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92章

刑徒-第192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扶苏虽然不太高兴,但也没有反对。
    在私下里,他对始皇帝进谏说:“父皇,刘阚虽有才能,然则究竟年纪尚小。济北郡情况复杂,儿臣担心,刘阚难以镇住当地官员。儿臣以为,还需有一人在背后指点和支持……三川郡郡守李由,乃丞相之子,精通刑律,足智多谋,且对父皇忠心耿耿,何不让他暗中协助?”
    扶苏的想法,嬴政自然能觉查出来。
    不过想想也是!
    梁父山之事关系重大,刘阚一人恐怕也难以担当重任。
    所以嬴政答应,让李由在暗中协助。但是在明面上,还是由刘阚追查此事,并且要尽快开始。
    李成受扶苏指派,将负责协助刘阚!
    在传达完了始皇帝的旨意之后,他就暗中观察刘阚的反应。
    刘阚沉吟片刻,沉声道:“既然陛下诏令,刘阚自当奉诏……那就请等我三天,待我把这边地事情安排妥当,立刻随你前往三川郡。这样吧,你先休息一下,晚上我为你摆酒,接风洗尘。”
    李成也知道,刘阚是要去和巴曼商议。
    当下点了点头,随着审食其一起,前往厢房安顿下来。
    回到书房中,巴曼等人都还在。一见刘阚进来,众人连忙上前询问。
    刘阚阴沉着脸,把事情讲述了一遍。不过他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任务,故而也没有详细说明。
    “陛下亲自下诏,恐怕事情不小吧!”
    巴曼不由得有些担忧起来。同时心里又生出一抹酸楚,因为她知道,刘阚怕很快就要走了!
    细想起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恍若做梦一般。
    原以为刘阚来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能有个了结。可没成想,祖母突然间故去,秦家四分五裂。若非刘阚在她身边,巴曼真不知道自己能否撑过去。有刘阚在,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巴曼都不觉得担心。现在刘阚马上就要走了,巴曼感觉着自己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靠山没了,主心骨也没了……
    巴曼地心思,变得格外复杂。不知道刘阚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重聚?
    刘阚轻轻的握住了巴曼的柔荑。
    “究竟是什么事情,目前还不知道……其实,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现在担心的是,若我走了,你一个人能撑住吗?你刚在江阳站稳脚跟,虽然有其哥老曹他们帮助,可我还是不放心。
    朝廷的态度,一日没有表明,你一日就不安全。
    秦枳若真的出招,我实在是担心你……不如这样吧!老唐,你暂时就留在江阳,辅佐曼儿,如何?”
    巴曼这心中,顿觉一暖。
    唐厉笑着点点头,“我倒是无所谓,如果曼小姐愿意,我自当留下来尽心辅佐。
    至于朝廷地态度嘛……阿阚,你恐怕是当局者迷啊……以我之见,朝廷的态度,非常明显。
    曼小姐已经表明了姿态,相信陛下也不会不知道。我可以肯定,清老的棺椁肯定在往江阳的途中。
    陛下之所以调你离开,一方面是不希望你,作为一个朝廷官员过多的插手巴蜀的事情;另一方面,未尝没有要大用你的意思……据我估计,待清老棺椁一到江阳,怕就是陛下整顿秦家之日。曼小姐,你要记住。如果棺椁真的抵达江阳,你什么都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去做。
    生意上的事情,自有灌老他们去打理。
    你就对外宣称要为清老守孝……有朝廷地襄助,秦枳也不可能太嚣张。你要做地事情非常简单,那就是尽量消除掉清老在巴蜀的影响力。咱们现在是商人,而且也只能是一个商人。”
    蒯彻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刘阚笑了一笑,“若真如老唐所言,那么韬光养晦,倒也真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巴曼叹了一口气,看着刘阚说:“可是……你却要走了!”
    唐厉蒯彻闻听,顿时显得尴尬起来。两人相视一眼,悄然起身,默默的退出了房间。
    房门关闭,刘阚凝视巴曼那娇美如花的粉靥,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话才好。原本以为是很轻松的事情,不成想却生出了这许多波折。这一走,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伊人重逢!
    心中似有一团火在燃烧……
    刘阚忍不住站起身来,拉着巴曼的手,走到书案旁,展开程公纸,提笔沉吟片刻,埋首奋笔疾书。
    巴曼一开始有些不明白,只是静静的在刘阚身旁,看他伏案书写。
    娇柔的身子,突然间轻轻的颤抖,明眸之中,闪烁着一种凄迷的光亮,朱唇轻启,她缓缓低吟……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心中那许多的悲苦,在一刹那间全都消失了。只剩下的,是无尽的甜蜜,巴曼静静的看着跃然纸上,龙飞凤舞的墨字,两行清泪,无声的流淌下来……有此一诗,曼虽死,无憾!
