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

第98章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第98章

小说: 战争论[1].克劳塞维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会战后,为了休整部队,法军退至帕萨尔格河左岸,普军和俄军隔岸与之对峙。
  107 、1812年10月18日,莫拉指挥的一部分法国军队在塔鲁提诺附近同本尼格森指挥的俄国军队展开会战,法军损失二千人和三十八门火炮,莫拉败退。这次会战的失败促使拿破仑决定早日撤出俄国。
  108 、1815年6 月15日拿破仑击退齐滕率领的普鲁土军队的前卫之后,进占沙勒尔瓦,命奈伊元帅继续向北推进,牵制威灵顿指挥的英军,命凡达姆向桑布勒弗前进,拿破仑本人率领预备队居后策应。此时,布留赫尔的三个军配置在圣阿芒、林尼和桑布勒弗一线。6 月16日下午,凡达姆率领第三军攻打普军右翼,经激烈战斗,攻陷圣阿芒;热拉尔率第四军攻击林尼,遭到顽强抵抗;格鲁希则攻普军左翼。下午6 时半拿破仑将近卫军投入战斗,最后击败了普军。
  109 、1757年布拉格会战( 参见注54) 前,腓特烈二世与施韦林在奥军阵地前会合,因敌人阵地设置在布拉格东边的高地上,难以从正面进攻,腓特烈二世决定迂回奥军右翼。这样,普军必须向右展开,但施韦林的军队全是从右翼开始行军的,右翼在前,左翼在后,根据当时对战斗队形的要求,只能向左展开。因此,施韦林不得不进行一次反转正面的行军,即命令纵队首尾相调,使左翼在前,右翼在后,然后向右展开。
  110 、1760年秋,托特列宾率俄国军队经奥德河向普鲁士首府柏林进军。奥地利为了支援俄军,派拉西将军率军队从西里西亚的希维德尼察出发,连日行军,10月2 日抵达柏林以南二公里的滕佩霍夫村,十天行军三百多公里。
  111 、1758年5 月1 日,腓特烈二世率普鲁士军队从西里西亚侵入摩拉维亚,11日在阿里木次附近占领阵地,因缺乏攻城辎重,迟至22日才正式开始围阿里木次附近。前一天奥军一部在阿里木次东北截获普军大批弹药辎重。
  腓特烈二世因后方交通线受到威胁,被迫停止围攻,向波希米亚退却。退却时因携带辎重甚多,运动速度极慢,在七天之内只前进了六十公里,但奥军并未进行追击。
  112 、这两次战斗发生在1812年战局( 见注26) 的初期。1812年7 月20日,拿破仑为了切断巴格拉齐昂军团和巴尔克来军团会合的去路,派达乌指挥的法国军队前进到莫吉廖夫。7 月23日,达乌的法军同巴格拉齐昂指挥的俄国军队进行战斗,俄军退却。1812年7 月25日,莫拉指挥的法军在奥斯特罗夫诺与俄军前卫( 由奥斯特尔曼·托尔斯泰指挥) 相遇,激战两日,俄军败退。
  113 、普鲁士的约克军隶属布留赫尔指挥的西里西亚军团,约四万人。作者在此列举的几个战例都是该军团在1813年秋季战局中进行的会战。
  114 、仓库供给这种给养方式是在十七世纪后半叶路易十四时代产生的,当时实行一种所谓的“五日行程制度”,作战军队距离仓库不得超过五扫行程,只有建好新的仓库以后,军队才能继续前进。面包房设在军队和仓库之间,距军队两日行程,距仓库三日行程。部队每五日领一次新鲜面包。据说,到十八世纪末欧洲各君主国干涉法国革命时,普鲁土将军不伦瑞克公爵仍坚持实行这种制度。
  115 、从阿迪杰河向多瑙河下游的行军,系指1797年拿破仑从北意大利向奥地利施太厄马克的进军( 参见注22) 。从莱茵河向维斯拉河的行军,系指1806年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率法军从莱茵河出发,在耶纳、奥尔施塔特会战中击败普军,一直追击到维斯拉河( 参见注21) 。
