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大明 >

第43章

逐鼎大明-第43章

小说: 逐鼎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经历,反正京卫中空缺的军官位置太多了,正好也能借此机会多培养一下自己的势力。这三天的时间,刘三仿佛从京城消失了,他的京卫以及田尔耕的锦衣卫再加上顺天府的捕快都没有找到此人,这件事只好暂时作罢。
    韩煜让林宝暂时住在了韩府,然后另外派了家丁前往青州将这件事通知愈大叔和孟宏远,让他们在青州多注意刘三此人。林宝经过牢狱之灾后,整个人变了许多,时常会独自一人呆坐在一处,清丽的眸子透着浓郁的迷茫和空洞,只有当见到韩煜的时候才会露出一丝淡淡如轻烟般的笑容。这让韩煜感到很痛心,林宝为了见自己不惜只身从青州来京,而自己却没有丝毫照顾到这个小女孩。
    正月末,在进京途中结识的两位洋神父突然找到了韩煜,说是要辞行。韩煜自从在小县城将两位遇到海难的洋神父搭救后,便一直将他们二人安排在韩府厢房常住。进京之后的两位外国友人便很少外出,主要是因为言语不通,但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打发消磨时间,而韩煜也在繁忙之余会与他们闲聊国外异闻。
    在厢房小筑的庭院里,韩煜一脸懊恼的向两位神父赔罪道:“真是抱歉了,在下进京之后公务忙碌,答应为二位神父集资兴建教堂的事情没能覆约,惭愧失信了。”事实上并不是他不愿意为神父筹资建教堂,而是在明朝现有的制度下,很难接受一座异国宗教的庙宇建立在京师的,这种要求甚至还得请动圣上亲自下旨才可。
    “韩大人太客气了,我和佛雷斯神父在贵府滋扰许久了,承蒙您的照顾,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呢,”雅力士神父笑着道,没有丝毫怪罪韩煜的意思,“早先我和佛雷斯去过宣武门的天主教堂,通过那里的神父我们联络到了澳门基督教会事务所,他们已经打算接纳我和佛雷斯神父去澳门传教。”
    宣武门的天主教堂是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十年建造的。利玛窦可以说是西洋传教士中在中国最早获得突破成就的人物,他通过向明神宗进献自鸣钟、洋琴、地球仪以及火器制造图谱等新奇的东西,博得了明神宗的大悦,因此获得了在京常住和建造教堂的特许。
    “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好强留,一旦在下空闲下来,一定前往澳门拜访二位神父,”韩煜原来想留着两位洋神父,日后对自己会有一些帮助,但是既然人家要走也就不便留下了,更何况这些日着实没有想到洋神父还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帮助,“那么,两位神父打算何时启程?”
    “明日就走吧,真不敢在打扰韩大人了。”雅力士神父带着敬意说道。
    “那好吧,在下马上派人去为二位神父雇佣马车,此去澳门路途甚远,还请多多保重。”韩煜拱了拱手道。
    “非常感谢韩大人的热情款待,我和佛雷斯神父真是无以回报,如果韩大人需要我们二人的帮忙,请尽管开口,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尽全力去办。”雅力士神父这些日对韩煜的盛情很是感激,总觉得这样一走会欠下一份很大的人情。
    韩煜想了想,道:“雅力士神父的好意在下却之不恭,其实早先在下就用想法,想与西方国家做一些商业贸易,只是苦于无人引荐,如果雅力士神父和佛雷斯神父在回到澳门后,能从中牵引,那就是帮了大忙了。”
    中国古代一直是处于外交保守地。明朝自然也属其内。西方列国对于中国这块肥肉市场早已垂涎已久。只是迫于中国封建政策而进展缓慢。雅力士和佛雷斯其实明白韩煜地真实意图。那就是这位明朝大官想要私底下与西方列国做“不合法”地生意。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并没有丝毫可耻地地方。相反若是能通过眼前这位明朝大官为西方开辟新地市场。自己地社会地位和历史意义都会得到大幅提升。何乐而不为?
