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保证三峡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三峡工程仅电能消纳一个课题,便促成了全国性巨型电网的建设,这当然是好事,喜事。全国性电网的建成,可最大限度地配置电力(水电和火电,核电及其它)资源,充分合理地平衡季节差异与消弥地区缺憾,追求集团利益最大化。
然而,我们大家都明白,电力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既然是竞价上网,那为何还要硬性规定这里多少那里多少呢?所谓竞价,就是所有发电企业,不管大小,不论国营、集体或合资,都是平等的,都有权根据自身状况报价;反过来一样,电网公司也该一视同仁,谁的报价合理就与谁签订上网协议。
如此一来,八省二市的首脑们会不会随着“竞价上网”的白热化而再次要求不用或少用三峡电呢?
很明显,因三峡工程并非单一的电站,它投资工期长,固定资产总投资数额巨大和单位千瓦投资成本并不优越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上网电价相对于单一火电厂或中小型水电站,肯定不具有诱惑力。
三峡电,真的会沦为“想说爱你要商量”的境地么?
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popbook
从工程建设投入期转入工程运营收获期,以独立发电企业身份向市场提供电能产品和服务,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是:2003年8月29日16时39分。
伴随着三峡左岸6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并入电网,三峡工程顺利实现了当年首批4台机组发电的目标。
从这一时刻起,中国三峡总公司管理重心已从工程建设为主,转向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运行管理并重阶段。
迎难受命:葛电精英聚三峡
2000年2月18日,为适应三峡工程2003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管理需要,中国三峡总公司决定成立三峡水力发电厂筹建处。抽调葛洲坝电厂厂长姚海清出任筹建处主任。
姚海清说,从公司战略发展全局出发,中国三峡总公司提出了3条筹建原则:一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向;二是不办社会职能;三是管理上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并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这些原则确定了三峡电厂筹建基调和追求目标。
那么,何谓一流呢?
一流的标准应该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服务。
国内一流尚有章可循,三峡电厂诞生前,国内己评定不少一流电厂了。而国际一流,则没有任何管理模式借鉴,也无法用一个标准衡量。姚海清认为:设备的安全指标,设备可靠性管理水平,机组强迫停运率,设备管理自动化水平,发电量、设备效率、厂用电率、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等,这些指标都可以与相似的电厂比较,都是考核一个电厂是否成为一流电厂的硬指标。
未来三峡电厂的定员标准是按国际先进水平准确定的,人均装机5万千瓦,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确定的控制定员为370人。
三峡电厂大部分人员都来自葛洲坝电厂。
从一个老厂选拨“新人”组建新厂,“新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
首先,他们要过外语关,这是前提条件。葛洲坝机电设备全是“自力更生”的产物,三峡电厂全是洋设备,其铭牌标识图纸资料全是洋文;其次是技术关,三峡电厂机组是当今最先进科技产品,要想得心应手驾驭它,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行;再一条就是年龄关,四十岁以上非业务骨干,想去三峡电厂梦都别做。
从葛洲坝到三峡,距离虽只有38公里,可这些“新人”要想实现成功跨越这38公里,得付出巨大代价!
因为三峡电厂筹建处要人,不是组织调动,而是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多次竞聘。
为适应未来要求,人员招聘到位即分批展开培训。培训并非短期行为,而是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全厂制定了3年培训计划,并逐年制定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部门制定月计划,周计划,采取设备制造厂家培训、现场培训、生产管理考察、技术交流、专家讲座、电厂实习、互教互学等多种培训方式。每一项培训计划完成后,要进行考核认证,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年终绩效考核的内容,并要求在设备交接前每个员工必须完成岗位上岗资格认证。
自筹建以来,共有4000余人次参与了三峡电厂管辖设备标书文件编制,招标评标及合同执行工作,协助质量控制并从使用的角度提出完善设计建议100多项。为了在建设过程中就熟悉和掌握设备性能和质量,他们不断派出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和监理工作。为了提前掌握关键技术,他们还参与了电站监控系统应用软件的联合开发,全过程参与了左岸电站机组运行调试和试运行工作。
据粗略统计,从筹建至正式接管机组前,三峡电厂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编写机组及设备运行145部规程;采购收集专业技术图书256类,共计4000余册;组织翻译17种1000余万字的技术资料;组织翻译监控系统、励磁、保护等设备运行与维护手册18种约400万字;组织制定了《三峡电厂紧急过程控制标准》和机组安全运行的18个预案,同时在生产组织体系、物资、安全管理、消防管理、防汛准备工作、安全保卫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准备。
