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49章

刑徒-第49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人因为习惯,而受到律法的出发,这里面不泛有鸡鸣狗盗,争强斗狠之辈,但更多的,还是出于无意而被刑罚。心里面,自然会有抵触的情绪,任嚣对这一点看的很透彻。
    “大人,门外有刘阚求见!”
    任嚣蓦地惊醒过来,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刘阚就在家人的引领下走进了内堂,上前两步,恭恭敬敬的向任嚣施了一礼。
    任嚣一笑,抬手道:“刘阚,坐!”
    “嗨!”
    刘阚也不客气,在一旁的席子上跪坐下来,“大人派人急匆匆把我找来,不知有什么事?”
    任嚣不急于回答,而是对那厅堂门口的家人道:“吩咐下去,准备酒菜。”
    家人应了一声,一路小跑着就走了。这也是许多秦朝官员家中的一道风景。由于始皇帝是个极为讲求效率的人,连带着他的官员们也如此,甚至把这样的习惯带到了家中。
    “刘阚,我来沛县已经有两年多了,眼看着你一步步的成长,心中甚欢喜。”
    任嚣说着话,示意刘阚可以随意。他端起面前案几上的青铜钮纹盏,喝了一小口酒水。
    “我要走了!”
    “啊?”
    刘阚乍听下,吃了一惊,忙问道:“大人,您要去哪儿?”
    “屠大人此次统帅南征,泗水郡郡守一职也就空缺了下来……泗水郡总督南征辎重之事,责任重大。故而陛下诏令我暂代泗水郡郡守。过两日,我就要启程动身,前往相县了。”
    这消息,让刘阚颇为吃惊。
    不得不说,因为任嚣的存在,刘阚才在沛县站稳了脚跟。
    虽然任嚣只是暗中的维护,可刘阚又不是傻子,怎可能感觉不到?任嚣突然说走,让刘阚心里空落落的,似乎没有了依靠。虽然说,那相县距离沛县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任嚣笑了笑,“刘阚,贡酒酿造的如何?”
    刘阚忙收起心思,回答道:“一切非常顺利,今年的贡酒已经酿造完成,一共八百瓿。
    小民正想着,这两天告诉您,好将贡酒送往咸阳。”
    任嚣眉头一条,突然笑了起来,“你倒也是做事麻利……嘿嘿,也未曾见你有太大的动作,居然已经做好了?”
    “啊……陛下的事情,小民怎敢不上心?”
    刘阚一惊,连忙回答。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门面工夫做的不够,可要小心一点。
    好在,任嚣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
    “也好,既然酿造好了,我这心里也就去了一件大事。明日我会派人前去接收贡酒,你准备一下吧……刘阚,说实话,我非常看好你,这两年多来,也一直在默默的观察。”
    “啊,多谢大人抬爱!”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注意你嘛?”
    刘阚一怔,回答不上来。是啊,任嚣为什么会对他这么好?这里面的原因,可真的不知道。
    “给你看一样东西。”
    任嚣说着,从案几上拿起一卷木简。
    刘阚忙起身走过去,从任嚣的手中接过了木简,展开来扫了一眼,却是一卷沛县户籍。
    “你往下看。”
    任嚣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笑着说道。
    刘阚忙继续展开木简,看着看着,这心里面可就有点波涛汹涌了。
    木简上有这么一段记录:刘阚,王四年生于单父,父刘夫,母阚姬……杜陵伯后裔,秦刘一支,频阳东乡人……祖刘悚曾为骑将。
    刘阚这看下去,顿时懵了。
    频阳东乡?秦刘一支?
    我,我什么时候变成老秦人了?
    初临这个时代的时候,刘阚只是想要借助秦国之手,抢先占居一个制高点,当乱世来临时,能有自保的本钱。可是现在,他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给打乱了。这身上有了老秦人的烙印,日后行事的话,只怕是会有许多的麻烦。这,这,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追查你的出身。”任嚣说:“最后我追查到,你的确是出身于秦刘后裔。呵呵,至于里面的曲折,你日后会明白。陛下已经答应,赦免你祖上的罪。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秦人。
    这也是我为什么看重你的一个原因。刘阚,你聪明,也知道轻重,勇武过人,是一块好料子。我希望你能继续下去,好好的为陛下做事。有朝一日,能为我大秦建立功勋。”
    任嚣具体说了些什么?
    刘阚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在官署用了饭,他有点失魂落魄的往家走。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对这段历史的记忆非常模糊,可刘阚却知道,日后反秦的义军,多为六国后人。那楚霸王项羽,对秦国更是恨之入骨。原以为可以在其中浑水摸鱼,可现在背负了一个老秦人的身份,只怕难以被各路义军所接受。
    或者,保秦?
    这念头在刘阚的脑海中,一闪即逝。
    保秦,谈何容易,那几乎是和全天下的人作对啊。
    而且以他现在的情况,又如何能保秦呢?始皇帝日后会越发的刚愎自用,谁能劝阻他?
    南征百越,不过是一个开始。
    待到日后攻匈奴,修长城,建始皇陵,造阿房宫,一件件事情,最终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难道始皇帝身边的人就看不穿嘛?
    再者说,始皇帝一死,就是那指鹿为马的赵高掌权。嬴胡亥不过是个傀儡,到时候难不成让自己去捧赵高的臭脚丫子?这种事情刘阚做不出来,也不想去做。那么,该何去何从?
    想要在乱世到来之后活下去,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够在乱世中自保,才能不被人窥视。
    往上爬,一定要往上爬!
