着记载了项羽本人对悲剧原因的认识,又谈了自己的看法。霸王别姬后,带800骑突围逃向家乡,不幸在途中被一恶意田父所骗,陷入沼泽,被5,000汉骑包围。霸王眼看突围无望,就对部下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说,我自起兵以来已经8年了,亲身经历了七十多次战斗,所有胆敢阻挡我的敌人都被我击破,所有被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样才能称霸天下。然而今天被围困在这里,这是老天爷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因为是〃天亡〃,就没有〃悔棋〃的必要。
(克里奥帕特拉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她利用色相诱惑凯撒,让凯撒的罗马大军压倒和自己争夺王位的弟弟,自己当上了埃及女王。凯撒因为迷恋克里奥帕特拉,久不班师,授政敌以柄,后来遭到暗杀。凯撒死后,克里奥帕特拉很快勾引凯撒军队的新统帅安东尼,安东尼留住埃及不归,和自己妻子的兄弟屋大维反目,两军在希腊的阿克兴海面决战。据说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克里奥帕特拉怯阵逃走,安东尼丢下三军生死不顾,只身追赶,导致全军覆没。屋大维战胜后,率领大军进入埃及,克里奥帕特拉又想迷惑屋大维,不料屋大维不吃着一套,反而扬言要把她锁到罗马游街示众。克里奥帕特拉不愿受辱,用毒蛇自杀身亡。
克里奥帕特拉像中国的西施一样,是西方传说中的第一美人,安东尼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事迹是迷倒西方人的浪漫故事。不过从战略的角度看,浪漫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一桩冷酷的政治交易而已,实际上很可能远远没有文艺家期待的那么激动人心的效果。
把统治中心从贫穷落后的西方转移到发达文明物质资源丰富的东方,这是凯撒和安东尼所要追求的战略目标,也是早先亚历山大远征成功之后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亚历山大到处拜访神庙,争取宗教界的支持,最后还想让人们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明。凯撒和安东尼则想通过政治联姻获得东方统治阶级的认可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受到了家乡的同胞理所当然的妒忌和反对。亚历山大的战略在他去世之后又他的将领们实现以东方为基地的塞留古王朝和以埃及为基地的托勒密王朝都比马其顿本土的王朝强大,证明了亚历山大的远见卓识。在凯撒之前的马略和苏拉的斗争当中,苏拉利用东方的力量战胜了马略的西方势力已经表明了东方战略的魅力。后来和凯撒共同建立罗马〃前三雄〃统治的克拉苏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不是多亏安息人砍下了他的脑袋,恐怕凯撒很难依靠高卢的势力战胜他,因为他的基地在东方。凯撒和庞培开战之后,庞培没有恋战,赶紧逃到希腊,就是想依靠东方的资源,像苏拉反攻马略一样卷土重来,所以他据守法萨卢一个和后来安东尼据守的阿克兴不远的地方,阻挡凯撒向东方进攻。他后来的战败和安东尼一样,被对手利用了家乡同胞的妒忌心理,瓦解了军队的士气,而自己在东方还来不及建立稳固的根基,以至一败涂地,不能东山再起。他们的东方战略在后来罗马帝国晚年可以从东罗马帝国的寿命远远长于西罗马帝国的历史事实中得到验证,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战略,但是对他们本人来说,都是太有远见了,以至于不能够解决他们当时的眼前问题。
数字是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的出来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数)
…
司马迁则不以为然,他认为,项羽灭秦,号称〃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的意思是楚霸王的地位虽然没有维持到最后,但是也是从最近的古代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丰功伟业。不过项羽自己就背信弃义,背叛楚怀王,撕毁先入关为王的协议,更加放逐义帝而取而代之,做了这么多欺上瞒下,不仁不义的事情之后,再想埋怨诸侯王背叛自己,太难了,人家不过是效法你罢了。自以为武功盖世,以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可以成功,完全不注意古代遗留下来的经验教训,反而说这是霸王的事业。想靠武力征服来经营天下,五年就被别人灭亡了自己的国家,死在荒郊野外,还不知道觉悟,也不做自我批评,太过分了。说什么〃老天爷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简直是太荒唐了!项羽以为自己之败,失在天意,不在人谋,其实不然,是他的人谋不彰,才导致别姬自刎的悲剧。
