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杯影聊斋 >

第54章

杯影聊斋-第54章

小说: 杯影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簧拧�



展扬好气又好笑地答应了这个荒谬要求,我象个负心的人吗?他心中暗想。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走到了巷底。



推开巷底的木门,迎面是一方天井,有无数细小的绿叶从月光里落下,展扬抬头,看见天井上方笼罩着一棵极大极大的树。



此时,一路喧哗说笑的秋雨变得安静了,她走到对面的一间厢房,抬手叩门:“爷爷,我们回来了。”



“进来。”屋内传出苍老的声音。



9、



“就是你要娶秋梧?”一个衰老到浑身皮肤都皱起来的老人盯着展扬。



“是的爷爷,希望您能答应。”展扬坐在老人的对面,希翼地恳求。



“孩子,你知道我们的身份吗?”老人没有回答展扬的问题,而是突然问了一句奇怪的话。



“您们?”展扬有些茫然,他看了看老人,又看了看坐在一边的秋梧和秋雨。



“看来秋梧没有告诉你。”展扬的神情落到老人眼中,他苍凉地笑了笑,缓缓说道:“我们其实不是人类。”



“我们是这雨街上的树魅,年深日久,幻成了人形。”



树魅?不,这不可能!那柔软的怀抱、细腻的肌肤,明明是人类的。



展扬回味和秋梧在一起时的情景:“爷爷,你别逗我了。”展扬摇着头,不相信老人的话。



“我知道你不会相信。三十年前,一个同样姓展的女人也是不相信,她和我儿子好上了,有了身孕,结果最后却不得不孤苦伶仃地背井离乡……”



三十年前,姓展的女子……



展扬的脑袋嗡地响了一声,老人后面说了什么,他便听不清了。



“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就算你们不是人,难得相爱一场。”展扬喃喃自语。



“傻孩子,我们虽然有人形。却没有人的身份啊!现在社会不同往昔,没有人的身份,是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立足的。就拿你和秋梧来说,最现实的一点,你们结婚需要身份证,而秋梧就没有,没有就结不了婚。而且我们又不能冒着暴露的危险去申请身份,那样的话,只会被你们人类抓去研究。”



老人又叹了口气:“你是一个男人还好点,当年那个可怜的女子,有了我儿子的骨肉后,却说不清道不明,为了不给家人蒙羞,只好远走他乡。”



“你儿子呢?”展扬的眼睛忽然红了,他瞪着老人问道。



“他?他在那女子走后,认命地和另一棵树魅在一起,然而因为思念太甚,伤心太甚,终于早早地就枯死了,只留下这对子女给我一个老人抚养。”老人指了指坐在一边的秋梧和秋雨,寂寞地回答展扬。



10、



展扬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他在床上躺了三天,大病了三天。



这三天里,秋梧衣不解带地照料着他。



三天后,展扬爬起床,他对秋梧说道:“我要走了。”



“为什么?”秋梧垂下眼泪:“你知道吗?在照料你的三天中,我已经相通了,我们可以不用结婚,就这样在一起,毕竟现在社会不再象以前那样死板。”



“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展扬摇着头。



“那又是因为什么?”秋梧悲哀地盯着展扬:“因为我不是人?”



“也不是。”展扬不敢看秋梧的眼睛,他避开她的盯视,望着窗外的梧桐落影。又是一年秋至,梧桐又开始落叶了,一片一片地在空中盘旋。



“因为我是三十年前,那个背井离乡的姓展女人的儿子。”



“砰”地一声脆响,这是秋梧手中端给展扬喝药的杯子摔到地上的声音。她一步步后退,一步步后退,她抬手指着展扬,哑声说道:“你是说,你是我的哥哥?”



“是的,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展扬寂寥地点头。



11、



我实在不喜欢这个结局,它充满了诮讽和无奈。



这个故事是由一张图片诞生的,它缘自一个论坛的看图说话活动。我想,既然自己是这个故事的创作者,就应该有权利给它一个我喜欢的结局。



那么我喜欢的结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觉得,它应该是这样的……



展扬离开了雨街后,象他母亲一样四处漂泊。他努力压抑着自己不去想念雨街,不去想念秋梧。



他拼命地工作,大口地喝酒,在每个深夜里把自己灌醉。



他甚至去花钱买欢,但面对其她女人的身体,他又兴趣索然。



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压抑后,他最后在一个酒醉醒来的夜里,终于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根本不可能忘记雨街,忘记秋梧。



于是,他鬼使神差地,又回到了雨街。



12、



站在雨街的街道上,展扬不敢推开那扇门。



他害怕门后,是一片蛛网和灰尘。



他静静地站在门口,象一尊雕像,又象一个怯家的旅人。



这样不知道站了多久,那扇门忽然“吱呀”一声被推开,门后拎着篮子准备出去买菜的女人看到门外的展扬,一下呆呆愣住。



“希望还不晚。”展扬笑着说道。



“不晚不晚。”秋梧流着眼泪一叠声回答,同时转身朝屋内高喊:“小扬,你爸回来了。”





