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活在乱世 >

第64章

活在乱世-第64章

小说: 活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金亮听的头都有点大了,村里面的丁口要是按照这个抽法,一次出去几个月,哪还有人来种地,回来还不得饿死?“这不是官逼民反么?”
  “呵呵,说的也是,不过这有什么办法,军粮要运,城池要修,没有人服徭役怎么办?不过由于官官员多着九族,少则三世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并且还有有荫亲和荫户,好多编户民宁肯不当编户民,想办法去给官员当奴婢,来逃避徭役,还有的花钱买通官吏,更改自己的出身,给自己也加上官员后代的称号,还有的诈注爵位,军勋,还有的改出生年月,诈老诈小,还有的诈称有残疾,还有的假注门户已绝,还有的假注服役未归,还有的假注为士人,还有的假注为僧侣,还有的就是逃亡”他看了张金亮一眼,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人,不就是这样的人么?还用问我这么多。
  “真够复杂的,”张金亮挠了挠头,他现在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当哪个编户民。
  “你们要想编户,可以只报上去50户,然后自己就可以推荐一个里吏,负责和官府联系,不过要让官府知道你们山寨的里吏有隐瞒户口的行为,他可是要被砍头的,”王舒好意的劝告了张金亮一句,“是否想去编户,还的看你的意思,其实象你这样也挺好啊,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过的和我们华族一样舒服,还想那么多干吗?”
  王舒一直向往这种隐居生活,这也是他到40岁才出仕的原因。
  他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下子提醒了张金亮,“我真的想去当官么?难道非的去巴结那些达官贵人么?我真的非的要当编户民么?”他心里反复的在问自己,“想办法继续发展山寨才是自己的方向啊,山寨强大了,还管他外面作什么,山谷里面这么大的地方,养活上万人口不成问题,甚至可能更多,附近可是还有一个有河流的山谷还没有被开发,在这山里面建一个有足够防御能力的独立王国该有多好,等到有足够能力了,我再下山,还有人能拦的住我么?”
  王舒看见张金亮不吭声,笑道:“今天在你们这里看推荐代表真有意思,被推荐出来的几个人,背对大家,站在树下面,背后放一个碗,老百姓用拿菽豆(黄豆)往碗里面投,谁背后碗里面的黄豆多,谁当选,呵呵,这办法是你想出来的么?”
  张金亮猛的回过神来,笑道:“不是,这是我们这里的村民想出来的主意,”
  “你难道真的要依靠,这些大字不认识几个的农民帮助你管理山寨么?”
    第三卷前夜 第三十一节:教诲
     更新时间:2009…1…7 1:47:27 本章字数:2338
  张金亮赶紧正容说道:“先生说笑了,我哪里有哪个雄心,不过是让村里的百姓能够照料自己罢了”
  王舒并不理会张金亮的谦虚,说道:“本朝政体来于曹魏的禅让。不管如何辩解,都是底气不足。无法宣扬以忠仁义礼智信来治国,只能片面的讲孝悌。
  “曹魏政权出身寒族,并且非儒教中人,曹魏取代汉帝,并无道德障碍,————”
  “曹家出身是寒族?”张金亮大吃一惊,他原本认为从汉到晋一直都是华族大户的天下呢。
  “曹魏不但出身寒族,而且还是出身阉宦之家,”
  王舒的话再次把张金亮震住了?曹操竟然也是阉党中人,“阉党怎么会有儿子呢?”
  “曹操的祖父是汉庭的中常侍曹腾,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哦,原来如此,曹操竟然是阉党的养孙子。”张金亮恍然大悟,他心里想到:“怪不得,怪不得。我还以为曹操象某些人一样,太监了一段时间,还能重新长回来。”
  “曹魏出身寒族,厉行节俭,连他的儿子曹植之妻衣服上有刺绣,都被他赐死。再加上他的求才三大令的颁布,重才而不重德,这和儒家大族崇尚奢侈,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作风已经形成的尖锐的对立。本朝河内司马氏是名门望族,在取得政权的时候获得了豪门的大力支持。在掌权后,必然要照顾到豪门华族的利益。造成了豪门望族的势力极具膨胀。奢靡之风盛行。
  “既然本朝不讲忠仁义,自然也要防备别的豪族不讲忠仁义,所以取消了州郡的兵权,并分封同姓诸王,达二十七人,来控制政权,并领地方军权。不过也造成了诸王权利太大,无法限制。
  “其实谁都能看出来现在的朝廷已经摇摇欲坠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张先生想管理好山寨,如果一直靠这些百姓自治是完全不行的。必须还是的依靠忠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子,在这个方面,是没有人能挑出你的毛病的。只要你慎守(自己的)操行,再明德(净化自己的德行),再亲民(用这种德行来教化山民),在止于至善(使山民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就可以达到很高的管理境界啊。
  “先年旧族(也是华族的一个称谓)右北平无终人田畴,为躲避战乱,率宗族以及其他依附百姓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均劳役,通有无,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表扬美好的东西),匡救其恶(帮助他们改良恶习),劳则先之,逸则后之。言必行之,行必安之。又自制法令约束(所有的人),教导乡亲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宗族乡党,莫不崇仰。众人都来归顺他,数年间至五千余户。后被曹操举茂才,直至封侯。你现在这种情况,再努把力,就有田畴之风啊。”
