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兵锋 >

第40章

三国兵锋-第40章

小说: 三国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皇帝派左丰来巡查作战情况,左丰向卢植索贿,卢植不予,左丰心生怨恨,于是回京城,丝毫不提卢植已经败了张角,只提,卢植龟缩在广宗城内,不敢迎战,贻误战机,于是皇帝刘宏命董卓领兵接替卢植,平定黄巾,而卢植则被囚车运回洛阳。
  刘信此时带着两千多骑兵,南下广社,接应皇甫嵩,本来认为已经平了那张角,冀州就应该没有什么大患了,何曾想,还有张宝,张梁会崛起,但是显然此时的刘信并不知道。
  一路奔波,路上碰上不少逃难的难民,也杀了不少小股黄巾匪患,现在的天下是什么情况,作乱有理,大凡是境遇不好,有什么委屈的,都打起黄巾的大旗开始作乱,显然已经丢失了黄巾起义当时的信仰。
  “子龙,我们一路遇上多少股匪患了?”刘信现在也有点麻木,平均每行军十里就会碰上一股匪患,虽然是杀起来容易,但是显然让人头疼。
  一行人都在稍作休息,提着手中的水袋,喝了一口水,听主公问自己,赵云答道:“几十次了吧,真是惹人烦躁,该死的黄巾贼”说完又喝了一口水。
  “主公不必担心,眼下张角已死,等张角死的消息传遍天下,相信黄巾余党就不足为惧了”陈宫安慰众人道。
  看陈宫一脸的疲惫,知道陈宫体格不如自己跟诸位将领一般健壮,担心陈宫过于劳累,刘信命人沿路征集一辆马车,陈宫十分感动。
  快要接近长社的时候,就看很多黄巾贼铺天盖地的涌来,却衣衫不整,脸上都是脏兮兮,灰蒙蒙的,一看就知道是兵败在逃。
  而逃在前面的竟然是一群骑兵,有几百人的样子,看盔甲也极其威武,看来是大鱼,看主公朝自己点了点头,赵云领着二十四神龙卫迅速迎上了那满脸恐惧,但是极其威武的敌军骑兵。
  此处逃兵正是黄巾悍将波才,真是冤家路窄,这波才上次刺杀刘信没有成功,此次被皇甫嵩火烧连营,几万大军溃败,本来波才已经将皇甫嵩围困了起来,却不曾想对方竟然能起死回生,满心愤然。
  这该死的老天也有意帮那汉军,竟然在傍晚时分吹起了大风,北方干燥,特别是长社,杂草丛生,加上自己三万军队军营连成一线,给了皇甫嵩可乘之机。
  弯弯的月亮已经挂在天边,太阳也没有完全落下,在西边红彤彤的,本来应该逐渐归于平静的大地上,却鼓声紧凑,大地轰鸣,声音混乱。
  当波才看到向自己奔来的几十骑兵的时候,头上冷汗直冒,为何,这竟然是刘信的神龙二十四卫,这么说刘信来了,当初自己几千人围困都没杀了这二十四人,眼下自己恐怕在劫难逃,如果刘屠夫没来,还有转机。
  波才又巡视了一下战场,忽然,满脸发黑,不远处有两千黑色铁骑,为首一人,手持奇异大戟,白虎獠牙盔,身上虎首前突锁子甲,脚下猛虎随风靴正是刘信,波才心想这下完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自己被前后夹击,难逃败亡。
  就看刘信大戟一指,两千骑兵朝逃窜的黄巾贼兵杀去,经过千锤百炼的幽州铁骑,现在的出刀速度,整齐,每刀劈出,必有亡魂来归。
  波才此时正碰上赵云,几百骑兵对神龙二十四卫,大战开始,
  波才使用一把金环大刀,与赵云你来我亡,战十几合未分胜负,波才心里惊讶莫名,自己对上皇甫嵩都稳占上风,祖传的金环刀法,更是难逢敌手,不成想竟然被刘信手下一白袍小将战平,还隐隐有不敌之意。
  赵云也起了凶性,没想到十招多都未破敌,开始动起了真格,就看一杆白龙枪在手,时而若蛟龙出海,时而又如大海的朵朵浪花,身前形成一半圆的光影,就“听噼里啪啦,呼哧”之声响起,突然“噗”声音嘎然而止,原来就是波才中枪落马。
  赵云奔上前去,拿着如今渔阳大将每人手里都额外佩戴的倚天长剑,侧马一剑,波才首级便飞了起来,赵云一把抓在手里,被血染了一身。在那夕阳夕照下,被定格出来,宛如杀神在世。
  二十四卫看将军如此威武,手里的大刀左右开合,就听,“啊啊!”“噗”惨叫声,落地声不断。
  几百的骑兵看到自己大帅波才阵亡,凶性渐起,自己这批人平日受波才招抚颇多,今波才已死,众人分外眼红,不顾生死的向二十四卫,赵云杀去,可惜他们虽然是黄巾的精英,但是对比刘信手下精英的精英,犹如蚂蚁撼大树,怎有可能?