小6说6俱6乐6部 6最6全6最6新6小6让6任6你6看

Club001

Sou001

杯影·往事两则 小说俱乐部整理;club001 ;sou001 

「小林的故事」



一、



小林来到这个小城时,正是春风得意的少年时期。



象所有初进城的乡下阔纨子弟,他的目光待父亲一走,就落到了校园外面。



小城深深的巷陌,不同于乡下女孩的女子,还有那充满飞舞粉尘的干燥阳光,都象有魔力的咒语一样,扑面而来地诱惑着他。



小林读的课程很轻松,他每天总有时间在街上闲逛。



有钱有闲而又好奇,这些特征,注定了他命中到此,非有一劫。



那一天也是冬季的一个下午,不过不象现在这般寒冷。我记得小林在回忆这一段时,特别讲述了阳光照在女孩衣料上,泛起来的柔软光泽。



小林说:确切地讲,当时自己还很羞涩。羞涩得不好意思去打量女孩的容颜。



这句话的真实度有多少,我们暂时可以不必去追究。其实也无法追究。因为从始至终,小林也没有向我们描叙过女孩的容颜。



但我相信,这女孩大约是个不错的女子。



因为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小林在叙述一个女人时,可以忘记“容颜”这个东西。



那天下午,在冬季温暖的阳光下,小林邂逅了女孩。



或许是女孩先对他笑了笑,也或许是小林先对别人女孩笑了笑。总之,在街上漫无目的、象个猎人一样闲逛的小林找到了猎物。



他坐到了女孩的身边。



那天下午他们究竟聊了一些什么?这些秘密都藏在小林和那个女孩的心中。我们外人无从知道。



他们坐在什么地方聊天,小林也没有叙说。



理论上少年人应该坐在街边的栏杆上,摇晃着长腿,在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中,指点并嘲笑着街上匆匆的行人。



但这是城市少年的风采。而小林是个乡下男孩。



乡下男孩总有点古怪。



小林和女孩的第二次见面,已经不是偶然了。



被诱惑或者是诱惑他人的小林开始天天去约人家。当然,女孩子对小林也有好感。否则,也不会每次去约,都让小林得意地约了出来。



总之,他们开始恋爱了。



所有恋爱的过程都是一样,就是约会、聊天、逛街和喝咖啡。这些都没什么可写的。我就不赘言,跳过去。



哦!对了,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这个女孩很喜欢听当时九江电台的一个点歌节目,每天都会为小林点一首歌。这种女人特有的温柔,渐渐把我们的小林,也培养成了一个忠实听众。



从而为以后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冬天过去,春天来临。经历了一冬温和的阳光,小林和女孩,都已经爱得不可分离。



但历来世事都是坎坷的,对么?否则,我们执笔写什么呢?



女孩的父亲,最后终于知道自己女儿和小林的事情。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或许他只是关心自己的女儿。在几次劝说女儿和小林分手无效后,父亲竟然替女儿办了停学手续,他把女儿关在家中,房门上了锁。父亲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两个年轻人绝望。



但事实证明,显然他错了。



距离反而令一些牵挂更深刻。小林在尝试了许多无效的联系手段后,找到了一种便捷方式。他给点歌节目的主持人寄去两封信,那时侯的节目主持人好象是一个宽厚的大姐,名字叫一波吧?



小林在给一波大姐的信中写道:



一波大姐:你好!



我是贵台的一个忠实听众,我的女友也是贵台的一个忠实听众。现在她因为某种原因,被迫与我离开了。我们无法联系。但我相信她虽然离开了我,却一定还在收音机旁收听着贵台的节目。



她也一定在等待着我的消息。我这儿另有一封信,想拜托你在节目中为我念给她听,并替我点一首歌送她。



敬礼!



小林xx年xx月xx日



原信不是这样的。但在找不到原信的情况下,大家就劝当做原信来读好了。应该区别不大。



不久之后,小林的信就在收音机里播出了。他想象着女孩收听到这封信时,一定会很开心,于是他自己也很开心。



小林继续给女孩写着信,同时更有耐心地守在收音机旁。小林希望能够有一天,可以从中听到女孩对他的问候。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林的信写了不少,女孩却依旧音讯全无。小林先是惶恐,最后是恼怒,再最后终于失望。



他开始尝试着忘记女孩,在校园里另觅新欢。



此刻的小林已经不是当初刚进城的乡下少年了。城市男孩的所有韵味和部分劣习,已在他身上若隐若现。



若不是后来,后来女孩在昆明的阿姨转给他一个包裹,小林恐怕就真的是一个城市人了。



那天小林象往常一样懒懒地起床,象往常一样洗脸漱口,象往常一样打开CD机。



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同学在楼下喊他去领包裹。小林纳闷地想:谁会给我寄包裹呢?乡下的父亲?还是新结识的女友?



从传达室回来的路是漫长的,小林托着包裹,包裹上的地址对小林来说很陌生。包裹也不是很重,但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压在小林的心头。



小林有一种预感,他隐约地记起了什么……



小林带着包裹回到寝室,待所有的人都去上课后,他方拆开包裹。从包裹里,他看见了许多封写给自己的信,寄信人的笔迹和名字,对小林来说,曾经是那样的熟悉。



熟悉得让他想放声痛哭。



这些信里面,只有一封,唯一的一封,不是女孩写来的。它是女孩的小姨写来的。



女孩的小姨比她外甥女只大五岁。她在信中告诉小林,她姐夫为了彻底断绝女儿对那个乡下男孩的孽缘,把工作调回了昆明。然而在举家南迁的途中,不幸出了车祸。



而她在收敛外甥女遗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