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雨沧桑 >

第23章

风雨沧桑-第23章

小说: 风雨沧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江龙”说:“那好,你们把枪扔出来,举着手走出来,我保证不伤他们一根毫毛!”
    孟老大说:“好,好,你等着吧。”一阵“劈哩啪啦”枪落地的声音过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十几个人从炮楼的门里举着双手走了出来。
    “靠江龙”一见老头出来,扔下老太太走到老头的跟前,用枪顶着他的下巴说:“孟老大,怎么样,现在你该后悔了吧?姑奶奶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想干的事非得干成不可。原来我是想和你借两个钱,现在怎么样,我死伤好几个弟兄,这账怎么算?”
    孟老大说:“姑奶奶,我现在真后悔了,这个账你怎么算都可以,只要不伤我的家人就行。”
    “靠江龙”把枪从他的下巴上拿了下来:“好,爽快!这么地吧,看在你是个孝子的份上,死的弟兄一人一万,伤的弟兄每人五千。另外我费这么大劲不能白来,外加五万。现在就开始算。”
    外边的弟兄进来说:“死六个兄弟,伤了四个。”
    “靠江龙”说:“死六个伤四个这是八万,外加五万共计十三万,现在拿钱吧!”
    孟老大一听,“扑通”一声给“靠江龙”跪了下来,哭叽叽地说:“姑奶奶,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拿不出十三万哪!”
    那个老太太也跪了下来哭着说:“姑娘,俺家哪有那些钱呀,你看我八十多岁的份上还是少要点吧。”我上前急忙扶起了老太太。
    “靠江龙”说:“大娘,看你八十多岁的份上,我再给你减三万,不过这三万不能白减。”
    说完转过身,用枪对准跪在当院的护院家丁们“啪、啪、啪”一连三枪,三个家丁的脑袋当时就开了花。
    “怎么样,还减不,减一万死一个?”
    老太太当时就吓得昏死了过去。孟老大磕头作揖地说:“姑奶奶,我认了,不减了!”
    “靠江龙”把手一伸:“那好,拿钱来吧。”
    “姑奶奶我一个庄稼户人家上哪弄那么多现钱,你缓我三五天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保证把这笔钱凑齐。”
    “靠江龙”转过头来问我:“兄弟,你说怎么办?”
    “他说的倒不假,着急要忙谁家也没有那么多钱,不如就缓他三天吧。”
    “靠江龙”对孟老大说:“舵爷的话你听到了吧?我只缓你三天,不过按老规矩我得带你的一个儿子一个孙子走。”
    “不带人不行么?到日子我保准给你送去!”
    “靠江龙”把眼睛一瞪:“别他妈的给脸不要脸,这事就这么定了。你要是不要儿子和孙子的命,就去报告日本人去!”
    说完叫弟兄们把他的一个儿子和孙子绑了起来,带出了大院。
    到了大院外清点队伍的时候,除了死伤的以外还少了一个姜六子。“靠江龙”叫几个弟兄返回院里去找,结果在厢房的伙计炕上找到了他。原来他正在炕上**孟老大的小老婆,听到队伍要回山的信号后,他提着裤子跑出了大院。
    “靠江龙”问他:“你干什么去了?”
    他低着头没吱声。
    “靠江龙”问我:“你说该怎么办?”
    “这事得按规矩办。”
    “靠江龙”寻思了一下:“看在你跟随我立杆子的份上,这一次我饶了你,不过你得自个做个记号,以后记住这件事!”
    这小子二话没说,拔出匕首,“刺拉”一下把自己的左耳朵割了下来。然后不是好眼睛地瞅着我说:“怎么样舵爷,行了吧?”
