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奇缘-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实力也有正面评价、甚至其背叛信长后再度投降的两次也都被原谅。由此可窥见信长原貌、只要
是有能力的人,信长也会原谅其罪行并重用之。
Luis Frois对信长全貌的评论是“高且瘦、胡须稀少、声音很高。经常喜好武技、粗野,几乎
不喝酒。”身高约170公分、于500公尺外可听到信长的声音,其声音可说相当地高与尖锐。又从血
迹、遗发等判断出信长血型为A型。
三好义继战死时,三好家一名厨师名叫坪内也成为织田家的俘虏。当时,信长对坪内说:“料
理好吃的话,就免你罪并录用为厨师”。之后坪内做料理给信长吃,信长说“这料理都是水”正打
算对坪内处刑时,坪内要求再给一次机会。而第二次拿出来的料理,信长夸说“很好吃”、于是雇
用其为厨师。之后坪内被问到“一开始就拿出第二道料理来不是很好吗?”,坪内的回答取笑了信
长说:“一开始我是做京都风的高级料理、之后只是做重口味的乡下料理罢了。终究信长公也只是
一个乡巴佬而已”。于后天听说了此事的信长说:“只要是受雇为我的厨师、首先必须努力做出我
喜欢吃的料理才是家臣的本分。而对此怠慢者单单只是无能而已。”
'编辑本段'【政策】
1、天下布武
从字面上解释天下布武为“于天之下、遍布武力”。通常解释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近年
的研究则是解释成“以武家的政权来支配天下”的意思居多。如上所述信长将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
时,即开始用“天下布武”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中国周朝文王于岐山为根据地、日后君临天下之
意(阜为山丘之意),由此可窥信长志向。日后以岐阜为根据地,展开往后长达15年的统一日本之
路。
日本中世纪的权力关系在公家、寺家、武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信长的目标天下布武,可认为
其带有为废除公家、寺家的权力并正式建立武家政权的意味。为了实现此目标,针对寺家的政策则
击溃一向一揆、于石山合战击败本愿寺的显如等人。而室町幕府位于京都,此一地理条件导致与公
家间的深厚关系,从此角度来看,为断绝此关系而放逐足利义昭也是合理的。
2、宗教政策
信长虽称其信仰宗教为法华宗,但在对一向一揆、延历寺的政策以及在安土城的石壁上采用地
藏菩萨、墓石等事,都显示出其矛盾。织田信长的时代欧洲在进入近代时期,正是处于于宗教势力
激烈斗争的时期。日本的寺院拥有广大的庄园,织田信长在施行土地测量之后,将多出来的土地与
予没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将其庄园全部没收,赐给他的部下。这种作法正如同英国的亨利八世
一样。他与信仰一向宗的农民斗争,也可比拟为德国的农民战争。两者同样在惨烈的战争后,逐渐
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换言之,织田信长的对手除了战国武将之外,他还要阻止「本愿寺法王共和国
」、「一向宗信徒共和国」、「农民共和国」的诞生。他是个理性主义者,也是个走在时代尖端的
人物。1580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二年,传教士欧冈蒂诺拿着地球仪,向他说明地球是圆的。织田信
长当场就说:「很有道理!」传教士佛洛伊斯说:「信长聚集全国的神像与佛像,他的目的并不是
要崇拜这些偶像,而是要这些神佛崇拜他。他认为自己就是神,在他上面没有创造万物的神。」信
长也反对往生极乐的说法,他强调现世利益,认为带给人们财富、健康、长寿才是最重要的。在本
能寺之变的前夕,信长还打算修改历法。信长习于唯物论思考法、对神佛的存在、灵魂不灭等事是
不相信的。由信长批评当时僧侣的蛮横、夸赞基督教传教士等事,可见信长并非全盘否定宗教。
一方面安土城天守内的屋顶、壁画采用以佛教、道教、儒教为题材的绘画,对净土真宗与延历
寺的宗教活动等也未予以禁止。一般认为可能信长并非否定宗教,而是考虑将其视为天下布武事业
的一环,将现存宗教与政治分离、或政治上的宗教统一。
安土城内安置了一个信长化身称为“梵山”的大石,将其做为御神体(神圣的物体或神的化身
),并要求家臣、领地人民去膜拜。(出自Luis Frois的《日本史》)
关于宗教政策,有人提出“入城时的询问、征收入城费等事、在传教士的眼中,看来只如同寺
庙的香火钱”的意见。
3、朝廷政策
信长对朝廷政策的考虑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假说,其一说是“信长视朝廷为天下布武的障碍并考
虑废除朝廷”、另一说是“信长为实施自己的政策而有效利用朝廷的权威以使其正当化、至少在本
能寺之变前,信长跟朝廷的关系都比日后的秀吉?家康还要密切。”在此称前者为“轻视说”、称后
者为“尊重说”,之所以对信长与朝廷之间的事情有如此分歧的解释,原因在于本能寺之变中有一
说是朝廷参与除去信长、以及残存史料并不完整的缘故。
①正亲町天皇的让位问题
若据“轻视说”,信长对朝廷的政策是出钱也出口,并想要拥立一个听从自己的话、像傀儡一
般的天皇。天正元年(1573年)开始就对正亲町天皇提出让位的要求。但正亲町天皇是老练的天皇,
