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魔逆仙 >

第3章

天魔逆仙-第3章

小说: 天魔逆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且出去,我一个人静一静……”老人眼中带着几分疲惫,花白的眉毛快要遮住了眼睛。

    老人的声音,惆怅。陆青云的心,在滴血。又失败,难道他陆青云注定平庸。

    一份沉甸甸的痛沉在心底,无言以对。

    但顷刻之间,心中却又生出百般豪迈来!即便筑造仙根失败又有何妨,他陆青云不服天地,只信自己。仙根,便是天地给的,而不屈的信念则是属于自己。

    既然天地不可信,那便信自己。一股豪气油然而生,陆青云整个气势都发生了少许变化。老人木然抬头,眼中露出一丝惊色,这少年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恢复理智,其心智非常人可比。

    陆青云走后,老人讲那幅画重新取了出来,脸上罕见的带着一抹柔色。

    “萱儿,我耗费百年生机,游走整个八荒大陆。寻遍天涯海角,才凑齐这些材料。放眼整个八荒大陆,又有几人敢去筑造仙根?唯有我,唯有我张辉。天不容我,我便逆天,天不顺我,我便屠天!”说到这里,迟暮的张辉竟然浑身散发一股绝强的无与伦比的气息,这股气息充满霸道,却有一副君凌天下的气魄。

    “但是,这孩子特殊,他虽没有仙根,却有魔根。放眼整个世界,修魔成道者比之修仙,少之又少。魔根的珍贵远在仙根之上,魔根与仙根一样,有优劣之分,这孩子的魔根却是千年难遇的天魔根,若是修魔,定成魔枭!我本想引导他魔修。可突然之间,心中有个疯狂的想法。让其魔仙同修!筑造仙根,虽难,但我张辉可以做得到。仙根与魔根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这事出现过,不过那人已经破碎虚空而去。我张辉随不能破碎虚空,却也想创造一个破碎虚空的强者。只是,事与愿违,耗费如此之多,竟然只换来了一个伪仙根。”

    张辉神色黯然,沉默许久。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为何伪仙根筑造成功之后,那少年的魔根竟然消失不见了。对,感应不到了,刚刚过于疲倦,疏忽掉这丝端倪。老人心中顿时生出几分疑惑来。

    天魔根消失不见,似乎不太可能,毕竟这是与生具有的东西。“难不成是那块玉?”

    玉,呈绿色,龙凤镶嵌。猛然间,张辉眼睛陡然爆射一道精芒,全身气息陡然凌乱,张口喷出一口精血来,脸色苍白不堪。

    八荒大陆中,能让张辉震惊的事情已经不多了。但唯独这块玉,甚至连名字,名字都可以令其道心差点失守。

    两年前,那毒蛇咬伤少年,许久未死,其原因应该就是那绿玉吧。张辉努力恢复怦怦直跳的心,心中暗自猜测。

第9章 九死一生(9)() 
“萱儿,这是机遇,还是冤孽?我若拥有那绿玉,不用他人,一人便可以灭了大魂阁。但若取那少年性命,你会原谅我吗?”张辉沉默,他一生杀人如麻,心如怒魔。但唯独对萱儿,那位已经逝去的佳人,他的心中全都温柔。

    “你不会,对,你一定不会。我对那少年虽然情感不深,但终究是师徒,虽然我对他有所图,却也不会做出杀人取宝的行为。我有所图,却也给了他莫大的造化,算是平等交换了。”张辉言语平静,似乎打开了心结,那原本苍老不堪的身形竟然有了几分生机。

    陆青云离去之后,便察觉到了一丝诡异的现象。挂在腰间的那颗绿玉,本应该凉意十足,可筑造伪仙根之后,竟然有了些许热流来。这是为何?