  不一会,骑兵就已经被斩杀殆尽,几无活口,二十四位,身上也带了伤,眼前的这些敌人还是值得尊敬的,看任务完成,赵云丝毫没有停歇,一手提枪,一首提着波才的人头,追杀着黄巾逃兵。
  而此时在不远处山头之上,有一人容貌短小,形陋,双眼炯炯有神,看着那来往于乱军中的白袍小将,刚才斩杀波才的武勇已经深入脑海,数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可见其勇,问左右,“可有人认得那小将是谁?”左右尽皆摇头,不错此人就是受皇帝刘宏之命而来协助皇甫嵩破敌的曹操,曹孟德!
  “曹将军,请看那大旗,上写斗大的刘字,再看那铁骑铠甲,应该是幽州铁骑。左将军刘信的部队。”左边副官显然听说过刘信的威名,其实曹操也有耳闻,毕竟战胜几万鲜卑骑兵的战果,想不出名都难。
  “将军,请看,那手持大戟的悍将!应该就是左将军,天下只有他才用那奇异长戟”听身边小校如此一说,曹操顺手势看去,果然,残阳下的那高大战马上高大身影,如此年轻,却如此雄伟,特别是那戟,每一戟都有数人毙命,身边的那黑塔一样的大汉,手持双戟,不断侧马,戟舞如风,势若奔雷。
  “走,我们去帮助左将军杀敌!,杀!!”就看曹操带着大军杀入乱军之中,如此黄巾贼就更加的混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丢掉武器,旗帜,就跑。
  刘信与曹操,以及后面追上来的皇甫嵩一路掩杀,杀的黄巾贼尸体遍野,官军大胜。皇甫嵩看竟然多出来两支军队来帮自己,惊讶莫名。
  就看三支军队会和在一线,刘信的是黑色铁骑,斗大的刘字大旗,其他两位分别是皇甫,曹,三位汉末英雄如此会面,眼看夜幕降临。
  “在下皇甫嵩,不知道两位是?”皇甫嵩先做了下自我介绍,迫切想知道是谁来援助自己,
  刘信其实已经知道两位的身份,但是为了不惹人主意还是答道:“在下渔阳郡守刘信,特地领大军来辅助皇甫将军破贼!”
  曹操看果然是刘信,有意交好,双手一拱,“在下曹操,字孟德,得皇上传令,来协助皇甫将军,见过刘将军!”