后人常有误会司马迁本意,以为楚霸王是〃有勇无谋〃的一介匹夫,而各种文学作品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其实历史上的楚霸王并非如此,按司马迁的记载,项羽是一个很有智谋的统治者,因此说他〃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智有勇,不拘俗套。他幼年时,不读诗书,不习刀剑,要学〃万人敌〃…兵法,后人误会项羽是武功盖世,大概是属于〃武林高手〃一类的角色,实际上根据记载,他主要是用兵了得,并没有在剑术一类的功夫上费多少心思。当他见到秦始皇巡游的盛大场面时,则认为:〃彼可取而代之也。〃足以证明他有见识,有大志。陈胜起兵反秦后,项羽家乡会稽的官员也想造反,拉他和叔父项梁入伙,他和叔父不愿为会稽守卖命,将其刺杀后自己举义旗。后来项梁统帅的义军被章邯统帅的秦军偷袭,项梁兵败身死,义军顿兵挫锐。秦军包围赵国重镇钜鹿,接替陈胜被推举为全国起义军首领的楚怀王命令宋义统帅大军救援,任命项羽为其帐下的大将。到了钜鹿附近,宋义不敢进军,坐失战机,项羽果断地杀宋义挥军救赵,创造了流传千古的著名战例〃破釜沉舟〃,全歼秦军主力,迫降其主帅章邯,为灭秦立下了头功。在楚汉相争的战争中,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了卓越的战场统帅的才能,消灭了许多割据称雄的势力。刘邦的汉军主力也曾多次被歼。可以说,就统帅才能而言,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拿破仑〃、〃汉尼拔〃,并不过分。其中公元前205年4月的反攻彭城一战,项羽率三万精兵迂回奔袭刘邦的56万〃五诸侯兵〃,早晨发动进攻,到中午大破汉军,挤入泗水,杀十余万。楚军又乘胜穷追,把汉军赶到睢水边上,再次击破,又把十余万汉军赶入睢水屠杀,睢水为之不流。后来只是因为风暴骤起,刘邦才得以带数十骑逃走,连家属都舍弃不顾。整个战役击败5个国王,消灭56万大军,这个战役比较拿破仑的最辉煌的杰作1805年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以73000人,250门大炮对俄奥联军的86000人,350门大炮),汉尼拔于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战役(5万人对罗马军7万人)的规模大几倍,作为以寡击众的战例,兵力对比更为悬殊 。反映了项羽并非是谋略方面的等闲之辈。在具体的战役指导上,项羽的胆略和气魄是惊人的。
公元206年,项羽大封诸侯于关中的戏这个地方,各诸侯王受封后随即启程往封地赴任。项羽在分封时顾虑到齐、秦、楚三地的诸侯可能叛乱,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秦地关中分割为三块,由当地人民恨之入骨的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据守,使他们因为不得人心而不敢造反,同时让他们封锁分到巴蜀的汉王刘邦;齐地亦分为三块,由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分别镇守;楚地分为四块,由他自己、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镇守;对原三晋之地也进行了分割处理。不料,因为有些诸侯王不服这个分配方案,
(数字是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的出来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数字,我们没有必要深究,只需要注意到所有的数字在两军对比的基本状况方面都是一样的。)
…
内战立即开始。首先发难的是胶东王田市的大臣田荣。本来他是为田市打抱不平,要田市当整个齐地的王,恢复旧齐国,不想田市不买他的账,老老实实出发去胶东赴任。田荣一怒之下,杀田市,赶走田都、田安,割据齐地与项羽对抗。当时彭越在钜野泽(即后来北宋时期的梁山泊,这个地方大概比较适合落草为寇者选为根据地,因此很多朝代都有山大王盘踞)反秦,可能因为盗贼出身,被楚国旧贵族出身的项羽看不起,没有受封;陈余在南皮只封了三个县,他们都很不满,和田荣一拍即合。陈余进攻常山王张耳,田荣和彭越联合进攻项羽。
刘邦趁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突然袭击三秦,夺取了关中地区。项羽当时正在离开彭城到今天的山东一带进攻田荣的割据势力。张良给项羽写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没有得到当年约定应该得到的职位,现在要求得到关中为王,实现了当年先入关为王的约定之后,就会停止进攻,不敢东出函谷关与楚霸王争夺天下。按司马迁的说法,项羽好像是上当了,才倾全力攻打田荣。但是随后的战局表明,项羽很可能是将计就计,各个击破,避免两面作战。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全歼田荣的势力,即使首都失陷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诱敌深入,使刘邦的大军离开坚固的函谷关阵地,再进一步离开荥阳附近的敖仓基地,深入到彭城一带的水网地带,孙子兵法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军,巧妙地制造假象出来,敌人一定上当;他抛下的诱饵,敌人一定会来夺取;他以利益引诱敌人上钩,而以军队等待敌人进入他的圈套。这样看来项羽很可能是故意上当,假装被田荣的残兵牵制在城阳一带,把彭城作为一个诱饵暴露给刘邦。刘邦果然中计,倾全力来,一举而下彭城。其实,按照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和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当时两军距离彭城(今徐州附近),刘邦比较项羽远将近一倍(刘邦军大约在荥阳、敖仓一带,今天郑州西北),而且项羽的大军就在刘邦进攻彭城的半路往北不远的城阳一带(今天的定陶以北),南下到荥阳至彭城的交通线上截击刘邦主力,保卫首都彭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