    “靠江龙”说:“好了,赶快站到队伍里去,准备回山。”
    回到九堡十八哨以后,过了三天孟老大打发人送来了十万元满洲币,领回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这趟绑票“靠江龙”并没占到什么便宜,虽然得了十万元钱和一些金银首饰,但是死伤了十个弟兄。不过从这以后,“靠江龙”的名声大振,大户人家只要接到“靠江龙”要钱的帖子,没有敢不送来的。日本人对她也格外注意了起来,发布告悬赏一万元要她的脑袋。
    (更新最快 )
    正文 第 十八 章 匪窝风波
     更新时间:2010…2…4 13:51:58 本章字数:3883
    这两次行动以后,“靠江龙”对我更是高看了一眼。除了衣服换成了里外三新(全是新的)外,还特意给我做了一套细布棉花被褥。这在“靠江龙”的绺子里可是前所没有的。同时“靠江龙”除了睡觉以外,有事没事总是叫我呆在她的身边。张口“小当家”的,闭口“俺家小老爷们”。绺子几个做饭的妇女时常逗我说:“我看你俩就成家吧,当我们大当家的小女婿也挺好的。”
    时间长了绺子的一些人嫉妒起了我,尤其是那个黑巴溜秋的老四,底下的弟兄们都管他叫“四爷”。听别人说他从进绺子后,就成天围着大当家的屁股后面转,并托了好几次人想娶大当家的当老婆。大当家的说等以后日本人滚出了东北再说。为这事四爷好不愿意了,说日本人滚出东北得啥时候,这不是推托么?
    有一天,吃完晚饭后“靠江龙”叫我到她的窝棚里陪她唠了一会嗑。主要说的都是武术方面的事。出来的时候,四爷喝得醉马喧天(舞舞咋咋)地拦住我说:“舵爷你行啊,来了就吃香。不过我告诉你,你可别得嗦大劲了!”
    “四爷,你这是啥意思?”
    “你小子别装糊涂,四爷的眼睛里可不揉沙子,惹急了别说我和你翻脸!”
    第二天早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靠江龙”,“靠江龙”找到四爷,当面给他好顿骂。从这以后在我的身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怪事。
    九堡十八哨的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平面。每天早上我都登着石头茬到顶上打一阵子拳。在“靠江龙”骂了四爷的第三天早上,在我登石头的时候,一块探出的石茬突然松动,把我摔到了石头下。幸亏下面都是松软的树叶子,要不然非摔我个鼻青脸肿不可。
    这件事过去以后,有一天我得了感冒。“靠江龙”到山下去办事,临走的时候告诉伙房给我熬一碗姜汤。做饭的胡大婶送来后,我喝完不大一会儿,肚子就绞着劲地疼。稀拉得没完没了,拉得我蹲在树林子里都起不来了。晚上“靠江龙”回来后,看我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样子,问我这是咋整的。我把经过一学,“靠江龙”找到胡大婶问她这姜汤是咋熬的。
    “这汤没啥毛病呀?”
    “熬汤的时候伙房有人来过吗?”
    “就‘缺耳朵’(姜六子)来过。他掀开锅盖看看,问这是给谁熬的姜汤,我说是给舵爷熬的。除此以外没别的人进来过。”
    “靠江龙”又找到姜六子问他咋回事。
    姜六子说:“我哪知道?”
    “靠江龙”急眼了,拔出手枪顶上火:“你小子别跟我装糊涂,我知道你对舵爷记仇了。”
    “大当家的这你可真冤枉我了,再有仇我也不敢害舵爷呀!我从伙房出来时碰到四爷,四爷问我伙房煮啥呢,热气腾腾的。我说给舵爷熬姜汤呢。他让我跟他进了窝棚,从被窝底下拿出一包药,倒出点叫我放在姜汤里。我说‘四爷呀,这可了不得,害死了舵爷当家的还不得毙了我?’他说‘没事,我能害死他吗,给他点巴豆(泻药)叫他遭点罪出出这口恶气就行了。’于是我就趁胡大婶上外头的功夫把药放到了汤里。”
    “靠江龙”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本想骂四爷一通,可是考虑到四爷是她的得力干将,同时过分地得罪他怕惹起其他哥仨的不满,也就忍下了这口气。不过“靠江龙”想了一招,想以此来断绝四爷的念头。也就是这招逼得我逃出了“靠江龙”的绺子。
    那是我拉肚子的第二天傍晚,肚子疼的劲缓了过来。我坐在地窨子的小炕上和老刘唠着闲嗑。
    做饭的胡大婶笑嘻嘻地走过来对我说:“恭喜啦,舵爷!”
