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304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04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派人去将该犯所供认的那间钱庄的掌柜和伙计一并带来,银票也取来,等世子入宫后,立即令人去摄政王府检查这几日府内人等的支出账目……对了,那赌庄里和犯人一道赌过钱的百姓也要带到。还有遏必隆家的那个阿哈。务必要前来当面对质!”大玉儿补充道。她将这个计划安排得天衣无缝。
    三堂会审,主审和陪审的身份居然是太后、亲王、朝廷重臣,这么大的排场居然是为了对付一个六岁地幼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尤其是那一张张板得极其严肃郑重地脸和煞有介事地准备,同时刑部的相关官员们也到了两位,负责记录问讯对
    。|额真一职奉命前往山西攻城掠地,追击李自成至潼关下相持,因此只能缺席。
    这边刚刚有人传报摄政王世子已经在宫门外奉旨候见,负责带领犯人躲在暗地里认人的遏必隆已经回来报信了,只见他一脸古怪的神色:“禀太后,人犯已经指认出当时参与世子弑君图谋的那名侍卫了,只是……”
    “只是什么?”大玉儿疑惑着问道。
    “回太后的话,那侍卫的出身还不寻常。他是正黄旗骑都尉叶赫那拉雅尼哈地二儿子。叫作纳兰明珠。”遏必隆只得老实地回答太后的问话。
    大玉儿顿时愣了,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人犯可曾确定,没有认错?”
    “回太后的话。人犯供认说,早上时看到明珠身穿青色的褂子,颜色稍深、四开叉的袍子,足蹬皂靴,奴才因此特地询问了当时护卫皇上出游时的侍卫们,他们的回答与人犯所供完全吻合。”
    “哦?”大玉儿这下无语了,与哲哲面面相觑,其他在场大臣们也一阵骚动。要知道雅尼哈是被追封为太祖皇后的叶赫那拉孟古地亲兄长,是太宗皇帝地舅舅,堂堂国舅的儿子也卷入了弑君大逆的案子里来,这个打击面可不小,说不定还要牵扯出更多地皇亲国戚来。
    “这雅尼哈莫非也是摄政王的人?”大玉儿不免诧异,这的确有些匪夷所思,谁都知道叶赫一族是太宗皇帝的娘家亲人,怎么可能倒过来帮助多尔衮?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是一头雾水,支吾不出一个字来。济尔哈朗只得开口说道:“想来必是如此,雅尼哈的二儿子今年不过十三岁,断然不至于自己能有这个弑君的恶念,肯定是雅尼哈因为太宗在时一直不得重用,所以早已暗中投效多尔衮,这次谋逆肯定是多尔衮暗中授意给他,令他见机行事的。”
    索尼也一脸愤慨,想不到中立阵营中也出现了倒戈向多尔衮的人,这的确令他窝火,“雅尼哈身为皇亲国戚,不思如何报效皇上,反而投效权臣,充当其犬鹰作恶,实在是罪不可恕,应该一并抓来问罪!”
    大玉儿觉得暂时不应该打击面过大,免得难以收场,于是她就一脸宽和地说道:“好啦,暂时不要动雅尼哈,也不见得他果真和摄政王有所勾结。我想大概那个明珠也未必真的想刺杀皇上,只不过身为奴才不得不听从主子之令罢了。”
    她虽然没有明说,然而在座都是心思玲珑之辈,当然都可以明白,大玉儿这是要给明珠一个倒戈叛主的机会,主动指证东青的弑君图谋,以期将功赎罪,这样一来定东青的罪名就更加证据充分,容易得多了。
    “那就叫明珠陪同世子一道进来吧!”哲哲吩咐道。
    不一会儿工夫,东青和明珠一前一后地进来了,明珠看到这么大的阵势,着实一愣,他立即双膝跪地叩头,“奴才叩见两宫皇太后……请辅政王安好……见过各位大人!”这一通拜毕,着实花费了不少气力。
    同时东青也依次叩拜行礼,唯独免除对其他大臣们的,因为在这些人面前,他是绝对的主子。
    “好了,你们都起来说话吧!”哲哲倒是和颜悦色,她想看看这个六岁幼童究竟人小鬼大到了什么地步,因此没有一上来就故意恐吓。
    “嗻!”两人异口同声地喏了一声,然后起身,垂着手恭敬站立着,摆出一副聆听训示的模样来。明珠倒是内心一紧,因为他认出了旁边的大臣中有两个是刑部的,而其余都是摄政王的政敌或者反对者,因此这次破例,同时传召世子与他一道入觐,肯定和早上那件事有关。他悄悄地转眼去瞧小主子的脸色,却见小主子一脸轻松,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眼下的紧张气氛会对他大大不利。
    于是明珠心中暗叹:小主子啊,你可真沉得住气,但愿待会儿能够顺利搪塞过关吧!