    他取出绿玉,仔细端详,可半天却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青云,你且过来。”正在陆青云诧异之时,张辉的声音突然传来。

    仙根没有筑成功,虽然其心中的低落完全消除,但对于张辉,却有几分愧疚。张辉对他的栽培尽心尽力,自己却没有达到要求。

    陆青云叹息一声,便向药房走去。

    然而,令陆青云诧异的是,张辉脸上没有半点失落感,甚至比之先前,多了几分生机。张辉突如其来的变化却使陆青云冷汗岑然而下。

    陆青云的第一反映是绿玉,右手不自觉的握在腰间。两年的心中忐忑终于成为了现实,他要杀人取保了。

    “这是修仙入门典籍,风拳。常人修炼,三年可以大成。而你,一年时间,可够?”张辉言辞诚恳,面带善意,根本不像一个杀人取宝的恶魔,更像一位细心教导的长辈。

    陆青云一时没有醒悟过来,愣愣的站在那里,右手依旧握在腰间,眼中有些诧异,有些疑惑,却也有几分惭愧。

    “难道你不想修仙?”张辉脸上挂着一抹笑意。

    “一年时间,足够!”陆青云立即双膝跪下,双手接过竹简。其心中,汹涌澎湃,激动异常。所有的心结都已打开,师尊虽然有所求,但绝对不会害自己。他知道,张辉已经知道绿玉的存在,只是没说罢了。

    对于修仙,他当然渴望至极。竹简握在手中,就像是一分沉甸甸的承诺,一年,大成,陆青云愿意尝试。不是尝试,一定可以胜任。

    “这是道魔经,每日睡前,念上三遍方可休息,切记!”张辉又将另外一支竹简交给陆青云,之后身影渐渐消失,归于虚无。

    第4章初步修炼

    他当真放过了绿玉?陆青云心中狂喜可想而知,要知道,张辉要想取玉,只需一根手指,可他没有这样做。不知不觉中,那师尊的分量便重了起来。

    道魔经为何物,陆青云不知,但张辉让他念三遍,他便不会偷懒。至于那风拳,才是主要修炼科目。一年大成,我陆青云可以做到。

    人活着靠着一口气,而陆青云活着,则是靠着一股意志,仇恨的意志。他的灵魂在族人被杀光的那一刻,已经死了,活着的,只剩下杀戮的心。

第10章 九死一生(10)() 
张辉走后,陆青云第一次尝试修仙身法,为复仇之路书上浓重一笔。

    其实,张辉给陆青云一年的时间是有原因的。陆青云与旁人不同,他无仙根,却有资质凌然的天魔根。天魔根虽不能在修仙之术上有所帮助,但却可以让其感受魔气与灵气的不同。修仙人拥有灵气,修魔者则是魔气,当然也有其他气息存在整个空间中,比如就有鬼气妖气等。

    取精去糟粕,提起气息纯正且分类别,修炼速度自然会增速不少。

    再说了,被黑色洗髓丹梳理过,即便资质再差,起步上,已经领先太多。绿玉如今,已经从沉睡中初次苏醒,虽然不敢说有多大效果,但对于补充体力,还是可以的。

    张辉凭借这些,给陆青云一年时间,做三年的事。

    对于这些,陆青云不知,他敢承诺下来,凭借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信念。

    夜晚之时,月光比之昨夜,稍有暗淡。陆青云先没有修炼,而是将绿玉握在手中观察。龙凤图案依旧没有变化,从白日一直到现在,绿玉一直散发一股热流。

    只是此时,热流已经不是那么热了,倒有些温。气息虽然与寒气不同,无法疗伤。但却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甚至连头脑都清醒许多。

