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第5届-张平:抉择-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包庇行为,他将立刻就地辞职!
这一举动在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下,顿时震撼了整个省市。当时的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有这一方面的追踪报道:自动退房、主动交待的从宽处理,拒绝清查和拒不退房的从严惩处、毫不手软。随着一些厅级县级干部的不断被频频曝光和严肃查处,尤其是当一些有着强硬后台的〃钉子户〃被相继拔除后,这一清查干部住房的战役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呼和拥护,同时所有的干部都纷纷表态给予支持和关注。不用说,这一战役的最后结果是以李高成的胜利而结束,而随着这历史性的胜利,李高成的声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点。
但李高成心里清楚,在那些难以合眼的日日夜夜里,他曾经受了多少明的压力和暗的攻击。尤其是在刚刚开始的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到许多恐吓电话和竭尽诬蔑之能事的信件,甚至有人在他的大门上用大粪糊上对联和小字报对他肆意侮辱和诽谤。李高成心里非常清楚,凡是能进了两道岗把着的市委常委大门,并且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决不会是一般的老百姓。
他顶住了这种种的压力和攻击。在将近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市共查处了四百多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三十多人;共有二十多户私房被没收,五十多户房屋被拆除,六百多户房屋退地还耕;四十多人受到严肃处理,其中两名被开除党籍,四名留党查看,十一名严重警告,五名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总共罚款退赔近一百万元,退出公房四千多套,总面积达二十多万平米,相当于新盖了一百多栋宿舍大楼!
当那些无房户、危房户和缺房户纷纷搬进这些被清退出来的公房时,一个个都激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而这些动人心魄的画面被电视台带进千家万户时,又再一次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那时候的李高成,别说是那些最基层的老百姓了,即便是那些恨他的人,也没有一个人说过他是一个自私、滑头、怯懦的人,是一个没有魄力、胆小如鼠的人!
还有,在这些年里,在李高成手里曾有过多少令人难忘的大举措、大建设。
市内二环路三环路的兴建;
市中心大街的拓宽;
六座市内立交桥的动工;
五十公里过境高速公路的建设;
……
在这一系列的工程和建设中,他曾遇到过多少难以想象的阻力和挫折。在二环路三环路的建设中,曾有上百家拒绝搬迁的〃钉子户〃在省委门口示威告状,扬言要把李高成告倒告臭;拓宽市中心大街时,由于触动了一个集体企业的利益,于是这个企业组成了一个上千人的上访团体,在市政府门口静坐示威,造成主要干道交通堵塞近十个小时;市内立交桥动工时,有几户拒绝搬迁的〃钉子户〃,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拦住了他的轿车,围攻和谩骂达数小时之久……
面对着这一切,他从来没有退缩过,更没有被吓倒过,也从来没有同这些人记过仇。在心底里他从来也没有真正恨过这些人,而这些人也同样没有在心底里恨过他。没有别的,因为以后的事实证明,他李高成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想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他理直气壮、泰然自若,就因为他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说实话,那时候他在心底里真正怕过谁?又有谁说过他自私、滑头、怯懦?谁又敢说他没有魄力、胆小如鼠?
而如今,却是自己的妻子,竟然当着自己的面,竟然如此斩钉截铁、一点儿也不含糊地说他自私,说他软弱,说他是懦夫,说他是滑头!以至于说他没有魄力、胆小如鼠!
妻子骂他任何话似乎都可以接受,唯有这样的话让他感到痛心不已。他痛心的并不是他想计较这些话的内容,而是这些话让他感到了一种认识价值上的彻底颠倒和是非观上的完全错位。
把保护错误和包庇犯罪当做一种勇敢和魄力,甚至是一种男子汉气概,反过来,如果对这种错误和犯罪进行指责和抨击,却反倒成了一种自私、怯懦的行为。
当你真正想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家庭负责任时,却反而不被理解,甚至被人当做小丑、当做滑头;而当你的所作所为有意无意的是在摧毁着这个国家,摧毁着这个家庭时,却偏偏得到满堂喝彩,甚至于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真正的责任感被视为不负责任,而根本不负责任的行为却被视作一种极有人情味的负责任……
尤其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同是党员,当你在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时,更多的却是在同情后者……
如果任由这样的人充斥于党内,那我们这个政党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又在哪里?
这样浅显而又明白的一个道理,如今到底有多少人能时时处处想到它?
……
当护士送来午饭时,李高成才知道医院的大门口又有很多工人在等着进来看望他。
李高成让护士扶着站起来,走到窗口往外看了看。
他的眼泪一下子便涌了出来。
他没想到竟会有这么多想来看望他的人,他大致估了一下,至少也有上千人!
