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大明 >

第22章

逐鼎大明-第22章

小说: 逐鼎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四天时间,杨肇基去曲阜城外大营主持军务,杨国栋带着郁闷的心情率本部返回济南府,城内只剩下正在休整的韩煜青州卫。
    这几天,韩煜还是做了几桩好事,早先答应过百姓只要老实就发粮的诺言他兑现了,从曲阜光复的第二天,他就派人在城内设了几个发粮站,让县府官员按户籍每人每天发一斗粮。这一做法,让他赢来了不少赞叹,百姓很快就忘了当初进城后是谁下令抢粮的。
    除非之外,韩煜还严令县府官员从新划分田地,并威胁他们日后不许私占百姓田产。当然,这个做法仅仅只是一种门面功夫,谁知道青州卫走了后,曲阜城还会不会发生贪赃枉法的事情,弄不好所谓新划分的田地根本就到不了百姓手里。
    第五天的时候,韩煜下令青州卫开路出城,返回青州。临走时,在城门外的道路两旁,还是聚集了不少百姓前来欢送,这让他隐隐约约有些得意,受人敬仰的感觉真是很好。离开曲阜城五里后,他停下了队伍,将搜刮来的钱财拿了出来,原本跟随孟宏远的乡勇都是邹县人,现在将他们强行编进青州卫太不尽人意了,于是凡是不愿意去青州的,每人发了一些银两,让去离去。
    最后统计了一下,除去战死、遣散的人,韩煜的队伍还剩下九百人。他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自己五百人出来,多带了四百人回去。他看了看剩下的银两,决定在场的每人在分十两,名为“奖金”。
    兵士们欢喜不已,可以说这是他们当兵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分红,况且十两那可是以往五年之多的军饷数目了。再加上他们这些时日对韩煜的了解,渐渐的开始产生了一种敬重的心理。也许,这短短一个月来,在他们心里会有这样一种韩煜的形象:够热血,够胆大,够机智,够平易近人,最重要的是,还能给下属“奖金”,这可是明末十分罕见的事情了。
    ————
    收藏好少,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写得不好,请各位大大留言说一声哈!
    正文 第十一章 建设青州(1)
     更新时间:2009…9…18 10:28:55 本章字数:2581
    回到青州后,韩煜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虽然这次出兵前后不过十几天,但几番惊人的事迹,让他的名声彻彻底底响动了青州乃至山东,用不了多久很有可能还会震动整个朝廷。
    韩煜在安顿完毕新编入青州卫的名额后,马上去青州同知徐盛的府上,询问了一下自己兴办的渔业小站的进程,自己走后,这个工程就交由徐盛负责了。徐盛告诉他,五天前渔业小站正式竣工,那些参与工程的百姓直接落入变成了渔民,开始作业起来。
    韩煜又找到李允,让其放出消息,约林氏海盗出来会谈一下码头事务之事。李允回复的消息是,海盗船队目前不在东海,恐怕还要等一些时日才能会面。
    前后忙了两天时间,韩煜终于清静了下来。这一天在知府官衙吃过午饭,郑玉成兴致盎然的邀外甥一同在塘园喝茶闲叙。
    “山东形式渐渐好转了,徐贼已死,只余下一些残党余孽负隅顽抗,迟早会安静下来。”郑玉成轻泯了一口香茗,蔚然的道,“元晦,你这次立下不小功劳,我猜不用多久,朝廷就会嘉奖你。”
    “哎,朝廷嘉奖无非升官晋职,对于元晦来说,还不如免去青州三年赋税。”韩煜微微笑了笑。
    郑玉成愕然,问道:“元晦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前些日子元晦带兵伐贼,却见到贼兵无非都是一些穷困潦倒的百姓,如今天下旱灾、地方官吏蛮横、朝廷苛捐杂税繁多,弄得民不聊生,才会掀起反叛。”韩煜脸色黯然不已,语气很是生涩。
    郑玉成叹道:“元晦有这样的感慨,是大明中兴之福气呀。”他顿了顿,脸色也不禁染上一片艰难,“说到民生,最近青州府也除了一些问题。自从徐鸿儒贼军势力衰弱,各地开始出现了不少流民,想必是贼兵看不到希望纷纷解甲流散了,青州府各地这些日迎来了不下万人的流民,这些人无屋可居、无田可食,让我非常忧心呀。”
    韩煜知道流民带来的巨大的隐患,要么是就地饿死,尸体无人处理,引发瘟疫;要么是结草为寇,扰乱社会秩序。总之如果不好好安顿,肯定会出乱子。
    “哎,这些年青州府一直经济不振,要粮没粮,要钱没钱,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接济这些流民。”郑玉成说到这里,手中的香茶也喝不下去了,闷然的搁在了茶几上,连连叹息。
    韩煜思索了一下。流民地出现确实是一种危机地预兆。但是有危就有机。不管怎么说。人类地存在证实地是一种劳动力。流民则是这种劳动力中最廉价最实用地。如果好好地利用这些劳动力。带来地不将是社会地安定。更是会让经济发展更上一层。
    现在青州所面临地问题其实就好像是一种经济危机。人民失业剧增。这时候就应该努力扩大内需。调动人民积极性。刺激市场发展。不过青州政府似乎没有这么雄厚地实力。封建社会地经济体系也无法承载刺激。这始终是一个羁绊。
    “其实。舅舅应该有所发现元晦所提倡地建设渔业小站。已经是解决了一部分无家可归百姓地生活问题了。”韩煜脸色微微有些紧蹙。他说。“如果我们能多进行一些类似渔业小站地工程。还是可以解决流民问题地。”
    郑玉成点了点头。但语气却很无奈:“元晦地方法确实可行。但是单单建造一个渔业小站就耗资千余两。若非上次庆功宴上强令财主富贾捐款。未必能顺利完工。哎。关键还是青州府库不太充实。甚至年年地贡税都是勉勉强强交上去地。”
