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挺起胸膛站排头 >

第76章

挺起胸膛站排头-第76章

小说: 挺起胸膛站排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是我们担负抗震救灾任务以来遇到的第三块大如篮球场的硕大石头,第一块是在打通‘北川生命’通道的时候遇到的,那时是初来乍到没有摸清石头的脾性,所以难免有些怠慢和估计。第二次是老鹰岩堰塞湖上遇到的,这次我们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战塌方、斗顽石’,借鉴了第一次的处理巨石经验后,我们迅速成长起来。这一次,有了前两次积累的经验和作为‘中国王牌工兵’自信,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大事了。

    尽管,在巨石面前素有‘大力神’之称的挖掘机显得是那么的毫无是处。但是,在地震中经历了这么多风险,和石头打了这么多恶仗的我们,不在一遇到难题就纷纷皱起眉头,也不在望‘石’而兴叹的觉得自己渺小而无能为力。在我们的胸膛里有千万群众火种的温暖,在我们的背后有地震灾区老乡们无言的帮助作为支撑。所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早日完成打通擂禹路的任务。

    前路受阻,参谋长迅即召集在场作业的干部和战士们现场紧急制定方案。“机械排不上用场,咱就用工兵的杀手锏来‘爆破’它。”作为老工兵的连长苗振华,有着丰富的和石头打交道的经验,一语点中官兵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凭借顽强的工兵精神和军路生涯中练就的过硬本领,机械连战友杨勇、李伟立即主动请缨,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中的风钻手和爆破手。在得到现场负责人的批准后,二人快速徒步来到顽石下,抬头向上望去,这块堵住擂禹路的顽石约有4米高,向内侧斜成一个120°的角矗立在大道中央。经过现场的仔细勘察,定下来的爆破方案就是必须爆破定在拦路石头的中部进行,周围还要配合用凿岩机打上至少八个炮眼,然后填塞上乳化炸药,用电**起爆,方可在一举炸掉顽石的同时保证全体官兵的安全。

    有了既定的方案,大家伙开始各司其责的工作起来。主动请缨的杨勇和李伟为尖刀,负责用风钻打炮眼、装药、预埋电**和起爆线任务;我们安全员分两拨,一拨继续观察警戒周围山体的变化,一拨开始搜索劝退附近方圆1公里内的老乡们;其他作业人员则负责开始准备运送加工炸药。

    就在大伙儿忙碌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作为尖刀的杨勇和李伟两人扛着风钻却不停地在巨石面前转起了圈。

    “杨勇他们怎么原地打转呀,咋回事?”作为安全员的我,看着他俩莫名其妙的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禁不住好奇的按着对讲机的对话键说道。

    同样发现问题的曹副处长早就大步流星的跑到两名尖刀面前。原来是巨石太滑,扛着风钻机不好攀爬上去,一人在上一人在下的往上递送有高度不够,无法即刻施展开来打眼,急得两人是团团直转。

    “是呀,120°的坡度!怎么才能在这块石头的心脏上打上8个炮眼,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看着两名尖兵焦头烂额的样子,我也不知不觉的替他着急起来。

    在这时,就看见李伟捡起了地上的一根20米来长的电缆,激动的大声朝着杨勇喊道:“有了,有了,咱们空中作业!”

    ‘空中作业!?’听到从李伟口里说出的这个方法,刚开始我还有些迷惑。但是经过一番思索,终于明白了他们是想先在岩石的顶部钻两个深长的炮眼,然后在炮眼里各插上一根钻杆,接着杨勇和李伟利用电缆线作为保险绳系在腰上滑到顽石中部,这样就可以在岩石的心脏上钻出8个炮眼。

    “耶,我真是太聪明了!看来我天生的是个工兵的种。”就在我暗自为自己解答了‘空中工作’的奥妙高兴之时,另一个十分棘手问题却撼动了我的内心,那就是安全系数也随着任务的艰巨增加的很多。作为一名王牌工兵部队的工兵这是逃避不了的问题。‘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从走进工兵序列的第一天起,我们生命就注定了会随时凋零。虽然,有过害怕,虽然,想过退缩……。但是,如果祖国真的需要,我们会毫无保留挺起胸膛站排头。

