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的战争 >

第18章

异时空的战争-第18章

小说: 异时空的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家湾的老百姓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待红军回去后,都前往泡澡。
    第二天上午,黄绩带着战士开始撤除部队搭建的草棚,消除部队驻过的痕迹,给对胡家湾几个参加红军的家属发了10个大洋的安家费,召集胡家湾的老百姓,给他们讲了以后应对马家军盘问的注意事项。傍晚时分,在胡家湾人民的依依不舍中离开了胡家湾。谢云飞借着骑兵连在谷口等候的时间去看望了师傅,然后带着他的骑兵连护送红军向打鼓山转移。
    凌晨时分,部队顺利到了打鼓山,看看到了山口,就见李明清、聂大强早已站在路边等候多时,大家见了面后,黄绩向李大朋介绍了聂大强,接着自然是一番热情的话语,部队到了队部,后勤炊事班早已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大家边吃边聊,打鼓山的今夜注定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第十八章练兵
    第二天早上,黄绩和李大朋起来,两人相视一笑,不由得回想起昨夜酒桌上的情景。为了庆祝红军的相聚,谢兴原把他珍藏了多年的好酒都抱出来了,李大朋见大家难得高兴,与黄绩商量了一下,同意大家庆祝一下,只是要求两个路口的警戒部队不得沾酒。待上了酒桌,黄绩看到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和邓国民交换眼神的举动,而李大朋和李秀梅却只是微笑,才发现中了圈套。谢云飞首先端起一碗酒,对黄绩真诚地说道:“队长,我敬你一碗,你是我平生最佩服的人,看得起兄弟,就喝了这一碗。”说完一仰头就喝了下去,然后豪爽地亮了一下碗底,众人一片叫好,黄绩一看阵势,不喝是不行了,只好端起酒碗,对谢云飞道:“谢连长,你现在是红军了,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杯酒我一定干下,不过在喝这碗酒之前,我想对在座的各位说两句,我是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向往参加红军的,红军是党领导下的队伍,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一支不要孬种的队伍,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今天,我先敬各位一杯。不想当孬种的都把酒杯端起,大家一同干了,今后我们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说完,豪气地把碗一端,一口喝下,然后把碗底高高亮起。众人一看,也只得豪爽端起酒碗一口干下,连李秀梅也鼓起勇气一口喝下,只是一张脸却变得绯红,显得异常娇艳。
    接着,黄绩给自己的碗里倒满了酒,端了起来,对着谢云飞道:“这碗是你刚才敬我的,我把它喝了,现在我们是兄弟了,我希望你记住你师傅的嘱咐。”说完一口喝下。
    刚才谢云飞看到黄绩端起酒碗却让众人一起喝,心里略为不快,认为黄绩看不起他,没想到接着黄绩又端起酒碗喝下。心里一下感到终于遇上了知己,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油然而升。
    随后黄绩索性放开,来者不拒,反把聂大强、李明清、邓国民和谢云飞四人喝得连连告饶,连李大朋也喝得晕头转向,只有李秀梅在黄绩的暗中保护下,保留着清醒,最后黄绩这个在后世被称为酒坛的人也坛子装满,一醉了事,只是辛苦李秀梅叫来几个战士把他们全部扶去休息,自己却带着妇女独立小队和二排一班负责分队部的保卫工作。
    第二天早上,黄绩起来的时候,另几人还在沉睡,走出大门,看到妇女独立小队的人已将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两个班的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在院门外的平坝里跑步,而骑兵连的人则有的在练刀术,有的在喂马,看到一切都井然有序,黄绩心里满意地点了一下头。几个女红军看见黄绩,都尊敬地向他敬礼,特别是女卫生员杜秀芳,看到黄绩,眼光里充满一种敬意。
    到吃早饭的时候,李大朋他们几个才醒过来,大家摸着还略疼的头,听到黄绩比他们早起来一个小时时,都把口张得大大的,足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在喝酒上与黄绩叫板了。
    吃过早饭,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他们都回去训练自己的部队去了,黄绩、李大朋和李秀梅三人进屋坐下,开始商量部队的事情。
    “李指导员,秀梅队长,现在我们的部队全在打鼓山上,先前我只进行了简单的临时整编,现在你们来了,我们是不是研究一下,对部队的整编,干部的配备问题?”
    李大朋看向黄绩:“把你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吧,然后我们三个商量一下。”
    “是啊,你了解情况,你先说一下吧。”李秀梅接着说。
    “那我先介绍一下情况,我们现在整个部队现有278人,其中一连有2个排8个班计90人,二连有2个排6个班计72人,特别小队计8人,妇女独立小队11人,骑兵连51人,后勤组红军42人,分队部4人。物资和弹药暂时比较充足。但干部配备却成问题,如果不及时配齐,一定会影响作战。”
    “这倒是个问题。”李大朋听到黄绩的介绍,不由得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个来回,“你比较了解部队的情况,你对干部配备有什么建议?”