  刘信看眼前之人便是那一代枭雄曹操,曹孟德,跟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很大,眼前曹操容貌短小,形陋,唯一惹人主意的便是那双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示此人非常人。
  刘信看曹操跟自己打招呼,也不含糊,赶紧回敬,这可是三国中最牛叉的雄主,虽然跟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差距甚远,但是心知确是货真价实。
  “曹将军有礼了!见曹将军,信感觉一见如故,果然非常人也,少年英才”
  听眼前的左将军夸赞自己,曹操倍感高兴,二人又各自谦虚一顿,然后跟皇甫将军回大营谈话。
  “皇甫将军,刚才信来的时候,正遇到黄巾贼众在慌张撤退,于是信便进行阻击,还好,手下将士用心,斩杀了那波才,子龙,带波才首级上来”
  皇甫嵩听波才竟然授首,顿时惊喜异常,看一白袍小将将首级送上,满心疑虑,遂问道:“可是眼前这位小将斩杀的波才?“
  看刘信点了点头,皇甫嵩惊讶无比,如此年轻竟然能斩杀的了波才,几年之后,不是可以纵横天下了。
  “恭喜将军有如此勇将,不知道将军姓名?“曹操其实在战场上就已经注意赵云良久,此刻方有机会询问。
  “在下常山赵云,字子龙,现为左将军旗下,偏将军“赵云看主公点了点头,也十分有礼貌的答道。
  曹操现在的眼神可以用冒光来形容,如此年轻,刘信竟然敢提为偏将军,果然用人不拘一格,怪不得竟然能破鲜卑。
  三人,聊起来,倍感投机,于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得知刘信已平了张角,皇甫嵩,跟曹操,满脸震惊,没想到这惊奇是越来越多。
    黄巾之乱 第十章 噩耗传来,三英戮兵冀州战张宝
     更新时间:2009…6…3 13:59:02 本章字数:3839
  当夜,刘信,曹操,皇甫嵩,三人如得遇知己,纵谈人生,何其快意,三人都合衣在皇甫嵩大帐里睡下,而典韦,则如门神一般守护刘信。
  看着典韦一动不动的身影,王越深感钦佩,二人都是游侠出身,自从得主公刘信赏识,终于得穿一身军装,随着主公南征北战,讨伐黄巾,每战必胜,而且都是以少剩多。
  典韦从来没有计较自己的功绩,也没有在乎是否斩杀大将夺功,而是一直默默的守护在刘信身旁,虽然自己主公有盖世之武力,但是典韦还是固执的一直跟随在刘信身旁,每每问及,典韦都憨厚的答道,“既然主公命我为随身护卫统领,则韦的生存就是为了主公的安全,不管主公是否处于危险,典韦都要身边,韦不懂其他,只知道有了主公,百姓过的好,有了主公,韦感觉活的特别有意义“。
  王越内心也十分认同典韦的话,的确,自己主公有天纵之资,文韬武略无一不通,就看两人一起守卫在刘信,陈宫,赵云的身边,一夜未合眼。
  待大家醒来,看如同门神的典韦,王越,都感觉十分感动,有大将如此忠心护主,可见刘信魅力无比。
  曹操对刘信的评价又提升一层,将士用命,大将归心,用人不拘一格,绝对帅才。感慨道:“得大将如此用命,刘将军果然非常人也“
  刘信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过去拍了拍典韦,跟王越的肩膀,吐出几个字:“累己吾,越先生辛苦“
  闻此,典韦,王越都面露感动,脸上的疲倦也转眼没有了。
  “己吾,越先生可先回营休息,有子龙在身边,信的安全无忧,弄不好今天还有大事,不得推辞,此乃军令!“
  听主公如此一说,典韦,王越只得下去休息。看二人离去,皇甫嵩点了点头,摸着自己的胡须,感叹道:“刘贤弟,果然不愧为少年英才,老夫佩服,走大家一起去吃饭吧“
  日出杆头,各士兵已经开始埋炤做饭了,昨天一战,波才数万大军,尽被屠戮干净,几乎没有活口,也怪,这波才绝对是个人才,所率军队竟然如此强悍,投降的人甚少。
  此时的渔阳,已经是第三批降兵押入渔阳了,张飞现在一路抱怨,抱怨主公将自己派回来,这下可好,自己押送了这一万降兵回渔阳,以后大仗没得打了,想想就急躁的很。
  可是心里也知道,如此多的黄巾降兵,没有大将督送,半路万一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好办了。知道自己担当大任,也十分谨慎小心,现在终于回到渔阳了。
  荀攸现在为处理黄巾降兵,以及难民的事情发愁,主公这送回来的降兵都有接近两万了,如何处置?
  “志才,你说主公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现在这降兵跟涌入渔阳的难民,我可是很是头疼。“
  听自己好友如此一说,显然是言不由心,心里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