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沧桑 >

第88章

风雨沧桑-第88章

小说: 风雨沧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挂着灯笼有亮光外,所有的人家都熄灯睡觉。车路过屯子时也没有一点动静。
    晚上十点钟左右,车来到了清剿队所在的屯子外边。为了不引起他们的警觉,我们把车子停在了屯外,然后摸黑向屯里走去。
    按理说我们大摇大摆进屯,直接找清剿队他们也不敢咋样,但是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收拾他们,直接进去那有啥理由直接向人家开枪啊?所以叫金连长以打胡子为名先收拾他们一顿,然后赵杰我们再出面,这气也出了,事也不至于闹得太大。
    金连长的士兵,端着枪摸到了清剿队的队部。门口的大红灯笼下,只有一个岗哨低着头在打瞌睡。金连长派出了两个老兵没费事就把哨兵抓了来,一问,他们队长正领着弟兄们在屋里赌钱呢。
    金连长问我怎么办?我说:“咱是要热闹呢,还是要消停?”
    “当然是热闹。”
    “那好,你把所有的机枪全部对准他们的屋顶,然后一齐开火。估计这帮家伙也就吓得差不多了,然后我再喊话告诉他们我们是营口的部队,不能叫他们误以为咱们是八路。真的抵抗起来这事就不好办了!”
    金连长听我说完后,告诉士兵们把枪对准屋顶。在他的一声令下后,十二挺轻重机枪齐开火,打得院内屋顶上火星四贱,砖瓦碎片乱飞,屋里传出了不是好声的叫唤。
    一阵枪响后我刚要喊话,屋里却传出了“八路爷爷,别打了我们投降”。金连长瞅着我笑了说:“就这副熊样,还能打仗吗?”
    “这帮人能打什么仗,造害老百姓有两下子。”
    金连长站在大门旁喊道:“一个一个都给我滚出来,把枪扔在院里把手背在脑后!”
    屋里的人一听,噼里啪叉把枪扔了出来,然后一个个把手背在脑后走了出来。我问被抓的门口岗哨:“里边还有人没了?”
    “没有了,我们一共就二十三个人。”
    金连长一听,告诉弟兄们冲进去。
    士兵们冲进院后,把这伙人包围了起来。那个清剿队长一看,把手放了下来冲金连长说:“你们不是国军吗?我们是清剿队,咱们是一伙的。”
    金连长“啪啪”抽了他几个耳光说:“谁他妈跟你们是一伙的,有人报告说你们是绺子上的人。”
    他哭叽尿腚地说:“这是哪个缺八辈子人说的!我们是堂堂正正的国军清剿队怎么成了胡子了?”
    金连长走出院外,问赵杰我俩“下一步怎么办”。
    我说:“给我狠狠的揍!”
    “可不行往死里头打啊!”
    金连长进院后,就听院里传出噼里啪啦哭爹喊娘的声音,把赵杰我俩在院外乐得眼泪都出来了。
    过了一会,赵杰说:“差不多了。再呆一会要出人命的,咱俩进去吧。”
    我俩进院一看,只见士兵们撒着欢地在打。这帮人被打得连滚带爬不是好声地叫唤,那个队长已经被打得屎都拉在裤子里了。赵杰说了声“弟兄们行啦”,有的士兵还余兴未了,偷着又踢了身边的人两脚。一个在门口卖呆的老人抿着嘴偷偷地乐。
    那队长一看是赵杰我们俩,带着满身的臭气捂着脸走到我们面前说:“我一寻思就是你们二位干的。你们这着挺好啊,把我们当胡子打,名正言顺哪!”
    “你不服气咋地?”
    “你们是国军,我们算啥呀,我那敢不服呀!”
    “你服气就好,以后少欺负老百姓,枪一响就喊八路爷爷,我们投降,还自称什么国军清剿队,这国军的名声都叫你们败坏完了。”
    “枪一响我们就知道是你们,那八路哪有这么强的火力?又不往屋里打,要不然我们咋也得拼个你死我活。”
    “你这叫煮熟的鸭子----嘴硬,真碰上八路你也是这个熊样!”