    哲哲看到东青这般镇定神色,也觉得奇怪,就算是心中无鬼,面对眼下这么大的阵势,一个幼童起码也应局促不安,惶恐不已的吧,这孩子究竟是城府过人还是胆量大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地步?否则如何解释呢?
    “东青啊,今儿叫你过来,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哲哲试探着问道。
    东青这时突然变得惶恐起来,他颇为紧张地问道:“莫非是早上我偷偷地和皇上到城外游完的事情已经被太后知晓了?太后可千万不要怪罪皇上啊,这不是他的主意,是我怂恿皇上微服私游的,不关皇上的事儿,您要是责罚就请责罚我吧!”
    哲哲开始疑惑:如果没有冤枉他,这个孩子如何能演戏演到如此不露痕迹的高超地步?除非他根本没有撒谎,否则无从解释。她继续问道:“我要问的不是这件事,你不必惊慌。只是听说你记性很好,跟你阿玛一样,差不多有过目不忘之能,我很是好奇,想试一试,让你认个人,看看你能不能认出来。”
    接着不等东青同不同意,就吩咐道:“把人带出来吧!”
    很快,人犯被两名魁梧彪悍的侍卫押解出来,一直拉到距离东青和明珠只有五六步远的地方,才在腿弯一踢,人犯立即瘫软在地上,哆哆嗦嗦地伏着身子不敢乱动。一名侍卫伸手揪着他脑后的辫子,令他不得不仰起脸来。
    东青转过脸去一看,顿时面露愕然之色,声音虽小,却可以让在场人都清晰地听到,“咦,你怎么会被抓到这里来?”
    旁边的明珠顿时心中暗叫一声“糟糕!”却依旧不动声色地站立着,没有表露出任何惶恐之色来。
    这一句话落在众人耳里,禁不住身子微微一颤,更多的是极大的欣喜,原以为东青会百般抵赖的,没想到一上来就立即承认了。
    “你认得此人?”哲哲问。
    东青点了点头,用稚嫩的童音落落大方地回答道:“是啊,早上我刚刚见过他,就在随同皇上游玩时,在狩猎的那片林子里,只不过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抓到这里来。”
    哲哲更加错愕,她冲旁边的侍卫望了一眼,侍卫立即出来,展开了刚刚从钱庄缴上来的那张银票,哲哲继续向东青问道:“那么你可认得这张银票?”
    第七卷 夺宫惊变 第二十二节 两肋插刀
     更新时间:2008…10…2 1:45:56 本章字数:5156
    众目睽睽之下,东青侧脸看了看那张银票,似乎有些心底里又摸不准了,莫非这孩子不准备说实话?为了不给东青留一个编造谎话的时间,她紧追不舍地问道:“你看仔细点,究竟认不认得?”