  116 、霍亨甫利得堡会战是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中一次著名的会战。1745年6 月2 日腓特烈二世率普鲁士军队进至希维德尼察以北,统率奥地利萨克森联军的洛林公爵误认为普军向奥德河畔的布勒斯劳移动,因此走出山区,进入霍亨甫利得堡东北平原,企图监视普军的动向。6 月3 日午夜普军突然接近联军,并于6 月4 日清晨二时发起攻击,首先击溃联军左翼的萨克森军,然后以优势的骑兵击败奥军主力。奥萨联军遂向霍亨甫利得堡以南退去。
  117 、帝国军队指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十三世纪末,神圣罗马帝国各成员邦国开始分离自主,帝国皇位等于虚设。帝国没有统一的军队,“帝国军队”系指各成员邦国的军队。作者在这里则指南德意志诸小邦的联军,这支军队在七年战争中为奥地利的同盟者,曾参加反对普鲁士的战争。
  118 、标洛是当时有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在1799年出版的《新军事体系的精神》一书中,曾提出十二条战略原则。他根据几何学原理论述了作战线的问题,规定了平行的、离心的和成钝角三角形的作战线,论证了基地弧线包围敌人基地的方法,制定了沿平行的和离心的作战线退却的方案,并提出了与此有关的其他见解( 参见注1 、15、16) 。他的理论当时在欧洲各国军事界影响很大。克劳塞维茨认为他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在本书中曾多次加以批判,在这里是用讽刺的口吻指出标洛的战略原则是没有用处的。
  119 、十九世纪,欧洲有些国家,除了正规军以外还有后备军的组织。后备军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平时进行定期训练,战时动员征召。主要用于要塞或国土防御,以后逐渐用于野战或出国作战。关于普鲁士的后备军的情况  。
  120 、 1808 年拿破仑诱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赴法国并加以囚禁,立约瑟夫(拿破仑之兄)为西班牙国王,借口防止英军在西班牙登陆,派军队继续占领西班牙。西班牙人民群起反对,起义遍及全国,起义军和英国派遣的远征军一起同法军作战,最后终于赶走了法国侵略者。
  121 、波兰在十八世纪时成为邻国争夺的对象,1772、1793、1795年三次被普鲁土、俄国和奥地利瓜分。
  122 、鞑靼人本来指讲突厥语的民族,十三世纪后,欧洲人用它泛指蒙古帝国及其金帐汗国所属的各个民族。
  123 、克里米亚鞑靼国是十四世纪末金帐汗国解体时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建立的汗国。这个国家为土耳其和俄国争夺的对象,在第一次俄土战争(1774 年) 以前臣服于土耳其,第一次俄土战争后名义上独立,不久,便为俄国所吞并。
  124 、恰斯劳会战又称科图西次会战。1742年5 月17日,腓特烈二世率领的普军同洛林公爵指挥的奥军在恰斯劳和科图西次之间进行了战斗,这是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中最后一次会战。
  125 、1810年,拿破仑又派马森纳率法军侵入葡萄牙,企图将威灵顿率领的英葡联军逐出葡萄牙。9 月,法军在布萨科会战中受创。尔后英葡联军退入托里希—佛德腊希营垒,法军屡攻不下,因粮食缺乏和军队中疾病流行,不得不自行撤退。
  126 、拿破仑于1806年对英国实行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同英国通商。葡萄牙受到英国的支持,拒不执行这项政策。1807年拿破仑派兵占领葡萄牙,1808年又进军马德里。1808年英军在葡萄牙登陆逐走驻葡法军,西班牙也爆发了全国性的反法斗争。拿破仑亲征西班牙,并于1809年再次派兵攻入葡萄牙。1810年专门组织了一个军团,由马森纳率领在葡萄牙同葡英联军作战,由于兵力已在西班牙受到削弱,终于没有战胜葡英联军( 参见注125),被迫于1811年退出葡萄牙。
