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征战记-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高地雇佣兵开始清理道路的同时,子爵的主力也出动了。就像亨利陛下祖孙三代开疆拓土都是仰仗着豪杰之士组成的火枪队一样,子爵的主力也是火枪兵。要说这火枪也阵势不便宜啊,几乎赶上半匹好马了。好在子爵家产业出产丰厚,生意利润不薄,还做过军器生意,倒是配齐了一百多杆火枪,征召了一队火枪手。这百十来人的火枪兵的重要性也就好像国王的御林军一般,只是兵士们纪律不是很好,吃了子爵的军粮,感觉就和贵族老爷一样,每天晚上也不休息,虽然很少有钱去风流一番,不过大多是就着灯火狂嫖滥赌,于是到了白天一点精神都没有。老爷要想出发,也就三五十人能迈动步子跟上队伍。可是,谁还能在子爵大人的领地找不对付呢?大度的老爷也就没有处罚这些小人物。
这些火枪手匆匆忙忙赶过来,预备追随主子与烤肉进行一番厮杀——领主可是大方人,不会亏待手下的。只是等了半天,那老费尔南却只是坐在马上,任那白马有限的院落里面走动,并不出发。这些火枪手没有雇佣兵那样有长性,又四下散开,找个地方坐下,有的就地开始赌博。光阴一去不复回啊,谁知道那头目什么时候清醒?
可是在费尔南勒住缰绳有些迷茫的时候,哥列莫尔冲出来了。他咬着胡子,忧心忡忡:“共和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就在领地边上!足足三百人呐!”
费尔南德斯听到这个消息,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做出决断:“今天,还是去佛提法的舞会……”
大伙这么给面子,点击都四百了……
在昏迷不醒之前更新两千字!
好困啊,眼皮都睁不开了
55对这支队伍的评价
盖·杜威·维尔榭中校的队伍不像一支卢瓦尔军队,倒是跟凯尔特步兵有些相像。这也是有缘故的:维尔榭中校不但祖上跟凯尔特联姻频繁,他自己还在新大陆战争中跟凯尔特远征军好好的干了一架。只是,当时为国王陛下服务的维尔榭不过是个小军官,而且经历了那次著名的惨败,就是那次不但没有拿下北方领,自己的兄弟们却损失过半,失去彻底解放新大陆机会的大湖会战。而现在,中校作为共和国政府的军官,由于其在外省的征战,已经打响了好大的名头:有时候,只要把军旗立起来,王党分子就会不战而逃。
当然不是他们突然知道哪个市场有打折商品倾销。那时维尔榭中校打出来的。尽管这支部队只有不到五百人,马匹连军官的坐骑算上也不过二十,可是,这些兵马可都是正规军出身,都是大革命之前就打过仗的老兵。而且都是九一年以来一支坚定支持共和的好汉子,一个动摇分子都没有,打起仗来勇敢坚定。和卢瓦尔传统不同。这支部队完全不重视骑兵队伍的建设,统共就有十几个传令兵侦察兵,剩下就都是步兵了。不过这些步兵基本全员火器化,在经过数次战斗之后,缴获的武器保证了装备的全是上好的滑膛枪,有的人不嫌累还多带了手铳和散弹枪,五百人不到的队伍倒有五百多支枪——加上山地志愿长矛兵的编制里面是没有火器的,那就是有百人左右是人手双枪啊。部队组建以来,未尝一败,哪里局势危急就调到哪里打击保王党细腿佬,造中校的指挥下越战越勇,越打越阔,装备是越发精良了。
现在,他们被共和国调来,干掉一支保王党民兵——好买卖啊,这只队伍的头是个商人家的子弟,就是仗着家里的钱多,武装了一群地痞无赖,却只能驱逐心向革命的群众,无力扩大影响。虽然周边的革命者自发的进行了几次攻击,但是敌人终究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武装,共和国的支持者们一直不能彻底拔掉这颗毒瘤。好吧,再怎么强悍的民兵,也只是民兵而已,拿来做炮灰还可以,真碰到顽石一般的敌人,还得正规军出动。可是,开了这个镇子,光这个子爵家里就得有多少钱啊?那可是拥有港口,跟凯尔特做国际贸易的大买卖人啊。油水实在是太丰厚了……
进入敌人的领地后,维尔榭没有冒进。他小心翼翼的推进,将侦察兵都撒出去,一点一点满满的朝敌人的老巢压过去。
“费尔南德斯将军是一个仁慈的人。他之所以组织一支部队,就是为了保卫他的家乡、他的父老、他的朋友。他完全就是为了“仁”而去作战。他的队伍也是仁慈的,从来没有发生过劫掠、虐杀等当时并不罕见的战争罪行。当革命爆发之后,他仁义的建立一支高贵的部队,尽了一个领主的责任。金光当时他的队伍可以轻易的击败周围的共和主义者,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因为那些领地并不属于他,在国王陛下命令他之前,他没有权利那样去做。这是一支文明的部队,这是一支和谐的部队。”——《卢瓦尔劫后英雄传背后的故事——罗素档案中对大革命的另一种记述》,田中芳草翻译版
“费尔南德斯那家伙,就是一个星期一被烤肉烫了舌头,星期六跟神父忏悔时才会想起来惨叫的迟钝家伙”——凯。
看来今天是不会有四百点击了
56好人维尔榭与好人费尔南
“好吧,我开玩笑的,别再憋着气了。老哥列莫尔,哥列莫尔叔叔,请您把我们的部队全召集起来。我觉得,这次是要来个大的了。”每次他都是这样说,管家才不会上当呢。这小子一眼不照看住就能跑到最前线拼马刀去。
但是,每次哥列莫尔也都打点好金银细软——谁知道这个不负责任的少爷哪会不开玩笑了,真的不管队伍,去跟那些交际花奋力战斗埋头苦干,还是要靠这个忠诚的管家来保证伊耶达家不受太大的损失啊。虽然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要求哥列莫尔大叔看管好伊耶达家的产业,但是他却执拗的认为那就是他的责任。
当然,他的责任还包括照顾好这个迷糊的大少爷。哪怕这实在是一个难办的活,而同样没有人命令他那样做。
只是,不需要说什么,更不需要命令什么,老主人伯爵和小少爷都知道,哥列莫尔一定会用尽心力去保全盖尔内西上的一切。这个老家伙,向来是对主人家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更加上心。
那就好像伊耶达家的大少爷费尔南德斯一项是把国王的事情,还有别人的事情看的比家里的更加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主一仆倒是很相似的两个人啊。
“小伙子,给我跑起来,凡是踏进盖尔内西的暴民,不管是一个还是一百个,甚至是一千个,都叫他有来无回!国王万岁!去吧,待陛下归来,给你们荐书尽御林军!”“国王万岁!”最先咆哮着高呼口号的并不是接到命令的开道骑兵,而是斯科尼骑士,之后是老费尔南高贵的朋友,优雅的伙伴们。只是那两个骑兵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脸上带着疑惑,松开缰绳,让马儿开始小跑。“哦,对了,去侦查!看看这些胆小鬼怎么胆敢大着胆子过来!他们有多少人,兵器、装备、马匹!一切的一切!总之,跑起来,不要让荣誉溜走了!”
