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了桌上。
李阿牛两眼放光,贪婪地盯着桌上的银子,嘴唇**着。他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天哪,这可以买上几亩地娶上一房娇滴滴的小媳妇了!
老孟也失神地望着眼前的银子,眼中透射出的贪婪虽然淡淡的,但也落在了吴奎的眼里。他得意的一笑,心道,“老子还就不信了,这白花花的银子摆在跟前,你们这些泥腿子能不动心。”
老孟喉头一动,咽下那口牛肉,又咽了几口唾沫。
“老孟,咋样?只要你将配方说出来,这包银子就归你了。你不要怕,林家的工匠这么多,林沐风怎么会怀疑到你的身上?即便是怀疑了,你拿了银子回镇上去,这下半辈子也够了。”吴奎将银子推到了老孟跟前。
……
夜已经深了。老孟匆匆来到林府,敲响了门。林虎嘟囔着,“谁啊,这么晚了,刚躺下又来叫门。”
“林虎,是我老孟,我有急事找少爷。”老孟低低呼道。
林虎开了门,惊讶地扫了老孟一眼,不过也没敢怠慢,领着老孟走到了内院的院中,站在天井里望着红烛高照的林沐风的书房,笑道,“好,幸好少爷还在读书没有安歇,老孟,我这就给你通报。”
“少爷,少爷,睡了吗,老孟有急事求见!”林虎小声唤道。
“老孟?让他进来吧。我在书房。”林沐风的声音从书房里传了出来。
老孟进了屋,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来,放在了林沐风的桌案上。林沐风放下手中的书,眉头一跳,笑了笑,“吴家来了?”
“嗯,来了,这是吴奎给我的银子,老孟一文也没敢动。”老孟指了指银子。
“好,老孟你干得漂亮!他没有怀疑你吧?”
“应该不会吧,少爷,吴家也是干这一行的,真假他不难分辨。再说了,少爷给我的配方,我都认为是真的……”老孟笑着小声道。
“如此甚好,好了,老孟你辛苦了,这银子你带回去贴补家用吧,反正这也是吴家给的。”林沐风朗声一笑,抓起银子就塞在了老孟的手里。
老孟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连连摇头,“少爷,老孟虽然穷,但绝不是贪财之人。我要那么多银子也没用,够吃够喝就足够了,这银子老孟绝不能要。”
“……”林沐风知道老孟是要避嫌疑了,也是来证明自己没有二心。看他坚决不要,林沐风想了想,也就点了点头,“也罢,就暂时先放在我这里,你回去歇着吧。”
第二卷锋芒初显 第六十三章吴家瓷行
更新时间:2008…12…21 19:12:17 本章字数:2471
老孟走后,林沐风打量着眼前的一包银子,暗暗点头,面对财富不动心,老孟的忠诚不需要再试探了。既然他对林家够意思,自己也就不能替他考虑周全。自己这回利用老孟阴了吴家一次,等吴家明白吃了哑巴亏以后肯定会报复,自己当然不怕,但老孟不一样啊,他只是一个低等的工匠。
考虑了半响,林沐风心头一动,心道就这么办吧。
第二天一早,他找到了老丈人柳东阳,提出要借一块柳家在城外的地用来盖房子。柳家在这益都一带,田产甚多,一块地当然算不上什么,但当柳东阳听说林沐风要用来给窑上的工匠该“生活区”,大大地不满,林沐风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柳东阳这才皱着眉头应承下来。
