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221章

光绪中华-第221章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清廉乃人臣本分。怎么到你这就当个功劳一样反复拿出来显摆?朕告诉你,你的过就是阳奉阴违,不遵朕厉行新政的宗旨,鹿传霖朕派人查过,他是家里有钱,收受也是有的,但是数目不大,退赃也退了,朕自也有处分给他——”越说越决心烦,挥了挥手道:“怎么朕如何用人理政都要问过你瞿鸿机?你一个微末小吏也学曹操王莽?清官!朕在此告诉你,廉政朕是要理地,朕亲政以来,办过多少贪墨?贵至郡王,总理内务府大臣,贱至六宫太监,你是没看到?混帐!你不用在家待旨了,朕就有恩旨给你,瞿鸿机,办新政不力,阴怀抗拒之心,实可诛也,然念你官声尚佳……着降三级听用,交社研衙门大臣梁启超看管使用!钦此!”
    眼光扫了一遍院中的诸大臣,本来想说话,想了想还是没有出声。看了已是几近昏厥的瞿鸿机,冷冷的道:“你不谢恩?”
    “罪臣……领旨谢恩……”
    “腐儒!”我冷冷的撂下一句,转身离开。
    在江宁并没耽搁太久,接见了几个即将履新的官员,勉励他们办好新政之后,我也要往北京赶了。新接到载洸地奏报,宫中种种异谋,矛头似乎直指珍妃姐妹,是否还有其他同案的妃嫔,要待我回銮后再做定夺,另外宁贵妃也接近分娩,而老太后那拉氏的身体又出现了反复,似乎已经快不行了。种种事情都要我回宫后一一处理。后宫的事情应该告一段落了,我可不愿我的精力被这后宫里的琐事所牵扯。
    至于江苏的吏治,我相信我在总督衙门的那一番训话以及对瞿鸿机的斥责之后,应当会有所改善,而办新政地力度肯定会得到极大地加强,很明显嘛,皇帝要的是这个。
    于是在两天后,车驾便直接到了燕子矶,登上原先长江水师的江防舰,过江直接踏上了回銮的路。
    一路上自然也有不少奏报飞来,最令我关心的莫过于西北战局。
    徐世昌和赵秉钧所料不差,马匡匡和韩努日果然打了起来,为了那三五天地存粮。新教派有俄国人支援的两千条火枪,在徐世昌发来奏报的次日,马匡匡便安排这两千条火枪配合上他的骑兵部队,对老教派的巢穴发动了猛攻。猝不及防之下,韩努日及他的儿子,部下重要将领三十几人,全部葬身于清水清真寺。一场新老教派的吞并战原本没有分出胜负,如今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反而水落石出,有外来支援的新教派获得了完胜。
    马匡匡并非是雄主,由于两派火拼时己方的损失不小,为了安定属下,同时也是为了头疼的问题,这抢来的粮食如今地分配者,已经包括了他麾下的七万新教派徒众。十四万多人分配下来。粮食只够支持两天。
    于是他想出了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强令老教派对己方伤害最大的韩努日亲族再去截粮,理由很简单——你们能打嘛,也有过抢粮地成功经验。
    就这么着,老教派的人硬往清军的枪口上撞了过来。死伤惨重,光天化日之下,五千余骑兵在身后火枪的监视之下,硬着头皮往清军的防线上撞来。
    一轮步枪开火之后,人和马像拔草一样地被割倒,眼见这么下去就是一个全部死亡的局面。此时董福祥露出招抚之意。两下一接洽。败兵们对马匡匡恨破了脑袋,自然也就答应了董福祥作内应的要求。
    三本千败兵们沮丧的逃回循化城。面对马匡匡的严逼,首领自然是应承愿意再次冲击。马匡匡也不愿意落个残杀自己人的名声,也就答应了他们,他乐得见到这些人死在清军地枪口下,抢得到粮食更好。抢不到也能少些人分食。他哪里知道,这些恨他入骨的老教派们,正与清军一同编织了一张要他命的网。