2002年11月6日,三峡水力发电厂正式成立,年富力强的张诚成为首任厂长。
2002年12月成立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将三峡电厂划归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其管理范围是三峡各电站的发电生产、三峡工程水工建筑物(除通航设施外)、闸坝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并承担管辖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峡电厂的管理目标是:在2006年左岸电站建成后一年内、2009年右岸电站建成后一年内两个电站分别达到国内一流水电厂标准,全部建成后两年内达到国际一流的水电厂标准。
洋为我用,心中点亮一盏灯
众所周知,三峡左岸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均采用国际招标采购,代表了当今发电设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说,三峡左岸电站主设备姓“洋”。
三峡左岸电站立足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常规控制,整个系统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全分布式体系结构,即功能分布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三峡左右岸电站厂房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加上规划中的右岸地下电站6台机组,三峡电厂未来装机规模将达到2240万千瓦。在一个电源点上拥有如此大规模的装机容量,世界上绝无仅有。
如何管理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无疑是一个新的难题。
三峡电厂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单位,要承担控制发电生产成本和负责管辖设备的安全生产。其职责范围包括负责三峡工程各电站的发电生产;除通航设施外的三峡枢纽水工建筑物、泄水闸门、机电设备、金属结构的运行及维修(大修除外)管理。由此确定的管理规模将包括: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座500千伏GIS开关站,包括22个导流底孔、23个泄洪深孔和22个泄洪表孔的泄洪设施,以及2个排漂孔,3个排沙孔;三峡工程除通航设施以外的水工建筑物和坝顶门机等相关生产辅助设备和设施。
三峡机组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也是世界上运行工况最复杂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三峡水库水头变化,长江的泥沙问题,漂浮物问题,都是世界上其它类似机组不曾遇到的。而且,三峡机组技术先进,规模宏大。与一般水电厂相比,三峡电厂设备、设施分布面广,层次多,数量大,控制系统复杂。例如,同样台数的机组,三峡电站配备的辅助设备要比常规电厂多出数倍,仅左岸电站厂用电400伏配电盘柜就有近300多面。而且在机组投产初期,由于移交区域不连贯,每一台发电机组单元的设备都分布到主、副厂房7个高程,跳跃式的交接带来了生产区域空间上分段分层,加上其他机组的安装正在施工,难以进行封闭管理,影响运行维修的工作效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也难以全面地发挥。
洋为我用,三峡电厂员工心中点亮一盏灯。
这盏灯亮在心灵深处,亮光闪耀处是洋文洋表洋设备,而亮点就是世界一流标准!
学懂洋文是基础,熟悉设备并掌握设备性能,使之为我服务听我指挥,三峡电厂筹建人员所经受的磨难,非过来人莫能体验。
三峡电厂自2003年7月9日开始接机,初期机组运行可靠性差,经常发生停机事故。其原因主要是机组辅助设备的控制设计及自动化元件的可靠性差,外方的设计思想是机组有故障就停机等。
针对投产初期机电设备出现的系列问题,三峡电厂对机组制定了12大类57项反事故措施(现已实施389项)。并对绝大部分遗留尾工进行了处理,对控制逻辑、设备定值、标识、二次回路、辅助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改进与完善,同时,三峡电厂抓住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冬修时机,利用长江枯水期有计划地对所接管的机电设备进行了一次C修。
发现并处理了一些重大的设备缺陷:
通过对纯水系统、调速器系统、VGS机组轴承冷外循环油泵、高压油泵控制回路系统、ALSTOM水导外循环油泵控制、机组保护与保护双重化、主变冷却器及保护功能、机组辅助设备电源监视继电器等系列设备技术改进。
完善厂用电设备保护定值,合理制定机组和厂用电运行方式;将厂用电操作方式由";先停后送";改为";先送后停";方式,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加强了系统调试和操作的规范管理与联系制度。
同时,根据首批机组运行经验,以及首批机组启动验收专家组的建议,三峡电厂在已有的关于";机组拉断螺杆破断、运行中机组振动增大、发电机转子接地、发电机定子绝缘降低或击穿、电刷冒火";等18个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发电机气隙监测系统事故预案》、《500kV主变压器、电抗器油气在线监测事故预案》,《处理机组压油泵破裂故障的应急程序》、《机组切机后调度方案》、《厂用电全停预案》、《电站消防预案》、《水淹厂房事故预案》以及《电站安全保安预案》等,真正做到了事故防患于未然。迅速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为全面实现2004年装机、发电、投产计划,进一步提高机组安装质量,保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运行,三峡总公司对参建各方单位提出了“达标投产、首稳百日”的新考核目标。
“首稳百日”不仅是对机组设备性能的检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