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 >

第37章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挑战伊泰普,当一线工地传来年浇筑448万方混凝土捷报,下岸溪料场一片沸腾。

        与日新月异,伟岸崛起的大坝相比,下岸溪的名字和人工砂石加工系统鲜为人知。宛若戏剧舞台,物质的大坝是工程主体,是主角;而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则是隐匿在台后的配角,是幕后英雄。人也—样,下岸溪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同样辛勤劳作的三七八员工,身处偏辟一隅,少有传媒宣传和介绍他们;他们与一线建设大军协同作战,却绝少有抛头露脸的机会——唯如此,则更令人敬佩。

        从下岸溪采访归来,我在内心为三七八员工祈::愿他们千里之外的家人平安,愿伴随父母寄读在下岸溪当地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欢迎您访问流行小说网popbook
        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我国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实施国际招标。三峡巨型水利枢纽左右两个电站共装机26台,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

        这1820万千瓦是个什么概念呢?

        试与国内比较:它是清江隔河岩电站的15倍,葛洲坝电站的6。7倍,目前已

        建成的国内最大的二滩电站的5。6倍;

        也与国外比较:它是美国大古力电站的1。6倍,委内瑞拉古里电站的1。7倍,

        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电站——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伊泰普电站的1。4倍。

        名副其实,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是新的世界之最。

        一台机组与26颗明珠

        三峡电站共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

        单容量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个庞然大物。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大古力电站和巴西伊泰普电站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电站的单机容量是70万千瓦。

        三峡工程19861987年重新论证期间通过的机电设备论证报告,确定的单机容量是68万千瓦。由68跃到70,显然是考证国外1980年代投产的同类型机组成功运行的实际而最终敲定的,1台机组增加2万千瓦,26台机组便增加52万千瓦,相当于又增添1台机组了,发电量非常可观。

        我们说单机容量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庞大,它“庞”到什么地步?又“大”到什么程度呢?

        先说重量。

        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从下至上由水轮机座环、涡轮涡壳、转轮及其导叶、发电机转子、定子等构成机组本体。水轮机总重3350吨,发电机总重3800吨,整个机组累加重量为7150吨。试以东风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为例,这个重量,需要东风卡车1430辆。若以5米为间距,这一字长蛇阵要排满8公里路段。

        再说发电机。

        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名义直径达9。5米,其发电转子重量就达2150吨,这也是惊人的数据。由于额定转速每分钟只有75转,则发电机定子(非转动部分)铁心内径就长达1820米。这个发电机与水轮机联轴由座环自下而上“站”着的家伙,块头多大呀!

        水电的发电原理与火电截然不同。水电的动力来源是清洁的水,火电则是用煤;水力发电是拦河筑坝,自坝前引水孔放水冲击水轮机叶片,使其旋转,由于水轮机与发电机联轴,水轮机转动便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转子切割定子线圈磁力线,形成强电磁场,电能便从水能、机械能实现转换;火力发电用煤首先燃烧形成热能,然后将热能转换成气能(即蒸汽),再将汽能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与发电机是“躺”着且联轴的,这样,便实现了热能、气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水力发电机组转速低,汽轮发电机转速高,每分钟高达3000转。

        三峡电站共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机组。26颗璀粲的明珠光耀三峡,形成输电半径千公里的强大电网。三峡电站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6亿千瓦时,是葛洲坝电站的5倍多。如此巨大的电能输出,势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

        发电效益巨大,好说不大好理解。还是作个形象比喻吧:846这组数据,它相当于建设—座5000万吨特大型煤矿(河南平顶山)和年产2500万吨的特大型油田!

        三峡电站沿坝轴线分左右平行布置,左岸电站安装14台,右岸电站安装12台。左岸安装在前,右岸在后。前14台机租设计制造实行国际招标,后12台机组则由国外厂商提供技术,少部份联合制造,大部份则国内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杌厂制造生产。

        这就是充分利用国际顶尖技术,增强竞争意识,刻意增强和锤炼民族工业实力的重大决策,由国务院总理拍板,采用“拿来主义”,满足三峡工程需要,实现“洋为中用”。

        机组招标:三峡“奥运会”

        1996年6月24日上午,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信息发布会,宣布:三峡工程首批14台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国际招标。

        来自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挪威、瑞士等国的制造厂商和国内制造厂商代表,怀着忐忑的心情,捕捉招标信息。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郑重表示:我们欢迎国内外有资格的制造企业参与三峡工程这一史无前例的“奥运会”,为夺得金牌而努力!

        什么叫“有资格的制造企业”?