    “首先要是敲掉他们的两千枪兵。”钦差大营内,徐世昌正对麾下众将发布命令,今天与往常不同,除了营内的副将参将们之外,还多了两个少校衔的飞艇指挥官,徐世昌看着他们两人道:“三日后,他们还会来攻。地面上防线要一如往常,西北二路军要严加戒备,严防窜至西北与罗刹人会合。你们地任务就是从空中歼灭他们的火枪队,我的炮火将向前推进,你们要注意协同。一个是炮瞄指挥,另一个是敌情通报。好了,届时会有四艘飞艇在天上,协同问题你们是行家,本大帅就不多说了。”
    转脸正色与其他将领一一部署下来,如何收编来犯之敌,如何趋势反噬,如何推进,这数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在他看来只不过是规模稍大一些的屠杀战,这一战下来,敌我伤亡比要是低于三十比一,就应该是失败了。这一场仗下来,又能为国家培养十余万能攻善战的士兵,是他最大的骄傲。只不过杀伤太多不详,他也很想找个法子招抚……
    看了看董福祥,他转头向赵秉钧使了个眼色。
    “董军们——”赵秉钧会意的招呼起董福祥,两人点着头商议起来。
    在我回到北京之后,就接到了西线大捷的奏报。算是在一堆琐事之中地安慰了,徐世昌部在既定策略之下,以空中机枪飞艇与通联飞艇的配合,趁着老教派出城抢粮食的电动机,收祥了一万余老教派徒众,押赴兰州看押。与此同时,以炮火和空中的机枪扫射解决了马匡匡的火枪队,除了少部分及时退入城中之外,其余全部抛尸城外。地面部队在小规模攻城后,将包围圈缩小在循化城外三十里处,等待着下一个时机。
    在这样地情况下,城中再起大变,马匡匡在城中掀起了新一轮的屠杀,老教派几乎被屠戮干净,少量的反抗之后,城中一片血腥,在存粮用尽之后,城中开始有人吃人肉维生。就在此时,清军的内应放了董福祥的部队入城,全城一夜之间落入我手。
    马匡匡等首领被生擒活捉,与此同时,总计六万余俘虏被一体擒获,在报捷的同时,徐世昌请示如何处理这些俘虏也成了我的心头一个烦恼。这些俘虏,大部份在成为俘虏之后反而很高兴,毕竟有的吃了,尝过饿肚子滋味的人都知道每天有三餐吃是多么的幸福,叫他们再造反,恐怕先得给他们一座米山面山才行。
    俘虏的甄别工作还在进行,我给徐世昌发去回电,眼下先做好俘虏甄别工作,特别是要查出有没有俄国人隐藏其中。其余的事情暂且待旨。我眼前的精力,已经被后宫牵扯进去了。
    那拉氏快死了,似乎一生惜福的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看见我回来看她之后,精神才稍稍好了起来,但也是只能勉强说十几分钟话而已。载洸也将宫中的事情一一道来,哪个宫女说是珍妃。哪个太监说是瑾妃,一条一条的都对着人名手印,时间地点都在,动机也很明确。失宠以后的忌妒等等,似乎这罪名已经十分确凿了。
    但是宫中最善妒地一向是隆裕,没有一丝一毫的牵连到她身上,我也感到意外。不过载洸回说没有旨意,不敢直接提问珍瑾两位主儿。这件事情还是要我亲自来办才好。我正要搭话,老太后那拉氏突然开口接话道:“皇帝,我眼见是要快去的人了,今后就靠你们兄弟俩了。皇帝,额娘告诉你,趁着这个机会。废后——”喘息了一阵之后道:“先头姐姐去了,我就一直有这个心愿,叶赫那拉氏,绝不能作六宫之主……皇帝你不知道,咱们爱新觉罗家,跟叶赫是世仇。老满洲的人都知道,叶赫部地发下重誓,叶赫那拉氏哪怕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亡我们爱新觉罗家……我总疑心先头姐姐,还有这个皇后……皇帝,你要听额娘的话……”
    这个故事我自然知道,不过其真其假真是无从考证,只是从这满洲贵胄的女人口中听来,还是第一次。(叶赫是地名。那拉是太阳的意思,连起来叶赫那拉就是叶赫这个地方的太阳。)
    不说我对隆裕地印象,单说废后这么重大的事情对国家的震荡,想想还是有点头痛。当下含糊的应了,点头让她好好歇息。一脸愁容的与载洸步出慈宁宫。
    月光下两兄弟都不说话,就这么走着,侍卫们远远的吊着,我挥手斥退他们,停下脚步叹了口气问载洸道:“弟弟你看这事情,到底干连不干连到皇后?”
