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信环视众人,发现除了朱厚熜之外,众人都无动于衷,明白自己还不能服众,也不多言,当下直接分配任务,“骆管事,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的重要,能者多劳,后勤工作就有劳您多费心了。”
“那是自然,典簿你就放心好了,后勤交给我没有问题的。”后勤可是撑管钱财的,有一定的油水,骆安当然乐意做,也对张信的识趣很满意,其实张信也无奈,一行人中就骆安有管理经验,是负责后勤的最佳人选,不选他选谁。
“李工正,上次多亏您帮忙勘察地貌,这次还要麻烦你了。”张信客气的对兴王府工正李构说道,工正,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所以对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张信特意请李构前来指点佃农动土。
“遵命。”
李构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张信认为能专注于自己领域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也不在间,继续发号施令,一会儿就把事情分配完,有条有理,令众人十分满意,因为他们的工作都是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很容易上手。
“张典簿,那我做什么?”见张信干脆利落的把事情分配好,朱厚熜不乐意了,难得自己来这里就是干坐着,没有事情做吗。
张信怎么会忘记朱厚熜呢,这才是真正的麻烦,不可能真的安排一份劳累的事情让他干,不然兴王肯定不放让自己好过的,如果让朱厚熜清闲的在这里游玩,不要说朱厚熜自己本人,恐怕连兴王也不满意了,倒霉的还是自己,真头疼啊。
张信想了很久,决定给朱厚熜一件既繁琐,又轻松的工作,当下笑道:“世子不必着急,有一件事情,十分棘手,还须世子亲自出马才可成功。”
“是何事情,我一定会办妥的。”朱厚熜对于有挑战性的事情很感兴趣。
“其实事情也不算难,就是请世子把庄园附近的田地清丈一下,核实一下当地人口,梯田修筑完成后,也要佃农来耕种的,所以要对这些问题有个详细的了解,这事要涉及到官府,只能由世子出面了。”
“好的,没问题。”朱厚熜干脆答应道。
这时众人看张信的目光中都带着鄙视,还说不难,这可是件最得罪人的事情,就算是世子亲自核查,未必能有结果,不过看朱厚熜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众人也不敢明言。天地良心,张信哪知道古代隐瞒人口是件正常的事情,还以为只要到官府随便对一下户籍就可以了,最多是烦躁一些,但也很轻松。
既然分配好任务了,那下一步就是考虑该如何下手动工了。
张信这几天一直在查阅袁宗皋给的几本,关于修筑梯田的古籍,发现前人对修筑梯田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值得自己借鉴。有本书提到元代有位王祯不仅提出了梯田的概念,而且还最早总结了梯田的修造方法。
根据记载张信已经了解,梯田的开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土山,这种情况只需要自下而上,裁为重磴,即可种艺;二是土石相半,有土有石的山,就必须垒石包土成田;三是如果山势非常陡峭,似乎就不能按照常规去开辟梯田,则只好耨土而种,蹑坎而耘。而兴王庄园附近的山地属于第一种情况。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统筹(二)
更新时间:2009…6…19 11:38:42 本章字数:4030
晚上时候,赵伍垂头丧气的向张信汇报他的工作成果,因为赵伍不识字,没有名单,几百人的名字根本记不住,只能说出个大概情况来,听到张信脑子都糊涂了,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张信开口问道:“总共有多少人前来?”
赵伍一脸愧疚的样子,说道:“典簿大人,小民不识数,乱哄哄的一大群人,实在没法数得清啊。”张信点头,一脸淡定的模样,说道:“这不怪你,是我没有考虑周详,天色已晚,你且回去,有事明天再说吧。”
看到张信语气温和,赵伍心中稍安,闻言连忙道:“谢谢典簿大人之恩,那小民就告退了。”赵伍慢慢退出客厅,走到了一个角落,得意的笑了笑。
“怎么样,他没有起疑心吧。”角落里有早就有人在此等候了,看到赵伍来了出言说道,语气带着一丝嘲弄。
赵伍奉承笑道:“骆管事尽管放心,量他也看不出破绽来。”
“这次你做得不错,也不枉我推荐你当工头。”骆安面无表情说道:“事成之后,我会安排你进王爷当个杂役,总比你当个佃户每天风吹日晒要强。”
“谢谢骆管事提携。”赵伍笑容满面道:“等那个小子被王爷辞退后,典簿之位非骆管事您莫属了。”
骆安这才露出笑容,说道:“希望如此,吩咐你的人,明天动工时,能偷懒就偷懒,不过不要做得太明显,能拖就拖,拖不过就磨,张信的指令你们阳奉阴违就可以了。如果他追究起来,你就说指挥不动那些人,量他也无可奈何。”
“是,骆管事。”赵伍应声,随后迟疑道:“如果他向王爷汇报,那我们该怎么办?”