    “熊样不熊样咱别说,你们是不是冲那五十五元钱来的?我还给你们行吧。”
    赵杰说:“钱我不要了,留着你买药,以后你少霸气点就行了。”
    他没吱声。我们走的时候这小子不是好眼睛地瞅着我们。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问金连长:“你不是说要枪吗,咋没拿?”
    “都是些什么破玩艺,当柴火烧都不爱着!”
    车刚到营口的时候,迎面开来了五辆军车。车上的士兵荷枪实弹,到了跟前我们一看是三团二营的人。赵杰:“问你们这是干啥去?”二营的麻子营长刘德辉说:“头半夜西北大山方向响了一阵子机枪,师部有命令叫我们去看看。”
    “不用去看了,这事是我们干的。”然后把事情的经过和刘营长一学。
    他问赵杰;“回去后怎么和师部汇报呢?”
    “你就说一伙八路军的游击队,叫咱们的人给打跑了。”
    刘营长回去后就按赵杰说的向师部做了汇报。
    (更新最快 )
    正文 第 八十五 章 港口奇遇
     更新时间:2010…2…4 14:06:18 本章字数:5147
    第二天,营口市的报社记者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到师部来了解这件事。王家善师长这才知道昨天晚上有这么挡子事,问赵杰,赵杰不敢隐瞒只得如实做了汇报。王家善听后没有生气,只说了句“年轻人火气太大,下不为例吧”。
    当赵杰问他怎么回答记者的询问时,王家善想了一下:“就按你告诉刘营长那么说吧!”
    第三天,营口的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件事,但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标题是:营口市区有小股共匪出现,我国军将士奋勇杀敌,将共匪打得落荒而逃。这件事表面上是稀里糊涂过去了,但是清剿队的队长却没有消停,一直告到了营口市政府。政府派人来部队调查,王家善师长对赵杰说:“你惹的祸自己处理吧。”
    赵杰找到宋影的父亲宋秘书长,由他出面才将这件事平息了下来。
    正月初五,我的四个哥们来我家过破五。那天赵杰两口子也来到我家,他详细地打听了我的四个哥们的历史。
    老大宋少华,祖籍是山东济南府的人,论起来我们还是老乡。后清的时候,山东地界闹灾荒,他的老祖宗闯关东来到了黑龙江省的鸡西。此人长得圆盘大脸、膀大腰圆,性格直爽,脾气暴躁,精通武功,在警卫连里被人称为假李逵。伪满时期,他的老婆因不忍受当地保长的欺凌,撞死在保长的家里。他一怒之下杀了保长,拉起了杆子,立山头名号为“黑龙”。“八一五”光复后,赵杰受王家善委派到鸡西拉队伍,他在赵杰的劝说下参加了王家善的队伍。
    老三潘少银,家在盘石住,家中有田有地在当地是个中等户人家,伪满时期也参加过青年义勇军,八路军进东北后,他害怕被当汉奸抓了,投奔了王家善的队伍。此人长得漂亮,一米八的大个,四方大脸,浓眉大眼仪表堂堂。那天过破五,“胖头鱼”的远房亲戚,一个批发铺老板的女儿来串门,相中了潘少银,“胖头鱼”托我们给介绍介绍,没想到一介绍潘少银也同意,两个人就处起了对象。在部队起义后这个姑娘随潘少银回到了盘石。
    老五王树新家在海龙县住,是个毛小伙子,他舅舅在师部参谋处当参谋。小伙子好说好笑,家中没什么人,父母在光复那年在苏联红军和日本部队打仗时死在炮弹之下。他没有办法只好投奔了他的舅舅,在警卫连当了个中士。
    只有老四侯殿春的身世是个谜,他只说自己家在山东,具体什么情况他一直闭口不说。
    当赵杰知道了我们哥几个的大概情况后说:“你们的身世基本都差不多,希望你们能成为真正的哥们。”
    我们哥五个也真像赵杰希望的那样,相处得和亲哥们一样,人们管我们叫“五弟兄”。就连王家善后来也听说了,有一次在他家里,他和手下的人说:“我手下有五虎将,现在又来个五弟兄。”王家善的五虎将在部队起义这件事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我们五弟兄在保护家属北移的路上浴血奋战也是人所共知,——这是后话。