    “哦。哦。韩大人。您真是大明帝国历史上最开明之人了。”雅力士很开心地笑了起来。“您地要求对于我和佛雷斯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地。我和佛雷斯回到澳门后。一定会尽快为您介绍合作伙伴。呃。不知道韩大人要做哪些商品地交易呢?”
    韩煜道:“在下身为军职。理所当然会对西方列**用物品感兴趣。诸如火器、盔甲、剑盾之类都是可以。当然若是神父能介绍诚信可靠地贸易合作伙伴。在下也会考虑进行咖啡、椰子油、牛津布、奎宁和洋酒等西方特产物地交易。”
    雅力士神父大喜。欢快地道:“这些都没问题。此外。如果韩大人有适合进行交易地地点。我想您未来地贸易伙伴很乐意将货物直接运送到那里。并且也会收购韩大人所销售地中国特产。一举两得。大家都开心嘛。”
    “呵呵。放心吧神父。我会安排一个私人港口专门提供货物交易。”韩煜带着笑容说道。位于青州地宝镇虽然处于浅海湾。但在封建中国依然是一处不可多得地贸易港口。
    第二天韩煜赠送了两位神父一些盘缠。并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城外。其实他早就想与西方人做贸易了。青州林氏海盗协助地对外贸易太过局限。并且还要收取高额地运输费。若是成功与西洋人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不仅能获得更大地利润空间。还能得到更为新颖地西方商品。
    正文 第七章 登陆旅顺(2)
     更新时间:2009…9…18 10:30:17 本章字数:2363
    正在韩煜盘算与西洋人建立贸易合作的时候,兵部行司的阁堂在肃然的气氛中召开了一场沉重的军议。厚重的帘子将窗户遮蔽的严严实实,兽鼎中的瑞香飘泊出丝丝缕缕的郁香,却驱赶不走在场诸位大员脸上的阴影。
    “建奴已经攻克沈阳,局势岌岌可危呀,”旁座上,左侍郎吴元凯语气浓重的道,“新任辽东经略高第,到现在都还没有任何作为,让人心急得很呀。”
    “哎,前日辽东探报,奴酋努尔哈赤在复州屠杀我起义汉民一万余人,可恨至极,真恨不得踏平建州、剿绝建奴。”兵部郎中冉斌义义愤填膺的怒道。
    复州自沦陷建奴敌手后,所居汉民人数最多,然而努尔哈赤晚年暴戾无道,造成后金政权对汉民进行了严重剥削,使得沦陷区的汉民苦不堪言。努尔哈赤甚至派遣军队严密审核汉民家中所藏谷粮,但凡不满五斗者,全部视为“无谷之人”,一律逮捕斩杀,让困苦不已的汉民恐慌不已。
    被逼无奈的复州汉民纷纷组织起义叛逃,欲脱离奴制返回明朝,再加上明朝官员不断派遣密使劝诱投降建奴的汉官,让汉官心绪动摇,担心建奴不会驻辽太久,致使他们带领汉兵与起义汉民响应。只不过此举激怒了奴酋努尔哈赤,派遣大贝勒代善率军两万镇压了复州民变,所有起义者全部遭到了屠杀。
    冉斌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眼透着微红,道:“可惜了戴进忠戴大人,惨死在奴酋的屠刀之下了。”戴进忠是投降建奴的明朝官员,但是在心中却一直向明,与冉斌义秘密通信长达了一年有余,两人关系可算亲密。此次复州民变中戴进忠组织了麾下千余汉兵带领汉民突围,可惜力薄势寡,最后力战被俘,英勇就义。
    首座上,兵部尚书赵彦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这些时日他额间鬓发依然泛白了许多,沉声道:“好了,诸位,今日请各位到此军议,可不是对辽东局势大发感慨。日前收到皮岛总兵毛文龙的信报,奴酋努尔哈赤已经开始征调民役,准备新修沈阳城,看来这厮是要迁都于此了。这件事非同小可,一旦奴酋定都沈阳,我大明北境压力甚大呀。”
    右侍郎周炳曜问道:“圣上有旨意了?”
