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代理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抵达
更新时间:2008…8…7 19:13:31 本章字数:2619
到了地方,果然不出所料,普鲁士人同意帮忙,不过埃洛斯提出,普鲁士商船虽然不小,却无法运如此多的士兵和马匹。李明峰回头一看,确实是多了一点,只好命令士兵下马。
普鲁士船上已装满了军火,所以在李明峰的游说下,埃洛斯同意卸一部分货。李明峰下令,让蔡宜群,陈星翰各从本队挑选出不善战者一百人,由吴书廷率领,牵马回营。
从普鲁士船上卸下火枪两万条,子弹四百万发,都让军马驼了。李明峰吩咐吴书廷,先将武器放回库里,万一以后拿不出钱,李明峰打算强占了这些军火,反正普鲁士也不能万里迢迢的来找他算账。
吴书廷带领人马回去之后,李明峰就下令上船。兵贵神速,埃洛斯一声令下,三十艘普鲁士船开足马力,溯江而上。
离开长江口范围,普鲁士船亮出本国旗号,李明峰命令所有华人都进船舱,甲板上站的全是洋人。
打着洋人旗号,一路上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都不敢阻拦,经镇江,过天京,越芜湖,两日之后,普鲁士船行到了被重重包围的安庆城池下。
李明峰忽然有个念头,心道,若是让普鲁士人开炮攻城,十有八九安庆是抵挡不住,攻陷安庆,这可是个大功劳。
随即,李明峰又打掉了这个念头,安庆若陷,攻破天京就是旦夕间的事情,天平天国一灭,李明峰哪里还有好处可捞?
而且,就是攻破了安庆,李续宾如果被陈玉成和李秀成围杀,待到几日后,太平军十余万大军攻来,安庆恐怕也是守不住。要占安庆,必须先把附近的城池全部攻占才行,否则孤城守不得。
打定注意,李明峰就命令在安庆西南登陆,让普鲁士人在此等候,李明峰率八百洋军八百华军直奔安庆。
话说,李明峰名义上是来救援李续宾,实际上却是来此拣便宜的。李明峰想倚仗西方先进武器,在此一战中打出名气,以此来获取清廷的重视。至于李续宾,能救的话,就顺手救下,不能的话,嘿嘿,李明峰也从没有干过将自己送入死地的蠢事。
李明峰不蠢,他手下就一千多条枪,即使算上火器犀利,最多也就能顶五千人用,可面对的却是百倍于己的太平军,要是死磕硬碰,那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恐怕立刻就要烟消云散。
所以李明峰率军在安庆登陆,荆州将军都兴阿正在此处围攻,太平军主力距此有三百里路程,所以目前来说,这也算是后方,比较安全。李明峰到此处想先观望一阵,看看具体情形再定行止。
11月9日,李明峰率众在安庆登陆,于此同时李续宾部攻克三河镇外围,都兴阿部也攻克了集贤关,大军开始攻打安庆北门。
洋枪队整装完毕,带好各自武器弹药和三天内吃的粮食,李明峰下令打起旗号,表明身份,大军向安庆进发。
在洋枪队刚刚登陆的时候,都兴阿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听到是华洋混杂的军队,都兴阿也不清楚能是哪方面的队伍。直到接到汇报,说是打起两江总督的旗号,都兴阿的心才放下一半。
既然可能是友军,都兴阿就率众将出迎。
李明峰遥遥望见清军大营戒备森严,营门处有数十武官等候自己。为了防止意外,李明峰命令洋枪队原地听令,他带蔡宜群,陈星翰去见都兴阿。
都兴阿望见来军在千百步之外就已经停住,心中就明白,来得果然是自己人。见到李明峰,两方见礼,各报名号。李明峰取出何桂清的官文,都兴阿验了,果然是真。
见到援军,都兴阿也十分高兴,吩咐安排营房让洋枪队士兵休息。李明峰带着洋枪队的几个小头目进了军帐,向都兴阿汇报军情。
何桂清特意在官文中写明,此军非朝廷组建,不受大清节制,所以都兴阿倒也客气,没摆出上司的架子。军帐中央的桌子上平铺了一张地图,都兴阿手下的将领给李明峰等人介绍目前形势。
湖北方面已经无可调之兵,眼下实际上就是孤军奋战的状态。最有利的局面也不过是快速攻破安庆,都兴阿方面一万多人能赶到三河助阵。如果能拖的一两个月不败,等到曾国藩从江西来援,那还有的一战。
可是,能拖一两个月不败吗?都兴阿自己都对此不报太大希望。
都兴阿虽然没直接命令李明峰救援李续宾,不过在介绍形势的时候,总是在暗示李明峰应该这么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明峰心道,老子就这点人马,而且安德鲁等人还是自己的朋友,说是为了避免去印度送死才留下的,若是死在了中国,老子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考虑半天,李明峰才答应明日启程前去助阵,都兴阿听到李明峰答应,十分高兴,当下命令手下将领率领一标骑兵前去救援,划归李明峰管辖。
又将具体作战安排商讨了一遍,众将该回营休息的就回去休息,该去继续攻安庆的也去继续。
第二日,李明峰率领三千人马浩浩荡荡的直奔东北方开去,由于有心拖延,直到天黑才到桐城,当天晚上休息一晚,第二日又到了舒城。
在舒城整顿完毕,11月12日的早上,大军出了舒城,直抵千人桥镇驻扎。此处距三河镇不过几十里,即使是步兵也可在两个时辰内跑到三河,驻军在此处,既能救援李续宾,又比较安全。
李明峰打定主意,万一发现形势不对,立刻掉头就跑,靠着这几十里的距离,谅那太平军也追不上。李明峰对最初跟随自己的英国兵怀有特殊的感情,他们信任自己才跟随自己,所以李明峰不想让他们有所闪失。李明峰让帕兰德率领最初的那两百英军驻守舒城,也算让他们多了一层保险。
此时的局面十分有趣,三河镇里是几千负隅顽抗的太平军,镇外是六千骁勇善战的湘军精锐。三河镇东和镇北是方圆百里的巢湖,镇东南方三十里处是忠王李秀成大军盘踞的白山镇,西南方二十里处是英王陈玉成大军盘踞的金牛镇。
只有正西方才是清军势力,此时,李明峰的一千四百洋枪队和都兴阿派来的一千骑兵正盘踞在三河镇正西方三十余里处的千人桥镇。 (本有一千八百洋枪队,上海留下两百看家,又留下两百英军守卫舒城,所以到此处的只有一千四百人了。)
李明峰到了此地,就遣人通知李续宾,不过话里话外也将事情点明,老子的队伍不受你管辖,你小子还是有点自知之明。老子会尽量帮忙,但是你要死定了,那也别指望老子救你。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厮杀
更新时间:2008…8…7 19:13:31 本章字数:2634
三河镇,湘军。
“大人,长毛势盛,不如我等退守桐城,依桐城之坚,也可抵挡长毛,助都将军攻安庆。”在湘军内部,许多将领都已经意识到此战胜率很小。
李续宾今年四十岁,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纪。自从参军,李续宾攻克四十余座城池,大小六百余次战斗,从无败绩。所以他虽然悍勇,却也顽固自大,目中无人。
听到部将劝他退守,李续宾怒道:“我自用兵以来,只知向前,不知退后。就使战死,也是我辈带兵的本分。明日定要破他坚垒,除死方休!”