林沐风准备给窑上的工匠们盖一片“住宅区”,这样一来,工匠们就可以把“家属”从乡下搬到城外来,一来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来也方便自己就近“掌控”他们。反正,这些工匠以制瓷为生,家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地可种。
在距离瓷窑不远的地方圈了一块方圆数亩的地,林沐风让林虎雇了数十名泥瓦匠,冒着刺骨的寒风,按照林沐风的“规划”就热火朝天地盖起了房子。盖的是那种土坯房子,四面是土坯墙,顶上横上几根木梁就大功告成,其实也很简单。唯一的问题是,时下是冬季,泥瓦匠们制作出的土坯干起来很慢,为此,林沐风就让老孟他们在出窑的间隙,把土坯批量搬进瓷窑里低温煅烧半个时辰。
每当一批瓷器出窑,泥瓦匠们便立即将一批土坯运动窑上,煅烧半个时辰后再出窑。这样“见缝插针”,很快便烧制出大量的土坯成品。
知道林沐风为他们买了地盖房子,建立家园,老孟他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老孟,知道少爷这是在为他一家人的安全着想,心里更是感激万分。所以,只要窑上不忙了,很多工匠们便跑到“生活区”去帮忙当小工,将近大半个月的功夫,两排土坯房,将近60间房子就初现了雏形,只待架房梁,铺上一层茅草,然后再在其上压上一层陶瓦,就可以入住了。
30个工匠,每家两间,足够了。两排土坯房子并排着,中间还有一个长条形的棚子,可以放置杂物,也可以当作厨房。这里可安置大多数工匠,至于王二和老孟,林沐风想让他们两家住到城里现在工匠们的临时居所,那座柳家的小宅院。
这几天天气甚好,阳光高照,趁着天气暖和,泥瓦匠们加紧上梁。林沐风远远地站在一旁,看了一会,正要回窑上去,林虎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大声喊道,“少爷,不好了,不好了!”
林沐风猛然回头,脸上居然一片惊喜,“可是吴家开了瓷行?”
林虎呆了一下,“少爷你咋知道呀,柳家少爷让我来告诉少爷,吴家突然在柳林瓷行对面开了一家瓷行,也卖起了瓷器,他们那里也有三尺彩绘花瓶,而且,他们的价格比我们的低得多……柳少爷要少爷赶紧回城商议对策。”
林沐风裹了裹披风,笑道,“慌什么,回去告诉他,我一会就回去。”
……
柳若长心急如焚,站在瓷行的大堂里转来转去,吴家瓷行一开张,价格如此之低,还不到柳林瓷行的一半,所有的客户都一窝蜂跑到对面的吴家去了,不仅如此,很多江南来的客商一听吴家的三尺花瓶便宜,纷纷中断了与柳林瓷行的“合作”,纷纷跑去与吴家“洽谈”去了。很快就要春节了,各地的客商就要集中采购一批运回去过年——这可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啊,都让吴家赚去了!
柳若长着急,但林沐风却不急。等他慢吞吞地赶到瓷行的时候,柳若长已经等得上火了。看到林沐风不温不火的模样,柳若长一把揪住他,“妹夫,这可如何是好?吴家如何也能烧制出三尺花瓶来?不行,我们也要立即降价。”
“不能降价。”林沐风轻轻推开柳若长紧紧扯住自己衣襟的手。
“不降价怎么能行?你看看,吴家那边人满为患,而我们这边冷冷清清……”柳若长抓起林沐风的手,指着对面的吴家瓷行。
林沐风扫了热闹的吴家瓷行一眼,淡淡一笑,“兄长,他们开张几天了?”
“今儿个是第二天,可就是这两天,我们的主顾就都跑了一大半,要不是还有刻盘和琉璃撑着……”柳若长愤愤地搓着手,骂道,“这***吴家仗着有陈县丞撑腰,气焰真是嚣张!卖就卖吧,还恶意压价!”
