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迹在嘉庆初年 >

第135章

混迹在嘉庆初年-第135章

小说: 混迹在嘉庆初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的问题上毫无建树。
    刘铭祺拱手恭维道:“皇上英明神武,不亚于康熙、雍正,乾隆几辈皇帝的盛世之能,更是天下百姓敬仰的勤政皇帝,只可惜再稳固的江山若没有中流砥柱的支持也不能永保盛世。”
    刘铭祺话锋一转:“微臣以为,当今我朝大弊在于官员们醉生梦死,因循怠玩,致使政务拖沓,更有不务正业者居多。明朝曾是宰相、太监共天下,窃权乱政,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使明室由盛而衰。本朝却是与胥吏共天下,营私舞弊,乃至多年未被发觉,形成大案,又无一不是由众官员怠政渎职造成。”
    (注解1: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嘉庆帝面色黯然,神情漠漠,喟然道:“爱卿良言,有如雷鸣,道出衰国之根本,朕虽一时醒悟,却无挽狂澜之能。”
    刘铭祺颔首赞道:“皇上乃世之明君,青出于蓝胜于蓝,大清将在皇上的勤政治理下,再现百年昌盛。”人不是神,谁都需要鼓励,刘铭祺在嘉庆帝心情消极堕落的时候,好一阵吹嘘奉承,也好让他减轻压力,振作精神,做一个好皇帝。
    嘉庆帝颇有自知之明,苦笑着摆摆手,向他问道:“依爱卿看,朕当如何处置?”
    刘铭祺微微思索道:“治大国,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言,古往今来人人都在学,以微臣的理解是,治理好一个大国,就如同烹制出上等的一盘美味菜肴般简单,皇上和厨子其实只是一步之遥而已。”嘉庆帝头一次听人说拿皇帝和厨子相提并论的,难道嘉庆帝的真龙天子之职连厨子都能胜任吗?这也就是刘大寺卿,换成别人,早就拖出去大卸八块了!
    也许是出于他是嘉庆帝梦中应梦贤臣的缘故吧!嘉庆帝不但未生怪罪之念,而且洗耳恭听,报着愿闻其详的态度,道:“爱卿继续说下去?”
    刘铭祺见嘉庆帝让他给忽悠的一愣愣的,心里怪爽的,原来蒙人也挺好玩的,他不急不忙地伸手端起皇帝御用的金黄色玉茶碗,喝了两口雨前龙井,清了清嗓子,接着卖弄道:“厨子烹小鲜时用上了治大国的态度和心思;那就是一个好厨子了。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身为一国之君的皇上更要能牢牢把握住全局,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罢了。在这个烹制的过程中不能或缺的就是油盐酱醋,各种调料上百种,这些调料五花八门,都是治国不可缺少的人才栋梁,而眼下本朝的这些调料都已变质,怎能烹制出一道爽口的小鲜呢?”
    嘉庆帝在龙椅上缓缓站了起来,虽然刘铭祺的大白话谈不上是什么大策大略,与那些善于咬文嚼字套话连篇的大臣比,听起来却更注重实际,大有一语道破天机之感,随即笑着问道:“依爱卿所言,朕是一个不合格的厨子喽,不但未能烹制出美味小鲜,还将小鲜烹制而成一道难以下咽的菜肴,所缺少的便是对油盐酱醋诸多调料的掌握喽?”嘉庆帝都给绕搭糊涂了,还真把他自己当成厨子了。不过天下大理,大同小异,即使一句微小白话,若是参透其所蕴涵的大道,说不定就是救国良方。
    刘铭祺微微一笑,点点头道:“皇上圣明!”
    嘉庆帝面露一丝苦恼:“可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更何况朕这个手艺不精的厨子呢!”
    刘铭祺很有自信地起身颔首道:“臣有一法,可解皇上的油盐酱醋之所需。”
    嘉庆帝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催促道:“爱卿快说,快说?”