众将见他如此说,也不敢再进言。
“明日便攻克三河,然后再取庐州,到时候都将军克了安庆,我与他互为犄角,相互增援。等曾公大军入了皖,则安徽可定。”李续宾自从带兵以来,一直当先锋,他的作战准则就是‘有进无退’!
“长毛惧我威名,是以大军虽到,却迟迟不敢向前。我等当利用此时之机,先攻金牛镇长毛。此处乃四眼狗盘踞,大概三万余贼。明日趁着天黑,我等兵分三路,杀将上去,先破了四眼狗。” 李续宾虽然狂傲,却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敌人,他不但没有退缩,反倒想主动攻击,并且制定了相对来说正确的进攻方略。
“李秀成离此处有三十余里,两个时辰内赶不到此处,等灭了金牛镇长毛,李秀成这狗头必怕,肯定要撤回庐州固守。我等便顺势掩杀,长毛初败,军阵必乱,庐州也是守不住,我军便一鼓作气,平定安徽,将长毛压回江宁。”李续宾朗声说到。
众将听了如此安排,也觉得此战尚有胜算,心中也自欢喜,同声答道:“谨遵军令!”
…………………………
金牛镇,太平军。
陈玉成坐于大帐中央,两厢立着几十员战将。这陈玉成眼下有双疤,所以李续宾才呼其‘四眼狗’。
“李续宾悍勇,诸将惧怕倒也在常理之中。不过,前几日忠王与侍王已经率十万大军来援,我军已是清妖二十倍,还有何惧?”陈玉成问到。
太平军诸将都被这话羞的脸面发红,但也没人敢主动请战,毕竟李续宾这厮不要命是出了名的,没人有胆量和他对阵。
陈玉成叹了口气,说到:“此战拖不得,万一湘军主力从江西回援,我军优势便荡然无存。既然无人主动请战,那明日晚,就由本王亲自督军。”
众将听到陈玉成亲自上阵,都松了口气。陈玉成又派士兵去白石山李秀成处通知起兵时辰,约定一起进攻李续宾。
…………………………………
1858年(咸丰八年)11月15日晚,李续宾孤注一掷,将手下十一个营中的七个全部派出,兵分三路,趁着夜色偷袭金牛镇。
不幸的是,陈玉成也是打的这个主意。11月15日晚,陈玉成趁着夜色,起兵偷袭三河镇。
11月16日凌晨,在三河镇与金牛镇之间的樊家渡王家祠堂附近,两伙偷袭的部队相遇了。
虽然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那是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此时湘军不足四千人,太平军多达三万人,两者一遇,胜负自不待言。
见到此情此景,陈玉成大喜,万没想到湘军竟然主动攻击,陈玉成立刻下令,不可攻击过猛,要给湘军留点余地。陈玉成自己则率领其余两万人马,准备绕路截断湘军退路,彻底歼灭来袭敌人。
李续宾此时正在营中等待消息,得到回报,惊的面无人色。
“此事我连那洋枪队都没通知,只有心腹将领才知道此次偷袭,那四眼狗怎会也选今天出兵?!”李续宾在营帐中咆哮着。
“大人莫急,前方虽与长毛正面交锋,不过长毛势软,此时我方并未显出败象。”来报信的将领说到。
“什么?你是说我军还能一战?”李续宾急忙问到。
“是!弟兄们都是百战余生,长毛虽多,却也不惧,现在双方正胶着呢,不分胜负!”
李续宾急的在军帐中走来走去,心中算计着得失。此时要让兄弟们退下,长毛顺势掩杀,不知要死多少兄弟,而且这三河镇也站立不住了,必定要撤回舒城,桐城一线。
考虑了半响,李续宾一跺脚,吼到:“老子自参军以来,从未退缩过,今日也是如此!”
说着,就坐回将军椅上,喝到:“小校,速去千人桥李明峰李大人处求救,定要说明此处危机!”小校接令去了,李续宾又道:“众将听令,全军整装,速去救援被困兄弟。我们三湘子弟,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众将轰然领命,齐喝道:“三湘子弟,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