    ‘突,突,突’随着风钻声在山谷中的响起,在顽石的上端山体上,两个身着枫叶迷彩的战士正全神贯注的手持凿岩机,使劲的把钻杆打进岩体之中。

    烈日当空,时间在石头和钻杆的较量中一点一滴的过去。晌午14时15分,随着杨勇的一个胸前握拳的姿势,两个1。5米得炮眼终于钻探完毕。紧接着,曹副处长站在随时可能滑坡的山体上,将两个钻杆借用一个大锤的重力下,牢牢的砸进了山体的腹部。随即,杨勇、李伟两人果然将电缆绳作为保险绳系在了腰间,拿着风钻就滑到了顽石的中部。

    ‘突、突、突……’风钻声再次在山谷中响起,在强大的冲击力下,钻头一寸寸的向顽石的心脏钻去。作业约27分钟的时候,突然,我们警戒的对面山上有动静,远远看去一些细小的碎石渣子正沿着山体迅速的朝着杨勇和李伟两人作业的位置落下去。

    ‘嘟、嘟、嘟……’说时迟那时快,山谷中很快响起了连窜的紧急哨音,这是我们几名负责警戒的安全员吹响的危险信号。山顶负责尖刀们安全的李处长和曹副处长在危急关头,紧紧的拽住系住杨勇和李伟安全的电缆绳。‘嗖、嗖、嗖……’随着阵阵急骤般滚石声,大量流石块从300米的高空万箭齐发般的悉悉索索向下滑来。

    眼瞅着就快要砸着岩壁上作业的杨勇和李伟的时候,就瞧见他俩迅即拉掉风钻开关,然后双手护头,身体责紧紧的附在顽石的一处遮掩位置,足足两分钟的时间里,数不清的流石擦着作业人员的迷彩服划过。

    两分钟后,作业再次开始,悬吊在顽石中部的两名尖刀腰间已被电缆线勒得隐隐作痛。当我稍微松口气的时候,手中紧紧拽住的拳头满是湿润的汗水。

    约莫他们再次作业10分钟左右,短促而紧急的哨音再次响起。就只听见,另一边负责警戒的连长大吼一声道:“山顶有石块飞扬,又要掉石块。”

    果然,大量的泥石又开始从山顶向下滑落,作业再次被迫停止。当安全员的半天来,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流沙坡每隔约10分钟滑落泥石。这样的情况下,作业是在艰难中进行,1小时,两小时,5小时……风钻杆向巨石心脏一寸一寸的钻进。18时55分,巨石周围布满了一个个装好乳化炸药的炮眼。

    “点火!”随着参谋长的一声令下,‘嘣’的一声巨响中,斜挂在流沙坡的一个巨石随即四分五裂。顿时,山谷中回荡起战友们的欢乐声。

    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抗震救灾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有超人的毅力和勇敢。虽然死神一次次的招手,却又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因为我们有着非凡的胆量与智慧。

    明天,我们依然会继续开路前进。 

第一百章:穿山掘地斗顽石() 
第一百章:穿山掘地斗顽石

    “有个部队在擂禹路,开山挖石无人敌,救灾战场显神威……”这段擂禹路上沿途不知道那位老乡自编的快板在俺们团抗震救灾现场广为传唱

    7月11日,星期五,晴,上午8时许,北川县城擂鼓镇通往禹里乡的‘生命通道’抢修现场,一派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的繁忙紧张现象,深挖,卷起,侧倒,我绝技操作手们正聚精会神的清理山体垮塌的碎石,挖掘机迅捷有力的挥舞着挖斗掘土刨石,在峡谷、陡坡,悬崖和飞石中艰难的前行,‘生命通道’就这样龟行般的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

