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说韩非-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明白他现在心思复杂,也不想去管他,朝外面大喊道:“李强,进来一下。”
李强一溜小跑就进来了,笑嘻嘻的问:“公子有啥吩咐。”
“你去招呼一下,准本一辆大马车,顺便叫几个人来,我要吧这东西拉进宫去,进贡给大王。”
……
“大王每日案牍劳累,韩非一直都在琢磨着,弄点东西出来为大王减少一点劳累,不知道大王还满意否?”韩非微笑着,又有点不卑不亢的表情,轻轻的点了点自己地心意。
坐在太师椅上的赢政嘴巴都乐的合不拢了,太师椅上韩非早就准备好了软垫子,坐在上面很舒服,大书桌就更不用说了,比赢政用的那张案不知道宽敞多少。以前赢政办公都是坐地板上的,坐长了人的腰椎累的荒,如今这太师椅坐起来,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满意!太满意了!先生辛苦了,难为先生一直惦记着寡人,这玩意花了先生不少心思吧?”赢政现在已经认定,韩非找木匠回去,就是为了弄出这东西来给自己的,可见韩非心中有自己啊,心里的那点猜忌已经早没了,感觉到的全是韩非的忠心。
“大王过奖了,这些其实都是小道尔,能为大王分解一点辛劳,这是韩非的荣幸。”韩非没有居功请赏的意思,赢政听的心理就更舒服了。
“哈哈哈!先生真会说话,既然先生希望为寡人分忧,眼前有一件事情,寡人想先生能帮我啊。”赢政借着韩非的话就往下接,韩非听了一愣,又不好拒绝,只得恭敬的回答:“愿为大王分忧。”
“好好!”赢政的心情不错,指着韩非送来的其他十几张凳子道:“都坐下说话,坐凳子,坐凳子。”
边上的小黄门赶紧过来想端凳子过来给韩非坐,结果给赵高一瞪眼睛,只得灰溜溜的端着凳子到李斯跟前,赵高是得了韩非巨大好处的,亲自端着凳子到韩非面前,笑嘻嘻的对韩非道:“先生就是先生,心里时刻惦记着大王,又本事,弄出这些东西来,奴才们看了眼睛都红了。”
赵高故意说的大声,赢政听了心情更是大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指着赵高道:“你这阉奴,倒是个知趣的人,先生是有大本事的,这点不要你说,回头你好好的给我巴结先生,伺候好了,寡人有重赏,估计先生那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赢政在前,韩非没敢放肆,微微一笑道:“大王,赵公公是您身边的老人了,我瞅着就是那种对大王忠心不二的人。”韩非不失时机的帮赵高说了句话,这下赵高脸上笑的更灿烂了,连忙放下椅子,退后两步道:“先生您请坐,咱家这就去准备点茶点来。”
赵高退下,书房里三人坐定,赢政这才把话题转移到正题上道:“先生,寡人一直觉得,如今咸阳城内守军,有七成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上,这个实在不是能放心的事情啊,所以寡人已经和太后取得共识,成立一只新军,为此想请先生辛苦一番,代为操练掌握。”
“哦?太后一向不管军中之事,大王是如何人取得太后首肯的?”韩非疑问了一句,赢政听了不由神情一黯道:“太后是有条件的,提出将雍城作为嫪毒的封地,母后最近觉得身体不适,也想移驾雍城修养一番。”
雍城,嫪毒造反的地方。韩非清楚的记得史书上的记载,这就对了,说明赵姬已经怀孕,躲到雍城去生孩子了,而且前后一共生了两个,这个嫪毒在这方面确实有一套。
帝王家事绝对不能插手的,韩非可不想死的太快,急忙转移话题道:“太后辛苦养大大王,确实也应该修养修养了。如今大王即将亲政,是到了大干一番的时候了,有自己绝对信任的一直军队在身边,确实很有必要。”
赢政似乎也不想就赵姬的事说更多,接过韩非的话道:“先生说的有道理啊,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这一重任就拜托先生了。一定要打造出一只无敌的铁军来,还望先生不要再推脱了。”
韩非心里明白,现在赢政已经开始倾向于对自己绝对信任了,如果再拒绝,赢政自然是不快,更别说以后要撼动吕不韦多年的根基,没军队那不是开玩笑么?凭借自己对历史军事知识的熟悉,打造一只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对日后有莫大的好处,同时也是附和历史潮流的。
“既然大王决定了,韩非莫敢不从乎?”韩非微笑着答应下来,同时表现的也很有信心。
赢政:“如此最好,人员方面只要先生看上的,只管跟寡人开口要,各种军需物质,寡人也优先考虑先生。”
韩非:“大王,如何打造一直新军,韩非还要回去仔细思量一番,拿出个具体的方案来给大王过目,只是这只军队给个什么名目比较好呢?”