    黄绩拿出一张纸,用铅笔边写边说道:“我的设想是这样:由沈得山任一连连长,罗刚任指导员,童继勇任副连长。一排长曹国强,辖一、二、三班。二二排长王贵元,辖四、五、六班。三排长孙红军,辖七、八、九班,其中九班暂缺。副排长在以后的战斗中从作战勇敢的班长中提拔,班长由连里确认。全连共计98人。二连连长聂大强,指导员邓国民,副连长贺林,一排长成俊才辖一、二、三班,二排长田勇锋,辖四、五、六班,三排暂缺,全连73人。骑兵连连长谢云飞,指导员刘东,副连长马金贵,此人是谢云飞原二当家,抽调精干红军11人加入骑兵连,全连编为两个骑兵排,每排辖三个骑兵班,排长由谢云飞选定上报批准,全连63人,特别小队在部队选拔一人补入,仍由李明清担任队长,全队计9人,炊事班班长胡有田,人数10人。建立野战医院,院长杜秀芳,妇女独立小队撤销建制,其中4人并入野战医院,建立部队后勤保障部,建议部长由李秀梅同志担任,负责部队情报和后勤。人员由原妇女独立小队6人和后勤组10组成。
    整个部队的名称不能再叫小分队了,至于叫什么名字,我没有想好。
    以上是我的初步意见,供二位参考。”
    黄绩说完自己设想的部队编制情况,发现自己口有点干了,端过茶盅,狠狠地喝了一口。
    李大朋和李秀梅仔细听了黄绩的构想,感到非常全面,李大朋原本对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是自信的,就是上次被民团打得四处躲避,都认为是因为红军被打散,自己孤立无援才败成这样,但在看到黄绩指挥作战的情况后,特别是看到黄绩的那支特别小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后,才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就放心地让黄绩指挥部队,暗自决定今后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配合黄绩,争取把这支部队带出困境。
    “我认为黄绩同志的建议非常好,也符合实际,我同意就照这么办,李秀梅同志,你的看法呢?”说完这话,李大朋把眼光转向李秀梅。
    李秀梅用手捋了一下额前的几根头发,抬头说道:“我同意黄绩同志的提议,另外我建议我们这支部队干脆就叫红军独立营,你们看如何?”
    “红军独立营,红军独立营,好,就叫红军独立营,反正现在我们也无法联系上总部,就先叫红军独立营吧。李秀梅同志,你马上通知罗刚同志和胡有田同志,我们召开支部会议讨论此事,对了,黄绩同志你要参加这个会议。”李大朋在嘴里反复念了两遍“红军独立营”,一下叫好,随即让李秀梅通知另两位支部委员,召开支部会议。
    在随后的支部会议上,讨论通过了黄绩的部队整编建议,并决定增补黄绩同志为支部委员。任命其为红军独立营营长,李大朋任独立营教导员,根据黄绩的提议,吴小东和张书明任营部通信员。
    下午两点过,黄绩和李大朋先召集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刘东、沈得山、罗刚、童继勇、马金贵、贺林、邓国民、杜秀芳、李秀梅、胡有田开了一个干部会,在会上黄绩代表组织宣布了对大家的任命。随后在大小路口留下一个班警戒后,红军独立营全部在大院门口的平坝上集合,李大朋代表独立营党支部宣布了独立营成立及黄绩的任命,随后黄绩再次当众宣布了部队的整编和干部的任命。被提拔任命的干部脸上都泛着红光。紧接着迅速进行人员调配、物资的补给,整个独立营的六挺机枪一连和二连各两挺,特别小队一挺,只是一连和三排调为营部警卫排,所以单独配备了一挺机枪。骑兵连因为训练需要在大院西边的山角搭建了十多个草棚作为驻地,不再与营部驻到一起。
    随后几天,部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练兵活动,特别是两个连队,黄绩按“三人一组”的模式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加大战士白刃战的能力的训练,黄绩向战士示范了白刃格斗的动作,针对红军中有不少使大刀的,还专门教了自己整理的一套刀法。黄绩拿出谢云飞师傅送的那把刀示范时,才发现那竟然是一把精铁铸成的宝刀,刀身漆黑,竟不反光,不说削铁如泥,但确是锋利无比。谢云飞知道师傅把刀赠给黄绩后,对黄绩更是恭敬无比,有点执师徒之礼的味道,让黄绩少了点趣味。
    特别小队在李明清的带领下,根据黄绩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要求制定的训练计划,每天累得精疲力尽,但小队的战斗能力却在突飞猛进。其中徐力和刘青林的枪法已能做到200米抬枪就射了,不过消耗了不少子弹,让李秀梅心疼不已。
    只有谢云飞的骑兵连,黄绩却有点插不上嘴,,因为在后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对骑兵的战术却是没有了解,只知道在这个时代,骑兵对付步兵只要冲到50米之类绝对战况是一边倒。所以只是指点了一下骑在马上射击的要领和针对他们的刀术提了点阴损的战斗技能就没有在说什么了。反而是自己跟着谢云飞学习马术。不过看到刘东与骑兵连的战士已经打成一片,心里才对骑兵连略为放心。
    看到部队的训练热火朝天,战士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很快,黄绩和李大朋心里乐开了花。
    剩下的,就是边练边等谢云飞的眼线传来消息,然后去打马家军的麻烦。
第十九章 十八里堡
    这天下午,谢云飞带来消息,线人说在距打鼓山二十公里的十八里堡,经常有运送物资和俘虏的马家军息脚,有时还在那里过夜。还听那些过往的马家军说现在高台那边打得很激烈。红军和马家军都杀红了眼。
    现在已是1937年1月10日,红五军再过两天就要在高台遭到马家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了,可恨自己没有电台,无法提前通知军长,其实他也知道就是通知军长,军长也会听从政委的命令死守高台的。
    眼下只有袭击敌人的运输线,尽力减轻前线红军的压力了。
    黄绩带着谢云飞和李明清还有特别小队的徐力、刘青林骑着马下了打鼓山,向着十八里堡而去,五人全部马家军打扮,准备到十八里堡察看地形,核实敌情。
    十八里堡到打鼓山有十五里路是平川,其余则是小山,起伏的山坡一个接一下,都不大,但植被还不错。几个走了不多时,就出了山里,眼前是一眼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