    ‘嘟—嘟—’,突然间,安全员急促吹响了预警哨,并挥舞着停止作业的红旗。顺着安全警戒的位置放眼望去,只瞧见在离他不远崖壁30多米高的半山腰处斜挂着一块岩石,已松动得裂开了一条十多公分的缝隙,岌岌可危,光凭肉眼就清晰可见,石头渣子正像下雨使得哗哗的往下撒。望着摇摇已坠的危岩,大家都惊呆了,一个个屏住呼吸,唯恐有半点声音会惊扰石头滚落。

    片刻时间后,现场的战友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纷纷紧凑眉头若有所思的审视着前方的受阻道路,这一段近百米的路段下陷形成20多米深的沟底,要想治理这段下陷的断路,必须扳倒这块‘卡脖子’的顽石。

    此刻,咱们部队三级士官都是在山沟里跟石头打十多了多年交到的老工兵,他们异样的沉着镇定。尤其是负责操作机械的操作手们,只见挖掘机操作手杨靖宇扛起排险杠,带着安全员绕道爬到了半山腰处,用排险杆向向顽石与山体裂隙周围猛烈地撞击,铁钎与石头硬碰硬的交汇之处那是火花四溅,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后,顽石再也禁不住攻击,只听‘轰隆隆’一声响滚落到路面上。

    这块被杨靖宇拍下来的顽石竟然足有解放卡车那么大,重约百余吨,机械连的战友们把挖掘机开到他面前也无能为力,大家只能眼巴巴的望‘石’兴叹。危难时刻,又是俺们连长苗振华带着两名连队爆破员扛着两部风镐挺身而出,走近顽石,选了一个稳固的支撑点后,开始‘嗡嗡’的用风镐在石头上钻起了炮眼来,看这阵势又是要准备对顽石实施爆破作业。

    ‘突—突—突—’两部风镐的坚实钻头旋转着从两侧直击顽石的腹部,每钻一个炮眼需要花掉近十分钟的时间,大约50分钟后,顽石的周身被钻出4个约50公分深的炮眼。然后,爆破手们默契的将准备好的乳化炸药连接着**和引线,小心翼翼的放入炮眼里。

    10时22分左右,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轰隆一声惊天巨响,顽石四分五裂的遍地开花。

    堵住我们去路的巨石被丁点儿炸药瞬间夷平,破碎的石粉扬尘漫天飞舞。这一刻,群情激奋的工兵们早已经组了成党员先锋队采用迂回战术,在一名当地老乡的向导下迅速从河道上绕过去,准备想再翻越山顶,迂回到另一端准备开始两头并进式的施工。

    当全体党员先锋队员们爬到半山腰向前进了200多米后,突然再次听到山顶哗啦啦响,“不好”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知道可能又是余震引发石块下滑。党员先锋队的战友们立即趴到一块巨石下。随后,果然一股石流从他们的头顶经过。回过神来的向导脸色煞白激动的说道:“要命,不能再往前去了,我要回去。”

    经过再三的耐心劝说,向导愣是不愿意再向前他进一步。最后只得让向导指清迂回的路线,俺们自己顶风冒险的向前继续前进。‘寸步难行’,用这个词来形容迂回道路的艰险一点也不为过。头顶是危岩,一旦滚下来,躲都没有地方躲;脚下是山谷,万一失足跌下去,就算不死也是个重度残废。情况不明,无的放矢肯定会吃败仗的,要是放在平时肯定会先把路况搞清楚,但是这会儿已经是箭在弦上必须拿下这个难啃的骨头。好在大家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党员先锋队的战友们深一脚浅一脚、忽而爬忽而条的冒着头顶滚石不断,崖壁多处崩裂渗漏的危情,50分钟后终于迂回到了对面。

    由于机械暂时开不进,迂回过去的战友们只能用撬杆依托大家伙的蛮力去一点点的撬动巨石,用铁锹和箩筐铲黄土,依靠肩扛背挑来扛石抬木,配合着我们这头的机械分队搬巨石、清路障、劈道路,发起乡村‘生命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