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222章

刑徒-第222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寻常?”百里术摇着头说:“却也没什么不寻常啊……唔,我想起来一件事。前两日小公主有点烦闷,逼着人给她讲一些江南地方地传说啊,故事啊什么的解闷。昨天晚上,小公主还缠着韩妃给她讲西子的故事。今天早上的时候。老奴还看见小公主跑去找小公子玩耍。
    老奴当时也没在意,没想到。没想到却出了这档子事!”
    百里术说完,老泪横流。
    刘阚劝慰了他两句,然后命人四下寻找。
    “百里,小公主为何突然对西子的故事生出兴趣?”
    西子,也就是那历史上传说中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刘阚本就是随口一问,不成想百里术正色道:“中郎,难道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这诸暨,就是西子的故乡啊!”
    “啊,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
    说实话。刘阚一直以为。西施是杭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钱塘。谁让西湖那么有名?谁让后世有那么一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地诗句?若非百里术提起,刘阚还会继续认为,西施就是杭州人。
    西施,是诸暨人啊!
    怪不得小公主会突然间对她产生了兴趣。
    可为什么会失踪呢?不但是小公主赢果失踪了,连带着刘信,也不见了踪影。
    刘阚和百里术,愁眉苦脸地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诸暨这么大,赢果等人要是跑出去,如何寻找?若是兴师动众,难免会被有心人盯住;可如果不理不问,似乎也不是个法子。而且,这件事迟早都要被始皇帝知道,刘阚这一会儿,还真的感到了头疼。
    “啊,我想起来了!”
    百里术突然间暴起,抚掌大叫。
    “百里,你想起甚了?”
    “今儿个三月初六,是浣纱节……”
    “浣纱节?”
    “中郎可能不知道,那西施本名施夷光,本是古越国苎罗人。幼年时家贫,故而曾在村口溪畔浣纱为生。后来,那条溪水,被称之为浣沙溪。据传,越国灭吴之后,施夷光回归故里,隐居于浣沙溪畔浣纱……一日失足落水,不幸而亡。于是本地人,就把三月初六这一天,命名为浣纱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往浣沙溪旁,一边浣纱,一边呼喊施夷光之名,为她招魂。
    我也是在很久以前,偶然间听到地这个故事。
    昨日小公主缠着韩妃说故事的时候,我还插了一嘴,浣纱节这一天正午,施夷光地魂魄会出现在浣沙溪上……”
    这老货,难道不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吗?
    刘阚二话不说,呼的长身而起,快步向军帐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百里,你立刻回去,请韩妃派出铁鹰锐士,往浣沙溪与我汇合。薛鸥,备马,带上人,立刻随我前往浣沙溪!”
    薛鸥还不清楚怎么回事,有亲卫已牵来了赤兔马。
    刘阚翻身上马,打马扬鞭冲出了军营。
    直到这时候,薛鸥才反应过来。他连忙叫上了刘阚那二十名亲随护卫,纷纷上马,冲出营门。
    百里术也是脸色大变,快步走出军帐,一路小跑,往内营而去。
    为迎接六十年国庆华诞,单位和宣传部,电视台联合举办《祖国在我心中》DV作品大奖赛。
    老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但没想到,这么早就开始了……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三四章 伴驾(四)
     更新时间:2009…7…16 14:24:23 本章字数:5616
    苎罗山,在诸暨之南。
    风光秀美绝伦的苎罗山,原本是古越国的治下。先民们居住于此,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从山中走出两个美丽的姑娘,从此而闻名于世。施夷光、郑旦!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浣纱女,只因为美丽,而被作为棋子送往吴国。越国,因此而复兴,可施夷光和郑旦,却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当一个国家的命运,被两个柔弱的女子承担在肩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有甚希望?
    世人只记得范蠡奇谋,勾践卧薪尝胆,却把施夷光和郑旦两人做出的努力,有意无意的淡化。
    甚至,没有人知道施夷光和郑旦的结局。
    施夷光或许还好一些,因那西施之名,而为后世人所知。可是郑旦呢?知道她的人,甚少。
    夫差死去,勾践复国。
    当整个古越国都沉浸在复国的喜悦中时,苎罗山的百姓,却记住了施夷光。
    或许是古越国人下意识的想要忘记,古越国是靠着两个女人的身体而复起,于是尽量淡化着西施和郑旦的作用。甚至还编造出了一个范蠡携美泛舟西湖的谎言,当足以令人耻笑。
    苎罗山的先民们,无法为西施郑旦正名。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女人。
    于是。就有了浣沙溪,就有了浣纱节,就有了在三月初六。两个浣纱女会魂归故里地美丽传说。
    在成年人眼中,这只不过是一个荒诞而可笑的故事。
    可是在小女儿的心里,这传说。却有着致命地吸引力……
    三月初六,寒食节!
    这是三晋风俗。*****是江北风俗,和苎罗山无关。在这一天,苎罗山只记得,在浣沙溪畔招魂。
    已过了辰时,仲春的苎罗山。早已湮没在一片翠郁春色之中。
    寅时,山中升起了薄雾。如丝缕一般,给苎罗山披上了一层轻纱。至卯时,雾气渐浓,整座山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似乎是在追思,在纪念,在伤感,在抽泣……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持续了盏茶光景。到辰时。已经停了下来。雾气渐渐散去。但仍如丝缕般,浮游山涧。
    赢果兴致勃勃地策马而行。
    在她身旁。胡亥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子,四下观瞧,不时为这苎罗山鬼斧神工般地景色而惊叹。
    “小哈!”
    “卑职在!”
