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285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285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李自成当时在想:‘明朝地列祖列宗们绝不会想到他们苦心营造的皇宫,会让我一个小小的驿卒住着,又被我烧了吧?嘿嘿,大明几百年的基业就毁在了我之手,这皇宫吴三桂和那亡国的太子休想得到个完好无损的,京师也是一样!’”多尔衮难得地幽默了一次,虽然他没见过李自成本人,然而却着实把他这种心态猜了个透彻,连语气和神态都模仿得活灵活现。
    我阴霾的心情总算是少许好了一些,“咳,眼下这么一片烂摊子,想想都要焦头烂额,亏你还能想到这个!”
    多尔衮收起了笑容,似乎在估算着什么,片刻之后问道:“我虽然没有见过这几座大殿原本的模样,不过以这座武英殿为参照,那座相当于盛京大政殿的皇极殿,倘若要彻底重建起来,恐怕需要五六百万两黄金吧?”
    我回忆着现代电视纪录片里那宏伟辉煌的太和殿,大略地记起了它的建筑需耗,于是肯定地点了点头:“没错,这个数目,只多不少。这建造大殿的所有木材都要选用最上等的檀木,尤其是那根大梁,要选用云贵等地深山之中最为坚固和巨大的树木,光砍伐,运送,人工这些耗费,就起码要上百万两银子,就更不要说建造三座类似的大殿所需要的费用了。”
    多尔衮的眉头微微蹙起,感慨道:“昔日汉文帝因为修一座高台需要数百两黄金而就此作罢,所以才有‘文景之治’,而今明朝光修建一座大殿就要耗费五六百万黄金之巨,也难怪会亡国了。看来这奢侈之风,万万不能任其蔓延啊!”
    “如果把三座大殿全部修起来,恐怕把大清现在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也不够,只是这么恢宏壮丽的宫殿修建完毕之后,终究还是让别人来住啊,还有这把华贵异常的龙椅,也照样要拱手让人。”我说到这里,仰着头,极为惋惜地打量着那张纯金打造,镶嵌无数宝石的宝座。
    多尔衮沉默了一阵,终于伸出手来,轻声道:“来,熙贞,你上来吧。”
    “为什么?”我看了看那象征至高皇权的宝座台基,心中突然升出了一阵惶恐之感,此时这里决不是我那个时代可以买票参观的景点,而是堂皇森严,至高无上的君权之地,谁要是触犯了少许,就是天大的罪过。如今我站在这台阶下面仰视着那黄金屏风和黄金龙椅时,忽然想起了一句外国人的感言:“当我看到如此伟大而神圣的建筑时,几乎就忍不住当场跪下了!”
    他并没有收回手去,而是继续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我,定定地回答道:“因为我不想再这样居高临下地同你对话。”
    我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如同根本无法抗拒他的命令一样,一步一步地,平生第一次地踏上了御阶,虽然只有几级,然而似乎每一步都格外沉重,正如我的心情。
    短短的一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后我竟然毫无抵抗能力地被多尔携着手,与他并肩坐在了御座的明黄色坐垫之上。这御座非常宽敝,并坐两人都不嫌拥挤。
    “我听说,在皇极殿的御座正上方的藻井中,有一条盘旋的巨龙,它的口里衔着一颗实心的铜球,足有六七百斤之重。而且这条龙据说有神性,能够分辨出下面坐的究竟是真命天子还是篡位者,如果皇位来路不正的人坐了这个宝座,那颗铜球就会立即掉落下来,将篡位者砸成肉泥……”
    他淡淡地讲述着,似乎毫不关己似的,眉目间没有任何情绪的流露。
    我心中大惊,多尔衮给我讲这个传说究竟是什么意思?莫非他是在隐晦地告诉我,他已经放弃称帝的打算了吗?
    尽管心中慌乱而忐忑,
    “呵呵,这不过是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夺自于侄儿,是个实实在在的篡位者,因而心里发虚,生怕别人也会学着他的模样篡夺他们朱家的皇位,所以才故弄玄虚,用来恐吓臣下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那神龙果真灵验,为什么没把他自己给砸死?再说那李自成甚至灭掉了他们大明王朝,三天前也是在皇极殿里登基称帝的,神龙不但没有降下铜球将他砸成肉饼,而且还老老实实地看他大模大样地坐在御座上接受众臣朝拜,山呼万岁;甚至还被李自成临走前的一把大火给烧熔,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如此看来,有何灵验神圣可言?”
    第七卷 夺宫惊变 第五节 柔情蜜意
     更新时间:2008…10…2 1:45:54 本章字数:5063
    更何况,‘篡位’这个词,应该用在那些本来不应该没有资格当皇帝的野心者身上。你是太祖武皇帝,淑勒昆都仑汗的嫡生子,你完全有资格来做这个位置;更何况这个位置本来就应该是你的,当初让九阿哥坐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他只不过是过渡时期的一个摆设而已。如今你已经大权在握,兵权在手,连皇帝的玉玺都被你收入囊中,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这个大殿眼下空荡荡的,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回音,我尽量压低声音,尽管此时殿外已经被众多护军把守得极为森严,然而在谋虑如此大事时,我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警惕。
    多尔衮握着我的手,默默地听着,他的手很冷。不知道为何,我平时一向温暖的手现在也和他一样冰冷,这座大殿,虽然富丽堂皇,却永远缺乏温暖,哪怕连一丝都没有。
    待我说完,他微微一笑:“瞧把你急的,我哪里会真的相信那个愚弄无知百姓的传说?我虽敬畏祖宗,却绝不信奉鬼神。人如果真的不做坏事,上天自然会庇佑他;反之,倘若恶贯满盈,那么就算是烧一万炷高香都没用!”接着思索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相信这个世上有报应一说吗?”