    刘铭祺忽然一副道貌岸然的教授状,昂着头,满脸洋溢着志满意得的神态,讪讪道:“自古贤者上,庸者下,凡无才无能的官员一律罢免,绝不姑息迁就。大清眼下碌碌无为的官元十之八九,他们不但是吃着拿着大清的俸禄,更是大肆敛财,中饱私囊,如之不除,后患无穷。微臣建议出资建立一所大清高等学府,将天下的贤能之士尽收在此,着力重点培养。使之能成为大清国家的栋梁之辈,成为您这位大厨子的油盐酱醋诸多调料。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
    嘉庆帝眼前一亮,信口赞同道:“好建议!贪官庸官得而诛之,再培养一大批贤官清官为百姓分忧解难为朝廷建功立业。刘爱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不愧是朕的鼎国贤臣,忠臣,不可多得的治世能臣啊!”
    刘铭祺被嘉庆帝称赞的更是有些得意忘形自以为是起来,大大咧咧口无遮拦地道:“那好,皇上若是应允下来,就把杀贪官办学府的差事交给本老爷吧!本老爷……”话说了一半,他忽地全身一震,发现他一句话说走了嘴,此时再想把话给咬回来,显然是来不及了,他惶恐尴尬地望了嘉庆那张缓缓变僵的龙颜,咧了咧嘴,当即颔首道:“皇上恕罪,微臣失言。”
    本以为嘉庆帝会怪罪,那可是九五之尊的皇上啊!是随便开玩笑的人吗?没料道嘉庆帝随即哈哈一笑,不以为然地道:“哈哈……无妨无妨,自古皇上称有功的大臣为父并不奇怪,古代就已经有过称大臣为尚父、仲父的先例。若是刘爱卿能挽救大清的颓败之势,你就是朕的老爷,是全大清子民的老爷,朕又岂能怪罪责罚于你呢!”
    靠,说的好听,伴君如伴虎,万一哪天你知道那让你日思夜想的痴恋情人,已然与老子同眠共枕的事了,到时候你还能把我当老爷吗?想到此,刘铭祺忙卑恐道:“不敢不敢,微臣罪过。”
    嘉庆帝如释重负地地叹了口气,笑着道:“爱卿忠君爱国,勇谋兼备,今日把爱卿诏进宫来,朕要升你的官,圣旨早就为你拟好了,福公公,宣。”一直在皇上身边侯得两脚发麻的福公公忙应了一声后,从袖筒里掏出一卷黄色绫锦,圣旨两端都带有两条上下翻飞的银色巨龙,可能是用来作为圣旨防伪性的标志。
    福公公高声尖气地道:“鸿胪寺卿刘铭祺接旨。”
    刘铭祺一副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嘉庆帝莫名其妙地下圣旨给他,心里大为吃惊,不得不掀袍跪地应道:“臣接旨。”
    福公公接着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任命鸿胪寺卿刘铭祺为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赐黄马褂,从一品衔。朕素知爱卿文能治世,武能安邦,乃天赐贤才也,希望爱卿竭尽所能报效朝廷,为大清效力!钦此!”
    ###########################################
    福公公将圣旨一字一句地宣布完毕,顿时呆若木鸡,心里一个劲地犯嘀咕:皇上真没拿咱当外人啊!这官是想怎么升就怎么升,军机大臣那不是一般人都能享此殊荣的,军机处以“君权附庸”的地位,成为凌驾于内阁及各部、院之上的全国政务的总汇机关,军国大计,无不总揽。还有兵部尚书一职,那可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长,权利地位可是大了去了,乖乖,皇上可算是平步青云的缔造者,对自己竟然此等高封重赏,荣宠器重。
    “刘大人快接旨啊?”福公公笑眯眯地小声催促道。
    刘铭祺这才缓过神儿来,说心里话,他对功名这块真是没什么值得感冒的,官当大了,并非都是好事。当清官吧,就要和贪官奸官们斗个你死我活,当贪官吧,又会被老百姓骂的狗血喷头。而今清王朝腐败透顶,官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趋炎附势,谄媚帮闲,腐气颓风,笼罩朝野上下。搞不好哪天不小心得罪了皇上,那脑袋瓜子就不值钱了,跟菜地里的萝卜似的,说砍就把你给砍了。
    刘铭祺犹犹豫豫地婉言拒道:“皇上圣恩,臣铭记在心,今生难报。不过,微臣一跃三级,未免官职大了些吧!”