“不要上火,呵呵,兄长,你听我的没错,我们不降价,再等两天。”林沐风低低说着,向吴家瓷行那边张望着,嘴角情不自禁地浮起一丝嘲弄。
火吧,很火。就让你再火两天。林沐风心中冷笑。
“不行,我等不及了,必须得马上降价!妹夫,这事我做主了。”柳若长霍然回头,正要跟伙计招呼,突听林沐风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兄长,再等几天。不能降价,我们的花瓶物有所值,为什么要降价。”
“妹夫啊,降价了我们还是有利可图呀,为什么要让生意都让吴家做了?”柳若长扭回头来,脸上一片不满。
“不能降价,如果兄长一意孤行,我便中断与柳家的合作。好了,我窑上还有事情,我先走了。”林沐风知道自己决不能让步,说完便不顾扬长而去。路过吴家瓷行的时候,他向里面扫了一眼,恰好看见了吴奎那张肥硕的可憎的面孔。
林沐风不屑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大步离去。
柳若长望着林沐风远去的背影,恼火得猛一跺脚,跟伙计吩咐了几句,急匆匆出门去了林家,想做做妹妹的工作,让妹妹吹吹枕边风。没成想,找到了柳若梅,说了半天,自家妹子愣是没答应。
柳若长说得口干舌燥的,柳若梅总是一句话应对:“哥,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能管男人的事情。我夫君说不降价,就有他的道理,你再等两天不行吗?这一段日子赚的银子已经够多了,不要总是这么贪得无厌。”
柳若长气得大眼瞪小眼,只得愤愤离去。
第二卷锋芒初显 第六十四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一)
更新时间:2008…12…21 19:12:17 本章字数:2465
一连3天,吴家瓷行门庭若市。柳林瓷行这边,彩琉璃和工艺刻盘的销路虽然还不错,但三尺花瓶却一对也卖不出去。而在此之前,这原本是销量最大的一个品种。柳若长每日在瓷行里眼睁睁地望着对面吴家瓷行的火爆,心里那个不爽啊,就不用提了。
在他看来,只要柳林瓷行也大幅降价,虽然不能全部拉回客户,但起码会拉回一半,毕竟,柳林瓷行的三尺花瓶无论从品相还是彩绘质量来说,都比吴家的要强上一个档次。利润低了,也比没有银子赚好呀,可惜,这头犟驴偏偏认死理——在心里,柳若长不知骂了林沐风多少遍。他哪里知道,林沐风另有“安排”。
林沐风有意躲着柳若长和自己的老丈人。直到第四天早上,也就是吴家瓷行开业的第六天早上,林沐风才又出现在柳若长眼前。
看到林沐风飘然走进了瓷行,柳若长面色阴沉地冷哼了一声,扭头在一边,理也不理他。
林沐风不以为意,上前去笑道,“兄长,还在生沐风的气吗?呵呵,好了,伙计,给我们泡上两杯茶,今儿个我陪兄长看一场好戏。”
“什么好戏?你看看吧,吴家抢走了我们多少主顾?再这样下去,花瓶也不用再烧制了,一对也卖不出去。”柳若长气呼呼地转过头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东来顺客栈,是县城中最大的一个客栈,也是南来北往瓷器客商云集的地方,数十个外地来的客商正在等待着吴家瓷行的“发货”。一般来说,批发的客商要先跟瓷窑下“订单”,然后窑上再按照订单进行烧制,这一般都需要数日到一周的时间。
吴家瓷行推出的三尺大花瓶如此便宜(其实也是相对于柳林瓷行的价格),这些客商们自然是大量采购,准备运回各自的地区销售大赚一笔,体型这么巨大的花瓶何愁没有销路呢。等货到了手,他们就要启程回乡。马上就到年关了,这是他们年前最后一次“运营”了。
客栈的大堂里,数十个客商聚集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倒也自得其乐。
“柳林瓷行的花瓶好是好,但太贵了。”
“吴家瓷行的便宜,老子一下子要了50对,这一次运回京城,老子要狠赚一票。”
“老周,柳林瓷行的彩琉璃你弄了多少?”
“彩琉璃在江南的销路一定火爆,吴胖子你这回发了。”
……
客商们各自与相熟的“同仁”小声叙谈着,聊得正欢,却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吃力地一手提着一个三尺花瓶走了进来。这两个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