    刘阚如今只是一介小民,身边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别说建立一支力量,就连家里的赤旗还是因为武山剑的原因而保留下来。若想达到自保的要求,就必须要建立功业,往上爬。
    想到了这里,刘阚猛然停下了脚步。
    心中暗下决定,转身又向官署跑了过去。
    任嚣正在院中散步,见刘阚回来,颇有些奇怪,“刘阚,你怎么又回来了?”
    “大人,小民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特来向大人禀报。这件事,关系到南征将士的性命。”
    任嚣闻听一惊,忙上前一把攫住了刘阚的手臂。
    “什么事情,速速说来?”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五十六章 宋子燕人
     更新时间:2009…3…5 23:55:07 本章字数:3957
    百越,是一块蛮荒!
    至少在许多人的眼中,就是这个样子……对于生长于西北的老秦人而言,百越也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是什么样子?许多人都说不出来。只知道,那里有一群未开化的蛮子。
    始皇帝肯定会派人调查过。
    可这并不代表,他麾下的将领,包括屠睢在内的秦军,真的会在意这件事。
    六国都已经扫平了,一个区区的百越,又能如何?也许在大多数秦军将领心中,都是这么想的吧。
    当然了,就算是始皇帝重视这个问题,知道百越的复杂性,有些事情还是无法解决。
    刘阚在昭阳大泽血战之后,提出过一套急救的方法。
    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消毒的手段。刘阚的方法非常简单,提炼出高浓度的烧酒。一方面能用以消毒,另一方面佐以药物的话,说不定能解决当地瘴毒的问题。
    “烧酒?”
    任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名词。
    烧酒,指的是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又被称之为白酒。在华夏历史上,烧酒起源于什么时代?众说纷纭。但据说最早出自于唐代,至于真实性,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你说的这东西,真有用吗?”
    任嚣将信将疑,不过这心里,却是有些心动了。
    刘阚耸了耸肩膀,“我也不知道,道理上应该是有用的,可是我实验了几次,都未成功。”
    “那你详细和我说说,也许我能给你出点主意。”
    刘阚想了想,于是把他所理解的烧酒蒸馏的原理讲述了一边。当然了,他毕竟不是搞这个出身,只能做简单的介绍。具体的,还是说药草和烧酒配合的效用,主要针对于瘴毒而言。
    任嚣很认真的听完了刘阚的讲述,轻轻的拍着额头,沉吟不语。
    刘阚也不敢打搅,于是坐在旁边,静静的等候。
    “你说的这个东西……哦,叫做烧酒,是吧……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呢,从你所说的口感而言,又好像是有点印象。好像是在四年前?我当时随王贲将军攻破巨鹿的时候,曾在宋子城(河北赵县北)的一家酒楼中品过这样的酒,只喝了一口,但印象还是蛮深刻。
    酒色嘛,有点浑浊,不是你说的无色透明,不过口感挺像……
    我当时还问那酒楼的主人,这么难喝的酒,谁愿意品尝啊。那酒楼的主人说,酒是一个燕人放在他那里的。还是有人愿意喝的,不过大都是北方过去的人,喜欢那种口味。”
    任嚣口中的北方,多是指燕赵长城以北的匈奴人。
    刘阚眼睛一亮,“那大人可否为小民引介一下呢?若此酒酿成,肯定能救不少人性命。”
    任嚣笑了笑,点头道:“宋子县尉徐公和我倒是有些交情。刘阚,既然你有心这么做,我当然可以为你引介。若成功了的话,少不得你的军功;不过失败的话……呵呵。”
    “若失败,小民自当一力承担。”
    任嚣于是回房间取出一块令牌,然后有写了一块木简,一起交给了刘阚。
    “这是我当年所持铁鹰令,再配上这块木简,徐公想必会配合于你。恩,你何时出发?”
    刘阚想了想,“自然是越快越好……只是审食其唐厉他们都没有回来,家中……”
    任嚣当然知道刘阚担心什么,于是一笑,“你家里的事情只管放心,我自会安排人照应。恩,这件事情很重要,早一日完成,我南征将士的性命就能多一份保证,你还是速速动身吧。”
    刘阚当下答应,“那小人回家安排一下,最多四五日,一定启程动身。”
    “甚好!”
    任嚣又和刘阚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毕竟那宋子城是故赵领地,和沛县情况自有不同。
    待到刘阚告辞时,天已经黑了。
    任嚣破例命家人安排了一辆轺车,送刘阚回家。
    站在官署门口,目送轺车远去,任嚣身旁的一名老家人忍不住上前说:“大人,这刘阚勇武急智,且奇思妙想颇多,将来定然能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何不带他去相县呢?”
    任嚣摇头苦笑,轻叹一声。
    “我何尝不想?”他沉默了片刻后,“只是担心我这地方小,却容不下他啊……他年纪终究太小,依照律法,为吏者,最小也要二十岁,就算带他去相县,又能做些什么?
    内史大人曾想要让他去军中效力。
    不过一晃多年过去,蒙大人未再提起此事,想必也忘记了。于我而言,却不希望他从军……呵呵,此乃私心。
    且让他继续留在沛县吧,我会命人暗中关注。
    如果他真的堪可大用,我愿向陛下推荐;但如果不堪重用的话,那也就算了吧。”
    ******
    刘阚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戌时。
    王姬正焦急的在院门口眺望,见刘阚从车上下来,忙快步迎上前去,“阿阚兄弟,阳武陈禹派人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