    那天赵杰为什么详细打听我的四个哥们的身世?后来他告诉我就怕我和共产党再扯成线,同时也怕被国民党拉扯进去。以他当时的话讲就是“咱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职责是保卫国家,至于什么党与咱无关”。
    正月初十,广东的一个客商来请我吃饭,我险些弃军从商随他到广东去。
    还是玉莲和马瑞芳刚到营口的时候,这俩老娘们天天格叽要上港口看军舰。马瑞芳说:“这旮旯的老乡说了,那军舰可大啦,比日本人的小洋楼都高,上边有枪有炮,连汽车都能装。我就不信,再大还能比咱黄鱼圈江边的渡船大?咱那渡船可是上下百里码头上有名的大船,能装下好几十人呢!”
    “咱黄鱼圈的渡船能和军舰比吗?这军舰能装下咱那么大的渡船几十条。”
    “我才不信呢,那得多少人能划动?”
    玉莲听我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致非得要我领她俩去看看。
    “港口那地方是52军25师加强营的地盘,不归咱们管,那是军事禁区不叫随便看。”
    “你不会和他们好好说,咱们好赖不及都是一伙的,看看能咋地?”
    “他们都是老蛮子,我不认识说不上话。”
    “我们不管,反正你得领我们去看看。”
    没有办法我只好答应她们礼拜天去看看,但不能到跟前,只能在远处瞅。她俩说“只要能瞅着就行”。
    礼拜日的早上,马瑞芳老早就来到我家,玉莲也赶紧梳洗打扮,我说:“一个上海边,也没人看你们打扮得这么齐通想干什么?”马瑞芳说:“你一个男人哪知道女人的心思?我们女人出门就得打扮打扮,这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阅读!)
    c女人的天性。”好不容易她俩才打扮妥当,我们三个人才往海边走去。
    那天的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我们出了营口的东门,顺着港口外围的铁丝网来到海边一瞅,马瑞芳惊呼了起来:“哎呀妈呀,这海咋这么大,连边都瞅不着?”玉莲是有文化的人说起话来和她不一样,也惊叹:“这可真是海天一色!”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大海,也被这大海的的壮观景色而惊呆了。
    海面上微波荡漾,渔帆点点。天空中成群的海鸟自由飞翔,发出“呕呕”的叫声。我弯下腰捧着点海水尝了尝,微微发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咸。马瑞芳一见问我:“干什么呢?”
    “都说海水是咸的,我尝尝。”
    “啥味?”
    “挺甜。”
    “我咋忘了这个茬,我也尝尝。”
    她找了个有石头的地方,趴在岸边把嘴贴在水里,就像在江边喝水一样,咕嘟咕嘟地一连喝了几大口。抬起头这通吐呀,嘴里叨咕:“这叫什么水呀,这么咸?”
    “六嫂,这水按你的口味可有滋味吧!”
    “去你的吧,净拿我老杆!”
    把玉莲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大海永远是美丽的,站在海边的沙滩上,瞅着远处的海天一色,万顷波浪中的渔船,盘旋在天空的海鸟。呼吸着清新的海洋空气,听一听波浪拍打海岸的“哗哗”声,捡一捡五彩缤纷的贝壳,那心里的敞亮劲甭提了!
    营口海岸的贝壳有的是。大的、小的、圆的、方的、扁的,什么样都有。有的鲜红,有的焦黄,七色的贝壳数量最多。马瑞芳她俩捡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