  127 、1813年秋季战局开始时,反法联盟的军队约为四十九万,拿破仑的法军为四十四万,双方兵力相差不大。10月中旬法军退过易北河,据守来比锡附近的帕尔特河、普来塞河和埃耳斯特尔河地区,当时的兵力约为十六万人,而联军则有二十八万左右,兵力对比已很悬殊( 各种资料对具体兵力的说法不一,这里只是个大概数字) 。
  128 、1813年秋季战局开始时,拿破仑法军的主力配置在德累斯顿附近,处于内线,反法联盟的军队分别配置在波希米亚、西里西亚和柏林,处于外线。因此法军从德累斯顿附近出发的出击是由圆心向圆周的运动。
  129 、 1813 年8 月博伯尔河战斗后,布留赫尔避免同拿破仑会战,向东撤退。拿破仑派麦克唐纳率军队追击。8 月26日,布留赫尔乘法军渡过卡次巴赫河时立足未稳,将军队分成三路进行攻击,将法军击溃。8 月29日,联军在追击中歼灭了属于法军第五军的庇托师而重新推进至博伯尔河。
  130 、在中世纪,西欧封建主将土地分给诸侯,作为采地,诸侯则对领主负一定的义务,主要是军事义务。一旦战事发生,领主即召集诸侯的军队作战。
  这种军队的召集往往以完成某一战事为期限,战事告一段落,诸侯的军队就要回去。
  131 、1806年耶纳会战( 参见注21) 之前,普鲁士军队配置在耶纳、魏马一带,马格德堡( 当时普鲁士最大的要塞) 恰好在它的退却方向上。10月14日普军在耶纳和奥尔施塔特被法军击溃后,它虽然已经不能按原来的方向退向马格德堡,但仍绕道经奎德林布克向北方退却,于10月20日到达马格德堡,在这里整顿了十分混乱的部队。
  132 、阿里木次是十八世纪奥地利的一个要塞,位于苏台德山南面,即背向普鲁士的一面。普军要想围攻阿里木次,必须经过苏台德山,交通线易被敌人切断。1758年5 月22日,普军围攻阿里木次要塞。6 月30日,奥地利统帅道恩派别动队于普军通过苏台德山的交通线上截获大批辎重,迫使普军停止围攻,向波希米亚撤退。
  133 、1756年8 月,腓特烈二世进攻萨克森,企图进而占领波希米亚。萨克森军在皮尔纳附近构筑坚固阵地进行防御,等待奥地利军队前来支援。直到奥地利的援军被普军击败后,10月中旬皮尔纳的守军才全部投降。但腓特烈二世也由于冬季临近而未能达到占领波希米亚的目的。
  1757年,普军攻人波希米亚,5 月初在布拉格附近大败奥军。奥地利统帅卡尔亲王被迫退守布拉格城,等待道恩所率摩拉维亚军团前来解围。6 月18日,道思在科林击败腓特烈二世,迫使普军放弃布拉格,撤出波希米亚。
  134 、1759年( 七年战争的第四年) ,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越过莱茵河,向汉诺威进逼,普鲁土军队节节退却。8 月1 日,普鲁士的斐迪南公爵率领军队在威悉河左岸明登城附近同法军激战获全胜,又把法军逐至莱茵河附近。当时普军在明登附近的阵地面向南方,同联军向汉诺威前进的方向平行,所以是侧面阵地。
  135 、七年战争中,普鲁土军队于1759年7 月10日在下西里西亚博伯尔河畔的施莫特赛芬附近占领坚固阵地,以阻止道恩所率奥军自波希米亚去奥德河畔与俄军会师。
  136 、1760年,普鲁土富凯将军在下西里西亚的博伯尔河东岸的兰德斯胡特城占领阵地,企图阻止奥地利军队通过里森山脉进入西里西亚。6 月23日遭到奥地利劳东将军的进攻而全军覆没。
  137 、1796年7 月9 日,莫罗率领的法军和卡尔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在南德意志黑林山附近的马耳希进行会战。当时一部分法军从山上迂回低处的奥军左翼,奥军被迫后撤。
  138 、1796年7 月,奥地利的阿耳文齐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