    随着赢果的一声呼唤,随在其后的十余名随从中,一人策马而来,紧走两步,赶上了赢果。
    不过,却在落后赢果半个马身的时候,勒住了战马。
    马上的青年,大约在二十二三岁地模样。皮肤比普通人略显白皙,五官清秀,只是眼窝有些凹陷,鼻梁高挺,有羌人的特征。身材很高大,也很魁梧,跳下马八尺开外,手臂修长。
    他微微欠身,“公主,有何吩咐?”
    “那傻大个还跟在后面吗?”
    青年先是一怔,扭头向后看了一眼,无奈地点点头,“启禀公主,那小子还在后面,一直跟着。”
    胡亥突然开口,“小哈,你和一品带人把他赶走,若是不听话,杀了就是!”
    话音未落,赢果举起马鞭子,在胡亥的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
    “不许胡说八道。”赢果有些生气道:“小小年纪,就知道草菅人命,动辄杀啊杀的,也不知赵高那老货都教了你什么。傻小子傻傻的,也是一番好意,再说了,咱们偷偷溜出来,如果被父皇知道还杀了人,肯定会不高兴……算了,他要跟着就跟着吧,只要不妨碍咱们就行。”
    胡亥一抿嘴,似乎不太高
    不过,他也不敢反驳。对自家这个姐姐,嬴胡亥还是有些畏惧。
    青年护卫说:“公主宅心仁厚,实乃那傻小子的福气。我这就让一品盯着他,莫要让他搅了公主的游兴。”
    这青年,名叫哈无良,是义渠人,有羌人血统。
    铁鹰锐士,弓马娴熟,是始皇帝专门派给赢果的护卫。
    实际上,始皇帝对子女们,还是非常宠爱。虽然要求严格,而且除了扶苏和将闾两个儿子因能力而获得了职务之外,其余诸子女,都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但是,对孩子们的安全却很在意,每个皇子身边,都有专门的铁鹰锐士来保护周全。
    赢果身边的铁鹰锐士,就是哈无良;而嬴胡亥身边地铁鹰锐士,叫做黄一品,乃陇西人氏。
    赢果已经十六岁了!
    正是少女怀春,好奇心正浓地时候。
    先前在钱塘落水,大病一场。此次始皇帝登山祭祀,也没有带她一同前去。这一段时间,整天的不是躺在床上养病,就是只能在内营中走动。时间长了,这小女儿可就有了小心思。
    诸暨,是西子故乡。*
    赢果也听说过西子地故事,故而缠着韩妃等人打听。
    昨日在无意中,那百里术平白的插了一嘴,立刻引发了赢果的好奇心。一方面,她为西施所感动;另一方面,被看管的时间久了,有点想出去看看。好不容易来一次南方,好不容易到了这西施的故乡……正逢苎罗山浣纱节,如果不去看看,岂不是白来了诸暨这么一遭?
    于是,赢果心动了……
    正好嬴胡亥因为赵高不在。在内营中感到烦闷,跑来找赢果玩耍。
    这姐弟一合计,就决定溜出来看看。胡亥什么都不懂。可赢果却一直派哈无良关注着行营。
    什么时候守卫松懈,什么时候主将巡查,是一清二楚。
    所以一大早。趁着刘阚巡视地时候,姐弟两人就偷偷的溜了出来。可溜是溜出来了。却被刘信所察觉。本来,刘信说死也不放他们走,甚至胡亥叫嚣着要砍了刘信的脑袋,他也不肯低头。
    本来就是个认死理地人,岂能被胡亥吓住?
    动手?
    哈无良和黄一品却能看得出来。刘信是个高手。一旦动手,如果不能在短时间里解决他。势必会惊动行营。到时候,更别想溜出去了。好在,赢果存了个心眼儿,偷来了始皇帝的印信。
    有印信,刘信不得不放行。
    但是也不知为什么,他却跟着赢果等人来了。
    一路上保持着半箭之地,也不过来打搅,却也没有被赢果等人甩开。
    就这样,一行人在辰时过后,来到的苎罗山。*
    浣沙溪畔。游人无数。既有青年男女结伴而行。也有独身女子,蹒跚上路。
    苎罗山轻雾。在方圆几百里却是极有名气地景致。男人来这里观赏景色,女人则在这里浣纱祈求。更有苎罗山山民,在溪畔浣纱招魂。一座祠堂,就建在浣沙溪畔,香烟缭绕,与雾气相合,更显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气氛。祠堂,名为浣纱祠。里面供奉着两座雕像,一为西施,一为郑旦。
    “身既没矣,归葬南瞻。风何肃肃,水何宕宕。
    天为庐兮地为床,魂兮归来……以瞻家邦……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苎罗山巫师,披黑色长袍,面五彩图案,手持招魂幡,脚踏禹步,口中吟唱着招魂之辞。
    曾有屈子做楚辞…招魂,以哀悼楚怀王。
    屈子文采,无需再论。楚辞之华美,乃至数千年后,仍被人流传。
    怀王,一昏庸之主,却得了屈子华文以哀悼。西子郑旦,有复国之功,却无一人撰文歌颂。
    这民间传唱地招魂辞,虽无楚辞…招魂的唯美,却也让人心生悲呛。
    随着巫师吟唱,浣沙节也随之拉开了序幕。无数美丽的姑娘,赤足青衣,在溪水之中浣纱。
    一边浣纱,一边吟唱着当地的浣纱歌谣。歌词凄美动人,直让一旁观看的赢果,热泪盈眶。如果不是哈无良等人阻拦,赢果恨不得和那些姑娘们一样,跳入溪水中,一同浣纱。这浣纱节,从辰时到午时,持续了一个时辰。
    赢果眼睛红通通地,在哈无良几人的护卫下,走进了浣纱祠。*
    “小哈,都说楚人刚烈,以我之见,却都是忘恩负义之辈!”
    “公主慎言!”
    哈无良吓了一跳,连忙低声阻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