并非是个对信长言听计从的人物,加上当时信长在各地的强敌环伺,天皇拒绝后即明快地不再要求
。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除了展现织田军的军事实力外,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
压。
若据“尊重说”,希望让位的反倒是正亲町天皇。在当时若只凭天皇个人的意思并无法让位,
从天皇让位后到新天皇就任等诸种仪式、营建原本天皇退位后的居所、以及为此而准备的移转费用
(天皇退位后的居所称为仙洞御所,通常比京都中心的居所还需要更大的土地、包括移转周围公家
的房子、寺院等)等一一完成,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能让天皇让位者,必须负担庞大的经费。
而于天正年间能做到此事的人只有信长,反过来说即使天皇希望让位给信长,只要信长不同意,让
位是不可能的。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后,正亲町天皇向信长传达希望退位之意,根
据朝廷内部资料的《御汤殿上日记》中记载到同年3月24日若让位一旦决定则“可喜可贺”,而《
兼见卿记》则记载于4月1日转为中止。这可认为是信长最终并没有同意接受天皇的让位。之后、羽
柴(丰臣)秀吉被以建造仙洞御所的功劳的表面理由升为关白,这一点亦值得留意。
②天正9年京都军马演练
根据“轻视说”,针对不响应让位的正亲町天皇而感到不满的信长透过于天正9年举行的京都军
马演练,除了展示织田军力量的同时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根据“尊重说”,此年为正亲町天皇的妃子、即储君诚仁亲王的母亲万里小路房子的死去,宫
中左义长(火祭的一种)的规模缩小没有在宫廷外举行。一方面由于信长在安土城举行了相当大规
模的左义长,天皇方为了抚慰失去母亲的亲王而向信长提出希望能在京都御所重现其景。为此请求
的演出,是考虑出此次军马演练的开端。根据《信长公记》所提,信长的服装和军事行动时完全不
同。并由前关白进卫前久等公家代表亦自信地骑马参加此次军马演练等事,否定这是信长对朝廷施
压的军事目的,据公记的看法认为这是宣传京都的恢复和平以及对天皇的礼遇,并藉此显示尊重朝
廷的态度等政治目的。加上正亲町天皇欣喜于军马演练时受到信长的礼遇,除送信给信长并赐高级
服装予信长外,连信忠也受到奖赏。因此也有人提出“如此一来,岂非全无施压的效果吗?”对轻
视说做出反论。
③信长与官职
据“轻视说”,信长于1578年4月辞去右大臣兼右近卫大将后,就没有就任官职了。而辞官前
月,信长担忧的最后强敌上杉谦信死去、享年49岁。谦信死去后,窥视京都并足以对抗信长的地方
势力不再存在。石山本愿寺早已丧失部分战力、武田氏、毛利氏、大友氏也没有往年的强大。跟关
东240万石的后北条氏也建立了同盟关系,同时与当家的氏直缔结了婚姻关系。因此可认为信长已
经不再需要借用朝廷的力量。1582年5月本能寺之变前,正亲町天皇对信长提出从征夷大将军、太
政大臣、关白此三官职中择一后,赐予信长该官职的条件想藉此与信长妥协。然而信长并没有接受
朝廷的官位。(三职补任问题)。
据“尊重说”,信长并非不在乎官位。原本大臣级的大臣辞官后成为散位(无官)状态的事情
并不稀奇,要说现任大臣与前任大臣的差别,于已然形式化的朝廷仪式中只是席次顺序的差别。再
者、于辞去右大臣的文章中已经包含了希望晋升于名目上已为织田家家督的嫡男信忠一文(当时的
贵族社会惯例是高官辞任后、任用其嫡男)。信长的辞官可能单单只是希望其后继者信忠的升官。
(但是朝廷方希望优先晋升信长,所以无法让信忠晋升)。而且信长对右大臣兼任的右进卫大将颇
为执着,本来信长接受德大寺公维让出来的权大纳言官职时,约定好将来晋升大臣时,将右大将让
出。而为对抗尚未辞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昭,信长一直占着右大将的官职,也因迟迟未实现让出
官职的诺言,导致公维方提出了抱怨(《言继卿记》)。因此辞去右近卫大将跟右大臣是没办法的
事。接着据三职补任问题所提到开给信长的条件,可认为是由于时间接近本能寺之变的发生,导致
信长没有时间回复其意愿。更进一步的见解是认为信长已经非正式地同意就任太政大臣。本能寺之
变后7月17日,羽柴秀吉写给毛利辉元的信里称信长为“大相国”,但赐官太政大臣一事于宫中提
到时已是3个月后的事了,另外于赐官的诏令中提到“重而太政大臣”等文字、两次提到针对太政大
臣使用的遣词用句等已知事实以及本能寺之变前不久进卫前久突然辞去太政大臣等事,为此说的根
据。
4、商业政策
织田信长掌权期间,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所(收取过路关税的检查站)、透过检地以确立对领
土的支配、让农民与兵力分离以设立常备军。设立乐市鼓励商业。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
新。信长还推行了新的大名制度,使各地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
5、一部分饱受批评的行为
以火烧比叡山延历寺最为有名;此外有烧杀长岛一向一揆的投降者;命令德川家康长子信康切腹
自尽;对付叛徒荒木村重时;由于本人逃走;因此他的属下及家人均被信长下令杀害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