李高成明白,工人们在这个时候来看望他,是有其更深一层的含义的。工人们是在以一种道义上的关怀,来向社会和政府表示他们的立场和好恶:我们工人支持李高成这样的市长;反过来,这里头当然还包括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希望你这个市长也能同他们站在一起,希望你能顶住,希望你不要改变你的立场,也不要改变你的态度……
李高成胡乱吃了几口饭,然后坚持要下去同工人们见见面。大夫和护士一再劝说,但都没能说服他。李高成对他们说,工人们在这儿等了那么久,他无论如何也应该下去看一看,何况他得的又不是动不了的病,就是他真的动不了了,那抬也要把他抬下去。
工人们既然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那他也应该给工人们一个旗帜鲜明的答复。
往下走的时候,李高成才感到自己真的是这样的虚弱,呼吸短促,浑身乏力,心跳加快,一阵阵的头晕和恶心,尤其是让外面的冷风一吹,几乎连站也站不稳。
等走到医院大门口时,他才发现等在大门口的人要比他想象中的多得多。也许是因为在下班期间,聚集在大门口的人足有三四千人。
等他走近人群时,忽然看到省电视台和市电视台的记者正在这里采访。
他犹豫了一下,想避一避,然而却已经来不及了。
〃李市长出来了,李市长看咱们来了……〃
不知是哪一个人这么喊了一声,庞大的人群立刻便围拢了过来。电视台的记者也不失时机地抢到他的面前。
李高成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数以千计的工人守候在这刺骨的寒风中来看望他时,省台和市台的电视记者,却像事先策划好了似的把镜头对准了他。
向来反对领导干部出风头的李高成,面对这他根本不曾想到的情况,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在平时,他会让人转告电视台的记者让他们走开。然而现在他却没有任何办法,也根本来不及有任何举动。一来他跟前并没有像平时那样前呼后拥的随从,二来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再去做什么事情,三来眼前的情景也已经让他无法再做出什么其他的事情。
眼前这么多熟悉却又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面孔,这么多感情真挚、毫不做作的工人们,使得李高成完全沉浸在了一片感情的波涛里,同时也很快就使得他完全忘却了电视镜头的存在。
当领导这么多年了,这样的情景还真是第一次:他居然会没有意识到电视镜头的存在!
晚上当他看到自己在电视新闻里的〃表演〃时,他甚至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表现而深受感动,以至于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又多么令人久久难忘的场面!
在将近零下二十度的嗖嗖嗖的寒风里,有那么多的手朝他伸了过来。
有年轻人的手,也有老年人的手;有工人的手,也有知识分子的手;有在车间干了一辈子维修工的粗糙而又布满了硬茧的手,也有在织布车间、纺纱车间接了几十年线头的干瘦而又皲裂的手……
每一次的握手,都让他感到是这样的激动而又沉重,亲切而又感伤。
语言在这里完全是多余的,所有的表情,所有的举止,所有的眼神和所有的感觉都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都是那样的真诚敦厚。
等到他被工人们劝说回去,等到他被护士们扶着拥着终于离开了这越围越多的人群,等到电视台的记者开始了对群众的采访时,他又被工人们那些朴实而真挚的语言一次一次地深深打动,一次一次地热泪盈眶。
记者:听说在李市长病了的这些天里,天天都有你们中纺的工人守候在这里,有的工人甚至两天两夜都没有回家,是不是这种情况?而且我看你们还带了不少礼品,我想李市长不会也不可能接受你们这么多的礼品。请问,这些礼品都是你们自己买的吗?
工人:那还有假!像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不买,还会有什么人给我们买吗?现在什么东西都有假的,只有这种东西没法子造假。其实你随便在这人群里转转,看看这一张张的脸,看看这一身身的土,再看看这一双双眼睛,你就清楚这些是真还是假。除非有些当官的糊弄国家和老百姓,我们老百姓什么时候干过那些糊弄人的事?
另一工人:我们又不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干部,给领导送礼还得单位报销。
另一工人:要真是那种送法,我们就不会来了!给李市长这样的领导送点东西,花自己的钱我们心甘情愿。
记者:你们来这儿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或者是单位派你们来的?
工人: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糊涂?像这种事情单位上还会派人来?就算他想派派得来吗?他派得出这份感情吗?如果是一个让老百姓痛恨的领导干部,老百姓会来吗?就是打也打不来呀!
另一工人:我们来看望老厂长,还用得着让人来组织吗?要是领导来组织,我们还真不会来呢!
另一工人:领导才不会组织我们来这儿呢!我们来看望老厂长,在位的头儿说不定早已经把我们恨透了!
另一工人:要说有组织,那也是有组织的,如果没组织,没有人劝说,中纺的几万工人都会到这儿来的。如果那样,还不把这里的几条大街都给堵死了?告诉你们,来这儿的都是我们中纺工人派来的代表……
另一工人:不对!来这儿的并不都是中纺的,我们几个就不是中纺的工人。不过我们那儿的情况和中纺差不多,所以我们也来了。
记者:你们来这儿的原因能给我们说说吗?据我们所知,在,我们市里好多年了,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李市长以前也生病住过医院,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工人:那还用说吗,就因为像李市长这样的好干部越来越少了!
另一工人:请你们一定不要把我们的话给删掉!我们之所以要来这儿看望李市长,就因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李市长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