    “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就报!’我小的时候,还真地对此深信不疑。以为坏人自然有老天收拾,好人终究会有好报。可是结果呢?贪官污吏照样可以平安终老,鱼肉百姓的恶霸也照样逍遥法外,可见这世道,只有软弱的人才去相信报应之说,他懦弱,他无力复仇,只能卑微地祈求着老天能够帮他。却永远见不到希望。这样的人。虽然可怜。值得别人同情。所谓‘破屋逢漏雨’,可见连老天都不会怜悯这样的懦弱者。”
    我向来对报应之说嗤之以鼻,否则的话,如何解释在我那个时代读到的各类书籍中,多尔衮不但福薄命短、身后遭殃,而且数百年后依然被众口烁金,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一个好色**地登徒子;将他地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缩小地事实?反之,这里阴险自私的大玉儿不但有滋有味地享受着无限荣光,平平安安地寿终正寝,生荣死哀;而且还被其子孙后代极力吹捧,粉饰成了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满蒙第一美女,辅佐三代帝王的杰出女政治家?如果真要说到报应,那么只能叹一声老天无眼。雷公又劈错人了。
    然而。尽管我这许多话在心里憋得难受,却不敢倾诉出来,而且以多尔此时的心态。就算是讲了,他也不会相信,说不定还要怀疑我是不是在故意诋毁他的旧情人。我现在的身份很尴尬,因为是他地妻子,所以不能揭露大玉儿的本来面目;如果不是这种身份,又怎么能有如此胆量同他分析这些,这可是天大的罪名!唉,无论如何,我都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避免那一切可悲的结局。
    这时候,多尔衮轻轻地喟叹了一声,幽幽地说道:“你说得对,十八年前我失去的一切,到现在都找回来了吗?没有。先皇做下那么多对不起天地良心的勾当,也照样生前是万人之上,死后是哀荣备至。如今我不但要鞠躬尽瘁地辅佐他的儿子,还要一丝不芶地督促他地陵墓修建。我想报复,可却不敢报复,看来地确就是你所说的那种不值得老天怜悯的懦弱者啊!”
    说到这里时,他地神色疲惫而黯然,这与他平时的精神面貌是截然不同的,连我这个长年陪伴在他身边的人都不免诧异。此时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统帅,也不再是那个神采卓然的摄政王,却更像是受伤离群之后的孤狼,抑或是暴风雪过后迷失在莽莽草原上的孩子。
    “王爷不必妄自菲薄,有些事你虽然现在没有做,却不代表你将来也一定不会做,除非真正走到了这辈子的尽头,才能给自己一个真正中肯的评论,现在,实在太早了。你刚过而立之年,正是锐意进取,攀越权势巅峰之时,只要你肯再向前一步,那么你就可以达到辉煌的顶点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用满含期望和希冀的眼神注视着多尔衮,真的希望他能够点一下头,下定这个决心,决不回头。如果爱上一个人,可以到了忘我的地步,那么的确可以自然而然地以他的意志为意志,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可以说,他的命运,已经彻底地融入到我的命运之中,永远难以分开了。
    “我明白,历来皇家争斗,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况且我身处这样的位置,是很难全身而退的。我决不能容忍将来我归政给皇帝之后,整日过着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日子;决不能容忍自己落到那任人宰割的悲惨地步,让那些宵小之徒对我肆意诋毁,构织成罪!这个位置,我终究是要拿回来的。”
    言毕,他一掌击在御座的黄金扶手上,眉目间的怅然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本该属于他的霸气。
    我并没有大喜过望,因为多尔衮这最后一句话中,带了“终究”二字。“终究?难不成你不打算现在就做这个皇帝?”
    多尔衮既没有点头,又没有摇头,而是沉寂在缄默之中。夕阳从敞开的窗子和殿门斜斜地映照进来,给他的侧面轮廓镀上了一层金黄,却更使得他的眼眸深邃难测。
    “你在顾虑什么?八旗分裂?眼下究竟还有几个人敢同你做对?相信你真的狠下心来,那么铲除他们绝非难事。”
    他回答道:“虽然并非全无顾虑,然而诚如所言。我想他们再也无法蠢蠢欲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那么,就是因为皇太后了?”我话问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果不其然,他地身子微微一震,侧过脸来,看着我,却并没有说话。
    多尔衮的沉默令我的心头在一瞬间突然像被狠狠地揉搓了一下似的。一阵极其压抑的隐痛。然而我的脸上仍然保持着正常的神色。像根本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一般。继续说道:
    “因为两宫皇太后所代表的蒙古势力?那只不过是科尔沁一族而已,科尔沁只不过是漠南蒙古地一个普通部族罢了,如果不是靠着和你们爱新觉罗家地多年联姻,恐怕早就被夷灭无踪。大清正值蒸蒸日上之时,不消多久就可以空前强大,届时南有中原地广袤土地,充足的兵员;东有朝鲜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物资。就算是科尔沁联合几个蒙古部族,也照样没有办法对大清构成威胁。满洲八旗是天下最
    军队,是蒙古人的克星,他们永远不可能再重振当年的辉煌了!”
    “我也并非是因为皇太后才犹豫,只是担忧,接下来有这么多土地要去征服,有这么多大仗恶仗要打,区区十几万军队如何能够同时顾及得到?倘若此时我贸然称帝。那么蒙古方面很有可能占据关外。我哪里有精力去和他们厮杀?如果关外之地尽失,那么大清岂不是又成了一个明朝?”
    多尔衮终于说出了他最为踌躇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