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花都猎手 >

第527章

花都猎手-第527章

小说: 花都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竭力把儒家封建礼教和佛教因果报应沟通起来,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报应教义的。并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论”。隋唐时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调合中国传统思想而创立的,华严宗学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力图两者相融台,调台儒家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注意调合中国传统思想。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园,宣扬“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儒释共为表里的主张,因而发展成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创立与佛教的渗透茶道的创立】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光辉绚丽,但“茶道”一词,很长被人们所遗忘,竟发展到日本学者曾向国人提出“中国有没有茶道?”荒谬而富讽刺的笑话。
    对中国茶道的创立,学术界说法下一。有引陆羽《茶经》“精行俭德”四字。有引《封氏见闻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有“中国明初朱权自创的茶道”等等。百花齐放,可见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势喜人。陆羽,擅长种菜种茶,首创饼茶炙烤“三沸”煮饮法,对茶的功效论述甚详,对茶的品饮他侧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无疑他是我国茶道的奠基人。但遗憾的是他在《茶经》中没有明确提出“茶道”这个词,令人费解。
    根据笔者手中资料,“茶道”一词最早是中唐时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饮茶歌&;#8226;逍崔石使君》一诗中明确提出来的,诗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篇,“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饮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动人的歌颂,不但明确提出了“茶道”一词,而且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结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动,所以笔者认为皎然是中国禅宗茶道的创立者。由于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宫廷茶具在法门寺重现天日,学术界认为唐代实际存在着宫廷茶道、僧侣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风格的茶道,从而论证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这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但在三种茶道中,笔眷认为僧侣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响力都超过前二种茶道。佛教对茶道的渗透,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憎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但形成气候笔者认为始启中唐。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浓烈,僧侣敬神、坐禅、念经、会友终日高不开茶。禅茶道体现了良然、朴素、养性、修心、见性的气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礼仪秘藏在法门寺地宫金银系列茶具从设计、塑造和摆设的位置更令人信眼地认识到“茶禅一味”的真谛。禅宗茶道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移值到日、韩等国,现在已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对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三、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月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8226;第一节禅茶一味
    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约胺鹧е械摹洹⒍ā⒒邸б捕际且跃参7鸾天诒闶谴印病写闯隼吹摹?梢运担沧猜鞘抢γ遣挝蚍鹄淼闹匾纬獭T诰沧猜侵校四衙馄@头⒗В馐焙颍芴嵘褚嫠伎朔獾闹挥胁瑁璞愠闪遂咦詈玫摹笥选?br /》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二、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
    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三、‘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1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2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3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4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1题德玄上人院杜荀鹤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2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灵一和尚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失题陈继儒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4茶与中国文化发展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8226;第二节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会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