    “大婶,我能有什么喜呀?”
    “什么喜?这可是大喜,有人托我来给你保媒。”
    “大婶你可真会说笑话,在这地方谁能嫁我呀!”
    “这你可说错啦,真就有人要嫁给你。”
    “谁呀?”
    老刘在一旁搭茬说:“我可知道。”
    大婶问:“你说谁?”
    “大当家的。”
    “别说,你这小子还真有眼力。”
    “你们俩是不是闲的,这玩笑可开不得!”
    “大当家的对你一往情深,一瞅你那眼中脉脉含情,谁看不出来呀?就你这个傻蛋不觉警!”老刘说。
    “我也早都看出来了,只不过不敢说。刚才大当家的叫我,说有事叫我办,我到了她那屋以后,她说:‘大婶,你看‘舵爷’那人怎么样?’我说:‘那小伙子没说的,有文化,会武艺,长得精神,心眼够用。’她说:‘我想嫁给他,把大当家的位子让给他,省得四爷老掂记我,闹得弟兄们不和气,你看行不?’我说:‘行,太行啦,你们俩人品相当,所差的就是你的岁数比他大了点,除此之外哪样都配得上他。’她说:‘就差这我一直没好意思问他,一会儿你去问问他,如果他同意,近两天选个好日子,咱就把事办了。’”
    听完这番话我可真傻眼了,这心里七上八下地拿不定主意。
    按理说,这“靠江龙”确实是个女中豪杰,人长得漂亮,又侠肝义胆,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女人。但是她那杀人不眨眼的劲也的确叫人胆寒,再说她的年龄比我大得不是一点,而是十四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这大十四岁得赛祖母了。同时“靠江龙”这伙胡子又没有什么目标,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性,就那么几条规定也不好好执行,这样的队伍根本就成不了气候,因此这门亲事我根本就不能答应。
    不答应吧,“靠江龙”翻脸不认人的脾气我是知道的。有一次,她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子说话戗了她几句,她抬手一枪就把她侄子的腿打断了。这事我要拨了她的面子,她不能毙了我,起码也得看不上我。一旦失去了她的袒护,四爷、姜六子这些人肯定得算计我。
    胡大婶看我半天没吱声,问我:“咋地舵爷,挺为难啊?”
    “大婶,大当家的能看上我,那是我的福份。不过这婚姻大事,我总得和家里人说一声吧?”
    “按理说倒应该这样,不过咱这不是在住家是在绺子上,那些说道就别要了。你说个痛快话,行是不行,我好回大当家的话。不过舵爷,我看你这个人挺好,我告诉你句实在话,咱大当家的在这一带说一不二,没人敢驳她的面子。你要是驳了她的面子,我看恐怕没好果子吃!”
    “大婶,你这说哪儿去了,我怎么能驳大当家的面子呢?这事我答应了!”
    胡大婶听我这么一说,乐呵呵地走出屋回“靠江龙”的话去了。
    胡大婶走以后,我可犯了愁。
    我问老刘:“老刘,你的岁数比我大,我管你叫大哥。你说这事怎么办?”
    “还咋办啥,你不是答应人家了吗?”
    “你说我敢不答应吗?”
    “那倒是。”
    “咱哥俩可是患难兄弟,你跟我说句实在话。”
    他点着旱烟袋,沉思了一下说:“按理说这大当家的倒是个难得的女人,不过她的岁数比你太大了点,说句不好听的话,赶上你妈了。再说他们这么瞎折腾,早晚没有好下场。”
    “那倒是,自古以来胡子哪有好下场的,这事要是叫我阿玛知道还不得气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