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278章

光绪中华-第278章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个大国的世界,但是即便是大国,也分三六九等。怎么说我也只是个二流大国,在大英帝国面前,委曲求全是必需的。
    倒不是担心他会派遣数目庞大的陆军来直捣我的统治核心,随后而亡国灭种,担心的是英国的全球锁链,将会把我的强国梦绞碎,把我先前的努力成果绞成齑粉,我绝对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在这个大国的世界里,没有了希望的国家,除了看着四邻崛起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路好走。
    这种现状就是曾经的大日本帝国的最好写照。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无论他的子民有多少的想要强国,无论他们的军人如何的想要为国争光,但是他们已经被锁链绞的死死的了。
    袁世凯正是那个落锁的关键人选。
    从朝鲜时期就开始与日本人打交道,很早就落下了大日本帝国永远的敌人的名声,到这个年代,他才真正的担负起了绞死日本的全权重任。
    德训第一零一镇,一零二镇,加上他与左宝贵原本毫下就统属的十五万驻防军,再算上天海国的万把人,正好凑满二十万之数,他正在实现着他的“提二十万精锐之旅,马踏东京”的梦想。
    唯一的问题来自决策层,到底要把日本维持在怎样一个局面才是对帝国最好的局面。
    拓土封疆,是每个帝国军人的梦想,从拓土这一条路上,走出了一个元帅聂士成,这正是摆在袁世凯面前的光辉道路。
    不过他仍然没有得到北京允可他进兵的命令,尽管他已经作好了十二分的准备,两个德训镇加上配合兵马五万人,已经在新蜀省训练了很久了,战意正浓,而天海国更是急不可耐。有这批兵力,对付日本所剩下来的十五万常备军除开镇守各地的十万兵力所余下来的近畿机动兵力,松平志男甚至已经能嗅到东京的味道。
    但是北京始终没有下达谕旨,
    原因是我也还在等待,我在等德皇的动静。我不可能自己挑起大梁,这与我目前倡导和平的形象不符,同时有别人的旗子盖着,也可以掩盖一些东西。
    所以,一方面外交部及使馆的人员在东京耀武扬威,隔三岔五的对日本外务省发脾气,要求他们做出进一步让步,另一方面也让松平志男好好的搞一份奏章来,奏明愿代圣主发兵讨逆,并且要他书面说明,日本将来的局面走势以及他的执政构想。
    杜平志男自然是喜不自禁,他终于见到了曙光。天海国的奏表很快就送到了,也对日本国将来的地位作了说明。
    杜平氏以大将军身份讨逆,吞并日本国后,废天皇尊号,改称倭王,对内可称日本国王,随后遣使北京称藩。日本国恢复幕府旧制。此后每年向中国提供劳工若干,岁币若干,以及其他中国所需的物资。
    条件不可谓不苛刻,态度不可谓不诚恳,这种借兵的条款只要一公布,全日本想要他的命的人恐怕不会少于日本国民的三分之一。
    所以,他等若是为了他的大业,送了一个天大的把柄捏在我手上,这也许是他让我完全信任他的唯一方法。
    当然我会不会信任他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我来说,日本最好的情况就是维持现状,征服成本太高,而且我接下来的国策方向也不在此,维持现状的日本十几年后再收拾也还是一盘菜,不用费太多心神。而现状一旦发生变化,那就又需要制定新的方略,有所错漏就划不来了。
    看在松平志男这一份大把柄的份上,现状稍微改变一下,是我能够接受的最高底线了。
    事机如今就只剩下了德皇那头了。他会如何动作,我还要拭目以待。
    正文 第二四四章 … 项城落子
     更新时间:2009…4…3 15:56:05 本章字数:6192
    将战未战的时刻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特别是对于日本如今的军政府而言,除了提升战备,加强对近畿地区的防御准备之外,也别无其他更好的办法。
    外交上的努力尽管都在走着,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胆敢在这个时刻跳出来为日本讲话,像大英帝国那种表态,已经算是最友好的了。哪怕是文件上的盟国俄罗斯和法国,也因为各自的考虑而保持缄默,更不敢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忙举动。
    幸而北京方面传来消息,由于正在要承办和平会议的缘故,北京方面前不打算以军事手段来解决在东海方向的日本军部发动的国际挑衅事件。北京的大风向似乎是要用和平谈判的手段来与日本方面解决问题。所以,内阁及外务省就谈判底线问题也进行了磋商,一致认为赔款已经不可以再接受了,至于割地方面,更加是割无可割,唯一能满足中国人胃口的,似乎就是日本的矿山资源,以及……劳工资源了。只是这样的交换条件中国人是否能满足,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袁世凯这个人,此人坐镇天海一日,大日本永无宁日,不要说反攻了,就是勉强维持都要成问题。加上北方的北海道叛国份子,这个内阁,无论谁坐庄,都没有好日子过。
    始终要找一个解决方案的。不仅仅是山县有朋以及他的那些后继者们,他的敌对者,他准备要下狠手的那些人,还有对政局越来越有发言权的黑龙会,社会上普普通通地日本人,都在这样想着。当然。还有一个半人半神的怪物,也在这样想着,他在等待着一个时机。好做出一个关键的,能够拯救大日本与他自已地决策。
    只是他们都已经没有时间了。七月到八月,德国方面对日方交出的官员们进行了审讯,尽管所有的人都将事件描述成一种个人行为,但是大面积的官员涉案,已经证明了这一事件的官方背景。尽管也有人悲愤的说出这件事情本就是无中生有,乃是中国人栽赃嫁祸之举。但是所能得到的只是德国方面地鄙夷与不屑而已。而整个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陷入了对这种罪行的严重愤怒之中,让文明世界教会日本猴子如何做人地呼声响彻整个欧洲。在这样的状况下。俄罗斯和法国根本没有可能为日本人说上哪怕一句话。