“那样最好,让王爷知道张信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如何能办大事。”骆安阴笑道:“到时我毛遂自荐,一下子把事情办好,王爷对比之后,自会做出裁决。”
这时兴王府书房内,陆松正向兴王汇报张信一行人的最新信息。
“负责清点人口,这的确是重要而又轻易之事,难得张信想出这法子,本王还以为他会让熜儿悠闲度日呢。”兴王微笑意有所指说道:“陆松,你看张信是有心还是无意让熜儿办这件事情啊。”
“卑职也不明白。”陆松答道:“要不让卑职去接世子回来,免得让世子难做。”
“才不到一天就接他回来,像什么话。”兴王摇头说道:“况且熜也该慢慢了解这方面的事情了,不管张信是有心还是无意,借些机会让熜儿明白世事之艰辛,免得以后接任兴王府时,两眼抹黑,糊里糊涂。”
“是,王爷。”
“看样子张信事情进展不顺啊。”兴王拿着纸条,微笑道。“姑且看他应变能力如何,实在不行再出手扶他一把吧。”
无知是一种幸福,这时张信正想着明天怎么组织佃农们工作呢,怎么说张信也接受过十几年的最新教育,虽然实践经验比人差,但理论还是有的,也明白做一次工程如果人员安排不合理,肯定会影响工作效率的。
张信使劲的回想当年学校是怎么组织活动的,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借鉴没有,白天鞍马劳累,张信最后实在是撑不住困意,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安然入睡了。第二天起来洗漱后,众人集中在客厅里,商议这天的工作安排。
“骆管事,昨晚赵伍可带人来领挖掘工具了?”张信从容问道。
骆安热情笑道:“张典簿放心,这事我已经安排好了。”
“如此便好,李工正,您先去选定好动工地点,我们随后就领人赶到。”
“可以。”李构干脆利落的答应,马上站起来走了。张信处理完那些琐事后,对朱厚熜说道:“世子,清查人口一事,不必着急,今天不如与我们一道去了解一下施工状况吧,况且还有事情须世子相肋。”
朱厚熜一听,连忙答应道:“那就按张典簿所言行事。”
“黄锦,你去准备好世子随身用品,山上天气较冷,多拿些衣帽、点心。陆松,世子体弱走不了山路,你去找几个仆役抬张竹椅来。”张信指示道,“骆管事与世子先出发,我先处理佃农问题,马上就到。”
处理内部问题后,张信也不废话,直接找到赵伍,在赵伍的带领下来到了佃农们的聚集区,这些都是庄园附近的佃农,兴王征用后早早就来到这里等候了,因为人多,所以显得特别吵杂,张信也不在意,这不算什么,当年学校组织活动时,什么吵闹的场面没见过,这些声音不过是小意思。
“人都来齐了吧。”看着一大群人,看起来还算健壮,特别注意他们的手,都长满茧子,可见是经常劳动的,张信有点满意,对赵伍说道。“还弄不清有多少个人是吧。”
“是的,都怪小民无能。”赵伍满脸真诚说道,看不出有任何虚假。
张信毕竟也是在溪山村里出来的,也明白古代不像现在这样接受全民教育,一个农民能认得几个字就不错了,所以也不会责怪赵伍。张信皱着眉头看着这些佃农,默默不语,这时有些眼尖的佃农看见赵伍恭敬站在一人旁边,聪明的也知道这应该是兴王指派的负责人了,慢慢的闭嘴了,场面慢慢的安静下来。
赵伍见状,大声说道:“大家安静,这位是王府的典簿大人,大家都要听他的安排,认真做事,不然要你们好看。”
看着年轻的张信,佃农们在底下纷纷议论,交头接耳,都在质疑张信的能力,有些人被骆安收买的佃户更趁机说道:“那小子行不行的,事情做不好,谁负责啊。”
“就是,做不好不要紧,最怕还要我们重做,受累的还不是我们。”
本来安静的场面慢慢的变得热闹起来,赵伍暗暗偷笑,站在旁边一脸无辜,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等着看张信的笑话。张信冷眼旁观,自此至终沉默不言,见当事人都不表示,底下的人群中有人醒悟,怎么说人家也是王府的典簿,可不是自己能得罪的,赶紧扯了扯相熟人的衣袖,示意他们禁言,场面再次安静下来。
冷场近几分钟,佃农们开始惴惴不安,张信这才慢慢度着步子,走了到块地势较高的山坡上,巡视底下人群,众人纷纷不敢直视张信,纷纷低头。
“同一个村的马上聚在一起编成一组,组与组之间拉开距离。”突然张信大声喊道,看着底下楞楞的佃农,张信大喝,“还不快行动,磨磨蹭蹭的做什么。”
低下马上乱了起来,同一个村的佃农纷纷招呼自己的同伴,不久,低下就出现了十几个阵营,张信微笑,看来当年没有白参加校内活动,那时场面比这个更乱,人更多,但人家校长只要一叫,分班站好,刷一声队形就整齐划一了。
“我知道春耕就要来了,你们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但兴王有令,要修筑梯田,既然征用到你们,你们就算不愿意,也只能认了,想早点回去也可以,那就好好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任务,你们也可以早日回家。”
“如果那个不想出力,耽误了工期,我也不怪罪,但连累了大伙不能早归,那就不能怨我不提醒你们了。”张信直截了当的对佃农说,只要不是个蠢人,应该懂得怎么做的。
“这次施工,王爷本来想派十几名监工给我的,但被我拒绝了,知道为什么吗?”张信看着低声嚷嚷的佃农,解释道:“因为我要你们自己选组长,所以选的组长就是监工,负责监督自已所在组的人员。”
“现在每村自己推选一个组长出来,组长负责自己村的人,我有事情会直接和组长说,如果交待的事情没有办好,那就唯组长们是问,没有其他人什么事,哪怕是不是组长的错,他也要为此负责。”
佃农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居然让自己选监督自己的人,那选个与自己相熟的,以后不就可以趁机偷懒了,存这心思的人不在少数,经过一面时间的争吵后,终于选出了十七个组长出来。
看着十七个面带喜悦的佃农,张信觉得很满意,昨天自己确实是没有考虑清楚,按十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