    “皇上——”载洸为难地抬起头看着我,摇头道:“照奴才看,很难说啊。”
    “眼下没有皇上奴才……”我抬头看着月色长叹道:“只有兄弟俩,虽说这是家事,但是天子的家事就是国事。好兄弟你千万要给做哥哥的拿个主意。做哥哥的是不想这大清国乱了套啊,废后何等大事?我是宁愿她不要干连进去的。”
    “皇上……”载洸也叹了口气道:“说实在的,珍主儿和瑾主儿没那个胆色……也没那个底气……”
    我看了看载洸,他说地已经很明白了,我挥了挥手,启动身子道:“走吧,不说这个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那个福晋不是好相与的,载沣纳了个戏子做侧福晋,嘿,咱们三兄弟都是个难啊。”顿了顿似乎是不经意的问道:“对了,你跟载沣还有载滢,觉得谁更亲些?”
    载洸不以为意的出口答道:“要论亲疏,自然是载沣亲些,不过咱们两家也没那么多讲究,说起来载滢更纯些,奴才更乐意跟他打交道。”
    “嗯——”我笑了笑道:“载滢虽说有过过犯,但还是个纯人啊。载沣这孩子,似乎太想立功了,朕就怕他办砸了差事啊。”见载洸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岔开话题道:“如今太后违和,朕怕药石……唉,不说了,咱们几个兄弟,载涛载洵还小,你多担待着点,我看载沣眼下是没空顾家呢,你没事多回王府住住。”停下脚步道:“还有,明年他们也都到年纪了,朕的皇子们也都五岁了,毓庆宫的事情,你也要管起来吧,要请什么人做先生,你跟容先生商量着报朕。好了,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明天再进宫来看太后。”
    载洸领了旨退开了去,我径直来到宁贵妃那里,怀着身孕的她似乎精神不是太好,不过一见到我还是眼前一亮,我抬手止住她要行礼地姿态道:“你都这样子了,还讲那些个虚礼作甚?朕回銮后就想着来看你,你着实辛苦了。”转眼看见地下跪着的还有她的继母宗室氏,抬手让她们起身道:“荣禄家的也来啦?你宁主儿有孕在身,你们一家人时常进来看看说说话也是好的,嗯,最近荣国公可好?”
    听我见问父亲,宁贵妃坐直了身子,听宗室氏说话道:“回皇上话,奴婢进宫来伺候也是应当地,承皇上见问,我们当家的在家听戏养鸟,活的还很滋润呢,就是老想着要报皇上的恩德,还是想给皇上做事呢。”
    “好事啊——”我乐呵呵的笑道:“不过太后此次身子不好,可着实让朕有些后怕啊,他们这一辈儿都是我们大清国的宝贝,太劳累了也不好,唉,像恭亲王那样,劳心劳力了一辈子,到老眼见身子也是不行了,荣国公身子健旺,朕也很高兴呢,听说他又娶了两房侧福晋?”
    一到京师我就接报了这件事情,善耆虽然跟我出访,但是他那套监视在京王公大臣的系统仍然动作得很完备,诸王公大臣之中,就荣禄这个事情最显眼,还有就是蒙古亲王那彦图家的格格那宝儿时常进宫来,与和妃很是合得来,善耆正疑心是不是那彦图的授意。
    一说到荣禄娶侧室的事情,宗室氏就不自然起来,眼圈一红,不无幽怨的看了宁贵妃一眼道:“回皇上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