    赵彦白了周炳曜一眼,道:“圣上自登基以来什么时候有过旨意?”他顿了顿,道,“皮岛总兵毛文龙信报,需要朝廷再发兵从海上登陆旅顺,他会派遣东江军与援军呼应,发动奇袭夹击沈阳,故此我着急各位来商议,是否要响应毛总兵的方案。”
    周炳曜愁眉紧锁,道:“,如今天下民变纷纷,哪里抽了出多余的兵力去支援毛总兵?更何况毛总兵的东江军不过两万,即便我等凑出些许兵力,也不足以夹击沈阳呀!”
    吴元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周郎中所言甚是,毛总兵此举太过冒险了。”
    赵彦脸色微微有变。在兵部中他是属于积极主战派地。而恰恰周炳曜和吴元凯是消极防御派。对于二人地话语。他感到甚是不满。重重地与出了一口气。暂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冉斌义身上。
    “下官与吴侍郎、周郎中看法有些出入。建奴原本是我大明小小藩属。而十余年前叛乱至今却让我大明军节节败退。辽北汉民失望。大明军心消散。现在我们急切地需要一场大胜仗重新稳住局势。”冉斌义可谓是明末兵部中较有见识地大员了。他言辞振振地将自己地观点娓娓称述。“毛总兵信报需求朝廷派遣援军。并指出要从海上登陆旅顺。正是因为算准了建奴不习水性。对海事一窍不通。疏于防范海岸。只要我军悄然从海上行至。自然有如天降奇兵。能给建奴一个措手不及。”
    吴元凯虽然主张消极防御。但是在事理上还是分得清楚。冉斌义地这一分析确实有一定地道理。他略略地点了点头。仍然疑道:“冉侍郎所言自有道理。但问题是冉侍郎地道理没有事实依据呀。光凭一许地估测就贸然行动。那可不是儿戏吗?”
    赵彦道:“老总兵在信报里已经说明。旅顺岸方圆十里并无建奴驻扎。若是成功登陆。就地掘城。与毛总兵东南护卫犄角。料想还是可行地。”
    “即便旅顺岸无敌军。但我大明内忧频频。何以调动援兵呢?”吴元凯不依不饶地道。
    冉斌义沉思片刻。道:“天津卫尚且有三万水兵。可从中抽调一万。另外京卫大营据说还有两千散兵。反正搁着京城也无所事事。可算上他们。这一加起来已经有一万二千了。”
    “吴侍郎,你还有什么异议吗?”赵彦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看着吴元凯。
    吴元凯愣了半晌,自知无言以对,于是缄默不语了。
    这时,周炳曜发问道:“可是,赵大人你认为这一万二千人应该由谁带领呢?这满朝文武中似乎已经没有带兵之人了。”他之所以这么说,俨然是表示自己拒绝带兵上前线。
    “岂会无人?周郎中太小看我大明将才了吧,”赵彦冷冷的笑了两声,道,“既然京卫两千散兵算入其内,那么干脆就让京卫指挥使韩煜统帅这一万两千人,从天津卫由海路出发前往旅顺。”
    “韩煜?听说他还是一个不过弱冠的毛头小子,让他统帅太不妥了吧。”吴元凯怀疑道。
    “昔日我巡抚山东,支持徐氏贼子的平乱,与韩煜素有接触,他曾以青州卫五百兵力不损一兵一卒击溃贼军八千之众,后又以一千人奇袭贼军两万兵力驻扎的曲阜城,这等奇才若以年龄而论,可怕会让世人遗笑吧。”赵彦正色的说道。
    吴元凯没有表情的说:“既然尚书大人计议已定,那就照尚书大人的意思行事吧。”
    “如此,明日我便上书表奏韩煜为山海关副总兵,令其两个月内整兵出发。”赵彦气定神闲的说道。
    -
    求票求收藏!
    正文 第七章 登陆旅顺(3)
     更新时间:2009…9…18 10:30:18 本章字数:2385
    五日后,韩煜收到了兵部的出征诏令,他从京卫指挥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