    韩煜重重地吁出一口气。这就是他为什么说加官晋爵不如免税三年地原因。不过现在并不是没有办法。他道:“舅舅。元晦还有一个想法。现在山东贼乱差不多快结束了。正是恢复民生地好机会。我想利用一些官府政策上地优待。从省内省外招商引资。在青州兴办工厂。”
    郑玉成对“招商引资”一次甚为新奇。问:“元晦打算如何做?”
    “目前青州有一万多流民,官府可以讲他们先编入一个临时户籍,做为替补劳动力安顿起来,同时在对省内省外的大财主们寄发邀请函,只要他们愿意来青州投资办厂,青州官府提供免费的工厂用地和廉价的工人,同时对于一些养殖厂还可以免费提供配种。”韩煜不疾不徐的将自己计划全盘托出,“此外,我们还可以先打一个幌子,凡是在青州驻厂两年,从第三年开始减少税赋五分,到第七年,再减少五分。”
    “可是,这个幌子是不是太过分了。”郑玉成面露难色。七年之后,工厂的税收就完全减少了一成,这可不是小数字。
    韩煜笑道:“舅舅你要这样想,一旦招来了一百家工厂,他们每年为青州制造的利润有多少?完全可以不用在乎这些减去的税收了。”
    韩煜的这个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二十一世纪商家返利的手段,现在青州官府就是商家,工厂就是客户,只要客户能带来利润,返回几分红利有何不可?
    郑玉成立刻明白了过来,喜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元晦招商引资的想法甚好!不仅能给青州带来丰厚的税收,还解决了大批流民的问题。”
    “其实,元晦也想办一所自己的工厂。人毕竟还是有些私心的,元晦也想为韩氏在青州留下一片基业。”韩煜很坦白的把自己心底的话说了出来,他从曲阜搜刮来的钱财还有一万多两,这些原本就是打算用来做一番事业的。
    郑玉成摇了摇手,笑道:“这算什么私心?只要元晦你办的工厂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舅舅我甚至还可以为你开一些后门。”
    韩煜连连谢道:“舅舅真是开明,多谢舅舅了。”
    “既然青州要招商引资、要发展,那么就由元晦你为一个表率吧。你马上开始着手去办,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提出来,只要舅舅能办不到的,一定不会敷衍你。”郑玉成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脸上带着一种期望。“另外,我也按照你的想法,着手准备招商引资的文书,喝完这盏茶就去找徐同知商议一下,看看青州官府还能提供一些什么便利来吸引各地财主。”
    韩煜内心很是激动,他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有朝一日青州会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工商城市。
    __
    求收藏,求票,求各位的支持!
    谢谢谢!
    正文 第十一章 建设青州(2)
     更新时间:2009…9…18 10:28:57 本章字数:3021
    郑玉成沉默了一下,突然问:“元晦,你办厂有资金吗?”
    “呃,”韩煜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是有资金的,但是肯定不能说是怎么来的,以舅舅的性格是容不下这些肮脏手段的。
    看着韩煜踌躇的样子,郑玉成笑了笑:“没关系,没资金就没资金,虽然舅舅也没办法支助你,但是舅舅在山东省还是有一些交情的,明天我就写一封信,去请济南府的一位旧人来与你见一见。”
    “啊?”韩煜没弄明白韩玉成的意思。
    “你舅舅的这个旧人可是一个大财主,他在朝廷和地方都有不少关系,听说去年还在江南办了几个厂,”郑玉成解释道,“你如果缺少办厂的资金,舅舅可以介绍他与你合作。”
    韩煜乐了起来,如果真能合作那不是更好,自己的一万两就留下来可以做其他事情了。他赶紧道:“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行了,你这几天好好准备一下办什么工厂吧,舅舅只能帮你请来他,但要真的说动他合作,还得靠你自己呀。”郑玉成道。
    “放心吧,元晦不会让舅舅失望的。”韩煜自信满满的说。
    下午韩煜去找到了李允和孟宏远,打算与他们一同商议办厂之事。为了有一个很好的商谈环境,他们没有在青州卫大营,而是去了冬春院。冬春院是青楼,明朝是有官妓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妓女职业也得到了细分和升华,实力雄厚青楼基本上已经走出了低级的**交易,而是变成了美酒与才女的娱乐场合。
    冬春院是青州城内最大的青楼,里面有姿色的姑娘要想陪睡,价格可是不菲,而有姿色又有才艺的,甚至都是挂牌只卖艺不卖身。韩煜、李允和孟宏远三人要了一个上等厢房,点了一壶极品美酒,配了几碟佐酒小菜。
    “说好了,李镇抚,这顿你请的。”韩煜刚坐下,就将旧事摆到了桌面上。
    李允脸色变了变。马上起身。推辞道:“呃。我肚子疼。出去方便一下。”
    “妈地。无耻。算了算了。当我没说。”韩煜彻底无奈了。没想到在古代这招肚子疼就已经出现了。真是汗颜不止。
    李允舒展了一下神色。笑道:“小韩大人今日找我们肯定不是闲其无聊。如果是单纯地喝酒怡情。肯定还会叫上王云那厮。想必小韩大人一定什么困难需要我和孟军师协助。”
    韩煜拿起酒壶给二人酒杯满上。道:“你小子果然有点头脑。”接着。他将自己要办厂地想法说了一遍。“怎么样。哥几个出点谋、划点策吧。”
    孟宏远这些日已经和青州卫混得熟了。为人处事就不像以前那样拘谨。他饮了一杯酒。开玩笑道:“原来韩大人想要为自己置办点家业。到时候可别忘了我们兄弟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