    考虑到与德国的友好关系,奥匈帝国,意大利两国也表现的义愤填鹰,而正处于一派颓势地意大利。更表示应当组成联军,前往东京给日本小猴子以最惨重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文明世界的厉害。
    这也正深合威廉二世的脾性,但这位皇帝显然还要照顾到我的面子,在我发表了愿意以和平途径解决问题地声明后。回到德国后他也向我通报了德国兴兵的愿望,我当然是表示理解德国的一切行动,并且如果有任何方面的需要,都可以予以满足。并特别表示沿海各重要军港都可以为远航的舰队提供补给。
    与此同时,也公布了天海国的请战书。
    战事一触即发。
    日本政府方面则是摆出了一副聚重兵守卫近畿,其他地方任你打的姿态。
    8月27日,德皇的第四步兵师,由保罗·冯·兴登堡少将率领。一个死亡轻骑兵旅,由德皇威廉二世地副官,在此次环球航行中表现卓越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直接升为少将,并且统率着这一支轻骑兵旅,踏上了复仇的东方之旅。
    考虑到日本也拥有着两艘已经处于完工状态的七千吨级战列舰,所以,海军方面派出了以两艘普鲁士级新型战列舰为首的舰队,装载着气势恢宏的士兵们,这支舰队经过地中海,与意大利方面的四艘战舰及一个步兵旅会合,直奔东方而来。
    9月下旬,舰队抵达了威瀛府军港。这正是中国方面的一零一师及一零二师全部换装成天海国士兵打扮并且经海路抵达函馆的日子。
    整个日本都在颤栗。
    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东京也发生了许多事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黑田清隆的遇刺案,这位大日本帝国第二任首相,明治维新的元勋老臣,在东京街头被身份不明的歹徒砍断右手,并且被人钉上黑龙会的标志,结果老头因失血过多,又年纪老迈,在街头当场身亡。
    事件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黑龙会立即被军部宣布为非法组织,厉行取缔,这场大整肃也波及到了相当数量的政治人物,大隈重信,松本等人都被以黑龙会幕后指使者的罪名逮捕入狱,而黑龙会元老犬养毅等人更是难以幸免。
    山县有朋通过他血腥的手段给反对派们上了一课。尽管街头陆续发现黑龙会印发的传单,声称这场事变完全是军部栽赃的阴谋,但面对质问的声音,山县只是用“这是北海道方面的谎言”就轻易的搪塞过去。
    整个日本席卷在他的恐怖统治之下。如果没有外敌的话,他的确可以做得更多。
    只是十月的联军的秋季攻势马上就要到来。忍辱负重的反对派们在这一刻,是盼外敌如救星。
    他们不用等太久。1O月4日,德军率先发动攻击,东京湾的洋面上,德军的舰队轻易的突破岸防火力,将自己的陆军送上岸,同时无畏舰的炮火如同儿戏一般的格日本警备舰队派出的两艘相差二三十年技术的巡洋舰击沉。日本人还是留了一手,两艘已经完工的七千吨战列舰清洲号与越后号已经提前避往了仙台湾,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而陆上方面,则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气魄,近畿一共两个近卫师团,屯重兵在城外,依托江户川。隅田川等河流及丘陵等防御带,试图阻止德意联军的进攻。
    日本兵力在五到六万人之间,装备以步枪为主。配合少量炮火,有利在地形与士气以及兵员数量方面。
    而德意联军则是装备精良,天上有飞艇,海面上还有战列舰助阵,步兵以新式步枪配合一个旅的炮火,搭配一个精锐骑兵旅,加上意大利友军。总兵员人数在三万人左方。但是胜在兵员素质极佳,装备精良。指挥官素质也优于日本方面。
    指择日军作战地是大寺安纯大将,川上操六大将,这两个帝国陆军官阶最高的大将,也是山县能信得过的将军中。最有资历来指挥这场战争地人了。至于乃木犀典,由于他身上带了太多的皇家色彩,除非万不得已,山县是不准备起用他的。
    尽管在战争方面日本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外交努力。在陆上刚刚开始接战的时候,山县有朋的特使也穿过战场觐见了德军的最高指挥官兴登堡少将,向他递上了投降书,声言愿意赔偿德国人的一切损失,条件就是德军立即撤军。
    “铁拳挥来之前,你们在等待着什么呢?”兴登堡几乎无需向国内请示,就拒绝了日本人地投降。对于他来说,他也需要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亲身参与过德意志崛起地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又深得德意志历史上伟大的军事人物老毛奇赏识的他,1896年在他49岁获授少将军衔,这次远东的军事行动是他第一次独力担负起方面指挥地重任,他又岂能轻易放弃?德皇在他出发前向他许过愿,只要能够为德意志洗刷耻辱,那么第四军指挥官的职位将为他专门留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除了继续挥军进攻,将德意志旗帜插上东京皇宫的顶端之外,他不会考虑任何其他的建议。
    同样地决心也出现在北方战线上的幕府大将军松平志男身上,在付出了绝大的承诺换取了中国皇帝借给他的两万多人的部队的部分指挥权之后,他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进攻的心了。在青森县之战中损失了他的一万多人精兵中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