    东青模棱两可地回答:“这银票又不是人,况且上也没有什么记号,我哪里认得?不过我家账房里的银票倒也全部都是这家钱庄的,这钱庄的徽号我倒也认得。”
    他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发行这种银票的钱庄是整个大清国最大的一家,很多王公贝勒们都把银子存在那里,所以账房里的银票当然也是这一家所发的,况且上面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记号,别说东青一个小孩子,就算是大人也照样认不出来。
    众人刚刚大失所望时,东青一句老老实实的话又令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只见东青话音一转,满脸诚实地补充道:“不过早上的时候,我倒是叫明珠拿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喏,就是和这张一模一样的,给了这个人,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被抓到这里来,莫非你们以为他偷了我的钱吗?”接着用疑惑的目光朝那人犯打量了一阵。
    哲哲立即严厉地盯着明珠,“世子说得没错吗?你确实按照他的吩咐交给这人犯一张银票?”
    明珠实在不明白小主子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承认了,要知道这万一审个水落石出可绝对是个掉脑袋的大罪,他也着实惶恐。但是一时间也摸不清小主子地心思,不知所措之下,也只得照实回答道:“回太后的话,世子所言并无虚假,早上时奴才陪同皇上和世子出猎时,确实按照世子的吩咐给了这犯人一张银票。”
    见这么轻松就对上了口供,众人禁不住喜形于色,哲哲也觉得不可思议。她朝大玉儿望了望。大玉儿回以莫名不解的目光。哲哲接着向东青问道:“那你究竟为什么会给这名人犯这么多银子?你们是今天早上偶然遇到的还是以前就认识?他究竟是什么人?”
    “我也是早上偶然遇到他的,他告诉我他是个猎户,我瞧着他可怜,所以令明珠给他一百两银子,叫他回家去好好过活。”
    “这就是咄咄怪事了,你既然与他不认不识,怎么可能轻易给他这么大一笔银子?你难道不知。一百两银子足够一户百姓十年的生活所需了,”哲哲紧紧地盯着东青,一字一句地问道:“你没有说实话,还隐瞒了不少秘密吧?”
    不等东青回答,旁边的济尔哈朗突然对瘫软在地上地人犯问道:“怎么和你方才招供得不一样,莫非你胆敢捏造虚假供词,愚弄太后吗?”
    那犯人吓得叩头如捣蒜,连连道:“他说得不是真地。小人不敢对太后王爷还有各位大人有半句假话。他给小地那张银票确实是叫小的替他杀一个人,就是那个……”
    “好了,没问到你的话不要急着交待。问到了你再继续说,听懂了吧?”济尔哈朗直接打断了犯人的话,他不想在套出东青的真实口供前给东青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以利于伪造供词。
    东青顿时一脸怒色,小脸涨得通红,伸手指着犯人怒斥道:“你胡说,我什么时候叫你杀人了?我手下那么多侍卫,哪个都是武艺高强之辈,还用得着找你一介草民?我还真是看错了人,想不到你表面上可怜兮兮,实际上竟是如此卑鄙!你老实交待,究竟被什么人收买,胆敢出来颠倒黑白,恶意诬陷我的?”
    “没有,没有啊,小人就算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说半句假话啊……”犯人急得面红耳赤,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东青地质问。
    “到底是怎么回事,东青你从实说来,不要没头没尾,前言不搭后语的!”哲哲显然已经不耐烦了,在她看来,东青小小年纪却也学得了不少狡诈,他多半是在撒谎。
    东青气咻咻地回答道:“本来我还以为这犯人是个老实巴交的贫民,所以就替他隐瞒了杀头之罪,想让他保住一条性命,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不知道受了什么人的指使,居然凭空捏造谎言,把屎盆子往我身上扣!既然他如此可恶卑鄙,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全部讲述一遍,请太后为我做主,洗刷清白!”
    接着他就详详细细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一番:原来他在皇上忙着射一头麋鹿的时候忽然发现了林子深处似乎有更大的猎物,来不及打招呼就策马追过去了,结果猎物没追到反而迷了路。正彷徨地时候,明珠眼睛尖,一下子就发现有刺客潜伏,及时提醒才令他侥幸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