    张辉给陆青云筑造仙根,取了太多的天材地宝。就像洗髓丹一样,被陆青云吸收的那一部分,不到一成,其余全被绿玉吸走。如此以来,才导致仙根筑造半费,成为伪仙根。

    而绿玉却似乎从沉睡中半醒,散发着浓烈的灵气,这灵气,修士可以吸收,凡人则感到神清气爽。

    这块玉,是我的一半生命,师尊,你的恩德,青云铭记!陆青云将绿玉重新挂在腰间,翻开了风拳竹简。

    风拳口诀不多,只有数千字,以扑朔难懂的词语编成。言语深奥,词句断续。陆青云看起来,很是吃力。

    修仙者,一般都由师尊先引导,逐句解释,然后才会自信修炼。张辉不同,他不习惯那种手把手的教导方式,人是有悟性的,若是加以引导,这些悟性很可能被抹杀。

    况且日后,这悟性比任何功法都要重要,对于这点,张辉比谁都了解。

    一夜无眠,陆青云却仅仅读懂了十句话,不到百字。这令他大为头痛,仅仅入门,却为何如此困难。

    困难,我怎会惧怕困难呢,陆青云摇摇头!眼中渗出几根血丝来,他忘却了时间,继续钻研那苦涩难懂的风拳中去。

    疲倦,只是对凡人而言,修真者,完全可以通过打坐代替睡眠。陆青云虽不是修士,但却有绿玉。绿玉浑身弥漫浓郁的灵气,足以令其忘却疲倦,苦心钻研武学。

    一个姿势,一股信念,老山深处,一间破茅屋中,一个略显单薄的少年,手拿一块竹简,安静的思索,推演。他忘却了时间与疲倦,全身投入风拳的探索中。

    这一坐,便是十日,陆青云睁开双眼,血丝弥漫眼眶中,但神情中没有一点疲倦之态。相反,脸上有喜意。风拳之术,他已然明悟。

第11章 九死一生(11)() 
这明悟不同师尊教导,而是自身的体会。风拳是神,是形,可却是有变化。也有缺陷。

    风拳精髓便是一个快,快如风,快如声。眨眼之间,杀敌百米之外。然,风拳中,也只是将速度提升到声的境界,为何没有更快,比如,快如光,快如电?这推敲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便是明悟的结果,熟悉与明悟是两码事,熟悉可以让你运筹帷幄,而明悟则可以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陆青云便从简单的速度中,为自己打开一扇大门。只是他不知,这扇大门太大,快如闪电,整个八荒大陆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但,能明悟这点,风拳的初学者中,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起章,说的是如何吸纳天地间灵气,一共讲述了七八十字。陆青云仙根虽然不足,但绿玉的灵气足够,他渐渐理解何为灵气。

    吸纳灵气,为己用。感受体内那股砰砰欲动的热流,陆青云心里满足的笑了。一夜之间,八十字的口诀修炼完毕,凭这速度,一年时间可以完成承诺。

    陆青云不求快,只求稳。基础稳健,才能冲破束缚,超越快如声的境界。

    张辉走时说过,修炼之后,一日要念上三次道魔经。陆青云虽不能理解为何,却也不去多想,翻开竹简,研读起来。

    对于张辉,陆青云已然放开心怀,那人,值得敬重,穷其一生!

    竹简打开,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字体铿锵有力,从字迹看出,这字是张辉刻上的。与风拳之术相比,道魔经确实通俗易懂,短短数百字,读三遍,应该很快。

    然,这一切只是陆青云的猜想罢了。读着读着,他的神色渐渐凝重,读一句停下一次。这速度很慢,甚至比风拳之术的研读还要慢上不少。

    字义不难理解,但其中蕴含的魔与道却极为深刻,陆青云太过年轻,经历太少。这种深刻的意味,他能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朦朦胧胧,捉摸不定。

    “道魔两义,相伴相生。人,一份为魔,一份为道。道之极,为仙,魔之极,亦为仙。路不同,却终归一。”

    这一段,陆青云似乎能够理解,但仔细思索,却又有些捉摸不定了。既然道魔两条路终究归仙,可为何要有道魔之分?那么,何为魔?何为道?

    书中有解,却也一笔带过。

    “道者,顺路生,魔者,逆路亡!”

    陆青云更是不解,顺路便为道,逆路便为魔。这是谁定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