        这句话的含义是:设计和制造过44万千瓦及以上、转轮直径等于和大于6米的混流式水轮机,并有3年可靠运行经验的制造企业。

        这是硬指标。它犹如一道红线,将国际上许许多多的知名企业拦截在线外。

        一度被誉为“世界最大采购商”的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秦中一,对合同授予的优先条件,耐心地向我这个外行作了阐述。

        他说:我答应与你国外制造商(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联合体)签合同,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投标者要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响应。换句话说,你要真心实意;其二,你提供的设备、技术支持和服务要能使机组的运行达到最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其三,投标者提出的报价经评议为最合理的报价;其四,要利于中国分包包商的技术转让;其五,要有利于买方的融资方案。

        秦中一仪表堂堂,满面春风,作为机组招标负责人,足迹踏遍全世界。他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且不失幽默,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儒雅风度。

        他介绍说,中方对发电机容量及品质要求,近乎苟刻:设计要求“不吃功率因数”,不吃“温升余度”;在最大容量运行工况下,效率不低于加权平均效率。

        秦中一透露,三峡机组招标是国务院三峡建委会第五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左岸14台机组一次招标,前12台制造以外方为主,中方参加;后2台制造中方为主,中国厂商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制造掌握三峡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1996年6月24日27日,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北京西苑饭店发售长达2000页的机组招标文件;

        1996年12月18日16时前,中国三峡总公司招标工作截止。

        参加三峡左岸机组投标厂商(联合体)有:

        (1)瑞士ABB+挪威克互拉(kvafrner)联合体;

        (2)法国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gecalsthom);

        (3)俄罗斯动力出口公司,列宁格勒金属工厂,电力工厂+瑞士苏尔寿(sulzer)公司联合体;

        (4)日本(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伊藤忠,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住友商社)合体;

        (5)VGS投标联合体(德国伏伊特,加拿大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

        1997年8月15日,三峡左岸电站首批1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国际招标采购决标,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外两个供货集团发出中标通知书。

        中标厂商是:

        (1)加拿大GC水电公司,GC国际公司和德国伏伊特公司西门子公司组成的vgs三峡联营体,中标6台套,中标价为3。2亿美元;

        (2)法国GEC阿尔斯通公司中标8台水轮机,瑞士ABB公司中标8台发电机,此8台套中标总价为4。2亿美元;中国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包额度为总额的31%。

        三峡机组招标“奥运会”,的确是一场激烈的国际争夺赛。细心的读者也许不难发现:在众多国际著名机电制造厂商名单里,竟没有美国厂商。

        这不是疏忽,而是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国民政府曾计划修建三峡工程。美国人萨凡奇博士曾抛出轰动全球的“萨凡奇计划”,一批中国工程师亦被派赴美国垦务局实习。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急于消灭共产党,中国境内内战频仍,“三峡计划”被搁置不足为怪。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拒不承认且对大陆施行长期经济封锁政策,三峡工程闹腾的几十年均与美国佬无干。70年代初中国兴建葛州坝工程时,尤其是该工程出现严重问题且被周恩来强令停工时,美国政界是幸灾乐祸的。

        中美于1970年代末正式建交后,双方水电界人士始有些往来。葛洲坝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多年后施行规模较大的泄水闸护坦围堰检修,美国间谍卫星发现葛洲坝下游有异常举动,立即断言:“葛洲坝垮了”,并立即派水电代表团来中国,找到水电部长钱正英,向她打探虚实。钱正英坦言相告,美国佬仍不相信,于是水电部就安排他们到葛洲坝实地考察,并让他们参观了计划中的三峡坝址。

        19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原则批准三峡工程150方案后,国内反对派力量异常活跃,此间中美水电界也互访频繁。1986年中共中央以文件方式确定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后,美国水电代表团团长弗尔曼回国吹嘘说:“在中国,我们成功地扼杀了三峡工程”。

        1989年“6。4风波”后,中美关系重又陷入低谷,两国水电界少有往来。

        1992年三峡工程开工,美国政府依旧持反对立场。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投资计划近2000亿人民币,其工程规模乃世界之最。就市场而言,可谓诱惑甚大,商机不可多得。美国企业巨头当然不是傻子,当他们得知三峡机电设备设计与制造将向国际招标时,诸多厂商跃跃欲试,中国政府自然不反对美国人参与竞争,但有一条:无论谁中标,除要满足技术转让条件外,中标方政府银行必须提供出口信贷。单“出口信贷”一条,美国银行就不能满足企业要求,故美国机电制造业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国家或跨国联合体抢切“三峡蛋糕”……

        中国工程师的骄傲

        三峡机组国际招标工作的结束,仅仅是三峡工程千头万绪工作中的一环。

        1997年实施的大江截流,标志着三峡一期工程的结束和二期工程的开始。其后的几年间,永久船闸二期工程重兵投入,鏖战正酣;左岸非溢流坝段,114号机组厂房坝段、溢流坝段的大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