赢政:“这个,寡人还没想好呢。”
韩非笑道:“以韩非看,不如就叫御林军吧。”
“御林军?”赢政低声嘀咕了几下,终于一拍书桌道:“好名字,就叫这个。”
第八十一章 少年甘罗
回家的路上,韩非脑子里这只御林军的雏形渐渐形成。按照韩非的构思,这只军队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于保卫赢政的安全那么简单,她应该是代表了一种全新战术思想的军队。
首先必须是骑兵,战场上速度往往能决定胜负,其次,韩非的计划是这只不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备轻便的皮甲,效仿匈奴人的骑射战法,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另一部分则还是以战车为住,没有战车的冲击力,这只部队的作战能力肯定是要打折扣的。韩非也曾打算弄一只连环马铁浮图一类的重装甲骑兵,可是重装甲骑兵在目前的冶炼技术下明显不现实,即便有响应的冶炼技术,重装甲骑兵对战马的要求实在太高,而且维护什么的也实在麻烦,更别说训练重装甲骑兵韩非根本没有起码的概念,要想迅速形成战斗力,根本没可能。
想法是有了,得力的人手呢?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韩非身边那些跟着从韩国逃出来的士兵,倒可以充当一些低级军官,方便控制部队。李强经过自己的调教,独当一面也不是问题,王贲年轻,在军队中还没有太大的影像,也可以考虑进来。就这样韩非还是觉得人手不足,尤其缺乏熟悉匈奴人骑射作战风格的将领。
想到人手的时候,韩非不由的想到李牧,要是李牧能帮着自己,无敌于天下也不是什么太难地事情。可惜韩非强烈的预感到,自己和李牧注定要有一战,注定要成为对手。想的有点投入,车外喜儿连喊了三声韩非才反应过来到家了。
走进家门,韩非一眼就看见李强和王贲拉着一个年轻人在空地上练正步走,两个好为人师的家伙。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边上吆喝着,那个年轻人练的倒也颇为卖力。
“你们在做什么呢?”韩非觉得有点好笑,看来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爱卖弄地。
三人见韩非过来,一起停下过来见礼。
“先生回来了!这位是我的好朋友蒙恬,刚从北边回来,久仰先生的大名特地求我带他来见您。”王贲甚是恭敬的对韩非说。
蒙恬,威震长城内外,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因为毛笔被后人尊为制笔祖师,最终守义而死的名将。这位名将现在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有了蒙恬。自然就有蒙毅,加上王贲和李强,韩非心目中一只青年军的脉络变的清晰起来。
“末将蒙恬,见过先生。”蒙恬适时地走上前来,相韩非问好。
少年蒙恬看起来就已经显得相当的粗壮孔武。偏偏整个人的气质看起来有显得有几分文气,不像一般的武将那么单一的粗线条,稚嫩地脸上还带有几分腼腆。
“谢谢你来看我啊!你还有一个兄弟叫蒙毅吧?”心情不错的韩非笑着问。
“先生如何知道家兄弟二人?”蒙恬有些奇怪的问,韩非笑笑没有解释,只是对王贲和李强道:“你们继续练着吧。”
韩非说着走开几步。突然又回头道:“李强,等下蒙恬回去的时候,你带他去找管家。让他挑两个美女回去,算是我给他们兄弟的见面礼。”
李强听地一头雾水,下意识的点头后,韩非已经走了进去。
“先生太偏心了,蒙恬第一次来就有这等好事。”李强嘀咕着,王贲表示赞同的接着说:“就是,我们俩为这事还被先生给训了一顿。”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韩非觉得自己在整个乱世,注定是要做一点事情了。甚至连老天似乎都在帮自己。寡妇清地出现让韩非的军需物资来源有了渠道,赢政又让自己训练军队,这也许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吧。
整整一个晚上,韩非和喜儿在书房里忙了一夜,由韩非口述,喜儿执笔,一份建军的详细方案制定出来。韩非不是偷懒,只是因为秦国的小篆,实在是一种难以掌握的字体。为了逃避写字,韩非还故意在吃饭的时候把手烫了一下。
……
摆在赢政面前的方案让赢政可以说是眼前一亮,也算是精通军事地赢政立刻就感觉到这样一只军队的特殊性,韩非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自己的建军核心思想,赢政能看的很清楚。韩非的目标是建立一只一万两千人的作战部队,其中两千人做为部队后勤兵,八千轻骑兵,两千战车兵,主要将领都以年轻人为主,王贲,李强,蒙恬,蒙毅都被韩非点名要人。部队的兵员主要从其他部队中长于马术的士兵中挑选,同时也面向社会招募一些马术好的年轻人入伍,所有士兵的身家来历韩非都有严格的要求,非秦人不要,家中独子不要,家庭条件好的不要,不能吃苦耐劳的不要,这很有一点政治审查的意思。韩非还在其中说明将采取淘汰制度,也就是第一批入选者为三万人,经过韩非的训练后,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淘汰,淘汰的原则是建立全方位比武的竞争机制,强者生存,当然这只军队的待遇肯定也要是最好的。
总之韩非竭力想让赢政明白,这只军队所有成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赢政绝对忠诚,而这只部队作为名义上赢政自己的核心武装力量,韩非要求成为秦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两点都很对赢政的胃口。
“很好,很详尽。看的出来先生花了许多精力,一切都按先生的意思来办就是。”赢政赞不绝口地要拍板。韩非赶紧抢先说话道:“大王,韩非还有话说。”
赢政:“哦?先生请讲无妨。”
韩非:“大王,韩非有三个条件,大王不答应的话,韩非不敢做此军统帅。”
赢政:“先生说说看,都有那三个条件?”
韩非:“第一。韩非作为军队统帅,在练兵的问题上,怎么练大王可以派人监督,但绝对不能干涉。第二,有些特殊的军需物资,韩非需要从民间采购。第三,韩非希望大王能选派一名绝对信任的将领,作为韩非的副手。”
韩非说到第二个条件地时候,赢政的眉头微微的皱了几下,听到第三个条件的时候。不由笑了起来,一拍桌子道:“行,寡人都应下了。”
等到了赢政的答应,韩非最后微笑道:“大王,丞相那里就得您出面辛苦一下了。”韩非话里的意思赢政当然明白。不由笑着指了指韩非道:“先生放心,寡人担保丞相一个人都插不进去。”
人就是不经念叨,刚说到吕不韦,门外的赵高就进来禀报道:“大王,丞相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