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次机遇 >

第232章

第三次机遇-第232章

小说: 第三次机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帝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依旧强烈,但是由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深刻矛盾。对于这场战争很多人持有不同意见。在这样的当口,**接受了莫斯科地“教导”,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人民战争”的方针,希望改变政体,在前线的军队当中引起阵阵混乱。
    2个月后,就在中日两军胶着不下之时,俄国新任最高领袖斯大林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同时也因为旧俄沙文主义的作祟,悍然投入兵力发动了对帝国远北领土的进攻。帝国自旧俄夺回来的领土丧失大半,唯独在海参崴顶住了红军的攻击。
    局势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灾难当口,帝国当权地大资产阶级依然没有看清形势,幻想以一定代价对日俄两国媾和。结果招致更大的反对,**甚至在军队中提出了推翻政府的号召……
    危急关头,在前线督战的皇帝果断决策,依*以德国籍为主的、对皇帝本人发有效忠誓言地外籍禁卫军秘密返回京师。一举发动“维新政变”,政变官兵逮捕并清洗了国会两院中的大资产阶级代表。宣布皇帝独裁。政变的当夜,皇帝直接以敕令形式通过了《帝国改造法令》,宣布五项改革:第一,立即授予民众普选权;第二,立即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第三。实行普遍强制义务教育制度;第四。同意工人设立工会,允许实行集体雇佣;第五。立即免除农业税,同时颁布授田令,同意授予每一个愿意赴原俄占领土进行屯垦的公民100亩土地而“移民实边”,而不是像原来地大资产阶级一般要求收取高额的垦荒费。
    五项改革激发了帝国全体地动力与信心,以农家子弟为主体的国防军迸发出了最强的战斗力,不但在关东州打败了负隅顽抗的日本军队,而且还深入朝鲜境内,发动了争取独立解放的朝鲜自由运动。
    在北方战场,虽然**仍然极力鼓噪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但得到五项改革实惠地工农主体对此并不卖账,而且俄共军队暴露出来地烧杀掳掠并不比沙皇军队强上多少,因此所有的军队和民众都决意抵抗到底,并且将接受莫斯科遥控地部分**人物斥之为“国贼、汉奸”……
    在冰天雪地中,中日俄官兵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而浴血奋战。
    1929年,战局在旧国境和关东州沿线稳定下来,面对日俄两国的军事态势,皇帝宣布了著名的“抵抗宣言”,号召帝国战斗到底,同时宣布全国总动员,征募500万士兵入伍,缔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光是四川一省,就为前线贡献了200万民工和50万新兵。
    同年,面对日本海军在东南沿海的袭扰,帝国皇家科学院开发了最新式的俯冲轰炸机并大量装备,一举建立了陆地对海洋的优势,大量的日本海军战舰被击沉,迫使日本不得不停止对沿海的袭扰而代之以战略封锁,两个战线的战争陷入了持久战。
    在欧洲,由于害怕布尔什维克的蔓延,西方列强已经收起了原本对日本的支持,反而反过来支援帝国,美国鉴于日本军舰封锁东亚洋面的情形,也宣布对日本执行禁运。
    几乎与此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出口市场锐减,再也无法支持对华战争。
    1930年,第三次中日战争结束,中国收回了变成一片废墟的旅大租借地,作为利益交换,中国收回了对朝鲜独立运动的支持。
    3个月后,中俄战争宣告结束,俄**队分批撤回国内,中国则将原本《尼布楚条约》中约定日后再议的领土明确划给俄国。为了平息党内的巨大不满,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大批俄军指挥员没有丧生于战场,反而死在了内务部的审判中。
    在中国国内,主张激进革命的**人物因为违反帝国宪法而被逮捕,由于他们在中俄战争中的表现,无产阶级大众普遍报以冷淡,改组后的**命名为中华帝国社会民主党,将党纲变异为社会民主与阶级协调,并一跃成为第二大党。
    时代的脚步虽然有过踉跄,但依然顽强地走出了自身力量的十字路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