    一旁的福公公满面愕然,从古到今,还没听说有人嫌自己官当大的呢!巴不得不择手段削尖脑袋往上爬呢!忙低声道:“刘大人,哀家只听说过人人都嫌自己的官小,头一次见还有人嫌官当大的,你没发高烧吧,还不赶紧向皇上谢恩。”
    嘉庆帝面带不爽,脸上顿时露出了身为帝王的阴险和天威,如今好不容易天赐良臣,却只知道整天忙着赚银子,已然成了大清的首富,却总不肯参政议政,推三阻四,成何体统。
    想到此,嘉庆帝一甩袍袖,冷言道:“如果你不想升官也可以,来人啊!把这个抗旨不尊的佞臣拖出去,就地正法。”靠,这不是逼老子嘛!
    刘铭祺一张苦脸,无可奈何地应道:“臣遵旨,谢皇上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脸不情愿地起身接过圣旨揣入怀中。
    嘉庆帝点点头,一展龙颜,兴笑道:“爱卿放心,朕视才如命,凡贤能之士,朕将大胆破格重用,爱卿莫要顾虑,爱卿为大清大展宏志,兴国安邦,所能之,哈哈……”
    福公公来到刘铭祺的身旁笑嘻嘻地奉承道:“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皇上可是慧眼识英才,刘大人可谓是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啊!”
    正在这时,一个传膳的小太监在御书房门前跪报:“禀皇上,午膳食备妥。”
    嘉庆帝道:“刘爱卿今儿留下陪朕一道用膳吧!如何?”
    “谢皇上。”随后刘铭祺又十分好奇地低声询问福公公道:“本官记得皇上用膳不都是在御膳房吗?”
    福公公足足蔑视的眼神盯着刘铭祺小一阵儿,才讶然道:“刘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皇上进膳自然高兴在哪就在哪?从无固定之处,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上亲自决定的,刘大人不是连这也不知道吧?”
    刘铭祺一脸尴尬相地笑笑道:“哦,非也非也,本官随便说说的。”看来历史没学好,穿越露出马脚来了,少见多怪,一抹黑。
    嘉庆帝吩咐一声“传膳!”紧跟蛰御前小太监胸脯一挺,照样照声的向守在养心殿上太监喊道:“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太监与太监之间相隔不过百米,一个传一个,最后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连吃顿饭也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又有面子又讲排场,做皇上真***爽啊!
    皇帝平时吃饭的地点,大多在寝宫和办事场所。传膳时,由御膳房穿戴齐整的太监负责把七张膳桌拼凑在一起,铺上桌单,手捧绘有金龙朱漆盒的太监们排着队浩浩荡荡地进来,将各种菜肴、米膳、粥品等迅速端上饭桌。略一计算,足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个太监为皇上一个人服务。
    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同样的原因,菜送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守,叫做“尝膳”。在这些尝过的东西摆好之后,嘉庆帝笑呵呵地招呼道:“爱卿,请坐。”
    “嘉庆你也太奢侈了些把,一个人吃这么多。”刘铭祺落座后,偷偷鄙视了嘉庆帝一眼,正巧被嘉庆帝迎来的眼神撞到了一起,嘉庆帝笑呵呵地道:“朕知道爱卿的意思?国之不强,君本节俭,不容奢华啊!”
    刘铭祺淡淡一笑,反正你他娘的是老大,节俭也好,奢华也罢,谁又敢说半言。不过你一顿膳十头牛的价钱,老子可都是看在了眼里,狡辩没用地干活。
    一个小太监在旁叫了道:“打碗盖!”随后走上来四个小太监,便手脚麻利地动手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统统放到一个大盒子里拿走。
    刘铭祺一眼望去,不由心中一惊,令他没想到的是膳桌上只有摆放在前面的十八个菜是真材实料的菜肴,后面的金碗银碟里面都是用树根雕塑而可以以假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