    第一部 潜龙勿用 第二一三章 叔孙通
     更新时间:2009…6…4 23:44:00 本章字数:5049
    秦王政三十五年,己丑。
    三月中,随着秦清的灵柩被送抵江阳,巴蜀的局势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毫无疑问,咸阳方面似乎更欣赏巴曼。其实,早在秦清的灵柩被送抵江阳之前,有聪明人已经看出了端倪。
    巴郡各县的县长和长吏频频更换,惟独江阳迟迟没有动作。
    谁都知道,江阳上至县长、下到长吏,几乎全都是秦清一手安排。如果咸阳要清除秦清在巴蜀的影响力,那么江阳县应该是首当其冲。可偏偏各县官员都变更了,江阳却依然平静。
    也许,巴曼在江阳的一连串举措,更能让皇帝陛下满意吧……
    而灵柩在抵达江阳之后,一切都变得清楚起来。早先还犹豫不定的巴蜀豪族,也随即展开了行动。
    不管秦枳是否觉得不公平,但巴蜀的局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有心对江阳进行报复,却被新任的巴郡郡守叫去了府衙,婉转的警告了一番之后,最终不得不得放弃原有的打算。不过,在秦枳看来,即便是没有朝廷的支持,他手中还掌握着秦清遗留下来的庞大家产。秦枳相信,巴曼一定会设法进行反击。一俟战端开启,朝廷也阻止不了他的行动。凭借他手中的家业,巴曼绝非他的对手。到那时,朝廷就会改变态度。
    但出乎秦枳预料的是,巴曼在收到了秦清的灵柩之后,却没有任何针对秦家的举动。
    待秦清下葬之后,巴曼去了一趟成都。
    去成都的目的,自然是拜访她的四叔,成都县丞秦棘。
    没有人知道巴曼究竟说了什么。在巴曼离开了成都之后。秦棘迅速地做出了反应。他首先把原来地秦姓恢复成了巴姓。改名为巴棘。随后。他向蜀郡郡守辞去了成都县尉地职务。并离开成都。前往咸阳。至于巴棘前往咸阳地目地。谁也不清楚。甚至连他地妻子也不知道。
    但可以确定地是。巴棘地这番举动。和巴曼地造访有密切关系。
    一个月之后。咸阳诏告天下:楼仓令。泗水都尉刘阚协助造程公纸。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提民爵一等。为右庶长。刘阚麾下长吏程邈。因发明程公纸。并创出隶书文字。功勋卓著。提五等爵大夫。要知道。程邈此前还只是一介平民。如今一下子连升五爵。是老秦自商君变法以来。从未有过地事情。由此更能看出。始皇帝对程公纸是何等地看重。
    此前。程公纸虽然发明出来。但知道地人并不多。更不要说推广。而现在。纸张地出现。彻底地改变了延续几千年地书写习惯。特别是当第一部完全用纸张书写地手抄本《诗经》问世之后。天下为之哗然。且不论六国文士对老秦朝廷如何地抵触。但也不得不为这纸张地出现而大唱赞歌。毕竟。沉甸甸地竹简。总归是不如纸张来得轻便。
    程邈。也因这程公纸而名扬天下。
    紧跟着。始皇帝再次下诏。任巴棘为西南典属。领严道县长。
    典属,是大秦九卿之一典客的属官。而典客的职责,就是掌控少数民族的事务。西南典属一职,专门负责巴蜀地区地少数民族。这个职务并不显赫,但是其权力却十分的惊人。
    要知道。巴蜀地区的巴人和氐人不在少数。
    这西南典属。不属巴蜀两郡管理,而是独立于郡县府衙之外。直接受咸阳典客府掌控。
    巴蜀之地的巴人、氐人……全部在西南典属的管辖范围之内。而这西南典属府,就设在严道县(今四川荥经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巴棘身为秦清的幼子,有巴人血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始皇帝不是在消减秦清的影响力吗?为什么又委任了巴棘来担当西南典属?一时间,巴蜀大地上,是众说纷纭。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件事和巴曼有关!
    在任命了巴棘之后,始皇帝接下来又宣布了一道诏令:由巴人商行主持程公纸制造事宜。
    诏令传到江州,秦枳顿时就懵了……
    谁都知道,这程公纸当中包含有多么巨大地财富和利润。现在,巴曼的巴人商行掌控了程公纸的制造权,等同于坐拥一座金山。秦枳所拥有的财富虽然惊人,可是从长远来看,根本就无法和巴曼相比。而且,巴棘为西南典属,显然已经和巴曼达成了一个同盟。
    此消彼长之下,秦家的未来……着实堪忧!
    刘阚离开江阳之后,在四月时抵达三川郡。
    随行的从员,除了蒯彻和林那三百名楼烦骑军之外,队伍里面又多了一个李成。
    李成是大公子扶苏委派过来,专门帮助刘阚处理梁父山事件的助手,官拜廷尉左监,从品秩上和刘阚的廷尉正同级。不过由于此次梁父山之行,是以刘阚为主,所以李成只是副手。
    刘阚和李成的关系不错。
    当年一起在北疆并肩作战过,可说得上是过命地交情。然则刘阚隐隐感觉到,李成并不只是担任他助手那么简单。只怕他还担负着其他地使命……比如说,负责监视自己的行动?
    否则又何必多此一举,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左监地官职。
    而且,有李成随行,许多事情都感觉不太方便。这也让刘阚多多少少的,感到了一丝不快。
    “其实,这也正常!”
    当私下里,刘阚将心中的想法告诉蒯彻的时候,蒯彻却出人意料的笑了。
    “大公子看重都尉,而今都尉已经入了陛下的视线,如果这次做的好了。他日陛下必有大用。陛下子嗣众多,难保不会有人出面拉拢。虽然大家都认为大公子将来会继承皇位,可是这太子之位一日没有确定下来,大公子一日不得安宁。大公子想必也是担心,才派人过来。”
    “咸阳城中,还有人能和大公子相争?”
    刘阚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嬴胡亥的名字。
    不过。嬴胡亥如今才不过九岁。听说甚得始皇帝地喜爱,但想要对扶苏产生威胁。却不可能。
    蒯彻轻声道:“大公子监军于北疆,远离咸阳。
    陛下现在又多疑而刚愎,难保不会出现意外。前两日我和李左监闲聊时,偶然听到了一些事情。
    三公子嬴将闾,如今为蓝田大营将军,几乎与大将军府平级。直接听命于陛下。你也知道,蓝田大营原本就战斗力惊人,现在又把都尉军纳入其下,可称得上是关中的第一精锐。中尉军虽然善战,却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