  “谢谢先生教诲,”王舒想把张金亮教导成为一个圣人,张金亮可不愿意干,如果那样拘谨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过王舒说的有许多地方他是可以借鉴的,另外王舒其实也给他指明了另外一条路,出仕,并不一定非的编户。只要自己山寨变成一片乐土,朝廷照样会按照隐士来征辟的。
  以前张金亮一直认为这些华族是百姓的蚀虫,只会剥削百姓,现在看来,这些人的水平真是不一般,在管理上绝对都各自有一套,不过在封建社会那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好多人的这种才能都被白白消耗掉了。
  不过田畴有宗族势力作为后盾,而自己只是孜身一人,自己必须依靠山民的力量逐级向下控制,现在铁工厂的几个股东已经和自己成为一个利益整体,以前可以通过铁工厂的股东来影响其他村民,不过现在山寨的人口变多,光依靠铁工厂的几个股东已经不行了,现在自己必须把整个村子的山民的利益和自己绑在一起,明年贷款给本村的山民,让他们买房子,说白了,其实就是拿着另外两个村子交上来多余的粮食和铁器的收入,来补贴本村的居民,随着山寨人口的逐渐增多,那两个村子的村民,也会逐渐纳入本村村民的利益体系的,当然各种优惠他们也会尝到。山寨只能依靠这种滚雪球一般的逐步发展,而不能靠着所谓的道德或者王霸之气来进行。没有宗族的力量做支持,这两种方法,和找死差不多。
  “哪里,哪里,我刚才胡说那么多,让先生见笑了,”王舒见张金亮如此恭维他,也是甚是得意。
  “王先生不必客气,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请先生允许,”
  “单说无妨”王舒用手捋着胡须,傲然说道。殊不知,现在他的小命可都在张金亮手中握着。
  “令子通晓经律,我想聘令子为我们学校的教官,不知王先生意下如何?”张金亮现在的确也是非常苦恼,现在学校已经有好几百人,作为教师的几个学生早已经不够用了,再说,这些教师的水平也是太次了点,水平最高的小二,也不过才认识了2000多个简体字,学会了加减乘除运算。
  张金亮一说这话,才十二岁的王晏之两个眼睛都放着光芒,恳求的看着他父亲,整天呆在那个专门为他和孙熙搭建的屋子里面看书,光闷也快把这个小家伙闷坏了。
  王舒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他觉得自己亏欠这个作为人质的儿子也太多了:“只要晏之同意,我没有意见,”张金亮聘王晏之当老师,也是对他水平的一个肯定。更是双方拉近关系的契机,现在天下越来越乱,张金亮这里也许是他以后的一条退路,多一个路子,总比少一个路子好。
  王晏之听到父亲答应,虽然满脸的兴奋,但是受到多年儒家教育的他,仍旧恭恭敬敬向他父亲行了一个礼。“多谢父亲”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王二的喊声,“金亮,金亮,你在家么?”
  张金亮赶紧答应着,出了屋门一看,好家伙,王二带着一堆人正往这边走,他看见张金亮出来,高声喊道,“金亮,几个村的代表刚刚推举出来了,我们几个合计了一下,决定聘请你为我们山寨的寨主。”
  本周本书强推,混天吃饭开始求推荐票,谢谢大家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第三卷前夜 第三十二节:步入轨道
     更新时间:2009…1…7 1:47:27 本章字数:3227
  张金亮站在斜坡上,看着山腰那些穿着全套装备,背负行囊,正在努力向上攀登的学生们。心中不禁暗自高兴。
  这已经是他的第五代学生了,第一代是小二他们四个人,现在四个人已经各掌门面。小二已经是童子军的大队长,小三是铁工厂的厂长,狗蛋是木器厂的厂长,陈涛现在是小学的校长专门带15岁以下的学生训练学习。
  第二代是那30多个童子军,现在大部分也都带几十个弟子,其中几个比较出色的也已经独掌一方了,由于童子军人数增多,对测绘比较感兴趣的陈海带着身高不足五尺七寸(1。70米)的童子军,已经单列出来,成立了测绘中队,虽然陈海的身高也象他哥哥一样,超过6尺(1。8米)。
  黑长明则带领着身高超过五尺七寸(1。70米)的童子军依旧按照老规矩训练学习。
  秋收以后,在铁工厂学习出色的邓玉德在他父亲的帮助下和张金亮的支持下,离开了铁工厂,自己开起来一个邓记农具作坊,专门生产农具,他就是那个被张金亮鼓励的小男孩,今年也也已经18岁了,他同时还带走了8个学弟,他出来以后,铁工厂也有几个学生开始观望,并且也在寻找自己的项目。
  第三代是以鲁智长为代表的山民,现在他们一部分进了铁工厂和木工厂,当学徒,一部分跟着陈海继续在测绘和勘探方面深造。还有少部分个子比较高的留在了黑长明那里。
  第四代,就是今年春天张金亮在山口招收的那一批流民,他们总共有70多个15岁以上的男孩,有60多个留在了黑长明那里,12个进了铁工厂,2个进了木工厂,还有20多个女孩子,进了小小的纺织作坊。
  第五代就是正在爬山的这一批,他们基本上都是麦收以后来到山寨的。其中有王二去历城送货的时候收集的零散流民子弟,还有附近那几个去年冬天没有搬过来的村子的子弟。
  他们的总数超过了200人,由于非原住民居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身高都超过了5尺7寸,有的甚至超过6尺。他们一到山寨,就被小二看上,招进了童子军,开始了训练学习。而10到15岁的更多,足足有420个,陈涛的小学也开始了人满为患,不得已,老李又开始为孩子们准备新房。没有那么多砖,这些房只是木头框架,木板墙,不过这也凑合了。
  那几个村子今年也受不了连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