两个侦察兵迅速离开了镇子。之后又是四个。
而整个领地护卫队也开始动员队伍,预备再次把敌人打个粉碎。
很久之后,当《卢瓦尔劫后英雄传》已经成为古文教材,在整理凯尔特大学者罗素伯爵的财产的时候,找到了那个伯爵的大翻译家朋友夹杂在一些书信当中的最初的稿件,里面关于费尔南德斯的描写,第一句就是“子爵是一个好人”。
而卢瓦尔众多的军事家当中,盖·杜威·维尔榭并不是很出名的一个。他的光辉被同时代众多的将星与巨人的璀璨光芒所掩盖。在流传到后世的不多的关于他的记载当中,有一个描述是“维尔榭先生是一个好人”。
这个好人,此前已经消灭了数千名保王党的军队,在战场上干掉了一个将军,三个子爵,绞死了一个侯爵,这小子没跑掉,于是满心欢喜的把生命连着家产都捐献给共和国政府,还有它的忠实支持者维尔榭中校。男爵,卢瓦尔的有七个,条顿的有两个,爵士勋爵什么的有半个连队。而被他驱逐的,劫掠的保王党支持者,大约有一个城市吧?
维尔榭先生是一个好人。
要淡定
嗯,你看每天点击都在二百之上
分类的排行榜也都挤进去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要淡定
57维尔榭中校的善事
好人维尔榭来到了盖尔内西子爵领地的一个叫做弥瓦的村子。然后,作为一个村子,弥瓦在好人维尔榭的部队进驻之后,消失了。
这个小村总共不过有百十来人,在共和国政府军,村长被吊死了——虽然他老老实实的交出了村里数目不多的存量,兵表示原意为老爷们出工派饭,可是还是被绞死了。全家一起,飘荡在村头。
好人维尔榭把全村的人都搜罗到一处,就是在村口,田地里,也不管庄稼,直接把村民都赶到那里,瞻仰他们从前的村长表演随风而逝。当然,说全村已经是很不精确了,三家的男人已经被直接干掉了,因为他们意图颠覆政府——家里竟然还有火器,这明显是图谋不轨,妄图打黑枪的破坏分子!当然,维尔榭中校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讲理的人,他只是没收了反政府分子的全部财产,很大度的放过那些反革命崽子还有嚎啕大哭的女人们。反正,很快,就是全村一起大哭了。
好人维尔榭的部队至少有一千人。面对一千个全副武装的人,数量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失去领头人的村民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征收了弥瓦的剩余财产——所有没有被村民随身携带的,都是剩余财产。然后,弥瓦,这个可能存在了几百年的村子,在几百人的努力下,一个下午就基本不复存在了。
这个小村无法提供足够的房屋,所以,为了公平起见,除了司令部设在村长家——他完全同意,至少没在绞架上反对——以及厨房和马厩占用的几间屋子,其余的房子全部拆除,作为构筑工事的材料。当然,在建设过程中,中校的政府军是要进行警戒的。
出力的是五六百人的民兵。
哥列莫尔还有盖尔内西子爵领的市长大人会很怨恨费尔南德斯的克制的。这些民兵都是附近那些共和派占了上风的村镇派出来的。而老费尔南本可以把那些村子都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好吧,你就是懒得管,那市长和管家可很乐意为子爵家长子分担这个压力。现在倒好,全便宜共和派了。
费尔南曾经三次击溃这些民兵,每次都有四五百人,但是他懒得追击,杀掉的到不是很多。这回,暴民们又拼凑了接近六百人的民兵,共和国政府的公安特派员把他们置于维尔榭的统一指挥之下。
正规军首先进行了艰苦的发掘剩余财产工作。不过老实说,几十伊耶达家向来是忠实跟凯尔特的贸易而对领民征收税的热情不高,可是百十人的小村有什么家底能让接近五百人满意呢?于是,经过行军体力下降很多的维尔榭营士气没有多少提高,就在弥瓦村外围设立一道防线开始修整。司令部和一支作为直属卫队的火枪手进驻小村,而那些民兵,转职成为泥瓦匠开始拆房子。嗯,为了他们的安全,维尔榭要设置一道半永久的工事,为了他们的安全,也不能让热情的革命群众住在那种随时会倒塌的房子里面。置于这些民兵领不领情,那就不是中校需要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